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凌虹點詞成金:考研英語閱讀文章中的詞彙命制規律

2020-12-11 新東方網
  3、 考研英語文章中的詞彙命制規律

  經過上面兩個部分的鋪墊,到這裡為止,才算進入真正的"詞彙與考研英語閱讀、讀懂、作對的關係"的探討。那麼,考研英語真題,會從哪幾個角度,來通過詞彙增加閱讀的難度、設置題目的幹擾和拉開得分的差距呢?考生又應該如何應對這些慣用的命題伎倆呢?

  (1) 直接通過單詞的"會與否"來命題

  此部分命題規律,主要體現在閱讀理解的原文、題目及選項的設置上面。如果考生能讀懂某個關鍵詞,這個關鍵詞又正好是得分詞,那麼相應的分數就手到擒來了。反之,悲劇!

  我們首先以2014年考研英語(一)閱讀理解Text1為例:

  第24題問:According to Paragraph 3, being unemployed makes one feel…(根據文章第三段,失業會讓人覺得怎麼樣?)題目很明確地告訴考生,得分段就在第三段。將第三段的相關文字看懂,找出得分句、得分詞就能快速的得到答案。那麼我們先看看第三段到底講什麼內容,到底你認識多少單詞,能捕捉到多少有用的信息:

  Losing a job is hurting: you don't skip down to the jobcenter with a song in your heart, delighted at the prospect of doubling your income from the generous state. It is financially terrifying, psychologically embarrassing and you know that support is minimal and extraordinarily hard to get. You are now not wanted; you are now excluded from the work environment that offers purpose and structure in your life. Worse, the crucial income to feed yourself and your family and pay the bills has disappeared. Ask anyone newly unemployed what they want and the answer is always: a job.

  譯文:失去工作是令人受傷的:你不會心裡哼著小曲兒走向人才交流中心,並且心裡想著一個憧憬而滿懷喜悅,這個憧憬就是:你可以從慷慨的政府那裡得到雙份的收入。失去工作,在財務上而言是很恐怖的;從心裡上而言也是令人尷尬的,並且,你也知道別人的支持相當微小而且很難獲得這種支持。你現在已經不被人需要了;你現在已經被排除在能夠給你生活的意義的工作環境之外。更惡劣的是,維持你自己和家人的生計的主要收入已經消失了。問一問任何一個剛剛失業的人,他們想要什麼?答案永遠是:一份工作。

  根據對原文的理解,失去工作並非好事!原文第一句就用了hurting(令人受傷的)這個單詞;其他諸如terrifying(令人恐怖的)、embarrassing(令人尷尬的)、are not wanted(不再被需要)、disappeared (消失)等也都是負面、消極詞彙。很明顯,失去工作並非好事!

  那麼,再看一看給出的四個選項:

  [A]uneasy 令人不安的,焦慮的

  [B]enraged 被激怒的,憤怒的

  [C]insulted 被侮辱的,被羞辱的

  [D]guilty   內疚的,有罪的

  顯然,答案應該是A;而如果,這四個選項的單詞的意思,考生都不知道的話,那麼這道兩分分值的"送分題"也就泡湯了。這道題目的命制,直接就是考察考生的詞彙量。

  我們再以2014年考研英語(二)閱讀理解Text1為例:

  第22題題目如下: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Americans' watching TV is…(作者對美國人看電視的態度是怎麼樣的?)根據關鍵詞Americans' watching TV 我們定位得分段是在第三段:

  This slim volume is packed with tips to help wage slaves as well as lottery winners get the most "happiness bang for your buck." It seems most people would be better off if they could shorten their commutes to work, spend more time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and less of it watching television (something the average American spends a whopping two months a year doing, and is hardly jollier for it ).

  譯文:這本小冊子充滿了很多小提示,讓那些領取工資度日的人們以及樂透獎的贏家"以最少的付出獲得最多的幸福"。似乎,大部分人如下這麼做就會變得更好,更快樂:如果他們可以縮減工作往返交通的時間、能夠花更多的時間和朋友及家人相處並且更少地看電視的話(看電視,是一件美國人花一年之中兩個月要做的事,而他們很少從眾獲得快樂)

  很顯然,通過最後一句話(something the average American spends a whopping two months a year doing, and is hardly jollier for it ),可以看出作者對美國人花如此多的時間看點(卻得不到更多的快樂)是持否定的態度的。再看看選項

