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什麼都管,但是看起來像個打雜的」注意無效管理的3個表現

2020-12-14 第一營銷學派

「老闆什麼都管,但是看起來像個打雜的」注意無效管理的3個表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類型的老闆,無論是工作和生活,他們都面面俱到。但就是管理不到點子上,反而不像老闆,像個打雜的。比方說領導每天叫你們開會,會議上說一些言之無物的東西,除此以外,還要求員工每周交周報,但是他自己也從來不看。

那被這樣管理的員工自然就會覺得,這個老闆不靠譜,看起來像個打雜的。好像什麼都做了,但其實什麼都沒做。這就說到了點子上,也就是老闆的管理出了問題,他一直在對我們進行」無效管理「。什麼是無效管理?也就是領導的管理沒有起到作用,無法讓團隊成員凝聚起來,也無法激發他們的競爭力。如果你是領導,那你就要注意,自己的管理是否出現這樣的表現,那你就要改善自己的管理方式,避免無效管理。如果你是普通員工,發現自己公司管理層有這樣的表現,那你就需要做好隨時離開的準備。

一、非專業化管理

第一個表現就是:非專業化管理,也就是用不專業的人做不專業的事情。很多領導被提拔上來,可能是因為領導能力強或者是其他因素,但是有些東西是需要專業化管理的。比方說你們公司是做設計的,但是領導絲毫不懂設計,他只能根據自己的審美判斷,這個是好還是壞。那這就會出大問題,要一個不專業的人,來管理一個專業性極強的部門,那麼無效管理就會出來了。

但凡是採用非專業人士管理專業部門的公司,這個部門的成員肯定會對領導不滿。無論是專業度還是各種管理手段,都是非常不符合規定的。甚至發生領導讓成員的設計稿打回重做的事情,這也是無效管理,要用專業的人採取專業的手段來管理專業性比較強的部門,他們的管理方式才不會造成無效管理的局面。

二、注重形式化的東西

第二個表現就是:過分地注重形式化。比方說無窮無盡的會議,還有每周都要寫的周報等等。會議和周報都是有效的,會議可以讓我們更快地討論出方案,集體進行決策。周報可以讓我們反思這個星期工作上的成功和失敗,可以讓我們對自己進行反思。但是會議是需要用東西可以討論的時候,才適合開的。如果開會就是為了討論晚餐吃什麼,這還有意義嗎?周報交上去無人檢查,沒有人對你的周報做進一步的評判,還有意義嗎?

過分地注重形式化的東西,並不是有效的管理方式,這只會讓很多人陷入更深的迷茫。作為管理者,少去使用這些無效的管理技巧,多做實事,會更受員工的歡迎。

三、重視態度大於能力

第三個表現就是:重視態度大於能力。在職場,到底什麼最重要?我認為是能力。公司不是靠你的態度吃飯的,即使你態度再好,能力是公司倒數第一,那麼根據末位淘汰制,你肯定是要淘汰出局的。而那些在職場上鼓吹態度的領導,打壓那些有能力的下屬,就不得不讓人思考對方的用意了。是否因為懼怕有能力的下屬將自己取代,從而去關注這些態度好的人。

作為管理者,你更應該重視的是能力。能力強才能給公司帶來效益,你鼓勵態度,只會給公司帶來更多「閒人」,這就造成了你的無效管理。管理應該是讓好的變更好,差的慢慢進步,在整個團隊中利用個人特質進行綜合管理。

總結:在職場,無效管理是非常失敗的一種管理方式。如果你的公司有以上三種表現,那你就需要好好思考了。

如果大家對職場思維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這裡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世界頂級思維》,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提升你對職場思維的了解。

