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為何成蓉城「市樹」?除了顏值高還充滿文化韻味

2021-01-09 封面新聞

我的花園有一棵銀杏,她來自遙遠神秘的東方。

每一位深富學養的人見到她,都有一種朝聖的虔誠。

她原本就是一個神靈,集天地之精氣,合千古之靈秀,讓全世界都傾目於她。

我將我的冥思,熔化在我的歌唱中,我進入了銀杏的世界,循形於無限的蒼穹。

——【德】歌德

又是一年銀杏黃時,每年到了這個時節,成都市民成群結隊地奔赴錦繡路、白果林、電子科大、百花潭公園、四川大學等地,與銀杏「親密接觸」。大家期待已久的銀杏美景,已重現在大街小巷和公園校園。也許在一個拐彎處,也許在一抹紅牆邊,也許在一處院落裡,銀杏就會與你不期而遇。

「成都南門的領事館路附近,有兩條社區小街錦繡街、錦繡巷,那裡的銀杏美景令人驚豔,而川大玉章路邊的銀杏植株高大密實,枝葉茂盛,周邊空間開闊,光線充足,很適合拍照。電子科大1600餘棵銀杏樹已經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說起成都市內的觀賞勝地,成都植物研究專家孫海如數家珍。

除了顏值高,銀杏也是一種充滿文化韻味的植物。你知道嗎?銀杏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或許,兩億年前,金黃的銀杏葉曾映照在恐龍的眼眸中;銀杏為成都市市樹,成都最古老的銀杏位於青城山天師洞,樹齡達到1800年;「詩仙」李白、西方詩人歌德都曾有過一段「銀杏緣」……

1

50萬年前

只有中國的銀杏保存下來

銀杏其實是很有文化的,或者說經常被賦予了文化的內涵。在孫海看來,「我國典籍中記載銀杏樹的,最早應當是司馬相如《上林賦》:上千軔,達連抱,誇條直暢,實葉峻茂。」很早以前,銀杏就在我國山林中自由生長,但人們認識它,並給它起了名稱是在宋朝。那時銀杏作為貢品納進,因為它的種子形似杏,而核的顏色是白色,被皇帝賜名為銀杏。到了明朝,因用其去了肉質外皮的種子做藥用,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一書中,又稱其為「白果」。

「銀杏是一種古老而珍稀的美觀的高大喬木,它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是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因此被當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現在野生的銀杏綱一屬一種僅生存於我國,是一種典型的孑遺植物。或許,兩億年前,金黃的銀杏葉曾映照在恐龍的眼眸中。」孫海說。

中生代侏羅紀,銀杏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白堊紀晚期隨著氣候變化開始衰退。至50萬年前,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滅絕,只有中國的銀杏保存下來了。中國西南氣候溫和的山野成為它們最後的棲息地。

今天全球銀杏的分布大都屬於人工栽培區域,銀杏在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均有種植,但國外的銀杏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入的。

古人把銀杏樹稱「枰」「枰仲」,而「公孫樹」是銀杏家喻戶曉的別名。「因為它生長緩慢,從種樹到收穫銀杏果實,至少要30至40年,爺爺種樹,孫子收穫。正因為如此,銀杏樹為健康長壽、幸福吉祥的象徵。」孫海介紹說。

銀杏能在地球上存活如此之久,得益於它極強的生命力,1945年8月6日,美國在長島投下了一顆原子彈,方圓2公裡內的生命都遭殃了。然而離爆炸處800米遠的一棵銀杏樹雖然上半株已完全燒焦,第二年春天卻重新煥發出綠色的生命力,這表明銀杏有極強的抗核輻射能力。

由此,銀杏被譽為「希望的使者」,郭沫若禮讚它是「東方的聖者」「中國人文有生命的紀念塔」。

市民踴躍觀賞銀杏。李貴平攝

2

樹齡1800餘年

成都最古老銀杏在天師洞

據成都市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1983年5月26日,成都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正式命名銀杏樹為成都市市樹,確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成都市的「市花市樹日」。