  [A]critical批評的、[B]supportive支持的、[C]sympathetic同情的、[D]ambiguous模糊的

  A,B,C,D四個選項的單詞的意思的話,結合原文,很明顯可以準確無誤地選出A選項,獲得兩分。這道題目也屬於對單詞是否認識的直接考查。

  (2) 信息對稱:常用表達和西方文化背景知識

  對西方文化背景與常識、地道英語使用者的常用表達,如果沒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文章依舊看不懂。

  我們以2013年考研英語(一)的閱讀Text3為例,

  Now utopia has grown unfashionable, as we have gained a deeper appreciation of the range of threats facing us, from asteroid strike to epidemic flu and to climate change.

  先別說這個句子太長,也別說這個句子有多少陌生單詞,其實大部分單詞都是基礎詞彙量3500左右的,然而,心寒的時,句子的第二個單詞 utopia 就不認識,導致整個句子的意思和基調,我們都無法掌握。其實utopia就是我們中文常說的"烏託邦",這是西方世界非常推崇和耳熟能詳的一個概念,烏託邦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西方一位學者提出的空想社會主義社會,美好,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就像世外桃源.

  個人認為,這樣的單詞,不是通過詞彙書背下來的,而是一個希望攻讀碩士學位的考生都知道的概念,整個句子當中,最不容易理解的單詞應該是 appreciation,大部分人認為是"感激"的意思,其實這裡表示的應該是"理解、領悟"的意思;另外 單詞asteroid strike,epidemic flu 和climate change其實都是不難基礎詞彙,就算不認識,也可以猜出個大概。

  整個句子的翻譯如下:"現在,烏託邦(式的理想生活)已經不再流行, 因為,我們對正在面對一系列風險,諸如小行星撞擊、流感和氣候變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我們再以2004年考研英語(一)閱讀Text3裡地一個簡單句為例吧,

  Many folks see silver linings to this slowdown.

  一看,句子就8個單詞,竟然卻好多不認識,比如 folks,slowdown。其實最頭疼的就是 silver linings -- silver 表示"銀的,銀質的";lining 應該是line,線條的變體。然而,兩個單詞拼湊在一起,就是沒有讀懂。其實silver lining 是西方文化常識:"(不幸或失望中的)一線希望"。它的原意,其實指的是:烏雲的背後,有太陽。太陽的光芒在烏雲的邊緣,描繪出銀質的輪廓。我們看到了這明亮的銀色的邊緣,看到了烏雲背後的太陽,也就看到了絕望種的希望!

  所以整個句子的理解就簡單了:"很多人看到了(經濟)衰退中所蘊藏的希望之光"。

  另外,我們再以2011年考研英語(二)的閱讀理解Text1為例:

  Outside directors are supposed to serve as helpful, yet less biased, advisers on a firm's board.

  這個句子不難,因為不存在語法長難句的現象,完全就是單詞障礙,開頭的outside director,如果考生對西方的公司制度有所了解的話,那麼就變得簡單了,director大家熟知的意思,應該是"導演",殊不知,還有"董事"的意思!另外, outside director 字面解釋是" 外部董事",其實在西方文化和西方公司制度的背景下,表示的是"獨立董事"的意思,什麼是獨立董事?就是此人在這家公司也有股份,但是不參與公司直接經營、只是在公司治理過程中提供一些意見建議的人。

  原句的譯文是:"獨立董事本應在公司的董事會種充當幫助性強、中立客觀地顧問的角色"。

  我們再看2014年考研英語(二)閱讀理解Text1:

  This slim volume(薄薄的書冊) is packed with(充滿) tips to help wage slaves as well as lottery winners get the most "happiness bang for your buck."

  最後的這句"happiness bang for your buck."讓考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縱使認識bang"巨響、砰的一聲";buck"一美元"這樣較為生僻少用的單詞,整句話也很難理解。因為這個表達是美式英語的俚語,若非對英美文化和俚語有所了解,整句話根本無法通過單詞本身來理解。在美國俚語當中,有more bang for one's buck "花少錢而獲得更大的效果"的表達。可能和美國一種常見的"老虎機"賭博遊戲有關:丟一個硬幣下去,結果劈裡啪啦產出很多的獎金!所以,真題中的happiness bang for your buck 也可以理解為"花更少的錢而獲得更多的幸福"。

  再看2014年考研英語(二)閱讀理解Text2::

  We become defensive when criticized, and apply negative stereotypes to others to boost our own esteem, we stalk around thinking we're hot stuff.

