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午休「男女混睡」,看到老師拍下的這畫面,家長們不淡定了

2020-09-05 職場寶媽育兒

自從生孩子當媽媽後,娃的大事小事都會牽掛著我們的神經,牽腸掛肚都沒有一刻消停過。

都說「等孩子上幼兒園就好了」,可當娃上幼兒園後,媽媽們又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過的好不好:吃得飽嗎?冷不冷啊?被小朋友欺負沒?玩的開心嗎?

每天早上送娃進入幼兒園後,不少媽媽都開始抱著手機,盯著孩子的班級群,期待著老師發送娃的照片。仿佛從照片中,就能確定孩子過的好不好!

午休「男女混睡」惹禍,家長們不淡定了

這天,幼兒園老師照例發送圖片到班級群,沒想到卻讓家長們不淡定了,你一言我一句,家長群瞬間炸開了鍋。

原來中午睡覺時,班上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小朋友,發現身邊的女孩被子被踢開了,就趕緊幫忙把被子蓋上。而這一幕湊巧被老師剛好拍到,沒有考慮太多的老師,就將這些照片發到了班級群。

看到這些照片,有的家長對男孩的行為誇讚道:「長大後一定是個暖男,從小就這麼懂事會照顧人」;部分女孩家長疑慮道:「孩子們都5歲多了,[男女混睡]真的好嗎?」

尤其是踢開被子的女孩家長,更是情緒激動的質問老師:「一個月繳了那麼多錢,為什麼還要[男女混睡],孩子們早已有了性別意識,長期這樣混睡,將會模糊他們的性別意識,不利於身心成長」。

女孩媽媽的一席話,激發了家長們對[性別意識]的關注,紛紛響應起女孩家長,認為幼兒園[男女混睡]不合適,讓老師給出一個解釋。

面對炸開了鍋的班級群,幾個老師顯然招架不住!幾分鐘後,班主任給出了解釋:「各位家長,今天之所以[男女混睡],是因為班上有個小朋友發燒了、咳嗽嚴重,怕影響其他小朋友,教室、臥室內外全部都消毒了,導致床鋪不夠!平時都是分開睡的。

聽著老師的回答,家長們紛紛表示:「分開睡就好!孩子們都長大了,混合睡的確不合適」。

幼兒園午休「男女混睡」,真的不合適嗎?

幼兒園午休「男女混睡」真的不合適嗎?我諮詢了幾個做幼兒園老師的閨蜜,她們表示:目前很多幼兒園午休都是「男女混睡」的,實現「男女混睡」有這幾個好處:

①孩子們正處性意識的萌芽期,對男、女的身體充滿了好奇心,實行「男女混睡」或「男女混廁」不僅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還能培養他們正確、坦然的認識身體器官。

②孩子們「混睡」、「混廁」,有利於早期的性別教育,從育兒的認識發展來看,此時的孩子對不同有較清晰的觀察和探索,並沒有任何惡意,只要家長和老師引導正確,就能幫助孩子們自然而然對性的認識。

正確認識孩子的性別發育期

正確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非常有利。

①0-3歲,是孩子性別的識別期

0-3歲時孩子性別意意識的初期發展階段,一般而言,2-3歲的孩子,都能夠正確區分自己的性別、辨認男女。

女兒2歲多時,常常就會說:「我們家,爸爸是男孩子;媽媽和我是女孩子」。這是父母需要做的事,正確引導孩子認識性別,但不要性別刻板化。比如跟孩子強調:「女孩子要做這個,男孩子要做那個」等。

②3-5歲,是性別持久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一般會懂得性別不會隨著年紀而改變。像我家姑娘當時常說的一句話:哥哥長大後會當爸爸,我長大後就會當媽媽

此時父母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界限,讓孩子懂得身體的哪些部位是屬於隱私部位,是不能讓別人看、摸的。

每次給女兒洗澡時,我倆的對話就是:「告訴媽媽,身體的哪些部位是不能讓人看和摸的?」女兒會認真的回答道:「衣服和小內褲遮擋的地方,都是不可以的」。

③5-7歲,是性別不變期

對於5-7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認知積累會幫助他們明白:性別不會因為任何狀況和時間而發生改變

此時,父母要做的是幫助他們建立性別界限,比如:爸爸就不要幫女兒洗澡了,媽媽也不要幫兒子洗澡了;同時換衣服時都儘量避開異性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進行性別教育

常言道:「男大避母、女大避父」,男女有別,不僅體現在性別上,更是健康人格的組成部分。因此,在孩子性別發展的關鍵期內,應該積極進行性別教育,將有利於孩子長大後,更好的融入或適應社會。

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進行性別教育的家長們,不妨學習以下方法:

01、正確認識,並認同自己的性別

利用相關繪本,教會孩子正確認識男孩與女孩的身體部位,並告訴孩子,男孩的身體、行為與女孩是不一樣的。同時當面對孩子的疑問時,父母應該大方的告訴孩子。

同時,父母也可以通過一些生活細節,來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比如女兒穿衣偏向粉色、紅色;男孩則偏向藍色,通過衣服的顏色讓孩子來明確自己的性別。

洗澡、上公廁也是一樣,當父母與異性孩子相處時,也是同理,時刻注意引導孩子的性別認識。

02、教會孩子,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從女兒2歲多開始,洗澡時都會引導她認識自己的身體,告訴她哪些部分是隱私部位,隱私部位是不能讓人看和摸的。任何人都不行,若有人試圖觸碰這些部位,要教會孩子勇敢的說不!並且要告訴父母!

