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開始長牙後,為了減輕寶寶的不適感並鍛鍊咀嚼能力,很多家長會買磨牙棒給寶寶吃。
在溫州工作的徐先生夫婦也給寶寶買了磨牙棒。徐先生夫婦說,就在吃磨牙棒後沒幾分鐘,寶寶突然被噎住,窒息身亡。
昨天下午,徐先生夫婦和該「磨牙棒」品牌的生產商、經銷商以及嬰幼兒用品店在溫州鹿城法院對簿公堂。徐先生夫婦索賠65.7萬元。
磨牙棒突然斷了一截
今年6月21日,徐先生夫婦到溫州市區某嬰幼兒用品店買奶粉。徐先生說,營業員向其推薦了一款嬰幼兒「磨牙棒」餅乾,他們就買了一盒。
6月23日中午,徐先生的妻子拿了一根磨牙棒給6個月大的兒子小豪吃。徐先生的妻子說,沒幾分鐘,磨牙棒就被弄斷了一截,小豪被吃進的這截磨牙棒噎住了。
徐先生夫婦嚇壞了,立即將兒子送到了醫院,但小豪經搶救無效死亡。
徐先生夫婦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喪子之痛。他們認為,該「磨牙棒」品牌的生產商、經銷商以及嬰幼兒用品店都應對小豪的死承擔責任。
「生產商生產的『磨牙棒』存在產品質量問題,經銷商沒有在產品外包裝上標明特殊膳食用品的食用方法,而嬰幼兒用品店在銷售時也沒有盡到告知義務……」
原告:磨牙棒不該口水浸泡後就斷裂
小豪的死和「磨牙棒」餅乾是否存在因果關係是昨天庭審的焦點。
徐先生夫婦認為,「磨牙棒」屬於磨牙食品,不應當在嬰兒口水浸泡後就斷裂,可見「磨牙棒」本身存在產品質量問題,才導致小豪的意外死亡。
但生產商代理人出具了幾份產品抽檢報告,稱他們的「磨牙棒」是餅乾配方,不算特殊膳食,而且相關部門每年都會對其產品進行抽檢,均通過檢驗。
「抽檢的產品合格不代表涉案的產品也合格。」徐先生一方表示。
庭審中,徐先生夫婦出具了醫院的病歷證明,診斷結果顯示為「異物吸入窒息」。
但是被告辯稱,醫院出具的病歷只顯示「因異物吸入窒息」,這個「異物」並不能證明就是「磨牙棒」。
被告:家屬自己監護不力
經銷商把矛頭對準了徐先生夫婦,說如果家長餵養不當,任何食品都有可能造成食用危險。
生產商要求徐先生妻子還原當時的場景。徐先生的妻子做了一個左手抱著孩子,右手餵食磨牙棒的動作。她說:「我當時就讓兒子坐在我腿上,我就餵他,沒過一會兒,他就噎住了……」
但這一說法被生產商否定了。生產商發表了自己的推斷,「嬰兒的母親當時可能沒有抱住嬰兒,是讓嬰兒自己躺著食用磨牙棒造成這個結果的!」因而,徐先生夫婦在小豪食用磨牙棒時未盡監管責任,屬於監護不力。
而且,小豪是在窒息之後20分鐘才被送到醫院的,這也是家屬的責任。
將對小豪進行死因鑑定
雙方就小豪死因爭辯不下,最後達成一致意見,由法院指定鑑定機構對小豪進行死因鑑定。
據了解,為了討一個說法,小豪的屍體至今還安放在殯儀館。庭審結束後,法官徵求了原被告意見,雙方都有調解意向,法庭近期將組織雙方進行調解。
嬰兒要坐著吃磨牙棒
今年7月,湖南有個5個月大的寶寶也因食用磨牙棒被噎住。
嬰兒究竟要不要用磨牙棒,說法很多。民間有用銀棒磨牙的傳統,銀可以驗毒、消毒、淨毒。而有家長則建議將胡蘿蔔切成條狀,當做磨牙棒,更衛生。
專家建議,家長如果選擇用磨牙棒餅乾,應該讓嬰兒保持坐立的姿勢,並準備好溫開水,配合服用。另外家長得在旁監護,避免發生意外。
據都市快報 通訊員 鹿軒 駐溫州記者 甘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