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監獄「高牆之聲」文化交流節幫助服刑人員重塑新生

2020-12-2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陳傳耀)震天的威風鑼鼓,優美的民族歌舞,空靈的養生瑜伽……3月29日,白雲監獄「高牆之聲」文化交流節暨教育成果展示會如期舉行,獄內廣場歌舞飛揚,精彩迭出。省監獄管理局、白雲區各級領導和合作共建單位的領導應邀出席,武警官兵、社會各界人士以及服刑人員家屬共聚一堂,共享高牆內的文化盛宴,共同幫助服刑人員促改造、重塑新生。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苗鄉大鼓拉開展示會帷幕

&nbsp&nbsp&nbsp&nbsp展示會在隆隆的苗鄉大鼓中隆重拉開帷幕。舞臺上,服刑人員們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和精彩的文藝演出,展現他們積極改造,重塑自我的信心和力量。歌舞串燒《炫動心靈》、《白雲下的轉變》真情演繹了一線民警對服刑人員的關愛和希望,真實表達了罪犯這一「特殊群體」對已犯罪責的懺悔和改過、對民警教育的感恩和配合;瑜伽表演《修心》和歌曲《悟》展現了改造路上的修性和領悟的心路歷程,傳遞出服刑人員蝶變的心聲,演繹著他們對美好未來的期盼;舞蹈《飛向苗鄉侗寨》表達傳遞了苗族真摯、淳樸的情操,跳出了白雲監獄民警對生活、對工作的美好熱情。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穆維平深情獻歌

&nbsp&nbsp&nbsp&nbsp「等待是一種期盼,別忘記,家裡還有親人等著你們!」國家一級演員、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穆維平深情獻歌《等待》、《情姐下河洗衣裳》,用流行歌曲與仡佬族民族歌向在場的觀看的服刑人員傳遞了愛、感恩與希望等美好情愫。

&nbsp&nbsp&nbsp&nbsp「希望你們好好改造、早日回家,與家人團聚時幹一杯!」苗族歌后、著名歌唱家阿幼朵通過歌曲《太陽穀》、《幹一杯》用美好的歌聲喚起了服刑人員內心對生活激情,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不拋棄不放棄的關懷。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著名歌唱家阿幼朵

&nbsp&nbsp&nbsp&nbsp貴州籍歌手陳燕《家鄉的味道》及雷豔演唱的《感恩的心》深深地觸動著迷途的囚子,真情關愛呼喚新生。此外,白雲區沙文鎮鎮政府、貴州省商學院也帶來了歌舞表演,武警水電第三支隊戰士帶來的擒拿格鬥演出,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nbsp&nbsp&nbsp&nbsp據悉,白雲監獄首屆高牆之聲文化交流節於去年4月開幕。一年來,監獄嚴格貫徹落實省委副書記、省委政法委書記諶貽琴同志提出的「統籌運用社會資源,緊緊依靠社會力量,推動親情、道德、法律和文化進高牆,架起高牆內外的連心橋,共同做好教育改造工作」的要求,按照局黨委「特色監獄文化、和諧文化、多彩監區文化」的謀篇布局,緊緊圍繞「鑄文化、做標準」兩大主題,統籌社會資源,加強對外聯動,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豐富多彩的監獄文化建設,與社會各界共同搭建交流展示平臺,譜寫監獄文化的新曲,不斷豐富文化引領人、文化提升人、文化改造人的內涵和外延。讓服刑人員在文化中汲取改造的養分、積蓄改造的力量,使高牆囹圄成為新生的搖籃。

&nbsp&nbsp&nbsp&nbsp文化若水,潤物無聲。白雲監獄大力推行文化進監、文化興監多項舉措,以「無聲」文化帶動「亮點」改造。據介紹,交流節暨教育成果展示會只是一個起點,文化建監的步伐永不停息,教育改造工作永遠在路上。

