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15年內,全球半數工作將被人工智慧取代

2020-12-17 中國日報英語點津

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工作的預言早已不新鮮,而且正在變成現實。近日,中國人工智慧專家李開復警告說,未來15年內世界上一半的工作將因為人工智慧而消失。李開復還建議父母們鼓勵孩子放手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讓孩子們學會溝通,這樣才能在人工智慧時代更好地生存下去。

Half of current jobs will be taken over by AI within 15 years, China's leading AI expert has warned.

中國頂級人工智慧專家李開復警告說,15年內人工智慧將奪走人類現在一半的工作。

Kai-Fu Lee, the author of bestselling book AI Superpowers: China, Silicon Valley, and the New World Order, told Dailymail.com the world of employments was facing a crisis 'akin to that faced by farmers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暢銷書《人工智慧超級大國:中國、矽谷和新世界秩序》的作者李開復告訴每日郵報網站說,全世界的職業都面臨著一場危機,嚴重程度「堪比工業革命時期農民所遭受的威脅」。

akin['kn]: adj. 類似的

'People aren't really fully aware of the effect AI will have on their jobs,' he said.

他說:「人們還沒有充分意識到人工智慧會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什麼影響。」

Lee, who is a VC in China and once headed up Google in the region, has over 3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AI.

李開復是中國的一位風險投資人,曾經是谷歌在中國的主管,在人工智慧方面有超過30年的經驗。

VC['vi 'si]: 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

He believe it is imperative to 'warn people there is displacement coming, and to tell them how they can start retraining.'

他認為非常有必要「警告人們將會有替代自己的機器人出現,並告訴人們如何開始重新接受培訓。」

人工智慧最先取代的十個職業:

1. Sales and Marketing Research 銷售和市場調研人員2. Insurance adjuster 保險公司算理員3. Security guards 保安4. Truck drivers 卡車司機5. Consumer loan underwriter 消費者貸款擔保人6. Financial and sports journalists 金融和體育記者7. Bookkeepers & Financial Analysts 簿記員和財務分析師8. Fruit pickers 水果採摘工人9. Investment professionals 職業投資人10. Radiologist 放射科醫師

Luckily, he said all is not lost for humanity.

李開復指出,幸運的是,人類並不會無事可做。

'AI is powerful and adaptable, but it can't do everything that humans do.'

「人工智慧既強大又善於應變,但不能勝任人類的一切工作。」

Lee believe AI cannot create, conceptualize, or do complex strategic planning, or undertake complex work that requires precise hand-eye coordination.

李開復認為,人工智慧不能創造、概念化,也不能做複雜的戰略規劃,或承擔需要精細的手眼協調的複雜工作。

He also says it is poor at dealing with unknown and unstructured spaces.

他還表示,人工智慧不善於應對未知和缺乏結構的空間。

Crucially, he says AI cannot interact with humans 'exactly like humans', with empathy, human-human connection, and compassion.

他說,最關鍵的是,人工智慧無法「完全像人類那樣」與人互動,缺乏同理心、同情心,無法進行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

Psychiatrists, social workers and marriage counselors are unlikely to lose their jobs, along with nurses, AI researchers and scientists, he believes.

李開復認為,精神病醫生、社會工作者、婚姻顧問,以及護士、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和科學家都不容易失業。

人工智慧無法取代的十個職業:

1. Psychiatrists 精神病醫生2. Therapists 治療師3. Medical caregivers 醫護人員4. AI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人工智慧研究員和工程師5. Fiction writers 小說作家6. Teachers 教師7. Criminal defense attorney 刑事辯護律師8.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計算機科學家和工程師9. Scientists 科學家 10. Managers (actually leaders) 經理(領導)

However, some jobs will disappear- and quickly.

但是,有些職業卻會消失,而且很快就會消失。

Most at risk are telemarketers and telesales people, Lee said, pointing to Google's controversial AI bot system that can fool humans as an example of the future.

