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相似,是借鑑?還是抄襲?

2020-12-11 U大俠

網易遊戲在最近過得可不輕鬆,剛剛推出的比吃雞還火的《第五人格》因其玩法與《黎明殺機》相似被眾多玩家指責抄襲,而與騰訊合作的PUBG公司則起訴網易兩款「吃雞」遊戲侵權。

此後網易立刻回應,《黎明殺機》開發商的製作人將擔任《第五人格》玩法顧問,且《荒野行動》《終結者2:審判日》均屬自主研發。暫且不管網易的遊戲是否存在抄襲行為,在現在的遊戲市場,遊戲玩法類似早已見怪不怪,而真正的抄襲問題也是遊戲界的頑疾。不管是網易還是騰訊,多多少少都會被玩家扣上抄襲的帽子,而小廠商就更不用說了。

那麼遊戲怎樣才算是抄襲呢?難道玩法類似或者一樣就算是抄襲嗎?又如何判斷一款遊戲是否存在抄襲行為呢?

有人說《英雄聯盟》抄襲《Dota》,也有人說《Dota》借鑑了《澄海3C》,MOBA類型的遊戲實在太多了,也沒人能夠證明自己是首創的,並且也沒有任何法律判定MOBA遊戲的玩法屬於某個人或者公司。

拿現在比《絕地求生》更火的《堡壘之夜》來說,《堡壘之夜》明顯是因為「大逃殺」玩法火了之後才加入該模式的,在此之前,這兩款遊戲本身就屬於不同類型的遊戲,因此,跟風借鑑的問題是一定存在的。其實「借鑑」是全世界遊戲市場無法避免的難題。你可以有遊戲商標權、遊戲角色形象等等版權,但唯獨遊戲玩法,不受任何法律保護。

因為不受保護,自然也縱容了不少公司的抄襲行為,但在一定程度上,其實也促進了遊戲的繁榮發展,哪怕遊戲玩法類似,但在某些公司的微創新下,自然也有了差異化。千古文章一大抄,遊戲也是如此,只要不抄的一模一樣且危及到他人的核心利益,也沒多少人管你,頂多發個文說兩句,指責一下也就完了。

市面上的遊戲你是很難找到純原創遊戲的影子的,比如《紀念碑谷》就有參考《無限迴廊》的嫌疑,但是至少《紀念碑谷》有自己的東西,畫面更好,體驗更人性化。甚至,當一款遊戲被借鑑得太多了的時候,這些遊戲就慢慢形成了一個種類,此後又演變成一種新的遊戲類型,比如COC。到那時,就沒人說你抄襲了,只會說你做了一款XX類型的遊戲,要知道,RPG這個遊戲類型最早可是有版權。

玩法相似的問題真的很難避免,所有格鬥遊戲都有《街霸2》的影子,而《街霸2》遊戲本身就被指責抄襲,而競速遊戲又離不開《馬裡奧賽車》,同樣的MMORPG也離不開《魔獸世界》。

遊戲不是單一文學、不是單一音樂,遊戲是多方面藝術的結合體,正是因為其構成元素的多樣性,也導致了根本不可能做出一款任何元素都與其他遊戲不相關的遊戲。如今的大環境就決定了用法律去判定一款遊戲是否存在抄襲行為是非常困難的。通過「借鑑」與微創新就能獲得高回報,也讓越來越多的遊戲廠商加入這一行列。

要解決「借鑑」或者「抄襲」問題,只能依靠廠商的自覺以及玩家的態度。好在當前一款遊戲的口碑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廠商的無腦抄襲。最重要的還是玩家的態度,如果你明知它是抄襲,一邊罵還一邊玩,那麼你就是在給這些抄襲的遊戲創造生存空間。遊戲玩法在沒有法律保護的情況下,抄就抄了,這也沒有辦法,只是希望廠商們能多抄出一點新意來。

