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中外處理方式大不同

2021-02-19 太太學堂

Q:怎樣才能每天收到這種好文章呢??

A:點擊上方藍字「太太學堂」關注即可!

近日,一篇名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作者是一位母親,兒子斌斌剛滿十歲,就讀於北京某小學四年級,最近遭受校園欺凌,心靈受到嚴重創傷並引發急性應激反應。而涉事學生家長和校方對事件的處理態度令其失望。

這件事迅速引發社會大眾對校園霸凌現象的討論。國外研究統計,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會在學校遭遇霸凌。

以下是國外街頭實驗:

誰,來阻止校園欺凌?

面對霸凌,你會怎麼做? 

你,是否會挺身而出?

如何看出孩子已經遭遇霸凌?

如果有孩子遭遇校園霸凌,

家長,學校該怎麼辦?

家長認為 學校、老師的處理很不公平

事發後第二天,文章作者——斌斌母親帶孩子去學校和老師、涉事學生及其家長溝通,兩個學生都對前一日發生的事供認不諱,但扔垃圾筐的學生家長「只是憤憤不平地給我們口頭道了個歉」後來「還在電話裡表示這麼點事不值得大動幹戈地鬧到學校去,我去給你說聲對不起你還不滿意麼」;另一學生的媽媽更是以自家孩子僅是目擊者,與事件無關為由拒絕道歉,把所有責任推到扔垃圾筐的學生身上。

 

老師當天沒有發現情況,得知此事的第一反應是問:「發生這事兒你怎麼不告訴我呢?我在課間操時看見你也沒有發現你有什麼不對勁」,並簡單地將此事定性定性為「就是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

 

後來學校屢勸受欺負孩子的家長放棄「處理懲戒施暴孩子」「讓施暴者的家長道歉」等相關訴求。

而事情傳播開之後,另一名斌斌同班同學家長也證實鵬鵬曾欺負過其他同學,「我孩子回來跟我說,有時候鵬鵬會用拳頭直接砸其他孩子的頭。」

我們一起來看看國外的校園霸凌事件是如何被校方處理的:


英國一名學生被人毆打,校長是這麼處理的

在愛爾蘭一所以校風嚴謹出名的學校裡,一名憂心忡忡的爸爸走進了校長辦公室。他給老校長看了幾張照片,照片上是自己剛上7年級(類似於我國的初一)的兒子(姑且叫他Mike)胸口和背上的瘀傷。這位爸爸說自己的孩子自7年級開學狀態越來越不好,再三追問才知道學校有個同學每天都打他。老校長震驚了,他告訴這位爸爸,自己會親自調查事情真相,然後提出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法。

家長離開後,老校長馬上派人叫那名打人的同學到辦公室。在等他時,老校長決定嚴懲肇事人,還要給所有有潛在暴力傾向的孩子一個提醒,讓他們知道暴力行為的後果。於是他盤算著給他停課三天的處分,或者乾脆停課一周。

但是,停課一周以後呢?如果他故態復萌怎麼辦?老校長長決定先把事情弄清楚再說。肇事者進來了,老校長問:「你知道我為什麼找你來嗎?」

「知道。因為我打XX了。」

老校長很詫異,沒想到這孩子一點都不隱瞞。接著問:「你打XX的時候在想什麼?」

這孩子想了想,說:「我6年級的時候被一個7年級的人打過,但我沒告訴任何人,當時決定當我到了7年級的時候,也要找個人來下手……」

老校長:「你以前被打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孩子想了想,說:「很憤怒,很害怕,很羞辱……」

老校長:「你知道XX這段時間因為這件事情完全喪失了來學校的熱情,每天都處於恐懼和緊張的狀態,完全無法正常生活嗎?

孩子聽完,深深的嘆了口氣,把頭深深的埋下去。

老校長:「」你現在知道自己錯了嗎?」

孩子:「知道了,我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

老校長:「你會向XX親自賠禮道歉嗎?」

孩子:「我要。」

劃重點:


對於施暴者,校長問了幾個問題:

1、」發生了什麼?「

2、」你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想的是什麼?「 而不是你為什麼這麼做)

3、」你知道這件事情對xx造成的影響嗎?「引導施害者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了解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傷害;

4、」你打算如何做,才能彌補對xx造成的影響?「 引導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如此發問,校長沒有任何主觀判斷,僅僅是引導孩子自己梳理出事情真相,並且找到問題解決辦法,孩子的注意力會從」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轉移到」我的行為究竟有何影響,我該如何彌補「。