「我想銀杏被選為市樹的原因有兩個,其一,它是一種古老而珍稀的美觀的高大喬樹,其二,它的壽命極長。」據成都市園林局調查,成都青羊、武侯、成華等十個區現存銀杏古樹2042株,上千年樹齡的銀杏有20棵,銀杏樹已經成為蓉城街道的主要行道樹種之一。當金黃的扇形落葉灑滿街道,林下拾葉的老人、孩童在陽光的照耀下,構成一幅別有韻味的油彩畫。

「成都市有許多樹齡極長的銀杏古樹,見證了成都的歷史。」孫海舉了幾個例子,「比如說,有一棵銀杏樹位於百花潭公園內,樹齡為1700年。長於唐代,據說,在明末曾遭了火焚,清朝又被雷擊,命運多舛,但如今卻還是枝繁葉茂。」

「還有在青城山天師洞的一棵銀杏樹齡已達1800餘年。傳說這棵古銀杏是張天師傳道路過時親手種下的。這棵古銀杏有20多米高,要8個大人手拉手才能圈住樹幹,其生長得鬱鬱蔥蔥,鎖住了青城山的靈氣,張天師終於得大道。正因為如此,它被道家視為「鎮山之寶」。在民間,這棵樹有「白果大仙」的雅稱。」孫海說。

在青城山,清人李善濟曾作《銀杏歌》讚頌:「天師洞前有銀杏,羅列青城百八景。玲瓏高出白雲溪,蒼翠橫鋪孤鶴頂。我來樹下久盤桓,四面蔭濃夏亦寒。石碣仙蹤今已渺,班荊聊當古人看。」

詩人對銀杏的描寫細緻入微,同時又勾勒了銀杏的雄姿和氣勢,讀來令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字裡行間充滿著對銀杏的熱愛和讚頌。

3

造祠立廟供奉

中國古人曾視銀杏為神

俗話說,有用就是福。古代中國人視羊大為美,是因羊有用處、全身是寶。同理,中國人視銀杏樹為福樹,也是因其有用處,全身是寶。

銀杏的種子去皮名白果,白果是銀杏的種核,品味甘美,營養豐富,為上等果品。根據考古資料在春秋戰國時代就被食用。北宋初年被作為皇帝的貢品,極受皇家的推崇。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中記載銀杏食法是:「惟炒煮作糧食為美,以浣油甚良」,《花鏡》則記載白果「核形兩頭扁而中園,或炒或煮而食俱可。」白果可與豬、羊、牛及禽類食物相配,採用炒、蒸、燉、燴、燒等多種烹飪方法,製成各種美味佳餚。

白果不僅是美味佳品,而且是治病良藥,見於歷代的醫書。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白果生食降痰、消毒殺蟲,熟食潤肺益氣,定喘咳,縮小便,止赤白帶下,嚼爛塗於手足治皸裂。

中國人對銀杏樹有著特殊的感情,將之視為神,並為之造祠立廟供奉,如果有人肆意破壞必遭厄運而獲得災難。銀杏樹受到人們廣泛崇拜的原因之一就是銀杏樹幫助人們渡過了劫難,被人們視為救星而加以崇拜。

比如,安徽祁門縣諸口村前街在清朝某年,洪水泛濫成災,溪河下遊受阻,村內一片汪洋,人畜房屋全被淹沒,唯獨生長在村中小丘上的一棵銀杏大樹伸出水面,救下了十數人的性命。至今,當地村居裡的人們仍不忘此樹的救命恩德,年年焚香祭拜。

而在不遠處的安徽歙縣南唐裡鄉有株古銀杏,傳說朱元璋未當皇帝時領兵打了敗仗,被追兵追趕,是此樹救了朱元璋,才得以逃脫。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古銀杏樹被當地人稱為救駕樹,而加以祭祀崇拜。上述事例說明銀杏樹幫助人們渡過了危難,人們出於感恩和崇敬的心理,利用一切機會來表現著對銀杏樹的崇拜觀念。

