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稱是大清皇族後裔,多爾袞十世孫溥儀堂弟,還把家裝修成王府

2020-12-25 鬼龍看歷史

他常年身穿黃色馬甲長衫,留著一尺長辮子。只要在稍微正式的場合,他總是自稱自己是清朝多爾袞的十世孫和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弟,此人就是愛新覺羅·州迪。

雖然愛新覺羅·州迪自稱是多爾袞的十世孫,但是史學家並不贊成這個觀點。因為歷史上的多爾袞雖然有了很多王妃,但關於是否有兒子正史沒有記載,不過多爾袞曾有一個女兒。

愛新覺羅·州迪,廣州人。他有好幾個名字,身份證上是「愛新覺羅·州迪」、臺灣護照上是「周佑錢」,英文名叫「Dick」。多年以來,他一直堅持自己是「多爾袞十世孫」身份,並說其家族滿族人身份一直未得到廣州滿族同族同胞承認,這是造成他的身份被人們質疑的最主要原因。

小編相信如果各位網友身邊有這樣的人,很容易被人們認為是騙子,必須如今這類的騙子隨處可見。但是州迪卻堅持說,「自己的父親曾娶了兩個妻子,州迪將其中一個稱為大額娘,名叫文秀鑽,是滿族人;自己親生母親稱做小額娘,是漢族人。」

但是無論外界對他身份的如何質疑,愛新覺羅·州迪依然我行我素。從2002年開始,州迪決定保留祖先的傳統習俗。於是,他開始穿明黃色衣服,束清朝辮子。不僅如此,為了彰顯自己是皇族後裔的身份,日常生活的中用品非黃色不選。

如今更好的繼承自己祖宗的文化,州迪耗資20多萬元把自己家中裝修成一座清朝王府,在家中的客廳中央還供奉著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多爾袞的畫像。

2007年,州迪從廣州回到遼寧撫順拜祭先祖時,他曾順便去北京拜訪了溥儀的弟弟溥任(註:愛新覺羅·溥任於2015年4月去世,享年96歲)。本人州迪還準備跟溥仁好好聊聊自己皇族後裔身份的問題,沒想到當溥任一看到他的裝扮立即破頭蓋臉地說了他一句,「不要再眷戀清朝,更不要搞特殊化,改去清裝,做回一個尋常普通老百姓。」

可是任憑溥任如何勸說,州迪始終不為所動。從遼寧祭祖會帶廣州後,州迪依舊保持著自己之前的裝扮。每天都讓妻子給他扎辮子,他認為自己身份尊貴,每天必須打扮好了才出門。用州迪的話來說,他這樣做是因為「失著自己可以,失禮不起偉大的祖宗。」

由於州迪經常出現在廣州街頭,這難免不引起記者的注意。為了搞清楚州迪的真實身份,曾有記者就州迪的身份請教了中國滿族歷史文化研究會,結果研究會的研究員給出了一個結果。

「州迪家族住地和家族經商史,明顯就與滿族人歷代相傳的明文規定相違背。主要可疑點有二:1、他先祖時居的擢甲裡據查證僅是當年漢民八旗後裔的居住地;2、州迪家族只要略懂清朝規定,就不會參與經商,因為這些都是與宗族文化最相悖之處。」

