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孩童般的好奇心對我們有多麼重要。
這引發我們對於教育孩子的思考。孩子天生好奇,我們要滋養這份好奇心和學習熱情,不被刻板的學業和思維方式扼殺,因為「如果你只有知識而沒有熱情,知識也無法幫助你」。
科學家培根曾經說過:「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 只有好奇才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此基礎上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進而發展出審辨思維和創造能力,這些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隱形財富。
培養「硬核」的創新人才,需要全新的教育模式。愛文世界學校的出現,正是對全球化時代下創新教育需求的回應。作為全世界範圍內極少數擁有自主研究機構的基礎教育學校,愛文構建的全新教育體系,讓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和行動」成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以下的對話, 您一定似曾相識:
孩子問家長:
家長面無表情地回答:
同樣的場景,另外一位家長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這樣一步步就啟發孩子問出,「什麼是能量」「如何獲得能量」這樣的問題。
顯然,第二位家長的回答,更能幫助孩子開啟科學探知的大門,引導孩子用科學的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
學會提問是了不起的本領!它是自主思考的開始。當孩子開始提出問題,或者提出不同意見時,家長或者老師應該以鼓勵為主。可是在中國傳統教育模式中,學生習慣了你說我聽、你教我學的教學方式。一路走來都是在教師帶領下的問題探險,學生獨立前行探索問題的能力,就在跟跑的過程中悄然退化、萎縮。
未來世界的變化只會越來越迅猛且不可預測,人工智慧專家李開復說,未來10年,大部分人類只需思考5秒鐘以下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20年後,如今很多職業都會消失。
創造力、溝通力和學習力是未來競爭力裡不可或缺的因素。適應新的能力需求,才是培養孩子的方向。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2015PISA測試中,首次提出讓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的教育理念。的確,我們無法幫孩子規劃好十年以及更遠之後的未來,我們能做的是幫助孩子保持好奇心和學習熱情,「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擁抱變化和面對各種可能性,擁有更好適應未來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共同教育理想的召喚下,2012年,一批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等院校的教育家,攜手開辦了愛文世界學校,第一個校區就設立在紐約。這所學校自建校之日起,就秉持著這樣的願景——
打造一所擁有多個校區的學校,設計一套獨創全新的課程體系,培養學生能夠應對未來的一切挑戰。
「如果我們要為學生們準備好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我們就必須改變教育他們的方式。」
——愛文世界學校首席學術官,泰·汀力(Ty Tingley)
讓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並不是說就要以科學家為職業,而是要擁有科學思維,包括自主思考、主動學習、自我成長的熱情。也包括一系列具體能力:觀察、研發、質疑、求證、推理、檢驗、證偽、改進…… 這對孩子的職業發展、對孩子適應海外留學的環境和各種人生挑戰、對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健康人格,都有幫助。
如何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培養科學思維能力呢?
教育研究者發現,讓學生參與科學研究,並動手實踐,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史丹福大學對學生研究項目進行評估之後發現,從觀察並提出問題、形成假設和驗證,到得出結論,學生們在科學探究的實際過程中,能學會審辨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最終體會到「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的意義。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首先要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比如,當你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生活和工作時,有沒有想過,智慧型手機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它的背後是怎樣的編程與組裝過程?智慧型手機還能有哪些用途?如何將手機功能個性化?
這些問題來源於生活,可人們卻很少去探究,但在以創新教育聞名世界的愛文世界學校,這些問題恰恰是幫助高中生學習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鑰匙」。
2017年,愛文「大師學院」項目中,這些來自愛文紐約校區的小小科學家和工程師,就將目光瞄準了「硬體創新者應該訪問的最佳城市」深圳。
2017年11月底,愛文紐約校區的9名學生隨指導老師奧斯汀(Austin Volz)及另外4名教師,來到深圳,參加了愛文世界學校的創新項目:愛文「大師學院」。愛文還邀請了本地明德實驗學校的學生參加項目,在為期一個月的項目當中,學生要合作完成一項特別的任務:從零開始,製作出一部屬於自己的智慧型手機。
在項目開始前的一個月,學生們已經開始作準備。通過遠程教學,他們共同探討生活中的科技使用和創新的多種可能。
在完成理論知識儲備之後,老師和學生們一同前往世界創客的「工具箱」——華強北電子市場,每組學生以不到50元的總價採購了智慧型手機必備的零配件。當同學們合作組裝零配件,利用所學知識,製作出一個可以打電話的設備時,大師學院的工作室裡充斥著「馬林巴琴」手機鈴聲和年輕創客們的歡呼聲。
學生們並不是在傳統實驗室裡,而是在真實生活中做實驗,他們像科學家與工程師一樣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並成功製造出產品。在「師傅」的指導下,他們每個人都會對手機進行重新設計,再開發出新的功能。
同時,同學們結合製作過程,對科技創新進行了反思:
在批量生產已成為主流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假冒產品?
