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 踐行普惠金融,西安銀行堅守金融本源服務地方發展...

2020-12-27 西安晚報官方帳號

在過去的一年裡,落實「六穩」「六保」、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成為了金融機構服務地方發展的主旋律。作為本土銀行,同時也是西北首家A股上市銀行,西安銀行堅持以服務地方為己任,堅定不移推進「數位化、特色化、綜合化轉型」,切實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和效率,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截至三季度末,西安銀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融資總量672億元,同比增加57億元。

主動讓利實體經濟

全力支持穩企業保就業

面對疫情對中小微企業造成的嚴重衝擊,西安銀行主動推動合理讓利,助力企業生存發展,在支持地方穩住經濟基本面,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取得較好成效。今年以來,西安銀行通過優化業務資產結構,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以「快、準、實、新」的金融服務全力支持受新冠疫情影響的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

此外,西安銀行充分利用央行支小再貸款專項支持政策,推出復工助力貸專項產品,同時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加大普惠信用貸款投放、創新授權審批機制、創新內部定價傾斜機制等多種方式,夯實對受疫情影響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還通過線上小微企業信用貸款「西銀e貸」業務的迭代升級,將單戶授信額度上限提升至200萬元,同時提高業務審核效率,切實提升小微用戶體驗。截至三季度末,西安銀行發放符合「支小再貸款」貨幣政策工具要求的復工助力貸近39億元;同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去年平均水平大幅下降超100BP,實現了小微企業貸款的「增量、擴面、提質、降本」。

主動對接區域需求

助推地方產業升級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的空間結構的深刻變化,地方區域逐漸承載著越來越多的經濟發展空間。從「一帶一路」倡議到「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格局,陝西西安以打造我國內陸開放高地和開發開放樞紐為指引,成為支撐西部崛起的重要力量。

借力陝西西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西安銀行緊緊圍繞省市重點工作,特別是市委、市政府「十項重點工作」和構建「6+5+6+1」現代產業體系的決策部署,聚焦區域經濟的空間布局和產業布局,主動對接重點項目和重點領域融資需求,持續加大投融資總量,全力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支持區域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升,西安銀行聚焦先進位造業發展和傳統製造業升級,引導信貸資源優先扶持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等戰略新興產業和行業。

此外,西安作為中國十三朝歷史名城,有著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作為植根於西安的地方法人銀行,西安銀行致力於扶持地方優勢產業發展,推動文化產業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在區域內支持了一大批文創企業發展。「通過多年來對文創金融的特色化創新經營,西安銀行的文創金融服務已經深入陝西全境,從陝北黃土到陝南山水,從歷史文脈到紅色追尋,從旅遊景區到影視巨作,西安銀行文創金融成效初顯,不僅支持了《白鹿原》《黃土高天》《大秦賦》等一批膾炙人口的影視劇作,也支持了太白山、樂華城、南泥灣、寶塔山、法門寺、華山等著名旅遊景區。」西安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主動擁抱數位化轉型

金融科技助推智慧城市建設

在新技術浪潮的推動下,西安銀行主動擁抱網際網路,加快構建全新數字銀行架構及業務運營體系,聚焦可持續的數位化銀行模式,持續推進數位化銀行建設。同時,隨著數位化轉型的穩步發展,西安銀行服務創新能力進一步顯現,為智慧城市建設打造金融助推器。

今年以來,尤其是疫情期間,為了滿足金融消費的服務需求,西安銀行大力發揮數位化發展優勢,加快線下業務線上化。據悉,該行大力推動全行業務線上化程度,搭建並持續完善線上服務體系,以「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網上銀行+小程序+智能網點」為支撐,實現7×24小時、五位一體的全渠道覆蓋式服務。此外,大力實現網點向智能化、自動化轉型,開展網點無卡化改造、櫃面無紙化等流程再造工作,實現網點渠道與線上APP應用場景的互聯互通,助力網點由交易型向營銷型再向社交型的轉型。

西安銀行積極發揮科技創新能力,堅持場景化創新經營發展模式,助力智慧城市建設。該行藉助「慧管家」「西銀特惠」「西銀錢包」「智慧醫院」等創新產品,打造嵌入式的場景金融服務,將居民生活服務、社會公共服務與銀行金融服務有機整合,構建具有本地特色的吃、住、行、遊、購、娛、醫和教等八大領域的生活服務,重點布局交通、便民、政務、醫療、旅遊、社區和文化等七大場景,輸出帳戶、支付、理財和繳費等四大能力,有效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主動踐行社會責任