  譯文:當我們被批評的時候,我們會自我保護(防禦),並且運用對他人持有消極的固有想法來提高我們的自尊心,我們趾高氣揚昂首闊步,心裡想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在這句話中最後的兩個單詞hot stuff 讓考生局促不安。字面來看,hot"熱的",stuff"東西,物體",可以理解為"熱東西"。其實,這也是一種西方社會在交流中採用的習慣表達,熱東西,可不能理解為中文的"燙手山芋"!其實它表示的是"奇才,了不起的人物",有點像中文的"當紅炸子雞"的感覺。

  再看2007年考研英語(一)閱讀理解Text3:

  Now a pink slip, a bad diagnosis, or a disappearing spouse can reduce a family from solidly middle class to newly poor in a few months.

  譯文:現在,一份pink slip,一個錯誤的診斷,或者是消失的配偶,都可以在幾個月之內讓一個家庭從穩定的中產階級變成新的貧困家庭。

  此句話中的pink slip也頗具味道,字面的解釋是"粉紅色的溜走",明顯解釋不通。其實,這又是西方文化的一種表達。在歐美的一些企業當中,公司要解僱一名員工的時候,通常會把這種意願寫成紙條,放入一個粉紅色的信封,傳達給這給被解僱的可憐的僱員。為了安撫他的情緒,特意選用粉紅色的信封,營造一種相對溫馨的感覺。於是,pink slip 就可以理解為"解僱通知書"了。在這個真題的句子裡,你也可以理解為"下崗、失業"。

  最後,我們一起看看2014年考研英語(一)閱讀理解Text3:

  You cannot buy class, as the old saying goes, and these upstart entrepreneurs cannot buy their prizes the prestige of the Nobels.

  譯文:老話說的好:You cannot buy class,這些暴發戶般的企業家也買不到諾貝爾獎的聲望。

  這句話中的 You cannot buy class字面理解是:"你不能買到一個班級"。其實,此處的class不是班級的意思,而是"階級、層次、檔次"。在西方社會中,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檔次,你是買不到的"。尤其指一些暴發戶(用2013年最流行的話說:"土豪")雖然身上披金戴銀、附庸文雅,然而那種土裡土氣的鄉土氣息卻怎麼也掩蓋不住,怎麼也無法讓自己變得貴族氣息。用在真題裡,結合文章主旨和上下文,也體現的非常好。2013年,英超新貴曼城做客酋長球場對陣阿森納時,主場球迷打出的標語十分尖銳,"you can't buy class"。意思就是:曼城雖然用重金打造了一支氣勢如虹的隊伍,但畢竟還是英超的小字輩,面對真正的豪門阿森納,也就是屌絲罷了。曼城雖然是英超新貴,但是,豪門的貴氣和檔次,你是買不來的。

  (3) 隱性詞彙量:派生詞和合成詞的考察

  通過"對於真題詞彙的分析"部分的研究,我們已經得知,考研英語真題當中,有將近

  32.93%的單詞,是源自大綱詞彙的派生和合成形式。這些單詞,有兩個特點:1.都是在考前的任何一本"考研英語大綱詞彙"裡面無法見到的;2.這些單詞雖然陌生,但是卻源自大綱詞彙。也正因為這些單詞來自大綱,因而命題者並未把這部分單詞當做"生詞、超綱詞"來看待,命題者也默認考生需要掌握這部分單詞。因而,我們將這部分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或者成為考生的"隱形詞彙量"。

  這些"隱形詞彙量"的第一部分,成為"派生詞"。何謂"派生詞"?其實就是通過在大綱詞彙的前面添加"前綴",在大綱詞彙的後面添加"後綴"而派生出來的單詞。這些單詞,考生需要通過結合前後綴的意思,和大綱單詞的本意,來進行猜測。這種命題方式,在《大綱》裡本身就有所說明(請參加本書《大綱解讀》)。再者,《大綱》的附錄2也以極為隱晦的方式給出了一份"前後綴表",內含64個前綴和56個後綴。考生基本不會去看這張表,殊不知,真題當中有三成的詞彙,都和這張表格有密切聯繫。

  我們以2014年考研英語(一)閱讀理解Text1裡面的一個句子為例:

  Only the most deserving claimants received their benefits.

