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巧合,來到盼達學習,一直想考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在大連盼達漢語經歷一段時間的學習,分享一下我的複習經驗:
首先,我覺得課程學習難度不是很大,這個學習過程倒是挺有趣的,不過我們不能抱著渾水摸魚的心理去學習。既然是學習就應該有認真端正的態度。當然很多專業知識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帶著興趣抱著認真的態度跟著我們經驗豐富的老師們一起學習就木有那麼難了。
一.《現代漢語基礎知識》——考試的半壁江山
這一門課程的主講是林筱婷老師,一位有些高冷卻又很可愛的小姐姐,講解透徹,點撥精準。
因為我本科專業是漢語言,所以對《現代漢語》並不陌生,但涉及到精細的知識點還是存在盲區,林老師的講授恰好彌補了我知識上的空白。
記得講到「詞性」的時候,就「突然」和「忽然」誰是形容詞誰是副詞的這個問題,在課堂上和老師展開辯論,當時只是沒想通怎麼區分,一次次地問,老師一次次地解答。老師拿著《現代漢語》教材,給我們找到解析,舉出例子幫助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辨析。老師的耐心講解,解決了班級大部分同學的疑惑,這也為我們考出好成績奠定了基礎。
記住知識並不重要,如何運用才是關鍵。《現代漢語基礎知識》內容豐富,體系龐大,知識點瑣碎,所以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溫故知新。尤其是面試的時候會涉及語法點,怎麼講,怎麼舉例,怎麼區分,這些在平日的學習中都需要細心掌握。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想要學好這門課程,我的複習方法就是多做練習。涉及到語法點,我們必須摒棄日常口語的習慣,例如「的地得」、「著了過」、「呢嘛啊」等等,畢竟我們未來要面對的學生是外國人,對於他們,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恰恰是學習的重難點。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教會外國人正常的交際用語十分重要,這也恰好提醒我們應當注意知識的準確性。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平時的練習題很有可能是考試題的原型,模擬卷當中出現的練習題也給我們提供了複習的方向。這一門考試有選擇題、填空題、偏誤分析、簡答。在最後的模擬練習時必須做到每題都會,能夠舉一反三。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複習的時候最好是複習5遍以上,對書上的每句話每個知識點都要非常清楚,彌補一切可能的漏洞。第一遍可以大致了解一下這本書主要的內容;第二遍就要詳細做筆記了,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考的知識點,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第三遍的時候再仔仔細細過自己的筆記,不用看書,當然前提是第二遍你的筆記做的夠詳細,到了第三遍你就會發現自己對現漢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第四遍每次看筆記前自己回憶一遍,然後再打開筆記,看自己有沒有遺漏沒記住的地方;第五遍就是再仔仔細細過筆記,鍛鍊思維能力和熟悉度,以防你考試的時候拿到題感到陌生。
二.《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方法論》——實用性最強的課程
這一門課程的主講是徐瑕老師,一位顏值與實力並存的小姐姐。
這門課的重點是如何寫教案,換句話說,你準備怎麼教外國人學漢語。課堂上的學習刷新了我對教學的認知——課堂竟然可以這麼嗨!
徐老師的課堂從來不會枯燥乏味,第一次接觸教案寫作的時候,徐老師一個字一個字地帶著我們寫,告訴我們哪些是考試必寫的,重點在哪,面試的時候需要注意的點在哪。最讓我感動的是,每一次作業的批改都是那麼認真仔細。詳細的修改說明讓我們迅速發現自己的問題,這也使得我們變得嚴謹,在考試中如魚得水。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想要考好面試,平時的模擬授課顯得尤為重要,而取長補短正是複習時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所有的老師每講完一個章節的內容都會讓我們結合語法點聯繫上課,並且就發現的問題提出個性化的建議。其他同學講課的時候,我們的身份是「外國學生」,但更應當是「學習者」。每一名「教師」都有獨特的教學風格,同樣的教學流程中也會有不一樣的特色,因此我們在「聽課」時要做到換位思考,試著問自己「如果我講這個知識點,我會怎麼處理?」久而久之,我們會總結出一套最適合自己、最優秀的教學思路,這會給面試大大加分。
外韌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教學論》這門課程會綜合《現代漢語基礎知識》的重要語法點,積極練課、及時複習、注意總結將會是寫好教案、上好課的最佳途徑。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奉勸那些有「這門課不就是寫寫教案、上上課嗎?」的想法的人,請記住那句老話「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我認為自身能力的提升和自我的成長與進步是終身的,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這都是我們應該有的態度,作為一名教師更是尤為重要。
三.《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豐富個人修養的良好機會
這一門課程的主講是王老師,幽默風趣的課堂,細心嚴謹的教學,旁徵博引地講解是我最大的感受。
這門課在考試的時候分值不大,但涉及的面比較廣,宗教、建築、民俗等等。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本著豐富個人修養的態度聽課,老師強調的地方記下筆記,需要掌握的部分著重背誦就可以了。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鐘。作為考試壓力很小的一門科目,我們可以利用課餘時間,每天複習十分鐘。
四.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複習備考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先理解再記憶。
《現代漢語基礎知識》主要靠理解,多看書少刷題,以覆蓋知識點為主,儘量不要搞題海戰術,尤其是語法部分需要深入細緻理解後才能靈活運用。偏誤分析部分更是無法依靠記憶,題目非常靈活,一些題的答案甚至超乎你想像。
《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方法論》主要靠練習,尤其是教案寫作需要大量的練習,記住教案的流程和必須寫的內容,以免考試丟分。面試部分更是需要通過練課來提高水平,拿到課文必須做到準確把握教學重點,結合教案流程積極練習,吸收經驗獲取能力更關鍵。
《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主要靠記憶,尤其是文化部分需要背誦一些重點的內容,不容小覷。跨文化交際部分考試涉及的很少,注意文化差異就OK。
總而言之,安排好複習計劃很重要,可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