全面升級消保服務體系

全面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既是銀行業防範化解金融消費領域風險的重要舉措,也是保持自身穩健經營的內在要求。一直以來,西安銀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積極落實人民銀行、銀保監局和行業協會對金融消費者服務工作的指引,主動落實主體責任、建立消保工作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對客戶的金融服務水平,努力構建和諧共贏的金融消費關係。

疫情期間,西安銀行統籌合理安排全行網點對外營業工作,認真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確保各網點平穩、有序運營,保障金融服務順暢,為客戶及員工提供健康、安全的營業環境。同時,該行不斷完善特殊群體金融服務工作,各營業網點均為特殊群體設立了綠色通道、愛心座椅,配備輪椅、嬰兒車、老花鏡、飲水機、醫藥箱等便民設施。針對老年人等特殊消費群體制定了特殊業務操作規程,為特殊群體提供安全、人性化的金融服務。

金融宣傳工作是金融機構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為持續做好金融知識宣傳工作,西安銀行重點搭建了「線上宣傳為主、線下宣傳為輔」的一體化宣傳機制,持續加大線上渠道推送力度,線下宣傳以各營業網點為主體,全轄協同配合,確保多維度、多層次地開展宣傳活動。

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為雙循環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隨著歷史將進入2021年,中國即將告別「十三五」時期。「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新發展階段為金融助力地方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任務,賦予了新的發展使命。」西安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西安銀行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抓住機遇、把握機遇、用好機遇,以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戰略藍圖為指引,以創新驅動發展,踐行普惠金融,推動地方經濟社會更高水平發展。