  這個句子中deserving 考生在考前都沒有背到過,屬於"隱形"詞彙量。deserving這個單詞,無非是在大綱單詞、初中難度的deserve"值得,應得"的後面去掉e,加了一個ing,變成形容詞詞性。考生可以立即反應出新詞的意思"應得的,值得獲得的"的意思。

  整句話的譯文:只有那些最應得的索取者才能獲得他們的救濟金。

  我們再以2010年考研英語(一)第46題的翻譯為例:

  Scientists jumped to the rescue with some distinctly shaky evidence.

  這個句子最令考生頭疼的,可能就是單詞shaky,雖然這個單詞並不長,看著不難,但現實是,考生在考前備考背單詞的過程中,確實沒有見過這個單詞。其實,這個單詞無非是大綱單詞shake的變體罷了。shake表示"搖動,震動",我們通常說的 shake hands,把兩隻手放在一起搖一搖--握手,相比考生都熟悉。那麼在單詞後面去掉字母e,添加後綴y,表示形容詞,字面的解釋shaky就表示"搖動的,搖搖晃晃的"。結合上下文語境,我們可以猜測出shaky evidence"搖搖晃晃的證據"的真正意思是"站不住腳的證據"。

  整句話的翻譯:科學家們帶著一些明顯站不住腳的證據,匆忙地趕到這次營救當中。

  再看2014年考研英語(一)閱讀理解Text1中的一個句子的切片:

  You can receive unconditional payments if the disaster happens.

  這句話中unconditional這個單詞也是考生考前沒有見過的單詞。然而單詞的主體condition確是大綱要求掌握的單詞,表示"條件"的意思。單詞的前面添加了un-表示否定含義,單詞的後面添加後綴-al表示形容詞後綴。整個單詞理解為"無條件的,不需條件的"。

  整句話的翻譯:如果災難發生,你可以獲得(來自政府的)無條件的付款。

  再看2014年考研英語(一)閱讀理解Text2中第28題的題幹的句子:

  Hindrance to the reform of the legal system.

  考生對於第一個單詞hindrance完全沒有辦法。然而,這個單詞的原形hinder卻是大綱收錄,也是需要考生掌握的。動詞,表示"阻礙,妨礙"的意思。將原形單詞hinder去掉字母e,並在後面添加名詞後綴-ance。新單詞hindrance就是名詞詞性的"阻礙,妨礙"。

  整句話的翻譯:對法律體系的改革的阻礙。

  再看2014年考研英語(一)閱讀理解Text4中一個句子:

  Because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presupposes an informed citizenry.

  這句話中的presuppose在大綱單詞suppose"假設,假定"的前面,添加了最基礎的前綴pre-"向前,提前";因此,單詞的意思就是"提前假設"。

  整句話的翻譯:因為代表制政府假設公民是信息通暢的。

  接下來再看2014年考研英語(二)閱讀理解Text1中一個句子:

  The most rewarding ways to spend money can be counterintuitive.

  這句話中的單詞counterintuitive是考生考試中的難點。其實,這個單詞中的主體部分是intuitive"直覺的",屬於大綱詞彙intuition"直覺"的形容詞形式。所以,如果考前考生背過intuition,那麼考試中猜出intuitive並不難。然而,再在intuitive前面添加前綴counter-就令考生無策了。前綴counter-表示"反的,相反的",所以單詞counterintuitive 就表示"反直覺的,與直覺相反的"。

  整句話的翻譯:花錢的最有回報的方式可能是與直覺相反的。

  其實,counter-這個前綴,還出現在了2014年考研英語(二)閱讀理解Text3中。

  Both those responses to tears are often inappropriate and may even be counterproductive.

  單詞productive表示"產生的,有生產力的",添加前綴counter-"反的,相反的"之後,表示的意思是"產生反作用的,產生不良後果的"。

  整句話的翻譯:所有那些對眼淚的反應,通常都是不合適,甚至可能帶來反作用。

  綜上所述,考生如果想在考試過程中更加順利地理解考研英語文章的句子、段落和文章的大意,就不得不面對通過添加前後綴而產生的"派生詞"。建議考生,在考前對《大綱》規定的前綴和後綴知識有所掌握。另外,在本書的附錄部分,也給讀者準備了常用的前後綴列表,應該花一些時間好好研讀識記。

