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國官員、學者和媒體人聚首雲端,共話國際減貧與媒體責任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減貧政策應是所有國家民生政策的重中之重。政策制定者只有通過媒體報導,才能冷靜客觀地認識到真實的國家貧困現狀,看到貧困問題的根源所在,媒體報導相當於政策制定者的眼睛。公平、客觀、多角度的媒體報導在協助政府制定針對減貧問題的政策上至關重要。」12月15日下午,在「國際減貧媒體交流」線上研討會上,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說。

凝聚共識,攜手合作,共迎挑戰。作為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的分論壇之一,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國際減貧媒體交流」線上研討會15日在北京舉行。以「推進全球減貧事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來自近30個國家的前政要、外交官、專家學者和媒體機構負責人,就國際減貧事業合作、媒體在減貧工作中的角色以及新媒體時代全球減貧報導的新思路等國際性議題展開論述、交流。

萊特姆在發言中還指出,新媒體時代的通信技術賦予了媒體人士更多的報導工具和報導能力,希望媒體清醒認識到自己在減貧事業中的重要作用,肩負起時代的責任,為世界指出更多亟待解決的貧困問題。

《俄羅斯報》社長帕維爾·涅戈伊察補充說,媒體在減貧事業中的角色不僅限於宣傳報導,更重要的是,媒體要連接減貧事業與經濟信息,將有可能改善民眾生活的商業信息精準地帶給需要幫助的民眾。「減貧是一項久久為功的工作。」涅戈伊察建議,廣大媒體同行不要將減貧事業當作一個短期系列報導,而要將減貧產業打造成媒體報導中的一個長期品牌駐地。涅戈伊察還特別提到,在新冠疫情期間,一些虛假信息的過分散播,是媒體傳播中存在的比較嚴重的問題,這是未來媒體報導需要攻克的難題之一。

作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中國的減貧成就和成功減貧的經驗得到了與會嘉賓的頻頻「點讚」。

保加利亞前總統羅森·普列夫內利耶夫指出,中國在減貧方面的成績舉世矚目,中國作出的努力也是對世界的貢獻。庫恩基金會主席、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認為,中國能在減貧工作和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取得如此顯著的成效,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強大領導和組織能力,中國脫貧攻堅的故事會成為人類歷史進程中的寶貴經驗。德國黑森州歐洲及國際事務司前司長博喜文也表示,中國經驗是許多國家靈感的源泉,他呼籲各國政府領導人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共同致力於消除意識形態鴻溝。

在前任瑞士蘇黎世州銀行駐北京首席代表劉志勤看來,減貧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中國能取得今天的扶貧成就,離不開一以貫之的政策和全國統一的減貧行動。劉志勤指出,普及教育在減貧工作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對於高等教育暫時普及不到的地方,媒體的傳播作用就承擔著部分教育職能。在偏遠地區,媒體應當意識到自己的教育職責,為民眾提供信息和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鞏固和拓展減貧成果。

「年輕人要積極參與全球減貧報導。」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吉塔·科切爾,在發言中特別強調年輕人在推動國際減貧經驗共享過程中應該發揮重要作用。科切爾說,年輕人可以和大家分享創新性的技術、理念和工具,從而讓更大範圍的人群加入到國際減貧合作的過程中來。隨後發言的印度青年領袖聯合會主席西瑪德瑞什·蘇萬也表示,年輕人對走出國門更有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有助於他們加強能力建設,推動國際減貧合作。