相關焦點

  • 借鑑抄襲尺度引爭議 格鬥遊戲中的相似角色
    借鑑抄襲尺度引爭議 格鬥遊戲中的相似角色在「月華劍士」的遊戲背景設定中,正處於和黃飛鴻同一個年代,本名李成龍(李小龍+成龍,而這兩位也是對日本人影響很大的華人功夫大師)的李烈火不論是外形氣質還是招式都非常符合筆者心目中的黃飛鴻形象。《形意拳》這款遊戲更不用說了,遊戲背景被直接設定為清末白蓮教禍亂世間的時代,黃飛鴻作為主人公之一對抗白蓮教主。
  • 《原神》「致敬」數不勝數 這到底算借鑑還是抄襲?
    不止涉獵廣泛的老資歷玩家,就連很多沒玩過的人都看出來了,《原神》的玩法設定與2017年的年度最佳遊戲《塞爾達傳說》竟然有著驚人的相似。無論是玩家視角還是動作模型,怪物設定還是物理引擎,《原神》和《塞爾達傳說》都出現了大量的雷同,這不禁讓玩家們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個詞——抄襲。
  • 抄襲還是借鑑?熊出沒電影涉嫌抄襲,世界觀架設和瘋狂動物城相似
    涉嫌抄襲或者借鑑的元素這部《熊出沒狂野大陸》畫面看起來十分不錯,根據官方給出來的信息顯示,一共出現了387個角色,在這裡面出現了上百種變身動物、單只動物毛髮量最多超過上千萬根,甚至還有單幀渲染20小時的情況。
  • 《月圓之夜》:有很多與其相似的地方,但抄襲和借鑑是有區別的
    其實我想跟大家淺談兩點我對月圓之夜的建議一.相信大部分都玩家都知道月圓之夜是有借鑑國外一款遊戲dreamguest的,雖然得到了原作者Peter的認可和支持,但仍是有人並不贊同。我在這想說一下我的觀點。也許月圓之夜有很多與其相似的地方,但抄襲和借鑑是有區別的。抄襲是指原原本本地抄,並不是畫面上的,而是在遊戲的原始碼上有著很大的相似度。
  • 這些多年前的國漫與日漫相似,借鑑還是抄襲?崛起還得看現在
    其實這不是錯覺,國漫確實有不少與日漫具有相似之處的作品,甚至有人認為有「抄襲」的嫌疑。ACG次元飯君這次就來扒一扒,哪些國漫與日漫有相似之處呢?一上映就被說跟《秒速五釐米》非常像,實際上官方也承認,內容和主題都跟《秒速五釐米》一樣,但並不存在「抄襲」,只是借鑑而已。第一次聽到內容、主題、創意、畫面製作都一樣的作品,可以美名其曰只是「借鑑」,絕了。
  • 《鬼滅之刃》抄襲《JOJO》?設定很相似,抄襲和致敬借鑑要分清
    作為新崛起的動漫之一,《鬼滅之刃》也曾遭受了不少質疑,很多人指出《鬼滅之刃》抄襲多部動漫,比如有人說《鬼滅之刃》抄襲了《死神》 ,也有人說抄襲了《JOJO對於前者,很多人都嗤之以鼻,但是對於有沒有抄襲《JOJO》,有很大一部分粉絲認為有,起碼在角色的人設和能力設定上和《JOJO》的吻合度非常高,那麼《鬼滅》真的抄襲《JOJO》了嗎?  看過《JOJO》的粉絲其實不難發現二者的設定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比如說《鬼滅之刃》中的無慘和《JOJO》第一部的大BOSS迪奧都不是人類,並且同樣懼怕陽光。
  • 遊戲圈的借鑑與抄襲如何界定?逆水寒與動森是屬於前者還是後者
    你是否聽說過遊戲大廠抄襲別人作品的事情?對於遊戲界的抄襲,更多的廠商或者是開發者更願意說是「借鑑」,從2017年吃雞模式火了之後,整個遊戲圈都在借鑑這種玩法,幾乎每種類型的遊戲都加入了吃雞模式。眾所周知,今年上半年來動森發售之後,在主機界幾乎橫掃了所有對手,作為任天堂手中的王牌之一,遊戲性自然不必多說,動森能火完全也是憑藉任天堂在遊戲中的創意和貼近現實的設定,但遊戲本質還是一個經營養成類的遊戲。
  • 致敬還是抄襲?細細盤點格鬥遊戲中的相似角色
    傳統格鬥遊戲自《街頭霸王》打響名號後,一時間市面上湧現出數不清的格鬥遊戲,這些出自不同公司的遊戲在主人公的塑造方面存在著借鑑和抄襲的尺度爭議,最典型的當屬在招式上幾乎逃不掉「波動拳、升龍擊、旋風腿」這三板斧的套路。此後,格鬥遊戲引發的熱潮一時無二,在那個格鬥遊戲發展的黃金時期,諸多格鬥遊戲角色的原型,靈感、借鑑以及那些或官方承認或玩家猜測的傳聞八卦更是數不勝數。
  • 巧合還是抄襲?盤點遊戲中那些相似的名人角色
    巧合還是抄襲?盤點遊戲中那些相似的名人角色 來源: 新浪 發布時間:2010-11-01 14:47:59 轉到個人空間   有時,相似的設定有利於玩家對遊戲的理解和上手程度
  • 抄襲還是借鑑,說到底還不是因為錢
    天下文章、電影、電視劇、綜藝、設計、遊戲……一大抄,就看你怎麼抄。最近,幾乎整個網絡社交圈都充斥著「抄襲」二字,譬如自媒體內容圈子的「差評」事件,因為騰訊的融資與洗稿的指責,徹底將「抄襲」與「原創」之間的矛盾激化了。但正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基本上框架照搬,內容變一下,就不算抄襲,叫借鑑和升華,這一種說法,在影視圈中更為常見。
