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來旺來。鳳梨酥象徵子孫旺旺來,所以在臺灣的婚禮習俗中,被廣為應用。」臺灣雲林縣縣長張麗善手持一塊剛剛親手完成的鳳梨酥,用閩南話發音「旺來」,說起了鳳梨酥在臺灣地區的寓意。
6月19日上午,「雲林良品推介會」在成都市錦江賓館舉行,四川省臺辦、農業農村廳等單位相關負責人,省內農業、商貿企業負責人,在川臺資企業代表,及臺灣雲林縣政府、縣農會參訪團,共計約120人參加活動。推介會上,四川農產品經營集團有限公司與雲林縣農會籤訂了「雲林縣農產品採購協議」,籤約金額為2200萬元人民幣。
↑籤約現場
據張麗善介紹,雲林縣位於臺灣中部,是臺灣農業大縣,倚靠臺灣最長河流濁水溪,雲林縣農產品種類豐富多元,尤以米製品為優。除鳳梨酥外,此次她還帶來了黑蒜精、苦茶油、西螺米、西螺醬油等近20項雲林優質農產品。
↑張麗善在現場製作臺灣鳳梨酥
近年來,四川憑藉農業資源豐富、基礎良好、市場巨大、政策優渥的比較優勢,與臺灣在精緻農業、現代農業方面開展對接合作。2019年4月,第六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在雲林縣舉行,四川農業界近160人赴臺參加,促成了多個川臺農業合作項目,籤訂合作意向項目44個,合作金額約66億元人民幣。
截至目前,川臺農業合作項目近300個,有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2個,省級「川臺農業合作示範基地」20個。
四川省臺辦負責人表示,此次推介會,順應民眾需求,體現了兩岸關係好,臺灣同胞才會好。當前,四川正著力打造「10+3」農業產業體系,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積極推動 「31條措施」和「川臺70條」的落地落實,讓更多臺灣同胞共享四川發展機遇。
張麗善表示,四川是農業大省,與雲林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雲林縣農產品豐富多元,正朝農業智慧化與品牌化方向加值升級,希望藉助此次推介會,讓更多四川鄉親認識雲林的優質農漁產品,也計劃在四川籌建一個雲林的良品物產館,希望建立起長期的合作平臺,彼此互惠合作,創造雙贏。
紅星新聞實習記者 彭祥萍 曾那迦
編輯 陳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