於是老校長讓孩子到另一間辦公室等待,並叫人去找XX來見他。

XX進來後,老校長關切地共情:「你爸爸已經告訴我發生的一切,我為你的遭遇表示非常難過。」

XX面色凝重。老校長問:「他打你這件事,最讓你覺得難受的是什麼?」

XX想了想,說:「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他打的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有什麼問題? 」

老校長叫進了肇事者,「聽聽他為什麼打你,好嗎?」 肇事者告訴XX自己當年被7年級的同學打過,自己一直忍到7年級才找了XX下手。

XX有點如釋重負,因為他一直以為是自己出了問題,沒想到原來對方打人是因為他自己沒有處理好自己的問題。

然後老校長問肇事的孩子:「你想當著我的面給XX道歉嗎?」

於是孩子很嚴肅真誠地跟XX道了歉說了對不起,他的語氣和神態表明他是真的很懊悔。

最後,老校長問:「孩子,你打算如何彌補你的過失呢?」

孩子陷入沉思,五分鐘後說:「XX,我能明天在學校食堂請你吃午飯嗎?我打算當著所有人的面跟你賠禮道歉。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打你。」

XX接受了肇事者的邀請。

就這樣,這場校園暴力事件平息了。從此以後,那孩子再也不打人了。

劃重點:


對於受害者,校長也問了幾個問題:

1、」發生了什麼?「 父親來學校告知;

2、」這件事情對你有什麼影響?「(校長在XX面前表達了共情)

3、」你覺得這件事情對你來說,最難接受的是什麼?「這是個很關鍵的問題,因為校園暴力(包括嚴重的身體暴力,還有被孩子隔離、被取外號等冷暴力)對孩子身體的影響遠遠低於對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影響,而後者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動力來源,校長需要孩子自己將心底深處最難以承受的事情表達出來。

」你覺得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你才可以完全接受呢?「在這個故事裡面,校長是要求肇事者提出解決方案,而XX則有權利接受或否行這個解決方案。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遭遇校園霸凌?‍

其實,及時察覺校園霸凌事件,家長還真的可以做得更多。如果您的孩子回到家後,出現了一下這些現象,您可能要格外留心了。

突然表現得不願上學  原本並不排斥學校,成績也不錯的孩子,如果突然表現出不遠上學的傾向,可能並不是孩子厭學了,很可能因為學校裡出現了一些令他煩惱頭疼,不願面對和處理的事情。請您留意,或許正是孩子在學校挨欺負了!


無端情緒變化  孩子放學回家經常悶悶不樂,有厭學的念頭,原本活潑開朗的小朋友突然間變得陰晴不定,很可能是學校有什麼事情影響著他。


抱怨有同學針對他  這是您的孩子向您尋求幫助的信號了,您可以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他試著緩解這種情況,並在一定時間內加以詢問,或者把同學請到家裡來玩,不經意的聊聊天,如果長期針對您可得多加注意了。


身上出現傷痕卻不願告知家長  有些孩子放學回家全身髒兮兮,身上還有傷痕,明眼人一看就是打鬥造成的,可孩子還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傷到的,雖然青春期的孩子偶有出現倒也正常,但也不能忽視。


性情變化 行為異常  這個階段就比較嚴重了,如果您的孩子情緒突然特別的不穩定,一點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應,特別的粘人,失眠愛驚醒,拒絕去學校,變得非常膽小怕人,您就該去學校了解了解情況了。


如果孩子遭遇校園霸凌 學校該怎麼辦

再總結一下上面那位校長處理校園暴力問題的核心原則和方法:

1、保護受害人自尊心和自信心最為關鍵,遠遠比解決身體上的傷害重要。所以,如果自己孩子受到欺負,千萬不要再跟他說 」你怎麼這麼膽小,他打你了,你打回去啊!「

2、讓肇事者明白並且體會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後果,是他因為懊悔而停止不良行為,而不是因為害怕懲罰。

3、讓孩子們學會自己處理問題,而不是依靠大人的權威地位代替他們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遭遇校園霸凌 家長該怎麼辦

家長不能24小時陪在孩子身邊,有哪些做法是您現在就該教給孩子,防止校園霸凌的?如果您的孩子真的遭遇了校園霸凌,哪些事兒是您一定要做的呢?