多位與會嘉賓對此次人類減貧國際論壇和「國際減貧媒體交流會」的舉辦表示讚賞。「今天的會議非常有成效。」劉志勤在總結評論環節表示。蒙古國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協會會長巴特爾夫建議,可以將「國際減貧媒體交流」會議形式常態化,每一年或每兩年舉行一次,在各國媒體之間架起一座減貧經驗交流互鑑的「橋梁」。作為本次交流會的主辦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方面表示,今後願攜手各國媒體同行,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應對挑戰、消除貧困,積極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幾十年來,各國在貿易投資和公共衛生等領域持續展開合作,許多國家成功擺脫貧困,走向富裕。我們面臨的貧困挑戰不分國界,一定要努力推動和深化多邊合作。   媒體在減貧問題上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媒體能夠推動各方對減貧議題保持足夠關注度,讓貧困群體能夠更多參與減貧決策。在減貧過程中,要注意體現民眾的自主權,這是一個關乎公平和尊嚴的問題。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幾十年來,各國在貿易投資和公共衛生等領域持續展開合作,許多國家成功擺脫貧困,走向富裕。我們面臨的貧困挑戰不分國界,一定要努力推動和深化多邊合作。媒體在減貧問題上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媒體能夠推動各方對減貧議題保持足夠關注度,讓貧困群體能夠更多參與減貧決策。在減貧過程中,要注意體現民眾的自主權,這是一個關乎公平和尊嚴的問題。
  • 國開行:加強國際減貧合作 為人類減貧事業貢獻力量
    12月14日,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扶貧辦主辦的人類 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作為本次論壇的承辦方之一,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歐陽衛民在主論壇上以視頻方式作了國開行支持中國和國際減貧發展的成果展示並發言。
  • ...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式及主論壇發言摘編
    幾十年來,各國在貿易投資和公共衛生等領域持續展開合作,許多國家成功擺脫貧困,走向富裕。我們面臨的貧困挑戰不分國界,一定要努力推動和深化多邊合作。  媒體在減貧問題上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媒體能夠推動各方對減貧議題保持足夠關注度,讓貧困群體能夠更多參與減貧決策。在減貧過程中,要注意體現民眾的自主權,這是一個關乎公平和尊嚴的問題。
  • 團結合作,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
    12月14日至15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國際組織的200餘位代表通過視頻參會。習主席向論壇致賀信,強調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幾十年來,各國在貿易投資和公共衛生等領域持續展開合作,許多國家成功擺脫貧困,走向富裕。我們面臨的貧困挑戰不分國界,一定要努力推動和深化多邊合作。  媒體在減貧問題上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媒體能夠推動各方對減貧議題保持足夠關注度,讓貧困群體能夠更多參與減貧決策。在減貧過程中,要注意體現民眾的自主權,這是一個關乎公平和尊嚴的問題。
  • 近觀中國丨「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
    讀懂中國減貧奇蹟,必然要解答「中國為什麼能」。聯合國糧農組織減貧項目官員安娜·坎波斯指出,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巨大成果,是因為始終把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且在扶貧方面有清晰的目標,中國在減貧領域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誠如所言,在中國,消除貧困一直是重要的政治議程。
  • 兩岸媒體人廬山論劍 共話機遇、挑戰和交流
    兩岸媒體人廬山論劍 共話機遇、挑戰和交流 2011年05月26日 15:5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楊憲村用「不可推卸的影響」描述兩岸媒體在兩岸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認為兩岸媒體的互動很重要,兩岸媒體加強互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鑑於此,他建議兩岸主流媒體加大版面和力度報導對岸,積極搭橋促進兩岸民眾相互了解。
  • 「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
    (近觀中國)「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作者 鍾三屏2020年,全球經受著百年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雙重考驗。
  • 焦點訪談:全球200多位中外代表齊聚雲端,談了這件大事
    經過8年持續努力,今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在賀信中,習近平主席闡明了中國黨和政府致力消除貧困的歷史進程、偉大成就和國際貢獻,充分展現了中國與世界共同應對疫情挑戰、合力推進減貧事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為辦好本次論壇提供了重要指引。
  • 每日一詞∣全球減貧進程 global poverty relief process
    「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10月1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會議致賀信。習近平強調,全球減貧事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仍然很嚴峻,需要各國政黨在內的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
  • 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
    通過打造「中外減貧案例庫及在線案例分享平臺」,開展全球減貧案例有獎徵集活動等舉措,中國同各國決策者、國際組織的實踐者共享減貧項目信息,方便各方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中國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並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促使人們關注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應對空氣、水、土壤和塑料等汙染挑戰的必要性。在農村地區落實生態文明理念的成效顯著。
  • 中韓智庫媒體對話「雲端」舉行
    原標題:中韓智庫媒體對話「雲端」舉行   由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和韓國「一帶一路」研究院共同舉辦的中韓智庫媒體對話16日通過視頻方式舉行。
  • 王曉輝:攜手推進後疫情時代全球減貧的知識分享
    中國網 李佳/攝王曉輝說,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的成功舉辦殊為不易,是國內國外各主辦機構,以及來自發展中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私營部門的專傢伙伴們共同支持和努力的成果,由於疫情影響,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但空間距離並沒有阻隔大家為全球減貧事業分享智慧的決心和熱情。而這正是全球減貧合作夥伴關係深化的具體體現。
  • 中國減貧經驗在柬落地生根
    中柬減貧項目組供圖在2014年第17屆東協「10+3」峰會上,中國提出在柬埔寨、寮國、緬甸3國同時開展東亞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中柬減貧項目近日率先完成驗收。經濟日報記者持續跟蹤該項目進展,值項目驗收之際再次進行採訪。
  • 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
    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正因如此,消除貧困才顯得如此重要,中國成功的減貧故事才如此動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不僅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也為人類社會治理貧困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相約雲端!第四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順利舉辦
    11月21日,由葉聖陶研究會和復旦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在復旦大學召開,論壇主題為「變動世界中的世界史研究
  • 「中國減貧經驗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鑑」
    習近平主席3月8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就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和實踐要求引發熱烈反響。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外國專家學者充分肯定中國脫貧攻堅的創新舉措和以民為本的發展思維,認為中國的脫貧攻堅經驗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值得各國學習。
  • 第八屆網際網路安全大會「雲端」啟幕 共話新時代
    今年可謂是打破時間、內容、空間桎梏,匯聚全球豪傑,共襄盛舉。「一創」全球首場網安萬人云峰會多國專家突破空間界限,共謀時代安全數據表明,自2013年首次舉辦以來,ISC歷史參會人數達21.4萬人次。八年磨一劍,今年大會首次以「雲端峰會」的形式召開,舉辦網絡安全萬人云峰會,同樣是一呼百應、陣容強大、規模空前。
  • 中國精準扶貧經驗幫助東南亞國家減貧
    他和其他村民一起將中國種養經驗運用到當地,成立養牛、種玉米和織布的生產小組。「我們參考中國精準扶貧做法,準備擴大產業規模,帶動更多人增收。」近年來,中國和寮國不斷加強在扶貧領域的交流合作。2017年9月,廣西負責實施的中國援寮國減貧示範合作項目在萬象市版索村和琅勃拉邦省象龍村啟動,旨在完善當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開展技術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