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什麼都管,但是看起來像個打雜的」注意無效管理的3個表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類型的老闆,無論是工作和生活,他們都面面俱到。但就是管理不到點子上,反而不像老闆,像個打雜的。比方說領導每天叫你們開會,會議上說一些言之無物的東西,除此以外,還要求員工每周交周報,但是他自己也從來不看。
那被這樣管理的員工自然就會覺得,這個老闆不靠譜,看起來像個打雜的。好像什麼都做了,但其實什麼都沒做。這就說到了點子上,也就是老闆的管理出了問題,他一直在對我們進行」無效管理「。什麼是無效管理?也就是領導的管理沒有起到作用,無法讓團隊成員凝聚起來,也無法激發他們的競爭力。如果你是領導,那你就要注意,自己的管理是否出現這樣的表現,那你就要改善自己的管理方式,避免無效管理。如果你是普通員工,發現自己公司管理層有這樣的表現,那你就需要做好隨時離開的準備。
一、非專業化管理
第一個表現就是:非專業化管理,也就是用不專業的人做不專業的事情。很多領導被提拔上來,可能是因為領導能力強或者是其他因素,但是有些東西是需要專業化管理的。比方說你們公司是做設計的,但是領導絲毫不懂設計,他只能根據自己的審美判斷,這個是好還是壞。那這就會出大問題,要一個不專業的人,來管理一個專業性極強的部門,那麼無效管理就會出來了。
但凡是採用非專業人士管理專業部門的公司,這個部門的成員肯定會對領導不滿。無論是專業度還是各種管理手段,都是非常不符合規定的。甚至發生領導讓成員的設計稿打回重做的事情,這也是無效管理,要用專業的人採取專業的手段來管理專業性比較強的部門,他們的管理方式才不會造成無效管理的局面。
二、注重形式化的東西
第二個表現就是:過分地注重形式化。比方說無窮無盡的會議,還有每周都要寫的周報等等。會議和周報都是有效的,會議可以讓我們更快地討論出方案,集體進行決策。周報可以讓我們反思這個星期工作上的成功和失敗,可以讓我們對自己進行反思。但是會議是需要用東西可以討論的時候,才適合開的。如果開會就是為了討論晚餐吃什麼,這還有意義嗎?周報交上去無人檢查,沒有人對你的周報做進一步的評判,還有意義嗎?
過分地注重形式化的東西,並不是有效的管理方式,這只會讓很多人陷入更深的迷茫。作為管理者,少去使用這些無效的管理技巧,多做實事,會更受員工的歡迎。
三、重視態度大於能力
第三個表現就是:重視態度大於能力。在職場,到底什麼最重要?我認為是能力。公司不是靠你的態度吃飯的,即使你態度再好,能力是公司倒數第一,那麼根據末位淘汰制,你肯定是要淘汰出局的。而那些在職場上鼓吹態度的領導,打壓那些有能力的下屬,就不得不讓人思考對方的用意了。是否因為懼怕有能力的下屬將自己取代,從而去關注這些態度好的人。
作為管理者,你更應該重視的是能力。能力強才能給公司帶來效益,你鼓勵態度,只會給公司帶來更多「閒人」,這就造成了你的無效管理。管理應該是讓好的變更好,差的慢慢進步,在整個團隊中利用個人特質進行綜合管理。
總結:在職場,無效管理是非常失敗的一種管理方式。如果你的公司有以上三種表現,那你就需要好好思考了。
如果大家對職場思維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這裡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世界頂級思維》,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提升你對職場思維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