李開復說,失業風險最大的是電話推銷員,他指出,谷歌備受爭議的以假亂真的人工智慧機器人系統就是未來的一個例證。

'You've probably already received robo-calls, but future calls will be more natural,' he says.

他說:「你很可能已經接到過機器人的電話,但未來的機器人通話聲音將會更加自然。」

'AI can use customer profiles, past purchases, and emotional recognition to find ways to appeal to them - even using a soothing female voice or a persuasive male voice.'

「人工智慧可以通過客戶資料、歷史購買記錄和情感識別來尋求吸引客戶的方式,它們甚至可以根據情況採用舒緩的女性聲音或有說服力的男性聲音。」

Lee also said customer support, warehouse workers and telephone operators are at risk.

李開復還提到,客服人員、倉管人員和接線員也是高風險職業。

人工智慧時代的十個「高危職業」:

1. Telemarketer / telesales' 電話推銷員2. Customer support 客服人員3. Warehouse workers 倉管人員4. Clerks and operational staff 辦事員和操作人員5. Telephone operators 接線員6. Teller/cashier 出納員/收銀員7. Fast food workers 快餐店員8. Dish washers 洗碗工9. Assembly line inspector 生產線質檢員10. Couriers 快遞員

The key to jobs in the future will be empathy, he said.

他說,未來職業的關鍵將是同理心。

'Human to human interaction is safe, providing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is safe.

「涉及人與人的互動,提供舒適和滿足感的職業是安全的。」

He also warned education will also have to change dramatically to encourage a new way of thinking, making people 'more individualistic, and more empathetic'.

李開復還警告說,教育還必須經歷巨大的變革,以鼓勵新的思維方式,讓人們變得「更有個性,更具同理心。」

'We also need to focus on what children want to do and show particular passion and talent for something, we need to encourage them to go for it.

「我們還需要關注孩子們想做的、特別感興趣和有天分的事情,並鼓勵他們放手去做。」

'Super talent in children will be found earlier.

「孩子身上的過人才華將會更早被發現。」

'Parents need to know whatever they thought was right, is probably wrong.

「父母需要知道,但凡自己所認為正確的事情,很可能是錯誤的。」

'You need to let your kids go after what they love, and encourage them.

「你需要讓你的孩子去追求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並鼓勵孩子。」

'Make sure they spend a lot of time understanding why it is important to help people, and why communication skills are important - don't play on the phone all the time.'

「一定要讓他們花時間去理解為什麼幫助別人很重要,為什麼溝通技能很重要,而不要成天玩手機。」

He also warned many millennials will need to re-balance their life to focus on social skills - but is confident they will be able to adapt.

他還警告許多千禧一代的人要調整自己的生活,更多地注重社交技巧,但他相信人們會適應的。

從今天起,思考怎樣做一個不會被機器人取代的人吧!