相關焦點

  • 此二人,一個自稱多爾袞十世孫鬧火車站,一個在香港滿城塗鴉稱帝
    那種皇帝封建社會早已經雲離我們的生活,但是在我們這個社會卻還有很多自稱是皇族的人士。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兩位一個自稱是多爾袞第十孫,還曾大鬧過火車站;另外一個在香港滿城塗鴉,為的就是給自己稱帝,圈下自己的封地。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兩位吧!
  • 他自稱是多爾袞十世孫,穿黃馬褂大鬧火車站,希望憑藉身份住故宮
    再次提及清朝,猶如夢回大清一般的虛幻縹緲。但是,現實生活中還真就有將夢回大清這個夢做到了極致。他是自稱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單十世孫,名叫愛新覺羅州迪。 一、小辮兒、黃馬褂 州迪說,他是多爾袞的十世孫,漢名周佑錢,末代皇帝溥儀是他的堂哥。 2005年,這條新聞一經播出,便引來多人震驚和熱議。大清早就亡了,哪兒來的神經病想要顛覆國家。
  • 男子自稱溥儀堂弟,為彰顯特殊身份,車站呵斥眾人:你們都是奴才
    而網友們經常評論的「大清亡了」,確切時間應該是1911年10月10日。雖然清朝已經滅亡了108年了,可是滿清時期的貴族後裔,卻依然生活在現代社會中,只不過他們已經被改造成公民了。可是時至今日,卻依然有一些人打著滿清皇族後裔的幌子,在堂而皇之地招搖撞騙。
  • 清亡了108年後,多爾袞10世孫現世,大鬧火車站,要求享皇室特權
    從1636年,皇太極改後金為大清開始算起,到1912年溥儀下詔退位,清朝一共延續了276年,迄今已經滅亡108年了。而清朝滅亡之後,清朝皇室子弟也是樹倒猢猻散,大多數都將自己的滿族姓氏改為了漢姓,為了就是更好的融入到新的社會環境中,比如說滿清八旗中那拉氏改成了那姓、南姓,鈕枯祿氏就改成了鈕姓、郎姓,甚至連愛新覺羅氏也改為了金、王、羅姓等。
  • 末代皇帝堂弟居廣州?
    昨日,一位在廣州海珠區革新路行走的「怪人」引起了路人的注意,他身穿黃色旗服、束著一條長辮,儼然一個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清代人!他叫愛新覺羅·州迪,自稱是大清皇室後裔、多爾袞的10世孫,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堂弟。為彰顯龍裔身份,其日常用品、服裝更是非黃色不選。州迪稱,如此打扮,主要是表現對宗族文化的尊重和眷戀。
  • 愛新覺羅後代放言要住回紫禁城,乾隆的7世孫還敢穿龍袍祭祖
    多爾袞是清朝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不過他再怎麼厲害,也已經成為了歷史,畢竟自1912年溥儀宣布退位後,清朝就已經滅亡了。 但清朝還有皇室之人活了下來,其中不乏一些喜歡玩「復古」、認為自己比其他人血統高貴的,比如自稱多爾袞十世孫的愛新覺羅·州迪。
  • 他自稱多爾袞十世孫,留辮子穿黃馬褂,為保皇室血脈純正近親結婚
    所以,才會出現那些不願意接受事實的王室貴族,他們到現在還依舊按照皇宮傳統的習俗生活。其中,有一個叫州棠的人,這些年來,他一直聲稱自己是大清正統皇室的後裔。他一直留著長辮子,身穿清朝時期皇帝的衣服,總是高調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引起大家的注意。除此之外,他還把自己的家裡也裝扮成了皇宮的模樣。
  • 多爾袞後代,常以皇族身份自我介紹,為延續血脈,只娶皇族後人
    有這樣一個人,他自稱是滿清正統的皇室血脈,而且自稱是多爾袞第十世孫,他叫做周佑錢,但是他並不認同自己的名字,而是依舊使用愛新覺羅這個姓氏,稱自家叫做州迪,而且稱自己是溥儀的堂弟。不過通過調查發現事實還真是這樣,他說的倒是沒有一點假,而且家裡面還有這族譜可以作證,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我行我素,不想融入到現在的社會中,而一直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他留著滿清時期樣式的辮子,穿著滿清時期的衣服,就連家裡的擺設都是按照滿清風格進行裝飾的,不過看上去的確豪華,估計需要花費不少的錢。
  • 他自稱滿清皇室後裔,以「八阿哥」自居,參加節目要觀眾「跪安」
    同治皇帝死後,慈禧便沒有了直系血脈後人,但葉赫那拉氏依然人丁興旺,那時的滿清貴族就有14萬之眾;在現代葉赫納拉氏族人大多隱姓埋名,不提祖先的舊事,但是近年來蹦出一些滿清皇室後人,高調宣稱要復興滿清皇室;例如在大連有一位自稱"八阿哥"的人,據當地媒體報導,此人名叫郝慶玲,自稱是葉赫那拉氏後裔;他本是大連機車廠的一名工人,每日穿著黃馬褂,
  • 她是愛新覺羅後裔,從不演清宮戲,卻為劉德華破例演一次格格
    對於這些散落的愛新覺羅家族後人,大眾知曉最多的還得是末代皇帝溥儀的下落。當年被馮玉祥趕出故宮後,18歲的溥儀先是在一所王府裡暫住,後來在日本人的保護下又跑到了天津的日本大使館。由於大使館實在騰不開地,溥儀後來又被接到了清朝遺臣張彪在日租界的別墅。在那裡,溥儀一住便是6年。當然,張彪兒子並不像他爸那樣對溥儀盡忠,還收了他6年房租。