  另外,"隱形詞彙量"除了"派生詞"之外,還有一部分就是"合成詞"。顧名思義,"合成詞"就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詞進行"合成",產生新的單詞。這樣的單詞,也是完全基於考研英語大綱的,需要考生在考試過程中進行猜測。

  在考研英語真題試卷中,最常用的一種合成詞的形式是A-B C。A-B是一個連字符合成詞,通常用作形容詞詞性,起到修飾中心詞C的作用。舉一個非常簡單的表達形式是:a would-be lawyer(2014英語(一)閱讀理解Text2),在這個表達中,lawyer"律師"是中心詞,而would-be則是連字符詞,起到修飾lawyer的作用。整個表達的翻譯是:一個準律師。

  以2013年1月5日的考研英語(一)閱讀理解Text1中某個句子為例:

  Advances in technology have allowed mass-market labels to react to trends more quickly.

  這個句子裡面的 mass-market,就是我們所謂的連字符詞。不要指望在市面上的任何一本詞彙書裡,在考前背到過!這種單詞,就是考試的時候讓你猜的。mass 是"許多,大量,大堆"的意思,market"市場";合在一起,字面的意思,就是"大眾市場",為了翻譯通順,我們理解為"暢銷的,為大眾市場接受的"。

  整句話翻譯:技術上的進步已經可以讓大眾品牌對社會時尚趨勢反應地更快。

  接下來我們再快速地瀏覽一下歷年真題中曾經考查過的一些連字符合成詞:

  2014年考研英語(一)閱讀Text4:top-tier-university president 頂級大學的校長

  2014年考研英語(二)閱讀Text2:a deep-seated need 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

  2012年考研英語(二)閱讀Text2:a sure-fire way "必火"的方式

  2012年考研英語(一)閱讀Text1:a spot-on critique 恰當的評論

  2011年考研英語(一)閱讀Text4:moment-to-moment joy 即時的快樂

  2011年考研英語(一)閱讀Text4:round-the-clock help 全天候的協助

  連字符詞,作為合成詞的一種特殊形式,頻繁地出現在真題裡。在完型填空、閱讀理解和翻譯中都可以看見他們的身影。一般每年會出現25組至40組。連字符詞也是基於大綱單詞的一種派生形式,主要考查考生猜解單詞和通過上下文逆推單詞含義的能力。這部分單詞,考生在備考階段也是看不到的。因此,在真題練習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積累、收集相關單詞,並且培養猜詞的能力。

  (4) 熟詞僻意:小單詞有大作為

  國內考試中名聲顯赫的四六級考試,重點考察考生的詞彙量的寬度和廣度,也即考生到

  底認識實實在在的多少個單詞;而考研英語,雖然大綱規定的詞彙量5500個,與六級考試的大綱規定詞彙量5500個在數量上一致。然而考查的方向並不一樣。我們認為考研英語不僅考查考生詞彙的寬度,也或更側重考查考生對詞彙的深度的理解。單詞也許並不陌生,然而單詞的某些含義卻令人防不勝防。這種熟悉單詞的冷僻含義的考查,也即我們說的熟詞僻意。

  以2011考研英語(一)閱讀理解Text4 中某個句子為例:

  Having children is highly valued by the public.

  這句話中的單詞value是最令考生頭疼的。通常來說,這個單詞是名詞詞性,意思是"價值"。然而,在這裡,考查了這個單詞一個生僻的含義,動詞,表示"重視"。

  整句話的翻譯:生育小孩被大眾所重視/ 大眾都很重視生育小孩(問題)。

  我們再以2007年考研英語(一)閱讀理解 Text2的句子為例:

  They help families to weather bad times. (已經過簡化修改)

  這句話中的單詞weather不就是小學都學過的"天氣"麼?但是此處,表示的是"平安度過危難,經歷危難而存活"的意思。

  整句話的翻譯:他們綁住這些家庭度過困難時期。

  我們再看看2012年考研英語(一)閱讀理解Text3的例子:

  We cannot escape the context of our unique life experience.

  這個句子裡,最有"個性"的單詞,應該是context,通常是"上下文"的意思,初中單詞難度。然而,在考研英語中,經常考查的意思,卻是"背景、環境"的意思,不止一次考查,可見也非常重要。

  整句話的翻譯:我發無法避免來自自身獨特的生活經歷的背景。

  接下來,我們再大面積給讀者列舉一些"熟詞僻意":

  2014年考研英語(一)閱讀Text2:

  Flawed ownership of America's law firms and its causes.