我們應該如何進行個性化創造?
我們該如何讓科技更融洽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
這些思考的「鑰匙」,開啟了這群高中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幫助他們找到思考問題的正確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如何思考,其重要性遠遠超越了知識本身,並將成為學生成長的隱形「翅膀」,幫助他們面對未來不可預知的種種挑戰。
傳統的中國教育不太注重動手能力。學生的實驗能力往往較弱。楊振寧是理論物理學天才,但在芝加哥大學讀博士時,由於實驗能力弱,經常鬧出笑話,同學間開玩笑說,楊的實驗室是一個災難。
MIT博士鄭騰飛認為,在目前國內科學教育的課堂上,孩子們學習的課程僅僅在強調知識,而忽略了真正的「素養」。而在未來,知識本身的重要性會越來越低,如何能夠不被無用的數據幹擾,很快地把需要的信息用正確的方式組織起來,這成為一個人核心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大多數家長不知道如何真正逐步、系統科學啟蒙,而是簡單寄希望於一套百科全書或《十萬個為什麼》,不然就是將孩子送到培訓班去學習STEM課程,這些課程可能有趣好玩,孩子出於好奇,會問很多為什麼。但科普書、課程對這些疑問往往直接給出答案,讓孩子輕易獲得了知識,卻錯過了孩子最有價值的「學會提問」與「探究式學習」過程。
科學是一門有想像力的手藝,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屬於慢思考的範疇,在某種意義上,體現的是我們近年來讚譽有加的「工匠精神」。
基於這樣的認識,愛文世界學校的大師學院,無疑是一種教育模式的偉大創新。
走進愛文世界學校的大師學院,一半是特別打造的寄宿學校,一半是創客空間。受到15世紀文藝復興作坊的啟發,愛文大師學院採用了學術環境下的學徒式學習模式,為高中生提供了與優秀教師和專家在最先進的創客工作室一起工作的機會。
項目把學生帶到全球大城市,小班研修,學生把知識當作一門手藝來學,從動手應用中掌握技能,理解概念,並從中收穫了無與倫比的成就感。
在製造手機的過程中,學生們的認真專注和探索精神讓老師們很欣喜。「我們看到學生們的投入和熱情,很感動。這種用心探索的狀態可以讓他們真正地學習到東西。」
在手機製造出來並成功接通之後,學生們並不滿足,他們繼續深入學習,發現從打電話到照相再到代替電腦,手機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他們運用數學、編程、電子工程、人文科學等跨學科應用,試圖解答「我們的手機還缺少了什麼」這個問題。在這樣的動機驅動下,同學們研發出了屬於自己的個性化手機,有的要在手機上彈鋼琴,有的準備用手機彈吉他,還有的在手機上下西洋棋。
從一名電子產品消費者,到一名手機創造者,這種身份的轉變給他們帶來了美妙的成就感和挑戰欲。
「大師學院」學生與研發者奧斯汀(Austin Volz,居中者)
晚上是學生們自由活動的時間,大部分學生選擇回到了工作室,繼續他們的手機製作。
愛文十年級學生歐文在這裡找到了久違的投入和快樂,「我想在教室裡待到凌晨兩點」!
「在愛文大師學院,我從只會編寫最基本的變數和方程,到逐漸明白如何融入更多的應用,比如說電壓和輸入電路。我在這裡學到的技術能夠幫助我在紐約校園和以後的學習生活。我在這裡得到最大的成就就是學會了編程的基礎,並受到鼓勵。"
目前,愛文世界學校已經在全球擁有四個校區:紐約校區、聖保羅校區、愛文在線校區以及今年9月即將啟程的深圳校區。未來還即將創建矽谷校區、邁阿密校區。在愛文的「一所學校、多個校區」制度下,學生被一個校區錄取,就等於被所有其他校區錄取,各校區轉學自如,課程無縫銜接。
深圳這個「中國矽谷」,即將和美國矽谷享有同樣的全球領先的創新教育了!
