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觀察】
IPO首試「雲審核」 新股發行保持常態
證監會3月5日消息,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三人行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事項均獲通過。有投行人士表示,此次發審委會議首次通過遠程視頻方式召開。分析人士指出,這場鼠年首場發審會意味著IPO受理審核工作正常推進,新股將繼續保持常態化發行。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疫情發生後,由於現場盡職調查、審計評估比較困難,部分股票發行和併購重組受到一定影響。近期證監會專門作出針對性的安排,如放寬對發行人反饋意見回復時限要求,放寬併購重組業務相關時限。在審核方面,做到「三個正常」,一是正常核發首發批文,二是正常推進審核進度,三是正常推進併購重組許可受理和審核工作。
2月券商IPO承銷收入同比驟增4倍 科創板業務貢獻突出
在疫情影響之下,2月券商投行業務表現如何深受市場關注。3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2月,券商共有10.12億元IPO承銷費落袋,同比驟增458.52%,當月12家券商有收入進帳。對比來看,去年同期,僅有3家有IPO承銷費入帳。雖然疫情對投行項目盡調等現場檢查環節產生了一定影響,但券商也會加強推進已完成現場工作的項目進度。
全年來看,科創板企業持續擴容有望進一步激活券商業績。天風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夏昌盛預計,2020年將有160家科創板企業上市,中性假設下將為證券行業貢獻50.28億元的淨利潤,佔2020年證券行業淨利潤的比例約為3.9%。在資本市場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科創板企業上市給證券行業所帶來的資本增量對於投行的淨利潤影響將會越來越大。
【A股IPO】
多次「賣身」無果、淨利潤連年下滑 康澤藥業IPO前路難測
儘管近年來淨利潤連年下滑,康澤藥業的上市之心不改。近日,廣東證監局網站顯示,康澤藥業在今年2月18日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目前正接受萬和證券的IPO輔導。實際上,康澤藥業早有登陸A股市場的打算。2016年2月,康澤藥業聘請廣發證券擔任IPO輔導券商欲衝刺A股。彼時,康澤藥業可謂「意氣風發」。2016年,公司營收大增60%,扣非後淨利潤大增逾40%。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珠醫療擬併購康澤藥業時,康澤藥業一度做出了極高的業績承諾。據此前預案披露,康澤藥業承諾:2018年~2022年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35億元、1.7億元、2.05億元、2.4億元和2.6億元,增長明顯。事後證明,這份業績承諾難以實現。2018年,康澤藥業扣非後淨利潤暴跌超過九成,不到500萬元;2019年上半年,康澤藥業扣非後淨利潤下滑了超六成,只有1150多萬元。
阿爾特股份IPO怪相:關聯交易公允存疑 涉民間借貸
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阿爾特股份」),主營業務為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整車設計及其他汽車行業相關的技術服務,可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的整車設計開發方案。研究發現,阿爾特股份向北京馭鋒採購產品報價,全面低於非關聯方報價,疑存在利潤輸送。對此,公司回復稱,雙方間交易定價公允。此外,主業為整車設計的阿爾特股份,卻因民間借貸多次對波公堂。
記者注意到,阿爾特股份再次因為民間借貸事項,對波公堂。天眼查數據顯示,2018年5月11日,案號為「(2018)皖0202民初1763號」的原告為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被告為叢陽、蕪湖瑞利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案由是「民間借貸糾紛」。根據招股書中披露,上述事項為蕪湖瑞利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應付阿爾特的股權轉讓款,共計人民幣24萬元。截至目前,該筆款項阿爾特已收回。
威邁斯IPO:經營現金流淨額「過山車」 主要股東涉7000萬借款擔保糾紛
近期,深圳威邁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證監會網站更新了招股說明書。本次該公司擬發行新股不超過4045萬股,發行數量不低於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10%。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龍崗寶龍新能源汽車電源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及蕪湖新能源汽車電源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投資總額合計6.42億元人民幣。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1—9月,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57億元、4.25億元、6.16億元及5.70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434.67萬元、1635.34萬元、6852.26萬元及5744.29萬元。可以看到,報告期內威邁斯的淨利潤出現了起伏。2017年度,其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32.83%。同期,威邁斯經營性現金流淨額也出現巨幅波動。
【科創板IPO】
成都先導詭異IPO: 創始人不滿出局拒籤字 控股權能否穩定?
截止2020年3月5日,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成都先導」)闖關科創板的狀態,更新日期仍停留在2019年12月3日,審核狀態為提交註冊。客戶為跨國製藥企業的成都先導,看似風光無限,高企的研發費用似乎也在顯示其是一家高科技企業。
已經離開成都先導的蒲豐年,與公司現在控股股東JIN LI(李進)既是校友,又是創業合作夥伴。發現商機的JIN LI(李進)草擬了商業計劃書,邀請其在國內四川大學的校友蒲豐年一起組建創業團隊,準備回國創業。記者發現,在保薦機構及成都先導律師對蒲豐年進行訪談時,蒲豐年就其退出提出了異議。截至問詢回復出具日,成都先導、JIN LI(李進)、鈞天投資、東方佳鈺未就蒲豐年退出事宜收到蒲豐年的訴訟、仲裁請求或者蒲豐年發出的律師函等文件。
聖湘生物IPO: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歐盟CE認證 公司應收帳款逐年上升
自帶「防疫」概念,主營業務為診斷試劑和儀器的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衝刺科創板。聖湘生物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此次科創板IPO,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000萬股,募集資金5.57億元,用於建設3個項目。其中,「精準智能分子診斷系統生產基地」項目投入最大,達到3.55億元。
財務方面,聖湘生物近年應收帳款逐年上升。2017~2019年,公司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1.13億元、1.61億元和1.88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5.60%、44.88%和43.05%,公司應收帳款隨著銷售規模擴大而快速增長。此外,存貨周轉率下降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對公司未來經營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