相關焦點

  • 走出監獄「高牆」走進「象牙塔」成為大一新生的他獲「新生」
    這個來之不易的成績,讓吉林省的考生張新新(化名)如願拿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成為一名大一新生。 對張新新來說,成為新生,更是「新生」。走出監獄的「高牆」,走進接受高等教育的「象牙塔」,張新新說,如果沒有監獄幹警的引導和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他的人生無法重啟。 一年多前,張新新為湊夠高考報名費、與人合夥盜竊而被判刑,關押在遼寧省本溪市監獄服刑。
  • 泉州監獄服刑人員親情幫教工作紀實(圖)
    在監區電視畫面中,一位眼噙淚滴的老者,正飽含深情地對著在監獄中服刑的兒子,傾訴著從未表露過的心聲,在他悲傷蒼老的臉上,寫滿了柔情。  一座高牆,兩個世界。高牆電網阻斷了服刑人員與外面的世界,卻阻隔不了他們與親屬間的相互思念和血肉親情。  服刑人員陳某,入監5年來無人接見,改造信心明顯不足。
  • 燕城監獄參觀探訪 看看服刑人員究竟怎麼生活?速來圍觀
    以下為文章全文:  今天(9月22日),收到長安劍周歲生日「洪荒之禮」小夥伴中的三位,組成「燕城監獄探秘小分隊」,親赴燕城監獄「現場勘查」。他們將怎樣揭開監獄那層神秘的面紗?會有怎樣的心得體會?  服刑人員的繪畫作品,出自一人之手。  第二站:傳說中的監獄寢室,原來是這個樣子  離開教育中心,小分隊馬不停蹄,趕到一監區。一監區設有閱覽室,他們可讀到最新期刊,還能通過電腦上監獄內網,學習,購物,約心理諮詢。
  • 120位服刑人員親屬,從蒙豫遼等地趕到滄州監獄參加高牆內的團聚
    入獄後,於某自暴自棄,覺得未來毫無希望,不願意接受監獄的教育改造。最終,通過監獄民警的親情幫教,於某燃起了重新做人的希望。張陽說,2013年3月,於某入監後,情緒很不穩定,毫無接受改造之心,不願與他人溝通交流。他有混刑度日的想法,屢次違反監規。隨著時間的推移,於某的性情越來越暴躁,與人說話都帶著很濃的「火藥味」。
  • 大連市監獄舉行開放日活動 服刑人員家屬走進高牆參觀
    面對記者,一名服刑人員家屬有些激動。12月29日上午9時,大連市監獄舉行了監獄法宣傳日即監獄開放日活動,20多名服刑人員家屬和10多名執法監督員、人大代表走進高牆進行參觀,了解大連市監獄。&nbsp&nbsp&nbsp&nbsp活動當天,服刑人員參加了升國旗、唱國歌等形式多樣的政治改造活動。
  • 以文化激勵新生 探訪欽州監獄裡的非遺技藝
    9月24日,「向全國先進看齊,爭創一流業績」——「聚焦廣西監獄工作爭先進位」2020年主流媒體採風活動媒體採訪團一行走進欽州監獄,感受濃厚的文化氛圍,以及監獄文化建設對服刑人員改造帶來的驚喜變化。大家很難想像到這竟是欽州監獄的服刑人員「化身」成為獄中「藝術工匠」製作欽州坭興陶。來自欽江東西兩岸的陶土經由時間與匠心的歷練,演繹了從泥土變成珍寶的傳奇。而他們,在造型與紋刻的藝術中,也完成了心靈與泥土的對話,化蛹成蝶,重塑人生。文化是力量,凝聚著希望,鼓舞著夢想。
  • 這個監獄教育改造服刑人員有「妙招」
    「棋局,一子行一子擋,人生,懂得一步行一步止」在疫情防控期間,在監獄民警的溝通協調下,呼蘭監獄80餘名服刑人員參與了中國圍棋協會指導、中國《圍棋報》主辦的圍棋文化暖心公益行「小小蠟燭杯」圍棋文化知識競賽。這次比賽共有13名服刑人員獲得了由中國《圍棋報》頒發的「具體獎」電子版證書,呼蘭監獄也榮獲了集體特殊貢獻獎。
  • 青海省東川監獄開展新入監服刑人員主題教育活動
    (通訊員  才讓扎西)近期, 青海省東川監獄入監監區以全國「民族團結月」為契機,在監區開展了民族團結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入監監區把此次活動作為入監新犯民族團結的有效載體,為不同民族服刑人員搭建了交流、交往、交融的平臺,有效增強了入監新犯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幫助的意識。
  • 廣西女子監獄:致敬高牆內的「特殊園丁」
    在這碩果纍纍的收穫季節,我們迎來了第36個教師節。在高牆內,也有一群特殊的園丁,他們用辛勤的汗水、無悔的堅守為罪惡無知的靈魂點亮明燈、指引迷途。如果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監獄警察就是迷途靈魂的擺渡人。他們是警察也是教師,雖然沒有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的光環,但是他們同樣熱愛三尺講臺,教授文化、傳授技藝、啟迪思想、教化心靈。廣西女子監獄警察為罪犯上法制教育課,提升罪犯法治意識。
  • 江蘇省金陵監獄強化出監教育 引導服刑人員順利回歸
    幫助服刑人員掌握一技之長  「我也有了電工證!」8月10日,金陵監獄十六監區(出監監區)服刑人員張某拿到了初級電工職業資格證書,顯得比較高興。「我文化程度低,沒什麼專長,也常為出去後幹什麼犯愁。」張某回憶說:「警官鼓勵我說,現在外面水電工工作比較好找、收入不錯,學起來上手也快。感謝警官的鼓勵,感謝職業技術培訓學校老師們的耐心講解!」