隨著深圳校區建設的逐步完善,中國正在成為愛文全球架構中重要部分,「大師學院」今年5月又將再次來到深圳,並惠及更多學子。
其實,就在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愛文紐約校區和聖保羅校區的學生已經登上了飛機,即將在5月15日到達深圳,開始第二期位於深圳的「大師學院」項目!這次小創客們的目標是造出兩臺3D印表機。
美國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曾明確指出:「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係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係。」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意識到,只有激發出孩子的內在動機,才可能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專心致志,具有更持久的學習熱情,更堅定勇敢地面對挑戰。
在愛文,學生獲得的是啟發、勉勵、引導、巨大資源、充分合作和研究空間。愛文強調因材施教與品格教育,幫助每一個孩子尋找到自身獨特的潛能,找到內心的熱情所在,並且幫助孩子把潛能和熱情落實為未來人生道路上的成就。
除了「大師學院」,愛文還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專門項目、課程、資源,旨在讓學生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探索和推進熱情。
愛文的十年級學生,在提交計劃後,有機會入選學校的「研學計劃」項目。「研學計劃」是由學生根據興趣自主選擇,每個項目可以長達數年。
「目的是讓學生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把對未來的規劃納入到學校學習中,獲得持久的內驅動力」。
大師項目的負責人馬克·古科夫斯基(Mark Gutkowski)相信,內在動機才是一個人終身學習和成長的支柱。
艾米麗·金(Emily Gold)是愛文紐約校區的第一屆高中畢業生,在「研學計劃」中她做出了屬於自己的可攜式暗房,又選修了「超現實主義」這樣的專業課。如今她已經升入藝術院校的攝影專業。她始終記得自己步入愛文的第一天,「我們的畢業生將成為各自領域裡的藝術家」——愛文的使命宣言深刻地影響和激勵了她。
「這句話對於我來說至關重要,不僅因為我確實成為了一名藝術家,而且因為愛文在教學中真的始終貫徹著使命宣言中的理念。」這樣的教學理念源於愛文的使命宣言,它培養的學生——
「因具有自己摯愛的專長而充滿自信;成為各自領域裡的藝術家;務實地為人處事;在精神上不懼不餒,身體上強健;謙虛又有慷慨貢獻精神……當需要領袖時,他們能做領袖。當需要追隨者時,他們就是好的追隨者。」這段話刻在愛文的校園,也深深地烙印在愛文學生的心中。
據馬克·古科夫斯基介紹,通過大師項目,有的學生進行了出色的神經科學研究,有的在百老匯演出,一開始幾乎沒人相信這是中學生取得的成績。
安德魯(Andrew Blum)從愛文紐約校區畢業後,進入史丹福大學,專業是政治學,輔修中文——這是他自從在愛文讀九年級,選修中文時就開啟的興趣。他說:
愛文教會學生學會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麼,這種批判性思維能力會讓我受益終生。
作為創新教育理念的堅定實踐者,愛文世界學校是全世界範圍內極少數擁有自己的課程研發機構的學校之一。這個叫「泰格工作室」(Tiger Works)的部門是愛文的秘密武器,也是「大師學院」這種創新型教育項目背後的研發平臺。
「泰格工作室」為愛文制定課程標準、培養體系、持續改進課程、完成教學實驗。它的工作會細緻到評估某一項作業對學生完成某項學習目標的效用。它設在紐約總部,研發團隊成員背景極強,有曾在NASA長期工作的科學家、有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就如同教育界的「貝爾實驗室」。
「大師學院」項目的主要研發者奧斯汀,今年5月也會隨第二期大師學院再次來到深圳。他說,
「相比於一般教師,專業研究人員能用更為嚴格、規範的學術方法保障成果的科學性;而與大學裡教育學院的研究人員相比,又能更快速地響應學校的實際需求」。愛文課程研發部門設計出了一系列創新教育項目:
「高強度訓練」,通過寫作和數學練習充分開發學生大腦;
「世界元素」,這是一套形式獨特、有如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全球課程體系,濃縮了愛文希望學生達到的65項標準;
「大師學院」,讓學生前往全球各大城市生活並深入學習,在當地完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學習和研究項目;
「世界課程」,與哈佛大學合作設計的人文社會博雅課程,從幼兒貫穿到高中,孩子從認知自我,到認知家庭、社區、文明、社會,逐步培養對世界的認知能力和責任感。
世界一流研發團隊的加持,正是愛文能夠一步步探索並創造教育未來的底氣所在。
這是一位紐約校區華人家長的真實故事。媽媽出生在上海,久居紐約,有兩個女兒,大女兒2012年出生,在送她來愛文之前,媽媽提前進行了實地參觀考察。
當時小學低年級全年級正在一起做搜尋「珍寶」(「scavenger」)的項目,要求把所有學科都融合在一起,並用到中文,大家集體去畫廊,利用地理、歷史知識,合作跨學科地做這個項目。
參觀日正是小朋友作項目成果展示的那一天,他們的自信,學習能力與熱情,深深打動了這位媽媽!
