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赴日讀研的留學生來說,會寫研究計劃書可謂一項必備技能。因為不僅聯繫教授、出願報考、面試時會用到,修士在讀期間也可能一直需要寫:比如當我們有新的想法要和教授溝通時,往往內容很多不便於口述,一般都寫在研究計劃書裡交給教授過目。
所以,學會寫研究計劃書不只是一項幫助你拿到offer的應考任務,更是進入大學院階段前的必修課。接下來就讓我們以情報學的研究計劃書為例,一起看看要注意些什麼吧~
*為了完成這篇文章,筆者特地向研究室裡的日本人前輩借來了他當年的研究計劃書作為參考。因為覺得日本人研究計劃書的寫作方式對我們中國學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而且這位前輩的論文曾發表在人工智慧學會的期刊上,非常厲害。本篇將會選擇性地選取一些片段進行展示。
一、選題
筆者認為選題可以說是研究計劃最耗費精力的部分之一了。我們選擇的課題要儘量與教授的研究方向一致。
這裡給大家的建議是:先閱讀教授發表過的論文,再閱讀教授所帶的研究室往屆畢業生發表的論文。這樣不僅可以將閱讀過的論文寫進「先行研究」和「參考文獻」裡面,看過這些文獻後,也自然可以揣摩出教授中意的研究方向啦!
二、研究背景
(論文中也常寫作「はじめに」)
寫研究背景最大的作用,是引出想要研究的課題。所以在研究計劃書第一部分,要簡單介紹一下想做的研究的相關學術/社會背景,說明為什麼想做這方面研究、以及自己的具體研究課題。
這裡我們來看看日本前輩的研究計劃書原文。我們研究室是研究自然語言處理的,前輩的研究課題是「通過社交媒體的發布內容來推定作者性格」。以下是簡化之後他的第一段內容構成:
現在Twitterのユーザ數は非常に大きく、毎日の情報を発表して、巨大な商用価値を持っている。TwitterやFacebookなどの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キングサービス(SNS)におけるユーザの性格に関する情報は、SNSマーケティングや情報推薦システムにおいて有用であると報告されている[Matz 17,Wu 13]。SNSユーザの性格推定を目的とした研究ではユーザの投稿內容を利用したモデルが多く提案されている[Arnoux17,Iacobelli 11,Liu 17]。しかし、SNSユーザの中には自ら投稿を通じて情報を発信することよりも他ユーザの投稿から情報を獲得することを目的とするユーザも存在していると考えられます。この場合、「いいね」をしているかに関する情報を利用による精度の向上への効果がよりたかいと考えられます。本研究では、性格情報を利用したシステムの普及を進むできるように、「いいね」を利用して、Twitterユーザの性格自動推定手法を提案する。
以下為這一段的思路總結:
1)進行研究背景介紹:推特用戶數量特別大,產生的數據非常有價值等。
2)提出問題:雖然很多研究都是從社交媒體用戶的投稿來推定性格,但也存在很多用戶不經常原創內容,而是給別人點讚比較多的情況。而我認為也可以將這些點讚的內容利用起來,進行性格推定的研究。(介紹現有研究的不足以及現有研究和自己想做的研究的不同之處)
3)引出自己的研究:所以我的研究是xxxxxxx。
三、先行研究
在先行研究部分,我們要在閱讀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將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總結出來。句式一般是這樣的:
xxx(作者)使用了 xxxx 的方法進行了 xxxx 的研究【文獻索引】
以下摘抄一個原文片段:
Arnouxは以前の性格推定モデルが多くの投稿數を必要とすることに著目し、少ない投稿數でも性格推定が行えるようにガワス過程を使用した単語分散を利用し、性格推定を行っている[Arnoux17].
譯文:Arnoux(學者名)著眼於以前的性格推定模型必然需要大量的投稿數這一問題,為了做到即使使用少量的投稿數也能進行,便利用了使用高斯過程的單詞分布進行性格推定。[Arnoux17].
另外,在介紹完前人使用的研究方法之後,我們也可以寫出這種研究方法的缺點,或者你的方法和這種方法的不同有哪些等等,來展示自己的獨創性(オリジナリティー)。這就是研究計劃書的第二部分。先行研究和接下來的研究方法部分,是研究計劃書的主軸,可以佔計劃書的大部分篇幅。
四、研究方法
作為還沒有入學的學生,在研究方法這塊並不需要拿出一個完美的方案。畢竟如果方案都已經完美了,就沒必要讀修士了對吧( ̄ェ ̄;)
就研究計劃書來說,一個好的框架和想法要遠遠比細枝末節要重要。所以我們需要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可行的、合理的方案。之後再通過修士兩年間的學習去一步步地實現和改進這個方案。
對理工科同學還有個特別Hints:研究計劃書最好加上研究方法的流程圖。一個清晰的流程圖可以簡明扼要地展現出整個研究方法的過程,也為文章增色不少。
以下是將學術用語去掉之後,前輩的原文中研究方法部分的書寫句式:
根據某先行研究的理論,可以發現xxxxxxxxxxxxxx。與先行研究不同的是,我的研究方法有著xxxxxxxxxxx的特點。我的研究有著xxxxxxxxxxxxx的意義:比如在商用領域,對社交軟體使用者性格的推斷可以更精準地推薦內容,在社會領域則xxxxxxxxxxxx(這部分也可以獨立成「研究意義」作為整個研究計劃書的第五部分)。在修士期間,我將用xxxxxx的方式整理數據,使用xxxx算法進行實驗,並對xxxxx部分進行改進和研究。
五、參考文獻
終於來到研究計劃書的最後一個部分了。日本的版權意識非常強,所以參考文獻部分一定不要掉以輕心,格式一定要標準!另外在閱讀文獻時不要只閱讀中文文獻,也要適當看一些日文和英文論文才能更全面。
關於文獻的查找方法,查找日本文獻比較常用的是CiNii(日本綜合學術信息資料庫),查找中文和英文文獻用知網、谷歌學術(也可以用小米學術或者谷歌學術國內源)比較好。教授和研究室前輩的論文一般在大學官網的研究室網頁或教授本人的個人主頁中都可以找到。
關於文獻的標準格式,筆者推薦使用文獻網站的導出參考文獻的功能,方便又精確。其中CiNii的是「書き出し」功能,類似的有谷歌學術的引用功能,還有知網的導出文獻功能。注意!從不同網站的格式導入到文章中時要統一哦~
-------------------------------
以上就是今天關於情報學研究計劃書的全部內容啦,有沒有解答你的一些疑惑呢?覺得有幫助的同學快把它分享給其他需要的小夥伴噢!如果同學們還有任何想要了解的內容,歡迎來諮詢東京學術的專業顧問老師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