除了安徽,在上海松江縣有一春申廟,廟殿前有兩株宋代的古銀杏,現高五丈,數人合圍。當地人傳說,元代某年盛夏,上海大旱,田土龜裂,農人心急如焚。紛紛祭廟燒香求雨。有位遠路趕到春申廟求雨的農夫,口渴難耐,想摘幾片銀杏樹葉潤喉,以解乾渴。他用刀在樹幹上開了一個洞口,水似清泉般從洞中流出。當時廟前有一片窪地,流水淌成了一口塘,形成了今日的春申塘,使當地的旱情得到緩解,糧食獲得了豐收。當地人把這兩棵銀杏樹視為神樹,每年焚香祭拜。

4

江油琵琶寺

李白結下一段「銀杏緣」

在四川江油琵琶寺,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美麗傳說:唐代天寶四年(745年)因權貴讒言,詩仙李白離京雲遊,經蜀道,準備返回故鄉江油清蓮。在青泥嶺,郭員外的膝下有一女叫水仙,年方二八,美若天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遠近王公貴族登門說媒的絡繹不絕。但水仙心高氣傲,立誓非英才不嫁。郭員外得知當朝翰林李白光臨,喜出望外,設宴盛情款待,並令愛女水仙彈琵琶助興。李白心曠神怡,詩興大發,一首《蜀道難》躍然紙上,令這對父女讚不絕口。

當時,李白正值壯年,他的夫人早就去世了,已「打光棍」好幾年。有一天,李白和水仙一起到琵琶寺裡進香,正好與仙姑法空相遇,水仙意請仙姑撮合他倆的姻緣。仙姑見李白氣度不凡,儀表堂堂,酷似文曲星下凡,立即點頭讚許,並信手從菩提樹(也就是銀杏樹)上採下根枝條,交給水仙和李白,讓他們將其插在山門,跪拜盟誓,以寓白頭偕老。

可是,誰也沒想到,盟枝扦插後,受到神靈庇護,兩根枝條竟然長成一雌一雄兩棵參天大樹。如今,雄樹偉岸高大,陽剛挺拔,冠蓋濃鬱,而雌樹嬌弱纖細,婆娑嫵媚。1200多年來,兩棵樹就像是一對金童玉女,護衛在琵琶寺前,成為傳唱不衰的佳話。

5

歌德以銀杏表意

德國人稱銀杏「歌德樹」

「我的花園有一棵銀杏,她來自遙遠神秘的東方,每一位深富學養的人見到她,都有一種朝聖的虔誠,她原本就是一個神靈,集天地之精氣,合千古之靈秀,讓全世界都傾目於她。我將我的冥思,熔化在我的歌唱中,我進入了銀杏的世界,循形於無限的蒼穹。」

德國魏瑪銀杏博物館。

這首詩,出自德國大詩人歌德之手。歌德晚年,多情的他曾寄給他鍾愛的年輕女子瑪莉安一片銀杏葉,並於法蘭克福的城堡向她和她的朋友朗誦了這首詩的初稿。歌德最後一次見瑪莉安時,他還帶她觀賞了那棵銀杏樹。

後來,歌德將該詩寫下並粘上了兩枚銀杏樹的葉片,寄給了瑪莉安。雖然這段戀情沒有結果,但歌德以銀杏表達自己的情意,堪稱巧妙。銀杏歷史悠久,生命力頑強,寓意了愛情的天荒地老;銀杏枝幹端直、枝條蓬勃,顯示了愛情的堅貞不屈;黃澄澄的耀眼金色,仿佛詩人滿腔的熱情。