英文來源:每日郵報

編譯:丹妮

相關焦點

  • 雙語:李開復稱15年內半數工作將被人工智慧取代
    中國頂級人工智慧專家李開復警告說,15年內人工智慧將奪走人類現在一半的工作。Kai-Fu Lee, the author of bestselling book?李開復是中國的一位風險投資人,曾經是谷歌在中國的主管,在人工智慧方面有超過30年的經驗。He believe it is imperative to 'warn people there is displacement coming, and to tell them how they can start retraining.'
  • 李開復談人工智慧:未來重複性的工作都將被機器取代
    李開復:我自從開玩笑說過這句話之後,我發現我被拉入任何的微信群,就有人問我說你是李開復還是人工智慧,我就會做一個自拍,發一段語音,但都沒有人相信。總有人說「單位機器人不會發紅包」。今天想談的是我作為人工智慧,我是一個人,叫人工智慧,李開復先生今天忙,不能過來。要去深圳開會了,我作為人工智慧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的生長的歷史。我其實是出生在 1956 年在美國被提出。
  • 未來15年,50%的人類工作將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在新型肺炎疫情肆虐之際,一批機器人已經在醫院上崗,它只需25分鐘,就可以把21平方空間內的物體表面病菌殺滅。它們在醫院24小時不停地做防禦工作,大大提高了醫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效率。 隨著AI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已經慢慢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無人駕駛、無人超市等,人工智慧極大地解放了人類的工作,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 李開復:只有5類人不會被AI取代,包括你嗎?
    但是5年之後,中國應該可以趕上美國。——李開復人工智慧的發展,既會給人類帶來繁榮,也伴隨著危機與挑戰。全球目前人工智慧發展的情況是怎樣的?它會對社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而我們又應當如何面對?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博士以他多年來,從科研、產品、市場、投資全方面觀察人工智慧的經歷,闡述了他對於未來15年AI發展的預測。
  • 李開復:人工智慧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危機感
    打開APP 李開復:人工智慧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危機感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13 10:01:38   對於李開復,也算不是很陌生,原來他在微軟公司擔任全球副總裁時就對他有過了解,原來看唐駿寫的《我的成功可以複製》時,將李開復與唐駿進行了比較研究,都是海外高校計算機博士,都是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都是成功知名人士,當時上學時進行的研究的都現在想來都覺得非常有意思。
  • AI是敵是友喜馬拉雅FM上聽李開復解答人工智慧
    內容摘要現在人們隨處可見關於AI的討論,人工智慧終將取代人類?人工智慧是敵是友?許多人仍然無法回答這些問題。喜馬拉雅FM將開設精品課程《李開復:十問人工智慧》,全面討論關於人工智慧最核心的問題。  人工智慧」一詞最初是在1956 年Dartmouth學會上提出的。
  • 李開復談人工智慧:有望將我們從日常雜務中解救出來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李開復是中國科技界和全球人工智慧開發的領袖級人物,他1988年再卡耐基梅隆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後在蘋果、SGI、微軟和谷歌擔任高管,並出任谷歌中國總裁。他現在是北京創新工場主席兼執行長。
  • 15年後40%崗位被AI取代?這5個職業可能將首當其衝
    「人工智慧將比人類歷史上任何事情都更能改變世界。」這是李開復在今年1月接受美國《60分鐘》節目訪談時的原話。作為AI領域的先驅者之一,李開復對於這項技術對於人類社會的意義有深刻的認識。但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這一條——AI將在15年內實現自動化,緊接著取代40%人工崗位。對於「AI取代人類」的擔憂早已有之,但從一位行業大佬口中如此直接地說出來還是少有的,這番話自然在當時引發了一場討論。李開復在採訪中也透露了可能被取代的崗位——AI將取代「重複性」工作,比如會計、醫療、營銷、法律、酒店等領域的許多「白領」工作。
  • 關於人工智慧時代如何創業,李開復給科學家們上了一課
    李開復認為人工智更現實更重要的意義應該是以下四件事情:人工智慧將創造巨大財富,讓人類第一次有機會脫離貧困。我們要擔心今天手中擁有巨大人工智慧力量和數據的公司,他們用數據來作惡。看到人工智慧將要取代50%人的工作(在未來10—15年之間),這些人怎麼辦?教育怎麼辦?
