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喻波精製簡歷自信求職
本報訊(記者李俊)「您好!我想應聘安全經理,這是我的簡歷。」昨日10時,市人力資源市場「春風行動」招聘會場,41歲京山籍農民工喻波遞出精心設計的求職簡歷,受到招聘企業關注。
喻波的簡歷,採用時下大學生流行式樣:塑料活頁夾包裝,首頁寫明個人工作經歷、特長等,隨後詳述職業成就,附上各種職業資格證、學歷證明等複印件。
雖然喻波只有中技學歷,這份求職簡歷,仍讓招聘人員眼前一亮。
面談僅數分鐘,某集團招聘人員請喻波等通知。
1998年,家住京山縣羅店鎮白鶴嶺村的農民喻波,隻身到深圳求職。10年間,從一名普通電工做到企業研發課主管。
去年3月,已經拿4000多元月薪的喻波,帶著機械和電工技能,辭職來武漢創業辦廠,由於資金不足等原因,虧了近10萬元積蓄。喻波決定年後在漢找份工作。他對新工作的月薪要求頗高:「不能低於2000元。」
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少企業裁員,怎樣讓企業願意給「能夠回報綠地」的自己「一絲陽光」?喻波決定像「白領」那樣,帶求職簡歷去「敲門」。
做這份簡歷喻波有底氣。在深圳打工時,他白天勤學好問,晚上苦讀專業書。2003年,公司設計風動送料器的設計人員臨陣辭職。喻波請纓,兩周後設計安裝成功,生產能力增長三倍,被破格提拔為維修工程師。5年來,他為企業研發設計製作的實用新設備,在簡歷上列出一長串名錄。
首次參加招聘會,喻波挑中了有用武之地的製造業企業,首先聲明自己的薪資要求。3家企業當場約他去詳談。
一家企業招聘負責人說,這份求職簡歷,讓人一目了然。只要符合企業要求,我們優先聘用。
好個精明的農民工!
本報評論員楊於澤
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國今年就業形勢嚴峻,大量農民工可能遭遇一個較長的就業寒冬。但這並非意味著沒有機會,在就業市場局部,依然存在著崗位與人的重新配置。
應該說,求職也是一種交易,雙方根據彼此的情況互相實現需要。特別是在就業競爭激烈的時刻,求職者存在自我推銷的問題。
學會推銷自己,將勞動力「產品」的用途布告周知,對於求職者來說意義重大。很多交易因為雙方信息不對稱,而使交易變得複雜。勞動力市場就存在這種情況,企業想招人而招不到滿意的人,其實也不是「世無千裡馬」,而是雙方信息未能溝通。
京山籍農民工喻波精心設計求職簡歷,受到多家企業青睞。通過求職簡歷,這個有現代意識的農民工從眾多求職者中「跳」了出來,便於用人單位「識別」,使供求雙方實現了通暢的對接。
自我推銷,還要有不同於他人的用途,這構成了求職者吸引用人單位的特有信息。喻波的「搶眼」,固然得益於自我推銷,也賴其多種紮實的從業技能。
這也提醒廣大的農民工兄弟和相關社會機構,創新求職形式、吸引眼光固然重要,加強技能的培訓,同樣不可忽視。
責編:劉海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