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人工智慧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危機感

2020-12-15 電子發燒友

李開復:人工智慧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危機感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13 10:01:38

  對於李開復,也算不是很陌生,原來他在微軟公司擔任全球副總裁時就對他有過了解,原來看唐駿寫的《我的成功可以複製》時,將李開復與唐駿進行了比較研究,都是海外高校計算機博士,都是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都是成功知名人士,當時上學時進行的研究的都現在想來都覺得非常有意思。

  李開復博士後來離開了微軟公司,於2014年發現得了淋巴癌,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抗癌,終於成功戰勝了病魔,非常值得我們敬佩。

  人工智慧是金融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金融領域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究範圍越來越廣、應用會越來越多、賦能會越來越強。李開復博士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四波浪潮的發現與展望也是非常有啟發性、預測性、前瞻性。

  第一波的網際網路智能化已經應用了到我們生活中了;第二波的商業智能化正在應用與推進中,比如我們建行小維快貸的大力應用;第三波的實體世界智能化正在探索中,線上線下融合將會逐步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環境中;第四波的自主智能化是一種展望,是一張藍圖,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成為現實。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真正意義的危機感,正在或將取代我們很多人,讓我們成為「無業游民」,

  面對這種衝擊與危機,李開復博士給我們的啟發與建議是:儘量找到我們工作的「安全區」,讓自己成為無可替代。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也將重構經濟體系,重寫社會契約關係,將帶來很多意料不到的挑戰、很多前所未有的問題,需要全球人們的共同智慧去面對、去解決。

