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為何入職的員工都要打雜呢?應該怎麼辦?
其實,了解國外大公司人才的培養模式就容易理解了。很多世界級大公司,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基層鍛鍊,就連老闆的兒子也不例外。當然這種管理模式並不是外國人的發明,以前中國的國企一直是這麼鍛鍊新人,新進廠的大學生必須進車間實習,實習期一般是一年。現在,國內的老闆培養接班人,很多也採取這種方法,比如宗慶後的女兒和任正非的女兒,都是從普通業務員做起。
消除年輕人不切實際的幻想:很多大學生初出校門,期望值很高,認為自己有文化,理所應當得到公司重用。但書本知識只是紙上談兵,由於缺乏經驗和能力,工作中難堪大用,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消除不現實的幻想,才能慢慢成長起來。加速適應社會:一個人要想在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不僅需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還必須學會各種社交能力。社會好比一塊磨刀石,只能它磨你,不能你磨它。避免沾沾自喜:對於「職場菜鳥」來說,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領導的肯定。而職場現實卻是,並不是每一點成績都會被別人看在眼裡,因此,避免沾沾自喜的心態,沉下心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1、埋頭苦幹,少說多做:作為一個新人,要少說話多做事,特別是不要牢騷滿腹。
2、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要以鍛鍊自己的心態看待雞毛蒜皮的工作,不要覺得懷才不遇。
3、要適應環境:要努力適應職場環境。既然不能改變環境,就必須學會適應環境。
4、不要忽視任何一個小事:每個成功的人都是從小事做起的,做好每個小事,養成良好職業習慣。
5、積攢自己的職業人脈:要與同事們處好關係,積累人脈,便於以後發展。
6、不斷學習:實踐知識不同於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要不斷地學習,為自己積累資本。
7、遇事多請示和匯報:雖然是打雜的小事,但是並不代表自己可以隨便做主,遇事要多請示領導,或尋求同事指點幫助。
8、敢於表現:有了機會,要緊緊抓住,關鍵時刻要敢於表現。
9、咬牙堅持:打雜的工作既枯燥又無聊,對自己的心智是一個考驗,要戒驕戒躁,咬牙堅持。
10、自立自強:如果工作中有人無端批評指責自己,不要發生衝突,要懂得自立自強。
文/在職場中,為何入職的員工都要打雜呢?應該怎麼辦?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小林職場說法(註:圖片來自網絡,向作者致謝,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