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2020-12-22 波滔蕩漾

這裡的寶貝還真是多啊,連我這個不太感興趣的,到哪都覺得眼睛不夠用了,絕對的視覺盛筵啊。仔細看的話,估計一天都看不完呢。可惜裡面是禁止拍照攝影的,所以沒有照片了。「翠玉白菜」,「肉形石」,「清明上河圖」是印象最深刻的幾個。著名藏品。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始建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佔地面積1.03萬平方米。中國宮殿式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

院前廣場聳立由6根石柱組成的牌坊,氣勢宏偉,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內設有20餘間展覽室,現代化的空氣調節、防火、防潮、防盜等設施,以維護珍貴的文化瑰寶。院內收藏有自北平故宮博物館及瀋陽故宮,熱河行宮運到臺灣的二十四萬餘件文物,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希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故宮裡面不能拍照,大件包裹需要寄存。我和媽媽直奔3樓,去看那傳說中的「小白菜」,「紅燒肉」。它們就靜靜擺在那裡,對看客們發出的嘖嘖稱讚,早已習慣。隔壁一間房展覽著微雕,課文中出現的核舟記,終於現了真容!

記得學那篇課文時,大家都在笑「袒胸露乳」,可是現在,對著這個精巧的核舟,驚訝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帶領遊客參觀的導遊也是輕輕解說著,仿佛這些藏品都有著靈性,怕驚擾了它們。這裡工作人員很多,而且他們不僅維持秩序,還會給你耐心講解。逛故宮真的要有技巧阿,樓主一來就先去三樓,三樓是重點,鎮宮之寶毛公鼎和翠玉白菜都在三樓,而且都是要排隊的,如果你很早就來到故宮,不妨先去三樓,然後再去二樓,接著到一樓逛,一二樓層的展品是不需要排隊看的,隨便你想看哪個先!

逛完三樓花了一個多小時,那時候人不多,一件物品一件物品細細地看,看完時,再去二樓一樓,那時已經11點多了,人流也多了起來,數十個旅行團同時參觀阿,那是啥概念?老蔣撤去臺灣時,搬了65萬件文物過去,其中57萬件都是書籍類,在看到王曦之的書法,郎世寧的畫,以及當時的《四物全書》《海國圖志》等這些珍品後,我在想,北京故宮究竟還剩下什麼呢?故宮的文物是分批次展示,因而每次去看都不一樣,乘載我們的的士司機說,就算看三年都看不完這些所有的文物!展廳裡是按各種專題布展的。有青銅、玉器、瓷器、書畫等固定展廳,還有乾隆喜愛物品專題展。

國寶啊國寶,看到那些絕世珍品,比如那絕世的汝窯,那依然光輝的已有三千多年的青銅佳品,那動人的翠玉白菜紅燒肉,那精美的桃核雕出的小船。有道是「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珍寶」,要是比氣派,恐怕臺北故宮要一敗塗地了。但論哪兒的上等珍品多,非臺北故宮莫屬。整個故宮共4層24個展廳,就是給你一整天的時間,也只能蜻蜓點水,更別提細細觀賞了。整個故宮,屬「白菜」和「紅燒肉」最有人氣了!

很多人都是衝著這兩樣來的。當親眼目睹這兩件寶貝時,你會發現不虛此行!果然栩栩如生啊!這塊紅燒肉晶瑩剔透,跟我老媽燒出來的一樣誘人啊!至於那顆翠玉白菜,潔白的菜身、翠綠的葉子,葉片上還停留了一隻螽斯與一隻蝗蟲。真是巧奪天工啊!故宮博物院門票160元臺幣,敬老票只對本國人(中華民國)開放。這裡的語音導覽器要收費,每臺100元臺幣並要抵押證件。故宮精品太多,看不過來,因為都是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前從北京故宮和南京博物院挑選運走的精品。