時光過去兩百年,德國千年古城魏瑪,現存歐洲唯一的銀杏博物館。博物館外牆全部塗成深秋銀杏的金黃色,牆面鐫刻著大幅的銀杏圖片以及歌德的生卒時間。院中栽滿銀杏樹,德國人稱之為「歌德樹」,在紀念館裡可以買到銀杏書籤。

/連結/

銀杏,從物種上講一共只有一種,植物品種是指經過人工選擇而形成遺傳性狀比較穩定、種性大致相同、具有人類需要的性狀的栽培植物群體。

佛手銀杏類

即長白果,重約3克,種子為倒卵形狀,核狹長且尖,種仁味甘美。

梅核銀杏類

即圓白果,重約2克,種子形狀為圓形或近似心臟形,種子的頂端微凹入,核為卵形或廣橢圓形,略扁,種仁帶苦味,該品種具有較抗旱澇的優點。

馬鈴銀杏類

為中間型,即該類品種的形態與品質介於上述兩類之間。種子特徵表現為其頂端有凸起小尖,形狀與梅核類有幾分相似,而其核則同佛手類相似。在以上三類之中,佛手銀杏類的栽培性最強,梅核類則較為原始。

桐子果

為栽培變種,產於廣西興安。種子大,為扁圓形狀,核近似圓形,先端寬,鈍圓無尖,基部較寬,兩側稜脊顯著,底部魚尾狀。

大馬鈴

屬於栽培變種,產地為浙江諸暨。種子形狀為矩圓形,頂端圓鈍且有凸起尖頭,基部則平寬,其核肥大,呈橢圓形,先端鈍尖而基部寬圓,中部以上有稜脊,翼不明顯。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陳荷

