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可持續 四川中行普惠金融線上貸款申請平臺

2020-12-20 封面新聞

——四川中行開發投產普惠金融線上貸款申請平臺

楊蔚

為積極助力普惠金融發展,創新優化金融服務,7月伊始,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簡稱「四川中行」)普惠金融線上貸款申請平臺正式投產。這是該行秉承「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將「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多渠道場景」科技模式運用於普惠金融領域,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的又一重磅舉措。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改革開放40年以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民營經濟從小變大,從弱到強,承載了穩就業、促發展的歷史使命,對國民經濟的持續高質量發展產生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普惠金融事業是關係國計民生、利國利民的千秋功業。而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積極踐行普惠金融,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堅守的初心和使命。

中國銀行作為國有大型銀行積極發揮頭雁效應,堅決落實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的方針政策,積極響應民營企業座談會指引號召,率先發布了《中國銀行支持民營企業二十條》。四川中行自2009年成立中小企業部以來,創新推出「中銀信貸工廠」模式,已累計為超過1萬戶小微企業客戶群體發放貸款近1500億元,切實打通資金到達實體經濟的「最後一公裡」,擴量降本,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與活力。

科技引領踐行普惠 創新驅動扶小助微

近年來,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量子信息、生物技術、區塊連、物聯網等科技的驅動引領下,信息科技已成為商業銀行的第一生產力、核心競爭力與轉型推動力,普惠金融業務也已開啟數位化發展的全新篇章。

四川中行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持續提升創新研發投入,順應普惠金融數位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普惠金融線上貸款申請平臺」應運而生。該平臺投產後,客戶可以實現貸款產品的全流程線上自助申請與預授信額度的查詢,銀行通過線下融合完成對客戶的授信投放。從稅貸通寶、結算通寶,再到流水化高效審批的「信貸工廠」,豐富的產品服務可以滿足不同客群的差異化需求。

四川中行普惠金融線上貸款申請平臺的順利投產改變了傳統普惠金融服務與客戶之間的觸碰接入方式,打破時空約束限制,讓融資觸手可及。「網際網路+」的模式延展了普惠金融產品服務的供給半徑,讓小微企業主足不出戶,通過微信公眾號、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就能方便快捷完成貸款申請,跨越地域與時差限制讓金融產品更易得,有效降低了金融產品服務的獲得門檻。銀行也告別了過去單純依靠物理網點為客戶提供金融產品服務的「點」式連結,實現了遠程化、批量化的獲客,通過「點—線—面」的渠道數位化,實現普惠金融服務的「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與「擴面增量」。

大數據的運用有效解決了傳統普惠金融服務中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銀行風險防控的智能化提供了可靠保障。普惠金融線上貸款申請平臺不僅對內部交易等基礎金融數據進行了深挖細耕,更對外部系統數據進行採集梳理,從而實現對小微企業生產經營與信用現狀的交叉驗證,利用大數據實現客戶的精準畫像與精準營銷,集中所有與中小企業融資的相關要素,為風險評級、自動審批、監控預警等流程功能提供有效支持,實現銀行資金對小微企業的「精準灌溉」。

信息透明公開的發展趨勢,將對全川民營企業自身的完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企業自身是否經營粗放?在環保質量、安全信用等方面是否存在不規範的問題?從而引領民營企業真正走向「擼起袖子加油幹、聚精會神辦企業、遵紀守法搞經營」的良性發展之路,激勵民營企業家們「敢闖敢幹、聚焦實業」。

雲計算網際網路技術在普惠金融領域的靈活運用,則有效降低了客戶與銀行的交易成本,使得商業模式可持續良性發展。平臺的投產,令銀行得以憑藉信息科技手段代替人工作業,提升了批量獲客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從而能真正做到讓利於客戶。客戶通過線上平臺申請貸款後,銀行系統會將客戶信息自動分配給銀行客戶經理,完成後續金融服務的及時無縫對接,形成「線上+線下」的「新普惠體系」,實現流程的再造與優化,普惠金融線上貸款申請平臺低至4.56%的利率,充分體現了中國銀行「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引領擔當,普惠金融線上貸款申請平臺將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貴」「融資難」「融資慢」的問題帶來全新助力,極大提升客戶的服務體驗與獲得感。

深耕普惠久久為功 燈塔領航聚力前行

中國銀行深知「科技成果只有同國家需要、人民需要、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樸素真理。站在金融行業信息科技變革發展的重要歷史關口,中國銀行憑藉沉澱百年的歷史底蘊,厚積薄發「見之於未萌,識之於未發」的創新魄力,致力於讓每一名普惠金融工作者都成為打造智能化、多渠道、人性化普惠金融產品服務體系的見證者、參與者與建設者。

未來,中國銀行將在全球化、數位化的新徵程上行穩致遠,踏實踐行深耕普惠、久久為功的初心和使命,在以金融力量服務國計民生的徵程中領航前行!