  譯文:美國法律事務公司及其事業的錯誤的擁有權

  Cause原意"理由",在真題中常常考查"事業"的意思,高頻出現;

相關焦點

  • 2021考研備考:考研英語命題規律總結
    3、注重基礎知識的測試,加強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核   在考研英語試題中不再設置單純考查詞彙、語法的項目,這是否意味著考研試題忽略了對基礎知識的測試?在考研英語大綱中,明確要求考生具備「在交際中更準確、自如地運用語法知識」這一語言能力。由此可見,考研英語絕不是不注重基礎知識的測試,而是考核形式改變了,考查要求更高了。
  • 英語命題規律總結
    3、注重基礎知識的測試,加強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核   在考研英語試題中不再設置單純考查詞彙、語法的項目,這是否意味著考研試題忽略了對基礎知識的測試?在考研英語大綱中,明確要求考生具備「在交際中更準確、自如地運用語法知識」這一語言能力。由此可見,考研英語絕不是不注重基礎知識的測試,而是考核形式改變了,考查要求更高了。
  • 揭秘考研英語的命題規律,掌握了就能得高分!
    不知道的同學們可以跟著幫幫來看一看,考研英語有什麼特點、閱讀和作文又有什麼規律,掌握命題規律再做題更出色哦~   一、考研英語測試內容的總體特點   1、注重語言意義,而非語言形式   近幾年的考研英語試題都有特定的語境和情景,體現了對語言意義的領悟與判斷。
  • 2015考研英語命題規律及要點
    2015考研英語命題規律及要點 http://kaoyan.eol.cn    中國教育在線  2014-04-24  大 中 小   三、試題的唯一性  考研英語試題的命制是一門科學
  • 揭秘考研英語的命題規律,掌握了就能得高分
    3、注重基礎知識的測試,加強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核 在考研英語試題中不再設置單純考查詞彙、語法的項目,這是否意味著考研試題忽略了對基礎知識的測試?在考研英語大綱中,明確要求考生具備「在交際中更準確、自如地運用語法知識」這一語言能力。由此可見,考研英語絕不是不注重基礎知識的測試,而是考核形式改變了,考查要求更高了。
  • 考研英語真題詞彙規律大總結
    摘要:詞彙題主要出現在完型填空和少部分閱讀理解中,也是大家記單詞最為直觀的檢測結果。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年考研詞彙題的規律,以供大家參
  • 【求學視點】英語四六級成績能代表考研英語水平嗎?
    注重基礎知識的測試,加強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核在近幾年的考研英語試題中不在設置單純考查詞彙、語法的項目,這是否意味著考研試題忽略了對基礎知識的測試?在2002年至2014年的考研大綱中,都明確要求考生具備「在交際中更準確、自如地運用語法知識」這一語言能力。
  • 抓住考研英語命題規律 有備而戰
    考研英語閱讀理解所佔分值最大,當然也是衝刺英語高分的關鍵。如何攻克閱讀理解,憑藉詞彙與技巧固然重要,但把握命題規律更為重要,這往往會起到高屋建瓴、提綱挈領的作用。抓住考研英語命題規律,有備而戰!本文就帶大家一起了解閱讀理解命題規律,斬獲英語高分不再是空想!
  • 金凌虹點詞成金:2015考研英語詞彙備考之大綱解讀
    "除掌握詞彙的基本含義外,考生還應該掌握詞彙之間的詞義關係,如同義詞、  近義詞、反義詞等";  解讀:考研英語命題過程中,根據《大綱》的規定,會在文章的原文內部、原文與正確選項之間應用"同義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原則。
  • 2021考研英語強化備考:閱讀為重中之重
    我們都知道閱讀理解是考研英語中的重點,因其佔據的分值最大,也是相對很難的一項,在考研英語複習中要以閱讀理解為龍頭帶動其他各項但是萬丈高樓不可能一日建成,閱讀也是需要從基礎做起,穩紮穩打拿得分。 所以暑假複習增加詞彙量是重點。
  • 考研英語閱讀:你真的會「讀」文章嗎?
    摘要:在考研英語閱讀中,如何提高閱讀能力以及答題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閱讀技巧以及答題方法進行簡單介紹,希望能幫助考生理順複習思路,從而順利的開展複習。   摘要:在考研英語閱讀中