相關焦點

  • 老闆總是讓我打雜,怎麼辦?
    老闆總是讓我打雜,怎麼辦?長期打雜是不合理的短期打雜是組織發展、合理分擔的合理表現,但一個人長期打雜就是不合理的。這種不合理,有2種可能性。▎其一, 你無法被委以重任。這個聽起來挺殘酷的,但事實很可能就是這樣。
  • 找工作,注意這幾個職位,看起來高大上,實際可能是公司打雜的!
    乍一看,老闆助理必須做得很好。您可以結識很多才華橫溢的人,並且擁有巨大的未來發展。必須有好處。但是他沒想到加入公司後,事實證明那是家務事。除了接待顧客,提供茶水和倒水之外,還必須處理一些瑣碎的雜務。他不能停止忙碌,所以他的工作只圍繞總統,也無法學習到任何東西。
  • 跳槽後一直打雜,內心尷尬?做到這3步,出色應對老闆識人套路
    有了一個初步方向,先別急著表現,熟悉環境才是重點。第二,善用磨合期,快速進入狀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職場就是一個很深的江湖。到了任何一家公司,要想幹好工作,人都是第1位的。到了新單位,大家彼此不熟悉,老闆當然不敢把重要的事情交代給你。
  • 為什麼說職場新人拒絕「打雜」是愚蠢的表現?告訴你三個原因
    據專家分析,拒絕「打雜」是職場人士一種心理成熟度不高的表現!他們往往喜歡高估自己,覺得自己不應該做這些芝麻小事,而應該做自己所學專業或者自己專長的事情。那麼為什麼說職場新人拒絕「打雜」是愚蠢的表現呢?小李今年大學剛畢業,由於在學校的時候綜各方面綜合能力都很強,一家上市公司來學校校招的時候,小李成為了三個實習生名額當中的幸運兒。
  • 在職場中,為何入職的員工都要打雜呢?應該怎麼辦?
    在職場中,為何入職的員工都要打雜呢?應該怎麼辦?其實,了解國外大公司人才的培養模式就容易理解了。很多世界級大公司,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基層鍛鍊,就連老闆的兒子也不例外。當然這種管理模式並不是外國人的發明,以前中國的國企一直是這麼鍛鍊新人,新進廠的大學生必須進車間實習,實習期一般是一年。現在,國內的老闆培養接班人,很多也採取這種方法,比如宗慶後的女兒和任正非的女兒,都是從普通業務員做起。
  • 初入職場,你最好是個打雜的
    我其實到現在都還是個打雜的。幫人複印,列印,幫其他部門幹活,自己裝箱打包,出入庫登記等。其實我就是一個翻譯,但是卻還是做了很多部門的事情。並不是我不懂得拒絕,而是我覺得,如果在我的能力承受範圍之內,我更願意去學更多的東西。
  • 「心理測試」這看起來像什麼?看看你是否是個說謊高手?
    這意味著,男人平均一周撒謊42次,一年撒謊2184次,老闆和同事都是他們的說謊對象,而平均一輩子撒謊126672次。而與之相比,女性平均每天只撒謊3次,一生平均撒謊68796 。當然,這些謊言中不乏善意的謊言。
  • 來自海洋的你結局:一年後,書店裡多個打雜的,一直在等老闆回來
    來自海洋的你結局:一年後,書店裡多個打雜的,一直在等老闆回來《來自海洋的你》是由吳強執導,李宏毅、周雨彤、王秀竹、胡浩博、陳美林、劉文翰、黃文豪等聯袂主演的奇幻愛情劇。該劇講述了在一次世界性藥物中毒事件,使得覓寶客池陸接受委託,偽裝成訪問學者來到海巖,從此打破了女孩戴汐的平靜生活,伴隨著任務的進展,兩人的感情也逐漸升溫的故事 。
  • 讀博前3年,我一直在工廠幫老闆打雜
    我現在做項目,跟團隊裡的人最強調的一句話就是:都是小人物,能幹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生活,不給國家添麻煩,就夠了,別整天老是想著公平不公平。「@LIUZHI 博五學長」今年是我博士延畢的第一年,我博士讀了五年,前面三年都是幫老闆打雜去外面工廠給他做一臺地攤貨都不如的機器,不為別的只為一個863項目結題。
  • 為什麼都是在職場打雜,結局卻天差地別
    昨晚與一要好的朋友聚會,在聊天過程中,我問他:最近在忙什麼呢?他說,瞎忙唄,天天打雜,不想幹了,活的沒有尊嚴。看來,你這打雜也沒有打好啊「是嗎?打雜有啥技術含量」?他不屑地反問我。打雜是個技術活說到打雜,你可能就會想到,給領導提提包,端菜倒水,搬運物資……這些事情太簡單了,是個人都會幹啊,有啥技術含量?可是我要說的是,人人都能打雜,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通過打雜走上人生巔峰。所以打雜也有很多學問,你不實踐,是很難悟透的。