  • 李開復:未來4年的目標是出3家AI獨角獸公司
    原標題:李開復談中國企業全球化:是必然之路 不過TikTok的成功不容易複製   12月16日消息,在MEET2021 智能未來大會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對2020年的AI科技圈技術發展進行了思考總結和展望。據悉創新工場過去4年在AI領域一共出了6家AI獨角獸,李開復表示「未來4年的目標,是出3家AI獨角獸公司。」
  • 激辯:人工智慧將會取代一半的人類工作嗎?
    激辯:人工智慧將會取代一半的人類工作嗎?在本日激辯環節上,朋友印象、乂學教育創始人慄浩洋,格靈深瞳技術副總裁鄧亞峰,圖森互聯首席科學家王乃巖,智能管家CTO雷宇,DeepCare聯合創始人、CEO劉聖等六位嘉賓開展了題為「人工智慧將會取代一半的人類工作嗎?」的激烈辯論。這場討論,雖然是以辯論的形式進行,但實際上正反方只是表象,這其實是六位嘉賓對人工智慧發展未來的討論。
  • 李開復簡介_李開復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1996年,李開復擔任SGI公司的多媒體軟體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總裁,負責多平臺、網際網路三維圖形和多媒體軟體的研發工作。 在校期間,李開復還開發了「奧賽羅」人機對弈系統,因為1988年擊敗了人類的黑白棋世界冠軍而名噪一時。 1998年,李開復加盟微軟,並在中國創建並領導微軟中國研究院,2000年擔任微軟全球副總裁。
  • 世界上第一所人工智慧大學將在2021年開辦
    據外媒報導,在阿聯首都阿布達比,世界上第一所人工智慧大學已經建造完畢,專攻人工智慧,計劃在2021年1月份迎接第一批學生的到來。該校表示將會從1400多名申請者中只篩選85名碩士和博士生出來,錄取比例不到6%。谷歌中國總裁李開復博士是學校董事會成員之一,同時擔任的還有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前副主任麥可•布雷迪爵士。
  • 李開復表示,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打敗了美國,是真的嗎?
    李開複寫過兩本關於人工智慧方面的書,一本是與創新工場CTO王詠剛合著的《人工智慧》,第二本是《AI·未來》。曾經在蘋果、微軟和谷歌有過工作經歷的李開復,是卡耐基梅隆大學畢業的計算機博士,早年就從事計算機語音和交互系統的研究,並取得一定成就。
  • 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在廣東開業,人工智慧正在悄悄代替你的崗位
    在未來,人工智慧真的可以代替人的崗位嗎?被代替之後的人類都能幹什麼?假如所有的人工崗位都被人工智慧取代,社會上又會有多少人面臨失業危機。相信很多人面對發展勢頭越來越猛的人工智慧都有這樣的疑問。人工智慧近日,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廳在廣東正式開業,這就是人工智慧和「食」的融合。
  • 職場危機:30年內77%崗位將被人工智慧取代
    雲計算在網際網路上走了一段時間彎路,最終2016年,民用雲盤的集體崩潰和垂直商用雲的出現,其實就是一個趨勢。 而這些都將成為AI的養分,雲和大數據,其實就扮演了一個知識寶庫和應用寶庫,而AI則是在書齋(知)和工廠(行)中前行。 至少,人工智慧已經產生影響的一個領域是提高預測能力。匯聚調查數據形成大數據,預測天氣、選舉乃至其他,已經越來越接近結果。
  • 李開復紐約時報專欄文章 |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真正威脅 | 獵雲網
    人工智慧是工具,不是一種智慧形式。但它註定會重新定義工作的意義以及財富的創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它將帶來前所未有的經濟失衡現象,甚至改變全球的權力格局。因此,當務之急,讓我們先對這些迫在眉睫的現實挑戰予以關注。人工智慧到底是什麼?
  • 李開復授課喜馬拉雅FM,解密AI風口下的五秒失業
    可投身人工智慧已經37年的李開復認為,警告、悲觀、恐慌,其實都是「不識廬山真面目」的杞人憂天。撕掉標籤,李開復認為,人工智慧,既不是「人」,也沒有那麼「智」。李開復預測,人類在可見的未來只有弱人工智慧會必然發生。
  • 李開復:AI如何影響你的未來(一)
    對於人類來說,最大的挑戰並不是失去工作,而是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人工智慧將會取代人類,完成不屬於人類專有的各種重複性工作。相比人工智慧,人類的優勢在於創造力和同情心。讓人工智慧做它擅長的,我們可以創造更多有人情味的職業和崗位。
  • 李開復:5年後 我們將進入AI無所不在的階段
    來源:澎湃新聞李開復:5年後,我們將進入AI無所不在的階段「『+AI』在新基建之下,能夠實現數據化、IT化、雲端化的一步到位,對重構和提升中國經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7月9日,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李開復在雲端主題演講中做出了如上表述。演講中,李開復探討了當前經濟發展從「AI+」到「+AI」的大趨勢,對人工智慧將如何重構中國經濟進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