相關焦點

  • 市花市樹前來報導
    那麼網友們心中,什麼最能代表成都呢網友們回答角度不同,與美食相關的火鍋,與動漫相關的成都同人祭(Comiday),與科技相關的成都科幻,與本土相關的成都人,與文化相關的亞文化。要說什麼最能代表成都,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今天給大家看看芙蓉花、銀杏樹,作為成都市的市花,市樹最能代表成都。
  • 一年一度的成都銀杏季開始了,一起打卡成都最美的銀杏觀賞地
    突如其來的降溫,讓原本秋意綿綿的成都迎來了漫長的冬日寒風凜冽,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成都銀杏季。作為成都的市樹,銀杏與成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高大蒼勁,樹形優美的銀杏樹。每一年的這個時候,成都銀杏最美的時候,冷風一吹,枝頭盡染,灑落一地金黃,那時整個蓉城金黃飛揚,絢麗多彩,遊客也紛紛來到這裡,開啟「最美銀杏觀賞區」打卡模式。一年一度的「紫菊披風曉霞,春風化雨夜賞奇葩」菊展還沒有結束,人民公園又一次為過往遊人開啟了一場唯美的視覺盛宴。
  • 千年古樹、銀杏公園!鄭州周邊幾處高顏值「黃色」聖地!
    千年古樹、銀杏公園!鄭州周邊幾處高顏值「黃色」聖地!又一年的「反色情」季節葉飄搖它不是荒涼的,而是金色的。古銀杏裝飾了初冬的涼意。成百上千的銀杏樹散落在公園裡,西邊有三排銀色,東邊有六排。當氣溫突然下降時,一片樹葉一夜之間落下。綠草如茵,覆蓋著金黃色的扇形銀杏葉,從遠處看,有滿城的金甲感覺,非常迷人!
  • 王屋山「千年銀杏」顏值巔峰期!溢彩流金真好看
    王屋山千年銀杏,據說是老子手植。這棵銀杏佔地畝餘,是中國五大銀杏樹之一。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據「濟源旅遊」的消息,濟源王屋山銀杏目前正逢顏值巔峰期,溢彩流金美地毯,吸引大批遊客前去一睹風採。千百年來,銀杏樹吸日月之精華,蘊王屋山之靈氣,最終鍍上圓滿的金黃,噴薄而出。
  • 濮塘820歲古銀杏樹長勢很好(圖)
    濮塘820歲古銀杏樹長勢很好(圖)    尋訪馬鞍山古樹名木(一)    經歷特大旱災依舊存活下來    「長勢非常好,這樣的銀杏樹在全國都不多見。從我省的情況看,只有亳州一帶有一兩棵古銀杏樹。」每次看到古銀杏樹時,工作了30年的馬鞍山市農委高級工程師潘立斌依然難掩激動之情。
  • 天下銀杏第一樹:樹冠已泛黃,疊翠流金,速來圍觀
    02天下銀杏第一樹在她的身上,碧綠和金黃交相輝映,把秋天的美麗集結於一身,向世人展示著屬於她的美麗,屬於秋天的顏色秋風中,銀杏樹的葉子在秋風中剛剛泛黃,比起那些枝繁葉茂的深綠,則更顯得有韻味,其實一樹風景足以影映四季,從萌芽到初綻,再到繁盛和枯落,途經的是從榮到枯的過程,也是一種生命沉澱的美麗。
  • 揚州市樹之一的銀杏,終於迎來了它一年中最閃光的時刻
    金黃的銀杏葉構成一幅幅秋日美景。市區石塔寺古銀杏。揚州市樹之一的銀杏,終於迎來了它一年中最閃光的時刻。昨天,記者探訪多地看到,多棵古銀杏已是「黃袍加身」,而且,很多地方都有意保留銀杏落葉,讓這幅「秋天的畫作」能保留更長時間。揚州不少道路銀杏進入「觀葉期」作為揚州的市樹,銀杏在揚州的栽種比較普遍。而它們,也成了揚州秋季重要的觀葉樹種。金黃色且呈扇形的葉片,在秋日陽光裡,黃得發亮。
  • 這種樹竟被5個市定為市樹,3所大學定為校花!魅力為何如此之大?
    幾乎每個城市都會選取一種樹、一種花,作為其文化內涵的代表。為了顯示其文化的獨特性,一個城市很少會選擇和其他城市相同的樹和花來做代表。然而這種樹竟被5個市定為市樹,3所大學定為校花!這植物的魅力為何如此之大?1.「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筆者認為,若以華麗程度來作為評判標準的話,鳳凰木絕對能在多姿多彩的樹木中奪冠!
  • 銀杏翻黃又一年
    樹上樹下,連成一體,在朝陽的照射下,明亮得灼眼,明亮得讓人陶醉,明亮得讓人心生暖意。這幾棵銀杏樹,給我們這個小區增添了無限的生氣和韻味。銀杏樹的皮是灰褐色的,上面有許多小疙瘩,用手摸上去有點糙,也很硬。銀杏樹的樹枝是從中間長出來,仿佛巨人的手臂,向四面八方伸展著。我俯身拾起幾枚銀杏葉細細端詳著,葉子兩面都是黃澄澄的,小巧玲瓏,就像是一把小扇子。
  • 滿大街可見的銀杏,怎麼就比大熊貓還瀕危?