  • 公司4個高大上的崗位,但就是打雜的
    但我們在找工作時要注意,有些崗位聽起來非常的高大上,但實際情況可能就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甚至是打雜工,希望各位擦亮眼睛,別被這樣的名頭所欺騙。下面這四個最常遇到的崗位,去了就會發現是個大坑:
  • 心理測試:「這看起來像什麼?」看看你是否是個容易積壓的人
    擅長保養的人,很難積攢壓力,也許每天的生活都能過得充實自在。讓我們來探索一下你內心的維護能力有多強。 圖形看起來像什麼?請用直覺回答。為了表現與自己的狀態無關的感情,可能經常會在感情耗盡後感到疲憊。你根本沒有養心的餘地,每天都被自己當時的感情所左右。
  • 在公司,老闆一直讓我打雜怎麼辦?
    有同學和小助手吐槽,入職半個多月了,做的還是和實習生一樣的打雜工作,覺得自己沒什麼價值,想要跳槽,問我行不行。小助手的建議是別著急,緩一緩,另外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打雜,是職場新人必然會經歷的階段不管是實習還是正式工作,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這樣的經歷,剛開始入公司時做的是基礎打雜的工作。有的人從打雜一路升級,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的10個管理法則、30個技巧,老闆要讀3遍
    下文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德魯克的管理思想,共分為10個管理法則、30個技巧,管理者、領導者、老闆至少要讀3遍。 二、所有的管理問題,有90%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 4.任何組織的管理者,都要面對決策問題,都要做人事上的決策,而所有人的問題幾乎都是共同的。 5.一個真正成功的企業領導者,一定也能管理好一家非營利機構;反之,也成立。
  • 你是「西點師」還是「打雜的」,區別在於這3個要素!
    在諮詢我們的同學裡面,有曾經在烘焙店工作,能夠很熟練的製作店裡的產品,但是換了一個環境卻又感覺什麼都不會了;有的是想自己做私房或開店,只想學習幾款新的產品配方。他們說是西點師,但工作狀態卻更像是「打雜的」,他們可以根據配方、步驟熟練地製作產品,對於新產品、新設計卻一頭霧水。
  • 實習≠打雜,那實習是在幹什麼?
    在知乎逛一圈,類似「實習就一定要打雜」,「不打雜你可以做什麼?」這種高票回答屢見不鮮。眾多號稱高學歷高文憑的知乎er,也毫無例外的認同,實習就得從打雜開始。但是,如果你作為一個財務實習生,天天把貼憑證、錄入原始數據、分析數據等工作叫做打雜。那我想你先得明白,什麼叫「基礎性工作」。
  • 15個看起來像是謊言的科學發現,但都是真實的
    蔗糖類碳水化合物,像古柯鹼一樣,它們改變了情緒,刺激了享受的樂趣,並導致消費者需要尋找新的甜點。科學家們用齧齒動物的實驗結果加強了他們的論點,在藥物和糖之間,往往選擇了後者。 3、組成一個小組的人看起來更有吸引力
  • 每天順路捎同事,但是他表現得像老闆一樣,我該怎麼應對?
    最近有朋友對我說:每天順路捎同事,但是他好像老闆一樣,我該怎麼辦?這好辦啊,既然他表現得像老闆,你也可以半開玩笑地對他說:XX老闆,您這麼有氣派,該給我這個司機發個高薪才是啊!你看看對方是什麼反應?如果給不出油錢,就不要裝什麼老闆腔!
  • 職場潛規則:職場中,老闆討厭你的3個徵兆,現在辭職還不晚
    職場潛規則:職場中,老闆討厭你的3個徵兆,現在辭職還不晚在職場中,你可能會因為業績很好,而深受老闆喜歡。也有可能因為你處理事情的速度很快,老闆對你表示更加欣賞。但是有的時候 你會察覺到,老闆可能是在討厭你。
  • 工廠精細化管理:升職加薪總是老闆「一言堂」怎麼辦?
    到了年底,要分年終獎的時候,很多老闆很「頭痛」,因為企業沒有一套對員工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只能靠領導評價,具體表現就是靠感覺、看「顏值」、看表現。我曾經在企業裡面拿秒表測員工的工時效率。測試對象是2名操作工人,有一個工人的操作動作看起來非常快;另外一個工人則有條不紊,看起來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