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劉可欣
一個年輕人有機會接觸古典詩詞,背大量的詩詞,登上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其實並不是罕見的事情了。但是,假如一個人早早就要為生活打拼,做電工、做銷售,做洗車工,傳菜員,送外賣,然而在央視舞臺上打敗如雲高手,獲得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就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事情了。在生活的汪洋大海中,還能探出頭來,呼吸出詩歌的馨香,這並非易事。畢竟,一個人要超越、大於自己身處的環境,需要非凡的定力,毅力,和一份超凡的純粹心。
雷海為,湖南邵陽人。2018年4月,在與北大才子、《詩刊》編輯彭敏的雙人對決中,獲勝獲總冠軍。一舉成名天下知。更顯得戲劇性的是,出生於1981年的雷海為,在中專學電工畢業後,去深圳當過一年電工。去上海做過禮品銷售,在杭州當外賣快遞員的期間,詩詞的愛好給他帶來了命運的改變。奪冠後,他得到了很多人的讚美、肯定以及更好的工作機會。有20多家企業向他發來工作的邀約。包括國學培訓機構、文化旅遊企業,有的甚至開出了百萬年薪。在眾多拋來的橄欖枝中,他選擇來到成都,在一家語文教育機構擔任教研人員。
2019年春天的一天,在四川成都,天府廣場附近一幢辦公大廈裡,封面新聞記者約訪到雷海為。
著裝整潔素淨,襯衫筆挺,工作證服帖地掛在雷海為胸前。辦公區裡的同事們,年輕,有活力。雷海為在自己獨立的辦公室裡,負責一些講稿、教材的審核工作,有時他也會錄製一些線上教的視頻。他再不用到大街上東奔西跑送外賣,在等紅燈的間隙,拿出手機看一眼詩詞了。雷海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很滿意,「環境很好,待遇也不錯,關鍵是這份工作與自己的愛好息息相關,也能找到和自己共談詩詞的友人。」
如今的古典語文教研工作,讓雷海為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詩詞,而且有更深的拓展。他已經不僅僅背誦詩詞,還在學習一些哲學經典,讀《春秋》《荀子》《易經》《論語》等。
雷海為曾經最羨慕跟他同臺的彭敏。「覺得彭敏好像是我理想化的一個化身,他是北大的高材生。北大是我當年學生時代最夢寐以求的一所高校。彭敏他本身喜歡詩詞,他做的是《詩刊》編輯,工作跟他的愛好息息相關,這是我最羨慕的。」
現在的雷海為,不再那麼羨慕彭敏了。比起如果有機會去詩詞刊物當編輯,他說,還是更喜歡現在的教育工作。「雜誌刊物畢竟是大人在看,不是從小孩子開始的。而教育的影響力更大。小孩子是一張白紙,興趣的話從小培養也更容易培養一些,我就是因為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父親很注意在我這方面的培養,所以培養出我對詩詞的興趣。」
小時候,雷海為的父親會把每個月三分之一的工資拿來買書。據雷海為回憶,家裡有個書架,上面全是他買的書。父親在雷海為的心中種下了一顆詩詞的種子,後來這顆心中的種子長成了大樹,也鮮少有人知道,甚至包括自己的父親。第三屆中國詩詞大會最後一期播出時,雷海為仍舊在杭州做著送外賣的工作。他說:「我能夠想像到我父親在電視機面前是喜極而泣的。」
雷海為不只喜歡詩詞,他還喜歡漢服,在杭州有時間就會去參加漢服會。來到成都,他也了解到成都的漢服文化很濃厚,他也計劃著什麼時候去參加。他不否認因為這次在中國詩詞大會中的成績,讓他得到了更好的工作機會,但他也真誠表示,此前的確沒想過有一天,靠著詩詞去為自己帶來什麼利益。但其實,很多時候,一個人如果有足夠的定力,外界的看法,並沒有那麼重要。詩詞才是離心最近的存在。
經過豐富歷練的人,通常都會將深沉博大的杜甫,視為心頭最愛。然而,雷海為最愛的詩人是李白。「李白飄逸的風格、浪漫的思想、豁達的情懷和樂觀的精神,尤其是他身上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東西,視野放得很寬,這是非常吸引我的。」這或許正是雷海為成功的密碼之一。王爾德說,「吾輩皆身處溝渠之中,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縱然站在淤泥中,雷海為仰望的是天空。縱然生活艱苦,他內心有清泉。正是這天空,這清泉,引領他到美好的路途上。
作為封面新聞【翻翻書】欄目的嘉賓,4月9日下午,雷海為將做客「前進大講堂」
時間:4月9日下午3:00—5:00
地點:省民主黨派大樓(成都市青羊區白絲街33號)
即刻掃碼報名,與雷海為面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