    無論如何人們也不會把銀杏和瀕危聯繫在一起,畢竟在我們家樓下,道路兩旁,甚至是公園裡都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而且,許多地方還以銀杏作為景觀,專門種植了大片的銀杏林以供觀賞。似乎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將銀杏作為瀕危物種來對待。
  • 銀杏書籤,印記金子般的大學時光
    家鄉川東有銀杏,不多,仿佛自帶仙氣。上美術寫生課,老師特意帶我們出學校畫銀杏。只見一棵大樹,冠大蔭濃,仰起脖子才看到樹尖。樹型如大骨架的模特,英武中透出俏麗。我把葉子當作書籤,度過了中學時光。在高三緊張的日子,每每看到,就多了一份定力。中學生的心思很簡單:銀杏在冰川運動滅絕大潮時,成了「獨苗」,必定是有些魔力的,祈求給我好運。
  • 江西最美的一棵千年古銀杏,樹高50餘米,地處贛州於都大山之間
    銀杏之美,美在那一片片醉人的金黃。每到秋冬季節,全國各地總能掀起一股賞銀杏的熱潮。銀杏滿樹的金黃總是能讓人忍不住駐足觀賞並與之合上一張影。我們總以為美麗的銀杏在遠方其實不然,在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小溪鄉的安山組就有這麼一棵千年的銀杏。千年古銀杏在我們遼闊的國家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散落著一些。
  • 銀杏經濟:收白果易 收銀子難
    銀杏經濟「銀杏節」的蛋糕究竟多大?今年,錢衝村內多了塊石碑,還請了許多領導來揭牌,正式成為「中國銀杏之鄉」,即將開發成旅遊景區。行走在村子內,除了公路兩旁粉刷一新的房屋外,小道上不時可以看見散落於銀杏樹旁的人家:幾間泥屋,幾件簡陋的生產工具。
  • 銀杏,這種樹很常見,大家知道這樹葉的價值和功能療效嗎
    至於用銀杏表達愛情則來自遙遠歐洲的故事。作為大朝古都的北京,遺留下大量的寺廟。在這些寺廟中,大多數都有市。市銀杏相伴,所以北京是我園也是世界上古銀杏最多的城兩旁。它們那端直的樹幹、汙職,命作方現代化大城市的北京把這種具有的火,批指染耐修剪,少病蟲的銀杏作為常令人感嘆它。
  • 杭州最絢爛的銀杏都在這裡了
    深秋已至,杭州的最美銀杏季也即將開啟。這幾天漫步在杭城街頭,你會發現有不少銀杏枝頭的葉子,或是微微泛黃,或是嫩黃或是青中帶黃,雖然金黃的還不多,但樹下卻已經落下了一層金燦燦的顏色。相比於晚霞般的楓葉紅、落日般的梧桐橙,如蝴蝶飄舞般的銀杏黃似乎更能象徵著濃濃的秋意。
  • 拍銀杏、看表演、逛集市,成都白果林社區銀杏廉政文化周等你打卡
    隨著小雪節氣的到來,銀杏葉迎來最佳觀賞時期,而位於成都市西安路街道白果林社區的銀杏路,也一直是成都人觀看銀杏葉必去的打卡地。11月23日,西安路街道白果林社區舉辦了銀杏廉政文化活動周與銀杏光影攝影打卡周的啟動儀式。
  • 都江堰市舉辦「樂動蓉城 唱響都江堰」惠民音樂會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張雪嬋)12月25日下午,都江堰市「樂動蓉城唱響都江堰」惠民音樂會在都江堰市工人文化宮禮堂舉行,來自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成都樂團的演奏者們,奏響中外經典名曲,為300多名市民群眾帶來了一場藝術享受。樂曲《新春樂》《紅旗頌》,圓舞曲《春之聲》,舞曲《法蘭多爾》……開場幾首樂曲將觀眾帶入古典樂營造的高雅氛圍中。
  • 「銀杏」枝頭真善美 文化深處教育興
    可以說,銀杏是真善美的化身,銀杏的品格為學校文化奠定了精神底蘊,形成了銀杏小學的文化底色。正是基於此,本著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教育目標,學校明確提出「銀杏文化」理念,把銀杏的精神、銀杏的品格、銀杏的美融入教育,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學校文化,為銀杏學子奠定了「求真、向善、尚美」的人生基礎。
  • 先了解一下各地的市樹吧
    也是城市風範品格的代表市樹與一般樹木不同承載了更多當地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價值盤點了全國各地市樹摘選已經確定和備選樹種中備受青睞的植物、白荊樹木犀科梣[chén]屬落葉喬木,高10-12米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分布甚廣也見於海拔800-1600米山地雜木林中中國南北各省區均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