教會孩子自尊自愛和自我保護 校園霸凌尤其容易發生在一些低自尊,遭受欺負而不反抗的孩子身上。

所謂「人都喜歡找軟柿子捏」,如果有同學欺負自己,而自己不去反抗,只是一味地自我懷疑,那麼就會加重被欺負的可能性。很多情況是,有些家長在加重打壓孩子的自尊,要求孩子一味順從,這樣是十分危險的,這樣的孩子在學校中,很有可能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相反的例子是,有很多男孩回憶自己遭受其他男生挑釁的經歷,他們的做法是鼓起勇氣揍回去,讓男生不敢欺負自己。這種做法雖然不提倡,但簡單粗暴地表達出一個明確的信號:我不是好欺負的,欺負我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種信號往往保護孩子免受進一步的欺凌。此外,如果事態已超出孩子的應對能力,如文中的案例,那家長就該在孩子被欺負時親自出馬,採取行動,要求學校和老師有所作為,不能聽之任之。

 

用有益人際關係對抗人際孤立和霸凌  容易遭受校園霸凌的還有那些孤僻、不合群、人際交往能力差的孩子。在一些人際孤立的案例中,也許確實有學生有能量鼓勵和影響一大幫同學孤立和排擠某一個人,但也會有學生對被欺負的一方報以同情和善意。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人際關係的能力。這對校園霸凌的影響能產生很大的緩衝作用。

如果千防萬防,孩子還是真的遭遇了校園霸凌並且身心受到了傷害,您也不能慌,下面這幾點將會幫到您:

冷靜,最重要的是孩子  當孩子願意給你講述霸凌發生的情形時,請保持冷靜,不要慌張。

他們談論受害時可能是平靜的也可能是可怕的,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作為一個能夠幫助他們的成年人,你都應該很好地傾聽並作出回應,讓孩子知道這個情況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父母都會站在他這一邊,支持他。你堅定的反應可以幫助孩子形成他的態度,這意味著你們將開始一起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共情,先別追問過多細節  不要一味地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學計較,因為這有可能讓孩子誤以為霸凌事件是因為自身的問題,讓孩子陷入更深的痛苦與自責。對孩子表達共情是很有幫助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向這個孩子傳遞出這樣的信號,他們所描述的事情並不只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常態」,你對於他們一直以來所遭受的殘酷對待感到非常痛心。

 

接納,父母絕不拋棄你  孩子在遭受霸凌後很容易出現極端的情緒,比如對於人際關係異常抗拒,不願意上學等,這個時候家長要寬容對待,因為孩子很可能正處於應激狀態,不要對他產生二度傷害。

 

安撫,先平復孩子的情緒  孩子在極度沒有安全感的時候,更看重別人的關心和關愛,這是要在第一時間讓孩子感受到的,越早的把情緒處理好,對孩子的傷害和日後的影響才能越小,這比起解決事情本身更重要。另外,讓孩子看到你處理這件事的態度和方法,對他來說也是學習應對問題的機會。

 

感謝,你肯將事情講出來,很勇敢  告訴孩子你很感謝他可以有勇氣告訴你這件事。勇氣對於克服恐懼、尷尬和自我懷疑是一個很重要的肯定。同時也肯定他:只有你願意談到這個事情時,家長才有機會可以幫助他,這也是很了不起的。比較有效的一種表達方式是:「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氣告訴我這些,儘管這麼艱難,你卻依然願意告訴我,謝謝你的信任。」

本文由太太學堂編輯整理自網絡

部分文字來自:

