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總是在搜集資料列印掃描打雜?
為什麼我的工資這麼低,就像一個廉價勞動力?
為什麼工作這麼無聊,每天都做一樣的工作?
......
初入職場的小白,熱情過後就是各種疑問和不滿,這和想像中的不太一樣!每天都做著簡單、重複度高、耗費精力、低價值的工作,成就感好低,磨滅了自己的激情,找不到工作的意義。這就是打雜,非常的失落和無助!對此,全妹兒想說,職場萌新,以下這這幾點你需要知道~
1短期打雜是正常的
不得不承認,打雜確實是職場生涯中的必經階段。
職場新人沒什麼工作經驗,就算直接派給你複雜的工作,你也一下子沒法上手做不了。這個階段,通過打雜你可以認識很多人,熟悉業務流程,很利於融入團隊。
再有就是,所有公司的核心業務部門參與人士有限,基礎性支持性的輔助工作才是大多數的常態。比較熟練的領導和老員工的時間和精力成本比職場新人更高,招聘新手主要也是為了分擔一些初級工作。
所以,新人短期內做簡單基礎的事情,是合理正常的。
2長期打雜是不正常的
打雜就是打雜,再怎麼努力安慰自己,也改變不了打雜對自己的提升和成長是極少的事實,可替代性太很高。短期的打雜是過渡,長期的打雜只能說明自己或公司有一方有問題了。
前期的打雜既是讓新手分擔初級工作,也是考驗新手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模式。如果新手在打雜期間能摸索出一套系統的東西,達到領導對你的要求甚至超出預期,那麼肯定後續會有重要的工作派給你。反之,一直馬虎差不多就行各種掉鏈子,普通工作都做不好,怎麼敢讓你接手重要的部分?
如果你是一個積極優秀的人,卻一直在做打雜工作,也可能是領導的意識和能力有問題,沒能讓優秀的人才做更有價值的工作,不能提供良好有序的上升空間,你懂得,應該到撤的時間了。
3如果做到不打雜少打雜
光靠你的想像力和熱情去工作是不夠的,二八原則之有成就感的工作可能只佔20%,剩下的80%的枯燥的工作為基礎的。學會在日常重複性事務中不也不驕不躁,願意延遲滿足,不急於看到結果。做好手頭每一件事兒,讓領導滿意,讓他覺得你做打雜工作太浪費,然後得到更有價值和挑戰的工作,繼續做好帶來信任,如此建立一個被信任的正向循環。
當然也不要有螺絲釘思維,悶頭幹手裡的活,學會思考,理清業務邏輯。比如梳理一下自己業務流程,觀察一下部門之間的配合,思索一下自己的工作、部門、業務分別位於公司的哪一環,嘗試站在公司角度思考問題,收穫更前沿的視野和思維模式。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很清楚地想明白自己的價值和方向是什麼。然後充分利用崗位資源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公司培訓,自己私下充電,學會拒絕,讓自己持續投入到最有價值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