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數學,已經學到了第七單元認識時間。
這個單元,雖然不是重點,但是特別難學。
難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讀不出正確的時間。
許多孩子,在老師細緻講解了方法之後,仍然不會讀時間,看著鐘錶的錶針,卻說不出正確的時間,不懂得具體的竅門和方法。
第二、不懂得時間的過渡。
時間的過渡,也是難點,再過幾分鐘、再過幾小時,會是什麼時間?這類題目,也成為了二年級小學生難以逾越的「鴻溝」。
第三、寫法錯誤。
時間的寫法,分為兩種。但是,在書寫的時候,還是有不少同學,容易出現錯誤,不能使用標準的計時法寫出時間,鬧出笑話。具體來說,時間的寫法分兩種,一種是幾時幾分,一種是數字加冒號,如12:30。
一起來看上圖,這位二年級小同學,確確實實,錯題一大片,令人頭疼。
仔細分析他的錯題原因,發現他不會認時間,讀不出鐘表面的準確時間,也不懂得時間的過渡,不會使用加法去計算。
讀出準確的時間,方法是:
先觀察時針——鐘表面最短的那根針,先看它處於什麼位置?如果準確指向某個數字,那就是幾點鐘。如果介於兩個數字之間,那就取比較小的那個數字作為幾時。
再觀察分針——鐘表面較長較粗的那根針,分針所指的數字,必須乘以5,因為鐘表面上的一大格表示5分鐘。
比如第三大題第一個鐘錶,時針指向12,表示是12點,分針指向1,1乘以5等於5,表示5分,綜合來看,時間就是12:05,也可以寫成12時5分,這是時間的兩種寫法。
時間的過渡如何計算呢?
使用加法,或者拿出鐘錶模型進行撥針。
第一種方法,看上圖第四大題的第一個,過5分是?
現在的時刻,是2時25分,過5分,直接加5分,結果就是2時30分。
如果不會加法,也可以直接用自己手裡的鐘表模型撥一下分針,這種方法更為直觀形象,適合於理解能力弱的小同學。
如果二年級小同學在認識時間上總是出錯,最好手裡有一個鐘錶模型,反覆去認,多次練習,直至準確。
在學習時間的過程中,二年級小同學,由於生活經驗方面的匱乏,往往容易出錯,再加上練習題的題型比課本上還要難,出錯率高,是在所難免的。
但是,只要運用正確的方法,多加練習,針對以上三個難點進行訓練,就能事半功倍,學好這個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