《校園暴力,怎一句「孩子開玩笑了得」》

《後悔沒早看到:當孩子被校園欺凌,家長怎樣才能早發現、早預防?!》

如果覺得文章有價值

請轉發到朋友圈、微信群

添加私人微信(chenbei0613)進太太學堂活動群

投稿合作郵箱:bchen2003@163.com

—·END·—

相關焦點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
    近年來校園霸凌這個詞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耳邊,甚至因為校園霸凌導致的悲劇也屢有報導,讓人也十分惋惜。那麼,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呢?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報導,報導裡一名15歲的孩子被6名教職生打死,並被掩埋在當地的一處農田裡,當人們發現時,這名15歲的孩子已經死亡。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此時的家長們該如何處理?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此時的家長們該如何處理?校園霸凌是近幾年來非常普遍的一個問題,在很久之前我對於校園霸凌的了解只限於各種電影,電視劇中的情節,但是沒想到在現實生活中竟然真的有校園霸凌的存在,而且從性質上來說還非常的惡劣。
  •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遭遇校園霸凌?遇到校園霸凌怎麼辦?
    在《請不要隨便欺負我》中,她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提醒小朋友在遇到校園霸凌的時候,積極尋求幫助、合理反抗,學會保護自己。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讀到校園霸凌的幾大關鍵問題——一、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遭遇校園霸凌?首先是不善交際、不合群。喬治是一隻膽小的兔子,經常獨自一個人去學校,這給了大個子邁克可乘之機。
  • 初中生刺死霸凌者獲刑8年,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
    據查,中國中部地區校園霸凌率是令人咂舌的46%,這意思就是,基本上每倆人就有一個曾經或者正在遭遇校園霸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校園暴力案件中,高達11.59%的案件導致受害人死亡。
  • 如果遭遇校園霸凌,我們該如何保護孩子?
    2015年日本內閤府公布的《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顯示:「根據長期跟蹤調查,日本校園欺凌現象普遍,在周期6年的追蹤調查中,近九成學生曾遭遇校園欺凌。」應該說,校園霸凌並不是某個國家或者地區、族群的特色。事實上,校園霸凌已經成為世界性頑疾。除了上文提及的日本之外。據統計,英國有三分之一的兒童曾經遭受霸凌。韓國每3名兒童中就有一人曾遭受校園暴力。在美國,每年有約28%的孩子在遭遇校園霸凌。
  • 初中生刺死霸凌者獲刑8年,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校園暴力案件中,高達11.59%的案件導致受害人死亡。每一起校園霸凌案件都讓人痛心,而這些被媒體曝出的只是冰山一角,「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
  • 柳州男孩遭遇校園霸凌,校長已被免職處理
    校園霸凌是最近這幾年來關注度最高的事件之一,校園霸凌所帶來的傷害,對於未成年人來說,身體上的傷害是可以恢復的,但是心理上的傷害是一輩子都難以修復的,這也就是最近這幾年來這麼重視這個問題的原因,學校是學習的地方,而不是滋生犯罪的溫床。
  • 我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一年了,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問她是怎麼回事她也閉口不言,只是說不想上學後來在小麗媽媽的再三逼問下小麗終於痛苦地開口說出了原因原來,小麗從一年前就開始遭遇校園霸凌小麗媽媽想死的心都有了近些年來,校園霸凌比比皆是已經成為了家長們的噩夢也是無法迴避的話題當孩子遭遇霸凌有些家長覺得應該以牙還牙
  • 當遭遇「校園霸凌」時,我們怎麼辦?(自救手冊)
    其中一個特別多的呼聲就是當我、我的孩子遭遇校園霸凌事件後,我們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好。回答問題首先是來分析其成因。二、從學校的角度來看,行為規範的引導、素質教育重視度、教師對學生公正性管理,學校對於學生的暴力行為監管力度及處理方式等是管控、防治校園霸凌最佳場所。
  • 人生進入新階段,擔心孩子遭遇校園霸凌,家長該怎麼辦?
    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前不久,陝西一小學男生長期遭遇校園霸凌,家長去學校收拾孩子被褥時,發現被褥上有大片血跡,才揭開了孩子的種種遭遇,此事件也再次將校園霸凌現象推到公眾面前。遭遇欺凌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場噩夢,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治癒,可身為家長,並不能時時刻刻守護在孩子身邊,這讓即將迎來開學季的孩子爸媽們很是擔心。