相關焦點

  • 「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 蘇州中行科技金融助力企業騰飛
    中國銀行蘇州分行落實「穩企業、保就業」決策部署,積極響應人民銀行「科技戰疫、創新強國」的號召,推進創新科技領域的金融改革,推出多款優質金融產品和服務,讓科技金融賦能實體經濟、服務民營企業,以實際行動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 大數金融:金融科技推動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
    大數金融:金融科技推動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 2019-09-19 17:06:11   來源:網際網路
  • 工行打造「有溫度的普惠金融」:創新產品、線上線下協同
    據工行虹橋商務區支行行長葉青介紹,此次籤約的主旨為輕資產的物業運營企業提供結算與授信業務,突破傳統抵押方式,該專屬普惠金融產品針對租賃改造後成熟運營的項目提供單體不超過1000萬元的信用貸款,申請集團授信額度10億元。這是工行為小微企業量身定製個性化融資方案,促進銀企協作共贏的一個側面寫照。
  • 數位技術為普惠金融注入新活力 榕樹貸款助力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很快,特別是今年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8.4%,五家大型銀行較年初增長34.6%,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有利於促進金融業可持續均衡發展。今年上半年遭受百年未遇的疫情衝擊,金融必須以超常力度支持小微企業穩定發展。如今,科技正助推著普惠金融進程。
  • 5個工作日拿到700萬元貸款中行濰坊分行普惠金融服務高效率獲稱讚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西城泊車設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無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在中行濰坊城東支行申請的貸款,從發起申請到最終拿到貸款,前前後後僅僅用了5個工作日,「中行的效率太高了」。西城泊車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泊車設備製造銷售的企業,今年春節前因為資金周轉需求,向中行濰坊城東支行提出了貸款申請。「因為馬上就要到春節了,我們對春節前能拿到貸款基本上不抱希望。」該企業負責人介紹道。
  • 陳雨露:建立可持續、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的普惠金融體系_銀行業內...
    陳雨露:建立可持續、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的普惠金融體系
  • 從存摺到數字金融 看中行北分如何與首都發展同行
    ,項目以銀團貸款形式組織,中行獲其銀團份額49億元;今年7月,中行北京分行中標新機場線一期項目、7號線一期項目以及8號線四期項目。中行北京分行構建了獨具特色的嚴密組織架構,不僅全部營業網點都是普惠金融基礎服務網點,還設立了19家普惠金融小微企業特色網點;同時,根據小微企業業務市場、客戶分布及發展趨勢,中行北京分行創新推行了中小企業SBU,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更為精準的服務。
  • 創新驅動發展 踐行普惠金融,西安銀行堅守金融本源服務地方發展...
    今年以來,西安銀行通過優化業務資產結構,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以「快、準、實、新」的金融服務全力支持受新冠疫情影響的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此外,西安銀行充分利用央行支小再貸款專項支持政策,推出復工助力貸專項產品,同時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加大普惠信用貸款投放、創新授權審批機制、創新內部定價傾斜機制等多種方式,夯實對受疫情影響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 東莞工行持續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普惠貸款淨增超百億
    便民惠企 創新推出「e抵快貸」普惠金融產品 該行2019年初推出普惠創新產品-「e抵快貸」,不僅大大提升了小微金融服務效率(1)高效,小微企業或小微企業主可以用住宅抵押,手機在線申請、線上審批,最快當天批覆;(2)便捷,客戶可以在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自助提款、還款,隨借隨還;(3)利率低,貸款利率由2019年最高的5%下降至2020年的4.05%。
  • 徐諾金:普惠金融的蘭考探索及創新
    堅持創新突破,確立「一平臺四體系」破解普惠金融發展難題 試驗區圍繞「普惠、扶貧、縣域」三大主題,聚焦群眾反映最強烈、需求最迫切的痛點和頑疾,「普」「惠」並重,「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從「個人、農戶、村莊」三個維度,確立「三個100%全覆蓋」目標,構建普惠金融體系的「四根支柱」,形成了以數字普惠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為核心,金融服務體系、普惠授信體系、信用建設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為主要內容的