  • 平壩監獄推出「雲寄信」 讓服刑人員感受到溫暖
    為方便疫情期間服刑人員與親屬之間聯繫溝通,平壩監獄近日推出一項創新舉措——「雲寄信」,在監獄政務微信平臺上開通「疫封家書」欄目,對服刑人員親屬發來的留言進行審核後列印出來裝進信封,以書信的方式交到服刑人員手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貴州監獄系統全面實行封閉式管理,堅決阻斷疫情向監內輸入,罪犯親屬會見也暫時停止。
  • 胡辣湯、紅燒雞塊……鄭州女子監獄服刑人員原來吃這些
    為進一步暢通社會各界對監獄了解的渠道,全面真實展示監獄執法工作,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對服刑人員改造的積極作用,11月20日,省鄭州女子監獄舉辦以"掃黑除惡淨環境、為民執法保穩定"為主題的第二次監獄開放日活動,50名受邀者走進高牆
  • 音樂藝術進高牆 促改造
    ,為服刑人員帶來了一場精彩的音樂演出。文化幫教活動以「淨化心靈,啟迪新生-——音樂促改造」為主題,參演人員通過器樂獨奏、合奏及女生獨唱等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了音樂之美,傳遞出了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正能量。
  • 沭陽縣組織社區服刑人員赴監獄接受警示教育
    為提高對社區服刑人員教育效果,增強社區服刑人員遵紀守法意識,使他們更好地做到自覺服刑、自我管理。近日,沭陽縣司法局組織全縣90餘名重管社區服刑人員赴洪澤湖監獄開展警示教育活動。  在監獄幹警的帶領下,社區服刑人員參觀了罪犯隊列訓練、勞動、生活、學習「四大現場」,現場觀省2名監獄在刑人員內務整理展示,親眼看到了高牆林立、電網密布的監區環境和鐵窗鐵門裡服刑人員的生產、生活及學習情況,通過高牆內外的對比,親身感悟監禁刑罰與非監禁刑罰的巨大反差。
  • 天津濱海監獄:多彩活動激勵服刑人員
    看著服刑人員個個精神十足的樣子,王晟欣慰地笑了。 很多人不知道,此時王晟的孩子正在家裡發著39攝氏度的高燒,如果不是身邊同事無意間提起,記者也絲毫沒有察覺。「作為丈夫和父親,我十分對不住妻子孩子,但作為監獄警察,我只有舍小家顧大家,絕對不能讓家事影響了工作。」王晟一臉堅毅地說。 談到王晟,3監區的很多服刑人員都豎起大拇指。
  • 遼寧省女子監獄服刑人員中秋節離家探親道出心聲
    今年4月8日,遼寧省女子監獄3名服刑人員獲批在清明節回家探望、祭拜親人,這觸動了該監獄很多服刑人員心,讓她們真切地感受到黨和政府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看到了改造的希望。    「我當時也暗下決心,一定要通過自己踏實努力的改造爭取到離監探親的機會,早日圓了回家的心願。」王小旭告訴《法制日報》記者。
  • 女子監獄服刑人員給家人寄喜報
    □ 法制日報記者 馬維博 通訊員 連 欣 3月6日,河南省鄭州女子監獄綜合樓大廳前,小華(化名)從監區領導手中接過紅彤彤的喜報,填上家裡的地址,交到快遞員的手中,走出很遠,她還不時回頭看著快遞員打包、封存:「再過三天就是我母親75歲的壽辰了,這是我在監獄裡送給母親最好的生日禮物了
  • 從高牆走進象牙塔:為湊高考報名費合夥盜竊被判刑1年,00後小夥獄中備考促「新生」
    這個來之不易的成績,讓吉林省的考生張新新(化名)如願拿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成為一名大一新生。對張新新來說,成為新生,更是「新生」。走出監獄的「高牆」,走進接受高等教育的「象牙塔」,張新新說,如果沒有監獄幹警的引導和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他的人生無法重啟。
  • 泉州監獄:一封寄給服刑人員親屬的信
    關於監獄能否守住安全防線,成為了服刑人員親屬最為關心的問題。近日,泉州監獄七監區的服刑人員親屬收到了管教民警的一封信,信中詳細解答了監獄各項疫情防控舉措,介紹了疫情期間服刑人員的生活和改造情況。致二十一分監區全體服刑人員親屬的一封信各位服刑人員親屬: 你們好!
  • 「修心教育」為社區服刑人員塑心修德
    每個月的22日上午8:00~11:00,城南街道社區服刑人員都會到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去「上學」,他們來到這裡學習,不是為了衝刺考場,而是為了在人生的考場上更好地「重新起航」。據縣司法局工作人員介紹,該局將每月22日定為社區服刑人員固定教育學習日(逢周末或節假日提早或順延),該局矯正科結合當月熱點和修心教育計劃確定每月主題和重點內容,各基層司法所在重點學習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安排相應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