  • 焦點且看繪本裡的校園霸凌處理方式!
    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吃瓜群眾們很難了解,但這個事件的積極意義在於,它啟蒙了千千萬萬的中國家長,讓大家知道了霸凌不是「鬧著玩兒」,校園霸凌一直在真實生活中上演著,除了教育自己孩子勇敢地對霸凌說「NO」以外,還需要學習如何正確處理校園霸凌事件。
  • 校園霸凌是開玩笑?不,美國處理霸凌很嚴肅
    原標題:校園霸凌為何被當成「玩笑話」?美國小學處理校園霸凌很嚴肅!北京一小學霸凌事件刷了教育圈的屏幕。幾個男生用裝有廁紙和尿液的垃圾筐扣在同學頭上。今天不小心打了一下其他人,過幾天不小心拿鉛筆扔到別人的身上,甚至,不小心把其他孩子的大把頭髮扯下來!那麼美國小學是如何處理這些事情的呢?舉個例子。有一天在操場的時候,我突然看到幾個孩子圍在一起,地上有一大把頭髮。我撿起頭髮立馬詢問怎麼回事。旁邊有孩子跟我解釋:「Mark把Betty的頭髮扯下來了!」我警覺起來,把Betty和Mark叫過來一問究竟。
  • 如果你的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
    ,做為孩子的家長,每當聽到校園霸凌的事,內心都憤慨不已。老師說,她每天特別忙,還要處理她們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所以就都罰站一節課。」也就是從那開始,我知道了問題出現在我的教育上,從小我對女兒的教育都是,禮貌、友善、寬容、謙讓,卻沒教給她如何保護自己。寬容並不代表懦弱,一定要教會孩子分辯是非並保護好自己的能力,回來後我除了教會她怎麼勇敢自己去戰勝那孩子,又給她報了武術。從此那孩子再也不敢欺負她了。
  • 女生遭遇校園霸凌,在宿舍被毆打,學校的處理方法讓人大跌眼鏡
    校園暴力、校園欺凌已經成為我們口中最沉重的話題。不僅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身體上的傷害,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家長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在家裡的孩子身上。校園生活應該是一種非常簡單而美好的生活,但它卻因為這個沉重的話題讓人感到難過,希望所有的孩子可以在外面學會保護自己,更不能欺負別人。在晉中發生了這樣一件校園霸凌的事情。一個小女孩在宿舍被幾十個人圍毆。經過十多分鐘的毆打,小女孩的心理和身體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學校的處理方式卻讓家長們不滿,傷了他們的心。
  • 如何做才能讓自己的孩子遠離校園霸凌?
    至於後面的事情完全就交給父母去處理了,孩子根本不用操心。殊不知這一招父母可以輕而易舉的想到,那些對他人實施霸凌的孩子同樣會想到。所以那些經受霸凌的孩子,在遭受暴力的同時,很可能也受到了威脅,在被霸凌之後,他們很有可能出於害怕不敢把自己的遭遇告訴家長和老師,因為生怕被報復而受到新一輪更嚴重的霸凌。
  • 警惕那些沒有成為「新聞」的「校園霸凌」
    近期,玩學君認識的一個特別溫和有禮、言行有分寸的孩子性情大變:每天想各種辦法淘氣,所有碰到他、不熟悉的人都覺得「這孩子怎麼那麼鬧騰?」根據目前發生的傷害類型不同,校園霸凌一般可以分為兩類:肢體霸凌:使用推、撞、踢、抓、拉頭髮、吐口水、反鎖房間等方式,對受害者進行攻擊;心理霸凌:對受害者造成心理傷害,主要包括言語霸凌和關係霸凌。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2019年,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上映,揭開了校園霸凌事件的惡劣性質,引發了全民對於校園霸凌的關注與討論。2020年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百度發布了《加強知識科普,讓孩子遠離侵害——2020世界兒童日搜索大數據》報告。
  • 傅首爾憑一根雪糕發現兒子遭遇霸凌,面對校園霸凌,家長怎麼做?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家長如何教孩子應對面對校園霸凌,家長很困惑,到底是教孩子打回去,還是讓孩子跑,抑或是家長替孩子出頭。一方家長頭腦發熱公然約架,一人進醫院、一人進派出所,結果兩個孩子已經和好了。那麼家長一個應該如何教孩子應對呢?教育專家張敏指出,校園霸凌一定要零容忍,並提出了幾條建議,是比較實用的。
  • 孩子被「霸凌」,忍耐還是反抗,怎樣用力量與智慧解決校園霸凌
    因此,預防和杜絕校園霸凌,家長也應該行動起來,用力量與智慧武裝孩子。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是否有被「霸凌」或被欺負的經歷呢?「霸凌」也許沒到這種程度,但或多或少都有被人「欺負」的經歷。比如同桌的故意捉弄,拿原子筆戳人,這時候是選擇忍耐、反抗還是告老師呢?方法有很多,但不同人的不同做法結果也不盡相同。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被暴打致傷,家長如何才能真正保護孩子
    近日,江蘇一名13歲男孩,在學校遭遇校園霸凌。因為沒向校霸們交「保護費」,就被一耳光打倒在地,連踢帶踹。男孩疼得大哭,打人者卻一邊嬉笑,一邊繼續暴打,旁邊的人還在起鬨:「踹他右邊!踹他右邊!」男孩遭遇如此暴打,卻不敢聲張,直到回家洗澡,才被母親發現傷痕。一問之下家長趕緊帶他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是肺部出血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