  但機器畢竟是機器,它沒有情感,沒有愛的能力,而愛與被愛則構成了我們生活的意義。掌握愛的能力,緊跟時代的潮流、緊跟人工智慧化的步伐,走向那浪潮之巔。

責任編輯:YYX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AI是敵是友喜馬拉雅FM上聽李開復解答人工智慧
    多年的深入研究,讓李開復對「人工智慧」了解透徹並保持積極的態度。這讓他經常與那些對「人工智慧」持「威脅」論調的大佬互懟。正如不久前,李開復連發4條推文反對伊隆·馬斯克的推文,伊隆·馬斯克是特斯拉和SpaceX的老闆,人工智慧中立研究組織 OpenAI 的創始人之一,馬斯克認為相比於核武器,人工智慧才是世界最大的安全隱患,並能夠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 李開復:5年後 我們將進入AI無所不在的階段
    7月9日,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李開復在雲端主題演講中做出了如上表述。演講中,李開復探討了當前經濟發展從「AI+」到「+AI」的大趨勢,對人工智慧將如何重構中國經濟進行了展望。
  • 李開復:AI將帶來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不可迴避
    投中網訊,在今天舉辦的「2019中國發展高層論壇(China Development Forum)(簡稱中發高論壇)專題研討會」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發表《 AI+時代:下一波創新浪潮》主題演講。在演講中,李開復指出,AI純技術紅利階段已過,我們正在邁入AI+時代,傳統產業將迎來新一波技術革命。
  • 李開復談人工智慧:有望將我們從日常雜務中解救出來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李開復是中國科技界和全球人工智慧開發的領袖級人物,他1988年再卡耐基梅隆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後在蘋果、SGI、微軟和谷歌擔任高管,並出任谷歌中國總裁。他現在是北京創新工場主席兼執行長。
  • 李開復表示,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打敗了美國,是真的嗎?
    李開複寫過兩本關於人工智慧方面的書,一本是與創新工場CTO王詠剛合著的《人工智慧》,第二本是《AI·未來》。曾經在蘋果、微軟和谷歌有過工作經歷的李開復,是卡耐基梅隆大學畢業的計算機博士,早年就從事計算機語音和交互系統的研究,並取得一定成就。
  • 李開復談人工智慧:未來重複性的工作都將被機器取代
    在今天上午(3 月 30 日)舉辦的「尋找中國創客第三季啟動峰會」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進行了關於人工智慧的主題演講,內容涵蓋了人工智慧的發展、核心技術和對於未來的展望。以下內容根據李開復的現場演講速記整理而成。
  • 李開復:15年內,全球半數工作將被人工智慧取代
    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工作的預言早已不新鮮,而且正在變成現實。近日,中國人工智慧專家李開復警告說,未來15年內世界上一半的工作將因為人工智慧而消失。李開復還建議父母們鼓勵孩子放手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讓孩子們學會溝通,這樣才能在人工智慧時代更好地生存下去。
  • 雙語:李開復稱15年內半數工作將被人工智慧取代
    中國頂級人工智慧專家李開復警告說,15年內人工智慧將奪走人類現在一半的工作。Kai-Fu Lee, the author of bestselling book?李開復指出,幸運的是,人類並不會無事可做。'AI is powerful and adaptable, but it can't do everything that humans do.'「人工智慧既強大又善於應變,但不能勝任人類的一切工作。」
  • 李開復發文致歉:口誤給三家公司帶來困擾,深感歉意
    3)我的口誤,給三家公司帶來困擾,深感歉意。相關報導曠視科技回應李開復口誤:不掌握也不會主動收集終端用戶的任何個人信息我們關注到網上報導李開復先生提及曠視的言論,我們需要聲明的是:1,在客戶合作的過程中,曠視始終尊重並致力於協助客戶確保數據安全
  • 李開復紐約時報專欄文章 |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真正威脅 | 獵雲網
    獵雲註:李開復在紐約時報的「觀點」欄目發表專欄文章《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真正威脅》,討論了人工智慧技術未來發展所帶來的幾個更真切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全球性的失業問題及可能產生的全球性經濟失衡和貧富差距。
  • 關於人工智慧時代如何創業,李開復給科學家們上了一課
    霍金演講結束後,創新工場創始人及執行長李開復也圍繞人工智慧展開了演講,主題為:「人工智慧時代的科學家創業。」但在李開復看來,霍金提出的「超級智能」和「未來人工智慧」碾壓人類和要避免這個狀況,並不是一個可根據今天科學推測出的必然結果。李開復認為人工智更現實更重要的意義應該是以下四件事情:人工智慧將創造巨大財富,讓人類第一次有機會脫離貧困。
  • 李開復:愛,讓人類有別於人工智慧 24分鐘 中英字幕
    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李開復博士日前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向2017屆畢業生們發表了題為《工程師的人工智慧銀河系漫遊指南》的畢業演講
  • 李開復青島「入夥」:人工智慧時代背景下的創新創業,我們要了解這...
    昨天下午,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人工智慧工程院院長李開復博士,被聘請擔任青島市科技創新決策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並以「人工智慧時代背景下的創新創業」為題,在青島進行專題講座。線上化、逆周期帶來的六大創業機會疫情讓我們把工作、演講(包括今天這個演講),還有教育都帶到了線上。線上化的過程就會讓我們的整個工作都變成數位化,那這個過程中就會帶來很多新的創新創業的機會。我們還可以看到的是一個逆周期的整合。這裡的意思就是說當整個市場在萎縮的時候,這不見得完全是件壞事情。
  • 如何看待人工智慧的發展,到底會對人類帶來什麼影響?有利有弊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了。舉個例子,就說什麼是人工智慧,生活中最初廣泛接觸的莫過於智能客服,不過體驗好的比例甚微。人工智慧時代,如同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一樣,攜帶著新的希望和新的挑戰,是不可逆轉的。人工智慧是一種承載各行各業發展的工具,智能製造、智能物流、智能金融、智能商務、智能農業、智能教育、智能醫療等,在以後的各行各業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人工智慧將會變成我們身邊的一部分。再說人工智慧發展的利弊,其實人工智慧的好處有很多,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
  • 早年Craig Smith與李開復先生就人工智慧展開的對話 |極客雲算
    這周與我對話的是李開復先生,他是中國AI領域的一位思想領袖,最近剛發表了新書《AISuperpowers:China,SiliconValley,andtheNewWorldOrder(人工智慧超級力量:中國、矽谷和新世界秩序)》。李開復先生,博士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方向為語音識別AI。他曾創立了微軟研究院和谷歌在中國的分支機構。他現在北京經營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創新工場」。
  • 李開復:只有5類人不會被AI取代,包括你嗎?
    人工智慧的發展,既會給人類帶來繁榮,也伴隨著危機與挑戰。全球目前人工智慧發展的情況是怎樣的?它會對社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而我們又應當如何面對?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博士以他多年來,從科研、產品、市場、投資全方面觀察人工智慧的經歷,闡述了他對於未來15年AI發展的預測。
  • 李開復簡介_李開復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2018年2月8日,北京前沿國際人工智慧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李開復任研究院首任院長。 李開復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博士畢業後,李開復先後在蘋果、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公司擔任高管,做到了全球副總裁的title,事業可謂步步為營、越升越高。
  • 李開復《時代》周刊百大人物峰會演講:Making A.I. Work for Humans | 中英雙語
    Work for Humans(讓AI造福人類)》主題演講,探討當今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分享了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李開復博士把人工智慧比作新時代的「電力」,並表示這項技術會賦能驅動許多應用和設備的高速發展,其中很多會超越人類想像。
  • 李開復:孩子可以挑戰父母,珍視好奇心、批判思維和創造力
    ,這將支持中國在未來二三十年繼續高速發展。那就意味著中國不僅在量上,在質上,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也將趕上美國。李開復強調,當我們談創新的時候,不能低估把學術論文轉化成一個有商業價值、用戶價值的東西的意義。人工智慧目前正處於落地應用遍地開花的階段,中國在應用商業化方面是超過美國的。一方面因為中國市場大、用戶多,商業規模更大;而且用戶量多的時候,數據就多,人工智慧的結果就會更好。
  • 李開復:AI如何影響你的未來(一)
    AI就是人工智慧英文縮寫。前言關於人工智慧所有人關心的問題只有兩個:一、人工智慧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威脅和挑戰?二、中國會不會超越美國,領跑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將會取代人類,完成不屬於人類專有的各種重複性工作。相比人工智慧,人類的優勢在於創造力和同情心。讓人工智慧做它擅長的,我們可以創造更多有人情味的職業和崗位。愛是人類的特質,愛將人和人工智慧區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