  • 2016考研英語:閱讀的文章來自哪裡?
    【摘要】在考研英語裡最讓廣大同學們感到頭疼的題型中,閱讀理解可以算一種了。   【摘要】在考研英語裡最讓廣大同學們感到頭疼的題型中,閱讀理解可以算一種了。但是,當我們掌握了閱讀理解的文章類型及來源之後,一切難題都將迎刃而解。考研幫攜手2016大綱解析人第一時間解讀大綱,點擊免費報名。           通常考研英語閱讀理解的文章的類型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經濟類、科學技術類、社會生活及文化類以及其他各類。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些文章的來源。
  • 2017考研英語閱讀:倫理道德類文章詞彙解析(3)
    倫理道德類文章是考研英語閱讀中常考的一類話題,但此類話題比較難,常常有一些詞語語義的不明,讓很多考生頗為頭疼,所以,為了幫助大家攻克此類文章大關,新東方網考研頻道特此分享一些相關詞彙的解析,希望2017考生注意學習和積累。
  • 考研英語可以不背詞彙書,只背閱讀真題中的詞彙嗎?
    有很多小夥伴因為詞彙書實在背不過,所以只背閱讀真題中的詞彙,這種方法到底可行嗎?作為考研的過來人,個人認為這種做法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種非常聰明的英語複習思路。每天按照順序分析做完的閱讀理解文章,將這些句子摘抄在筆記本上,每一個單詞,每一個詞組、每一個知識點以及每一個單詞的相關擴展知識都記下來。直到把第一天做的閱讀理解文章全文分析完為止。這個過程中,你不僅可以了解什麼單詞在真題中的出現率最高,還能結合語境和文章來輔助自己更快的記憶單詞。
  • 考研英語:為什麼文章我看懂了,卻還是做不對閱讀理解?
    近來有不少同學說自己能讀懂文章也能看懂題幹,為什麼一做題還是錯了?距離考試僅剩一百多天了,還有救嗎? 有救!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一個概念就是考研英語於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做對題,其次才是讀懂文章。這裡有同就懵了「我文章都讀不懂,怎麼能做對題?」
  • 細數考研英語閱讀中的新聞詞彙
    摘要:考研英語閱讀中的詞彙很多都是來源於外文報刊,其中少不了一大批與新聞時政相關的短語。但是我們   摘要:考研英語閱讀中的詞彙很多都是來源於外文報刊
  • 2017考研英語閱讀:經濟類文章常識及詞彙表達
    考研英語閱讀,經濟類文章是一個大眾話題,出現的頻率比較高,考生需要對此類文章相關詞彙短語多多積累。下面新東方網考研頻道分享經濟類文章的背景知識和提相關詞彙,大家注意學習。   2017考研英語閱讀:經濟類文章常識及詞彙表達   1.
  • 2016考研英語:面面俱「道」閱讀理解
    摘要:得閱讀者得天下,做好閱讀,考研英語你就成功了一半。那考研英語中的閱讀理解原文究竟出自哪裡?題目難度集中在哪裡?那考研英語中的閱讀理解原文究竟出自哪裡?題目難度集中在哪裡?題型又有些什麼呢?讓小編帶你一起去了解。   閱讀理解是考研英語的重中之重,題量大,分值高,在複習時提升閱讀能力,穩拿閱讀分數很有必要。英語閱讀分為三大部分,前兩部分都是閱讀理解,第三部分為翻譯,下面針對這三大部分的命題規律給大家做一下分析解讀,希望有助於考生更好的開展複習。
  • 2021年山東考研英語(一)大綱:閱讀部分解析
    2021年山東考研英語(一)大綱:閱讀部分解析 2021年山東考研英語(一)大綱:閱讀部分解析每每談到考研英語,過來人常常會說:「得閱讀者得天下。」確實,考研英語閱讀不僅總分值重(佔到了40分),每小題的分值也不少(每小題2分)。
  • 2010年考研春季英語複習:以詞彙和閱讀為主
    為了幫助同學們準備好春季的考研英語複習,文都教育集團考研輔導中心專門組織了多名資深考研輔導專家進行了專題研討,並且聽取了20多位名校研究生的複習經驗,特別為2010年考研的同學,提出了以「詞彙和閱讀」為主的春季英語複習計劃。1、增加詞彙量 牢記高頻詞彙基礎要打牢,否則以後進步會很慢。無論大綱怎樣變化,詞彙都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