我們普通人能看看的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雕刻精美絕倫的「雕橄欖核舟」、美玉「翠玉白菜」、珍玩「肉形石」、清代家具,此外還有大量的古代中華繪畫、書法、陶瓷、銅器。看介紹館藏共有65萬件文物,即便每三個月換一批展品也要50年才能把全部展品展出完畢。主館似為兩層,實則四層,全部配上世界一流的現代化設備。巧妙的是第三層樓後面架一長廊天橋,直插入後山之腹。原來那山腹挖空成洞,才是藏寶之所。洞深180米,寬3.6米,高6米,全以鋼筋水泥備護。洞內分為一個個小室供分類收藏寶物,全部空調,並可防火、防溫。這樣的安全設備,恐怕在全世界的博物館中也是少有的。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道不錯的菜:「東坡肉」炒「翠玉白菜」
    一講到臺北,首先大家都會想到那裡的小清新、文藝範,還有就是夜市裡的美食。臺北並不算大,101作為地標有時候不經意抬頭就可能出現前方。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韻味,然而來到臺北,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打卡,看看這些國寶,在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但是知名度卻毫不遜色,這和他的歷史成因有很大的關係。
  • 臺灣故宮博物院之行
    國立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座落於臺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研究重鎮。臺北故宮博物院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為中國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
  • 中國最年輕的故宮,中國三大博物館之臺北故宮的文物來自哪裡?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為臺灣省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 臺灣:龍山寺&剝皮寮&臺北故宮
    ,也是臺北市內比較著名的寺廟,建築雕刻非常精美,廟宇風格跟現在大陸的很多寺廟都不同,它位於臺北市西南有地鐵可以抵達。國立故宮博物院,即為「臺北故宮」。是臺灣著名的中國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北市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為中國宮殿式建築,院前廣場聳立由6根石柱組成的牌坊,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那些奇珍異寶們
    臺北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很文藝的城市,這裡不僅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數不盡的展覽。我一直很想去臺北故宮博物院 ,對那裡的文創產品垂涎已久 。對,是垂涎已久,都說中國的故宮文物一半在北京,一半在臺北 ,那麼臺北之行一定要來到這裡。
  • 北京故宮、瀋陽故宮、臺北故宮,他們都是做什麼的你清楚嗎?
    說起故宮,在我們的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北京故宮了。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還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北京故宮,值得每一個國人去自豪。
  • 衛星看中國四大博物館,北京故宮面積最大,陝西博物館藏品最多
    、臺北故宮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西安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館)下面我們用衛星地圖看看這四座博物館一、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位於我國首都北京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二、臺北故宮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館位於我國臺灣是我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為我國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 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打卡網紅之地,期待已久的的臺北
    單薄的生命需要一場旅行、一次修行,一起走進臺北的生活。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北市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牆。廣場聳立由六根石柱組成的牌坊,氣勢宏偉,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內還設有二十餘間展覽室,文化瑰寶不勝枚舉。
  •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時間:2009-08-28 14: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名稱】「國立」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   【成立時間】1962年   【藏品數量
  • 臺北市旅遊景點哪裡比較漂亮?
    臺北市旅遊景點分布比較廣,數量上也很多,不過個人去臺北市幾次經驗來說,臺北市旅遊有幾個地方必須去看一看,臺北故宮博物院、陽明山、國父紀念館、自由廣場、101大樓等。 臺北(Taipei),簡稱「北」,又稱北市,是臺灣省省會 。
  • 旅遊臺北,你不可能錯過的經典!
    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是島內外首屈一指的藝術寶庫,對街而立的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展現原住民文化樣貌;臺北市治轄幅員雖與臺灣其他縣市比起來不算寬廣,卻擁有許多人文景觀,也存在著有別於其他國際城市的特殊風情。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
  • 這座GDP不足深圳一半的城市,為何能成為世界一線城市呢
    夜色下的臺北這座城市就是中國臺北,可能說起他,大家不是很熟悉,這裡小編就簡單介紹一下臺北市,臺北,簡稱"北",又稱北市。101大樓來到臺北,101大樓是必去的地方,去了臺北不去101大樓就如去了北京不看故宮一般,臺北101,又稱臺北101大樓,位於臺北市信義區,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這是一個集購物,娛樂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與珍貴藏品
    博物館名稱臺北故宮博物院,英文名Taipei Palace Museum,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回溯歷史,其繼承了數千年華夏民族文化之珍稀,肩負了開物成務的重大使命。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主要來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處的皇家珍藏,成為了臺灣多元文化源流極重要一部分。
  • 「兩個故宮」的建築延伸:北京故宮北院與臺北故宮南院
    眾所周知,中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是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另一個是中國臺灣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收藏各有千秋,呈現的都是炎黃子孫的共同文明,缺一不可。兩岸的故宮都保存70萬件以上的文物。最大的不同是北京故宮是明代成祖下詔令建成的紫禁城建築群,其中的文物是前朝的積累,建國後又大規模的整理,修復;而臺北故宮則是為了保存、展覽遷臺文物而修建的傳統宮廷建築形式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DAY 1故宮博物院/101/象山夜景/寧夏夜市
    今天的重頭戲是參觀 臺北 故宮博物院▼【 臺北 故宮博物院】( 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 )是 中國 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 臺北 市 基隆 河北 岸士林區外雙溪,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牆。
  • 臺北故宮博物院,可愛孩兒枕,沒忍住偷拍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又叫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1948年,解放戰爭勝利在望,國民政府命令挑選故宮博物院的重要文物,至1949年2月,共有2972箱文物,運抵臺灣。臺灣1962年開始建造臺北故宮博物院,1965年夏天落成,從大陸運到臺灣的文物,幾經周轉,終於妥善保存。
  • 巔峰PK: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誰更厲害?
    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其實是一母同胎。抗戰爆發前夕,國民政府計劃將重要文物南遷。敗退臺灣之時,所運走的文物,便是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對比,吵了許多年。建築PK紫禁城北京故宮,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殿宇重重,樓閣座座,千門萬戶,巍峨莊嚴。宮殿本身就是博物院的一大寶藏。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之說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