  • 關於遊戲行業的抄襲與借鑑現象,我是這麼認為的
    借鑑還是抄襲,這是創作行業永遠繞不過去的話題。而這個話題隨著網易《第五人格》的爆紅,又再次被玩家們翻上了臺面。今天刺蝟君就「遊戲的抄襲與借鑑」說說自己的看法,也歡迎大家理性討論,不喜勿噴。由於相關標準無法通過詳細的界限分清楚,因此即便是出臺法律依舊能夠利用文字的漏洞鑽空子,既然如此,到底什麼才是借鑑,什麼又才是抄襲呢?個人認為,抄襲和借鑑的區別在於是否在參考對象的基礎上做出了「積極」的創新。
  • 設計中的「抄襲」與「借鑑」
    ,那什麼是抄襲什麼是借鑑,如何去區分呢?先來普及一下抄襲,抄襲是犯法的,我們有《著作權法》就是說創作者的原創作品收到著作權保護法的保護的,也就是版權,沒有得到原創作者的許可,擅自使用原創作品或者抄襲相似度極高的情況下是侵犯著作權的行為.《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 戰雙被抄襲?「代號:B.E.E」問卷跳臉,緣起巧合還是借鑑
    這幾天出了一件事,之前提到的新的二次元動作手遊【代號:B.E.E】被玩家們扒出來了各種黑料,其中就有涉嫌抄襲戰雙。你這個不如直接問「接不接受我們直線借鑑?」抄襲?不存在的,讀書人的事情,怎麼能說抄襲,那叫借鑑,致敬!而且最讓人腦門大的是,他們只給了戰雙中的角色這麼一個對比選項,你但凡多幾個,也不至於這麼明顯。因此,這個事情就被玩家懷疑跳臉對線。如果僅僅如此,那肯定不至於搞得如此生動形象。
  • 借鑑經典動漫而大火的動畫片,劇情人設相似,算是抄襲嗎
    對現在的網絡來說,抄襲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抄襲最嚴重的我們都知道是企鵝,但是最後不得不承認人家成功了,而且還非常成功。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國產動畫中因「抄襲」大火的國漫,最過分的不是海綿寶寶,而是藍貓。
  • 騰訊有多少遊戲設計是模仿抄襲或是相似其他遊戲的?你怎麼看呢?
    騰訊有多少遊戲設計師模仿抄襲或是相似的其它遊戲的?騰訊公司是我國第一大遊戲公司,旗下的遊戲也是非常的多。同時騰訊遊戲裡邊就有很多遊戲是抄襲或者是模仿別的遊戲公司的,再加上騰訊龐大的用戶體系,這讓騰訊的遊戲天生就處於一個非常有利的地位。
  • 青你2《lion》被質疑抄襲,粉絲稱這是借鑑,只是舞蹈和詞曲相似
    昨天更新的《青春有你2》節目可以說非常精彩,《lion》舞臺驚豔全場,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該曲被外網質疑抄襲,與韓女團Gidle一年前的同名歌曲《lion》詞曲和舞蹈都有相似的地方,一處相似是偶然,但是相似的多了就是抄襲了,說實話小編本以為這是翻唱的韓流女團的作品,沒想到人家自稱是原創
  • 「抄襲」、「借鑑」還是「臨摹」,如何制止美術作品的抄襲現象
    至於他何時接觸到克裡斯蒂安·希爾文的作品,以及如何解釋二人風格的相似等問題,葉永青表示暫不回應。抄襲爆出後,曾經手他作品的拍賣行被列為質詢對象。至於如何處理這件事,比利時媒體RTBF採訪了佳士得拍賣行的相關人員,對方表示,「我們賣過葉永青的作品,但銷售主要發生在香港、倫敦……而且是在很久以前。」
  • 遊戲之間的互相借鑑行為,你怎麼看?
    其實這句話放在遊戲裡也一樣。天下遊戲其實也是一大抄。前段時間,某國內大廠即將開發完成的某遊戲被指責抄襲了某日本知名開放世界遊戲。為數不多被放出來的資料看出,整體的環境背景非常相似,開闊的大草原、周圍環繞的山崖、光影的渲染方式,遊戲中的景象乃至是上色的色調都非常相似,一眼看過去比較不同的就只有角色的樣貌,而且一進入到遊戲中,兩者居然都是以角色被叫醒的方式,從睡眠中甦醒過來開始冒險。
  • 你是在借鑑還是抄襲呢?
    「借鑑」就是這樣,低手的使用效果叫做「抄襲」,高手的使用效果叫做「設計靈感」,中間橫跨的距離是「設計能力」。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所處在哪個段位吧。1、勉強忽悠老百姓的低級思路大家剛剛開始「借鑑」的時候,一上來,難免為了圖省事,直接把別人的創意拿來,這種「借鑑」,我們可以把它直接叫做「抄襲」。在這一階段,由於大家學設計處於剛剛起步的狀態,還會受到創作表達能力的雙重瓶頸限制,產生類似以下效果。
  • 借鑑?抄襲?和韓國節目相似度破紀錄的綜藝得給個說法!
    但是,在這檔節目播出之初,就遭到了抄襲的質疑。在今年坎城春季電視節上,國際節目模式保護協會FRAPA指出,《偶像練習生》涉嫌嚴重抄襲韓國公司CJ E&M的綜藝節目《Produce101》,經數據分析,兩檔節目的相似度高達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