  • 愛新覺羅家族作為一代皇族,其在清朝滅亡後,又是怎樣的結局?
    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家族其實活得還算一般,畢竟當時有著皇室優待,溥儀依然住在紫禁城,由國家給養著,那些剪了頭髮的貝勒貝子們依然可以舉著鳥籠在胡同裡遛彎兒。張勳復闢之時,一大群遺老遺少還穿上了早已起灰的朝服,跑到皇宮裡慶賀,可是後面,馮玉祥來了,溥儀被趕出了紫禁城,沒人再慣著他了。
  • 清代北京城,幾個王府都居住過哪些王爺,如今的狀況如何
    從順治開始,一直到溥儀大清滅亡,一共出現了26個親王,14個郡王。一直到現在為止,保存基本完整的王府,一共有12座,我們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介紹。康熙33年,原來的睿親王府,被改成一座寺廟,乾隆41年,正式命名為普度寺,在今天南池子小學之內。乾隆43年,多爾袞被平反,睿親王封號被恢復,多爾袞的五世孫淳穎,繼承爵位。一直到光緒2年,多爾袞十世孫魁斌,曾擔任領侍衛大臣,恢復榮光。
  • 此人是皇室後代,為保證血統純正不娶漢族女子,還曾要求入住皇宮
    清朝已經滅亡100多年的時間了,是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卻非常幸運的成為了普通的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過著非常愜意的生活。在現如今溥儀早已經離開了人世,但是清朝皇室後裔卻到今天還依舊存在,他們有一些人非常的低調,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不會太過於招搖,到去向別人傾吐自己的身份,因此這些人有一些成為了社會的精英以及人才。
  • 男子自稱乾隆7世孫,穿龍袍祭祖,拿出傳家寶後專家無話可說
    夜,聞爆竹聲甚繁,於是乎大清268年,至此夕二畢我們都知道,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清朝,清政府最後一位皇帝是溥儀,大清王朝在108年前就像一把散沙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紫禁城更名為故宮博物院,這讓曾經的皇族禁地也面向大眾開放,所謂「皇族」也像一場鬧劇,匆匆收場。
  • 大清亡了108年,皇室後裔至今留辮子,為保血脈純正拒娶普通人
    曾經的滿清皇室,雖然早已不復存在,但是他們也留下了很多後代,這些清朝皇室後裔,有些改了姓氏,還有些雖然不避諱自己的身份,但是生活得也很低調,也對國家和人民做出了貢獻。
  • 滿清皇室後裔現狀如何?他買不到車票,大鬧火車站:你們都是奴才
    不過卻有一個例外,那便是號稱滿清愛新覺羅家族的後裔,愛新覺羅州迪,他自稱皇族後裔,一心想在新中國獲得皇族的特權,不僅曾經大鬧火車站,還是大聲叫道:「你們都是奴才」!不可思議的跳梁小丑不過如今愛新覺羅家卻出了一個異常高調的人物,他便是愛新覺羅州迪,據他自己交代,他是多爾袞的正統子孫,而且為人很講究排場,不僅家中懸掛著滿清的黃龍旗和「先祖」多爾袞的畫像,甚至連日常用品都一律使用代表正統的黃色。
  • 辨別輩分:幾世孫的算法
    其中「曾孫」——除了「孫之子」意義外,還有其它意義:古代天子為外事(巡狩、朝聘、盟會、戰爭)祭祀天地山川(本系先祖配享)時,作為主祭人的自稱,即「您的後裔」意,而不是「您的『孫之子』」意。例如,《尚書·周書·武成》載:武王伐紂成功,祭祀天地山川後即位,講伐前曾告皇天后土和所過名山大川,「惟有道曾孫周王發,將有正於商。」他祈告的是天地山川,並非自己的曾祖父。
  • 溥儀一生無兒無女,弟弟卻很爭氣,生下的兒子都為國做出很大貢獻
    當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時,並沒有忘記利用這一傀儡皇帝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政府,命溥儀登基稱帝,以實現對中國的統治。溥儀在日本戰敗後,被蘇聯抓去,在戰俘營裡做了很長時間的勞動改造,直到1950年才返回中國。在風風雨雨之後,溥儀一生的後半輩子都是在植物園做研究員,還娶了自己的老婆,當護士,兩人相伴一生,度過了這平淡的歲月。
  • 溥偉,3次錯過皇位,不受溥儀待見,聲稱:有我在,大清不亡!
    事實上,趙姓排位第一源於趙匡胤,他也是赫赫有名的宋太祖。每個朝代都有皇族姓氏,特別是少數民族統治時期,比如遼代叫耶律氏,金代叫完顏氏,元代叫孛兒只斤氏,而愛新覺羅氏是清朝的皇族姓氏。從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開始,愛新覺羅家族不斷繁衍生息,皇族多子多孫的習俗讓愛新覺羅氏留下幾十萬人的根脈。
  • 遙望西夏:西夏皇族後裔在洛陽
    在今天的洛陽市新安縣,生活著一支西夏皇族後裔,這是怎麼回事? 1 墓誌中的家族「秘史」 李春光老人今年已經85歲了。他在新安縣當了半輩子的數學教師,退休後突然「改行」,鑽研起西夏史。連極為難懂的西夏文,如今他對照著字典,也能進行書寫和簡單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