作者 李猛

相關焦點

  • ...創新驅動發展可持續 四川中行普惠金融線上貸款申請平臺
    這是該行秉承「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將「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多渠道場景」科技模式運用於普惠金融領域,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的又一重磅舉措。而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積極踐行普惠金融,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堅守的初心和使命。中國銀行作為國有大型銀行積極發揮頭雁效應,堅決落實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的方針政策,積極響應民營企業座談會指引號召,率先發布了《中國銀行支持民營企業二十條》。
  • 大數金融創新數字信貸科技解決方案 服務銀行踐行普惠
    大數金融創新數字信貸科技解決方案 服務銀行踐行普惠 2020-07-14 10:42:25   來源:網絡
  • 銀行科技|中信銀行方合英: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心,開展金融科技創新
    導讀: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事關發展全局。近年來,中信銀行始終緊跟國家戰略,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心,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由於規劃和措施比較到位,在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開放銀行等各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
  • 大數金融:金融科技推動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
    數字科技的持續進步和應用,為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破解小微融資難題,踐行普惠金融,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 科技賦能銀行升級轉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 《中國金融》|餘文建:新發展理念引領普惠金融發展
    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在全球居於中上水平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全球普惠金融調查數據(調查每三年開展一次,2017年為最新數據),中國大多數核心指標均高於國際平均水平。一是中國帳戶和借記卡擁有率顯著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且農村與城市差距不大,我國銀行網點覆蓋率高、政府向個人轉移支付的數位化是主要驅動因素。
  • 微眾銀行重視創新與合作 助推普惠金融事業發展
    微眾銀行是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和網際網路銀行,自成立以來就致力於為普羅大眾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但微眾銀行業也深知要想實現普惠金融的目標,僅靠自己一家銀行的力量是不行的,還需要和同業積極開展合作,共同推進我國普惠金融事業的發展。
  • 微眾銀行微業貸:以科技創新為槳,揚踐行小微普惠金融之帆遠航
    前言:2020年6月-11月,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成功向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等9家地方法人銀行,通過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資金30.28億元,惠及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共計21,093戶,主要投向為製造業、外貿、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等帶動就業明顯的勞動密集型普惠性小微企業。在此期間,微眾銀行始終堅定踐行服務實體小微普惠金融的初衷,持續為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題提供穩定助力。
  • 金融壹帳通優化中小企業金融服務 科技助力雲貴川渝普惠金融發展
    11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在「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為打造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的金融環境,地方監管部門協同金融機構正積極進行金融創新,著力打通包括民營、小微、製造業等重點領域融資通道。解決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是市場關注焦點。
  • 江西郵儲銀行:打造「金鑰匙」解鎖普惠金融服務密碼
    江西省金融監管局局領導,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江西銀保監局局領導,普惠處,各機構監管處;金融工會,省銀行業協會,省保險業協會主要負責人;贛江新區財政金融局 主要負責人;江西郵儲銀行等銀行保險機構主要負責人;「普惠金融·建功立業」獲獎單位和個人參加了會議。其中「郵行-老闆貸」品牌體系榮獲2019年創新獎(普惠金融金鑰匙獎),是全省榮獲該獎項的7家金融機構之一。
  • 科技賦能,大數金融助力銀行發展普惠金融
    近期,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從降低融資成本、稅負成本、經營成本等各方面對小微企業進行幫扶,確保市場主體能夠良好發展。作為我國金融業的主體,銀行業在後疫情時代的普惠金融發展中正發揮積極作用。同時,要更好地適應後疫情時代的發展需求,依靠傳統信貸技術已經難以支撐銀行發展和進一步踐行普惠金融。
  • 深耕普惠金融 齊魯銀行加大服務小微企業力度
    小微企業最活躍的經濟主體之一,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當前,把穩企業、保就業和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結合起來,已成為金融機構的重要任務。近年來,面對經濟發展轉型加速、結構調整不斷升級、金融改革持續深化的大環境,齊魯銀行始終堅守服務地方經濟、深耕普惠金融的定位,將金融活水注入市場。
  • 微眾銀行始終踐行普惠金融,讓金融服務深入到更多客群
    微眾銀行是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和網際網路銀行,以「讓金融普惠大眾」為使命,在多變的經濟、金融市場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努力讓更優質的金融服務深入到更多人的生活中。微眾
  • 聚焦消費金融發展 招聯金融堅持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道路
    對於招聯金融來說,實現金融和消費場景的無縫對接,為用戶提供集購物、旅遊、教育等眾多服務於一體的消費場景,在有利於自身穩健發展的同時,也為消費市場新格局的建設注入了活水。 積極響應監管號召 助力實現美好信用生活 大數據及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使金融科技和整個消費市場朝著更為便捷的方向邁進,由此,也加快了國家對於普惠金融市場的扶持力度。
  • 選讀|台州銀行:數位化運營助推普惠金融發展
    數字時代下,金融服務也在加速數位化進程,「金融+科技」「金融+網際網路」「金融+大數據」等新形態方興未艾。數位化轉型已成為銀行業業務升級發展的「第一動力」,銀行的傳統理念和服務模式發生了質的改變,在數字經濟的大趨勢下,越來越多的銀行將數位化轉型作為最重要的戰略方向。
  • 大數金融與金融機構深化合作 踐行普惠金融
    摘要:本網4月02日訊 伴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企業的合作已經下探深水區,深入推進小微貸款業務發展,踐行普惠金融。大數金融作為金融科技行業的標杆力量,一直在深化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利用自身的科技力量,助力銀行金融機構實現科技轉型。
  • 消費金融步入黃金髮展期,招聯金融多場景服務踐行普惠使命
    消費金融步入黃金髮展期,招聯金融多場景服務踐行普惠使命 來源:榕城網時間:2020-10-20 13:43:22 經歷了年初這場艱險的特殊戰「疫」,如今全面復甦正在大舉進行,隨著市場的復甦,消費金融也同樣開始邁開新的發展步伐。
  •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發展 招聯金融榮獲「2020普惠金融獎」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發展 招聯金融榮獲「2020普惠金融獎」2021年01月13日 13:56:03      來源:衡陽房地產信息網    編輯:news_finance近日,由鳳凰網廣東、深圳市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深圳市銀行業協會、深圳市保險同業公會攜手舉辦「2020深圳金融星光」頒獎盛典暨「新擔當·深圳金融業先行示範創新發展」研討會
  • 積極踐行普惠金融 中銀消費金融一直在行動
    在金融支持實體、銀行扶持小微這一國家戰略指導下,各大銀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保險公司和新型金融業態打造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普惠金融業務發展模式。中銀消費金融秉承「建設新時代高質量消費金融公司」的理念,憑藉不斷創新的業務水平榮獲「普惠金融消費者影響力獎」。
  • 中信銀行堅持回本源服務實體 2019年普惠金融貸款餘額增幅超50%
    2019年,中信銀行經營實力穩步提高,資產質量顯著提高,資產保持合理增長。能夠取得上述成績,與中信銀行堅持回歸本源,積極踐行國家戰略,大力服務實體經濟,全面提升內控合規與風險管理水平密不可分。積極落實國家戰略 服務實體經濟發展2019年,中信銀行堅決貫徹中央對金融工作的要求,積極踐行國家戰略,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推進精準扶貧,加大對民營企業、製造業等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在服務國家大局中實現自身發展。
  • 山西銀監局指導村鎮銀行定位 推進普惠金融發展
    時至今日,省內村鎮銀行遍地開花,數量已初具規模、布局較為合理、經營日趨穩健、服務漸具特色,目前已批籌77家(含開業70家)、分支機構61家,分布11個地市、74個縣(區),覆蓋全省70%以上的縣域,成為金融服務小微和「三農」的新生力量,有效彌補農村金融服務空白。  據了解,「小」銀行也有大貢獻,以支農支小為支點,撬動普惠金融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