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採訪中,郭麒麟說:「和父親郭德綱其實很陌生,沒有什麼太多相處的經歷。兩人真正的和解,不是什麼促膝長談,而是通過看對方的採訪來了解彼此」。
1996年出生的郭麒麟,在2003年之前,見過父親的次數不超過3次。非典期間,父親回天津住了半個月,那是兩人第一次長時間的相處。父親帶著他去戲園見老朋友,他就帶著父親去看自己經常玩的滑梯。
他說:"我們倆其實很陌生,沒有什麼太多相處的經歷,但是我跟他一塊出去,不管去哪兒我都覺得特別踏實。血緣造就的這種關係,哪怕我跟你就只見過幾面,我還是放心的拉著你的手,不管你帶我去哪兒。"
郭麒麟10歲那年,郭德綱開始有了些名氣,把他接到北京一起生活。他回憶那個階段,家裡除了爸媽,還有十幾個父親的徒弟,他們在一起生活的時間都比自己長得多,覺得自己就像是家裡最熟悉的陌生人。
父親總說他小時候愛哭,可他說父親並不了解他。他哭是因為明明回到了自己的家,可是沒有自己的房間、沒有自己的毛巾,想要拿個什麼東西,只有他不知道放在哪兒。大家一起吃飯,師兄弟們都有自己的椅子,在餐桌用餐,而他只能坐在樓梯上,吃著自己不喜歡的食物。
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和父親之間一直是有隔閡的。真正的和解是在他成名之後。因為父子倆人面對面時都不善於表達,反倒是從各自的採訪中了解彼此。
都說郭麒麟有郭德綱的光環,比其他人起步更高,更容易成名。可是卻沒意識到,他這所謂的優勢背後,是童年父愛的缺失。他不是不想要比師兄弟們更多的疼愛,只是他所接受的教育不允許他爭寵。對郭麒麟來說,一直以來最想要的,始終是來自父親的認可。
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創業成功的郭德綱,活得十分通透,說自己「一輩子頂別人好幾輩子」;而他這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心得體會,都寫進了《過得剛好》這本暢銷書裡。
現在本書限時優惠,原價89,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同時還送一本《郭論》+《玩兒》,拍一發三,只是一頓飯錢,就能買到郭德綱一生的智慧!(直接點擊下方購買)
看他的書,就跟聽了一場相聲一樣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