  • 「印記2020」中行以線上平臺、線下網點為陣地,深耕四大金融場景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國內外嚴峻複雜形勢的衝擊挑戰,中國銀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服務實體經濟,聚焦新發展格局,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業務發展,紮實推進企業級架構、戰略級場景以及智慧運營、網點轉型、授信體制、數據治理等重點改革任務,在重點區域、重點業務、優勢領域持續發力。先後在全國推出V5.0網點,打造中行新形象。
  • 選讀|台州銀行:數位化運營助推普惠金融發展
    優化信貸作業流程,實現線上線下業務流程組件化配置管理和靈活定製,完成直銷產品流程、供應鏈流程、信用卡進件流程、轉化貸款的貸前、貸中流程管理。同時,創新「貸款預審批」機制,在提高貸款發放效率的同時,將有需求的客戶申請「提前做」,做到客戶一旦有需要就能立即實現業務辦理,減少中間的等待環節。利用大數據分析和風險模型,打造強風控中臺。
  • 《中國金融》|餘文建:新發展理念引領普惠金融發展
    《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參照了《G20普惠金融指標體系》,較為充分地體現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要求。人民銀行已連續三年開展了普惠金融問卷調查及指標體系填報和分析。從指標情況來看,近幾年,我國普惠金融實現了較快發展,部分中西部省份在一些指標上實現了超過全國的增長速度,普惠金融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 中行「組合拳」助力海南外貿企業發展
    」「六保」工作要求,今年以來,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持續為海南實體經濟發展供氧輸血,通過「設方案、簡流程、促創新、降成本、移線上」等組合拳,為外貿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中國銀行承擔,減輕企業負擔,以實際行動履行國有大行的責任擔當,有效支持了防疫企業和普惠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 以差異化破解普惠金融困局 借力數位化保持業務可持續發展——專訪...
    因此金融機構相對比較謹慎,即使做,也是儘量挑選小微客戶中的的「頭部」、「前排」客戶,並且落實較好的抵質押風險緩釋手段,因此必然還有相當多的客戶的需求無法滿足。  在孫建東看來,有效地識別風險、評價風險和管控風險,以客戶普遍能承受的合理的市場價格給到客戶,使得業務可持續發展,進入良性循環,將「普」和「惠」有效結合起來,觸達小微企業和普羅大眾,這才是普惠金融的春天。
  • 幫助創業者走出困境 友信普惠助力普惠金融發展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有效落實普惠金融政策,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已經成為社會重要共識。雖然當前全國復工復產形勢較好,但受疫情影響,民營小微企業經營壓力依然普遍較大。  小微企業往往是社會就業和稅收的重要貢獻者,也是社會創新的主要力量。
  • 聚焦消費金融發展 招聯金融堅持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道路
    「零零花」是一款具有循環額度的信用消費產品,可在招聯金融自建的分期商城及多種場景進行分期購物、取現消費,在方便學生群體日常消費需求的同時,也有助於他們的信用積累。 為加強大學生的信用體系建設,響應監管號召。招聯金融積極開展一系列的「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2017年,招聯金融自創了《消費金融創新實踐》課程,並在深圳大學開設選修課;該課程考核計入學分並頒發課程證書。
  • 上海農商銀行「新農直報線上可循環貸款」榮獲上海金融創新獎
    近日,上海農商銀行「新農直報線上可循環貸款」榮獲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三等獎。該獎項是由上海市政府設立的、全國首個聚焦金融創新的省部級政府獎項。上海農商銀行於2018年底開始與新農直報平臺合作,截至2020年12月10日平臺合作項下累計實現投放4.28億元,在同期新農直報平臺所有合作銀行上海地區的業務投放總額中佔比逾90%。上海農商銀行於2019年4月啟動「新農直報線上可循環貸款」(又稱「新農樂貸」)項目,經過試運行於當年11月正式上線。
  • 江蘇銀行榮獲「年度最佳普惠金融創新中小銀行」獎項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日前,在金融時報社主辦的「2020新時代金融發展峰會暨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頒獎盛典」上,江蘇銀行憑藉在普惠金融服務領域的突出表現,摘取該榜單「年度最佳普惠金融創新中小銀行」殊榮。
  • 依託金融科技民營銀行開拓普惠金融的有益探索——專訪億聯銀行...
    線上小微信貸業務,相較傳統線下審核模式,在客戶信息獲取、信貸資質判斷及額度利率設定方面,局限性更大。億聯銀行在充分評估外部風險、內部資源的基礎上,就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的開展,重點突出與合作平臺在商業模式和產品風控維度的聯合設計,同時強化內部風險模型數據能力,對資產進行全流程風險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