愛文的課程是自主研發的特色課程體系,背後是一套叫做「世界元素」的學生培養標準表,包括65項,有同理心、批判性思維、抽象思維、演講能力等等,在不同的年級段有不同重點。比如,「敏捷思維」「計劃性」「自信心」「全球視野」這些能力是從幼兒園階段到高中畢業都要培養的,而三年級開始學習「機器人」相關能力;「經典」能力,即對經典的理解、閱讀、闡發從六年級開始著重;「創業」能力面對十一和十二年級的高學段學生著重培養。
帶著「世界元素」這一全新理念,愛文針對幼兒與兒童期的各類教育教學實踐,卓有特色。它不是中國目前新流行起來的蒙氏、華德福等理念的單一實踐,那些理念雖然對於中國新穎、但在西方已經成為傳統。
愛文講究要在四種相互結合的學習體驗中,培養幼兒核心學習技能:
愛文還強調,要用孩子每日所面對的「真實世界」,來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帶領孩子鑽研和解決問題。
「大女兒最喜歡科學老師Prof. Galapagos的課,這位老師不用黑板,課堂上會融入很多東西,開始有生物內容,後來又融入自然界知識,講到季節、植物、天文。課堂上也常常做手工,有一天講到人體的牙齒,小朋友就在課上用材料去做人的口腔。」
大女兒在愛文紐約校區已經讀到一年級了,越來越熱愛上學。這就是每個媽媽最期待的吧!於是等小女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這位媽媽又把小女兒送來了愛文。
身教勝於言傳,有創造力的老師才能教出有創造力的孩子。愛文鼓勵孩子跨界思考,提升孩子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去迎接世界上的種種挑戰。從幼教部開始,孩子就要以跨學科的方式思考並解決問題。
受老師和學校氛圍影響,「大女兒說她要當一個科學家。我就想,小時候(在國內受教育時)也會聽到同學說想要當科學家,但好像有一點口號性質。我女兒真的是想做。」
在愛文的培養體系下,讓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和行動」成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在這裡,一個個小小的世界公民逐漸成長為真正的全球公民,擁有外語能力和全球視野,也有高水平的母語能力,能跨界自如運作。
2018年秋天,愛文在深圳啟動了「小小世界」——一個專為2歲兒童設計的成長計劃。2019年秋天,愛文深圳校區預計將要啟程,首先開放幼教部,面對小班、中班、大班的適齡兒童。未來,愛文深圳校區還會建設為幼兒園到12年級的K12一貫制學校。所有學生都能在「一所學校、多個校區」的獨特招錄製度下,在紐約、聖保羅、未來的深圳、矽谷、邁阿密等校區之間轉換自如。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這樣有熱情和鑽研精神的小朋友在愛文成長,並成為「大師學院」中專注、探索、獨立、向上的年青人。
5月17日
愛文OPEN.ed公開教育論壇
帶你走進愛文深圳校區
聆聽北京外國語大學語言學教授孟德宏
探索漢字裡的有趣故事和中國智慧
座位有限,儘快報名喲!
日期:2019年5月17日(周五)
時間:下午2點-4點
地點:深圳市南山區科苑路8號
訊美科技廣場A棟別墅(近北門和一號樓)深圳愛文創新教育中心
5月22日
與全球校區學術主任Mike的家長信息會
Mike Maccarone是愛文全球校區的學術主任了解校區課程設計、教師培訓、學生培養體系
等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參加這場家長信息會
可以實地參觀愛文教室
與愛文老師面對面交流!
機會難得,不要錯過哦!
日期:2019年5月22日(周三)
時間:中午12:30
地點:同上
掃描上方二維碼,一鍵報名
參加活動!
繼續了解更多關於愛文的消息
就快關注愛文官方微信吧▼
小朋友怎樣學數學,童書繪本的有效讀法
美國最新教育理念,高中升學喜報
夏令營和遊學信息,愛文深圳校區活動
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