03、告訴孩子性別雖有男女,但男女都是平等的

從小就應該告訴孩子,性別雖然有男女,但無論男女都是平等的。男孩子不能因為跑得快、力氣大就有優越感;女孩子若是愛好跆拳道、足球之類的運動,也應該支持。

最後,希望父母都能教會孩子能夠理解男女間的差異,從而學會尊重,尤其是男孩。


END

今日話題:

你支持幼兒園「男女混睡」嗎?

歡迎留言聊聊您的觀點。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內容無關,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午休「男女混睡」,老師拍下這畫面,家長群炸了鍋
    孩子在三歲之後都會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這對於父母來說,當然也能夠稍微輕鬆一些。畢竟幼兒園是早上送去下午接回,孩子的早餐中餐以及午睡都會在幼兒園裡,父母能夠省去不少事情。但是孩子在幼兒園也會有讓家長操心的事情,比如男女混睡就會被一些家長質疑。
  • 幼兒園居然「男女混睡」,老師拍下照片發群後,家長們要「瘋」了
    幼兒園居然「男女混睡」,老師拍下照片發群後,家長們要「瘋」了都說自己的小孩多可愛、多可愛,但是久了就會覺得煩躁,希望他們巴不得快點去上學,離開自己,讓自己清淨兩天。我們小區有個幼兒園,李女士的女兒也在幼兒園裡,已經上學一段時間了。當時覺得選幼兒園選對了,女兒結識到了很多朋友。但是有一天呢,李女士公司午休的時候,手機突然響起一陣消息提示音。李女士打開手機一看,原來是幼兒園家長群已經炸開鍋了,都要瘋了好奇的李女士往上翻了翻,看了看聊天記錄。原來是因為幾張圖片,圖片中的孩子們都在午休。
  • 幼兒園午休「男女混睡」,老師拍下照片發到家長群,家長瞬間炸鍋
    孩子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會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著好奇,會想去到一切他們想去但卻又無法觸及的地方,會嚮往成年人的世界。等到孩子成長到3、4歲時,就會開始被家長們送入到幼兒園之中,所以幼兒園也就成了孩子們真正踏入到這個社會中的第一步。
  • 幼兒園實行「男女混睡」,老師拍下的圖片,讓家長群「風起雲湧」
    幼兒園實行「男女混睡」,老師拍下的圖片,讓家長群「風起雲湧」現在很多家長都比較注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幼兒園的教育更加受到關注。在這個階段往往孩子還不太懂事,幼兒園老師的引導會對孩子有很大影響。有一位寶媽最近正在煩惱一個問題,她發現女兒的幼兒園午睡模式居然是男女混睡。當天孩子的老師拍下幾張孩子午睡的照片,並按照習慣發在了家長群裡,但老師拍下的畫面,卻突然讓家長群「風起雲湧」。原來照片裡一個小女孩的被子掉了,旁邊的小男孩過去幫女孩蓋上了被子。
  • 幼兒園午休「男女混睡」,老師拍下照片發到家長群,群裡瞬間炸鍋
    原因是幼兒園的老師在家長群裡發了一個孩子們午休的視頻,喬女士說,自家女兒很安靜的躺在床上睡覺,之後自己踢開了自己的小被子,這時候旁邊的小男孩幫女兒蓋好了被子!看到這個畫面以後當然更多的家長還是在想:幼兒園這種「男女混睡」的做法真的可取嗎?難道真的不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影響嗎?那我們說真的,現在有很多的幼兒園都存在那種「男女混睡」的情況,甚至還有一些幼兒園不分男女廁所。
  • 幼兒園午休,家長群出現「男女混睡」照片,家長們炸了鍋
    家裡的小朋友開始上幼兒園對很多家長來說都會鬆一口氣,這階段沒有學業壓力,家長不用愁,而孩子開始上幼兒園。意味著主要負責照顧孩子起居的家長可以騰出更多時間來經營自己的事了。除了最初送去幼兒園的哭天喊地外,幼兒園有很多同齡的小朋友,慢慢地孩子們也會習慣幼兒園的生活,融入了新的環境。很多家長會有可喜的發現,孩子突然間長大了,也更懂事了。
  • 幼兒園「男女混睡」,監控錄下男孩午休時的動作,家長們坐不住了
    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不完全,沒有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再加上近年來一些接連不斷的消息,讓父母們非常擔心孩子幼兒園生活的各個環節。幼兒園「男女混睡」,監控錄下男孩午休時的動作,家長們坐不住了唐女士的女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唐女士四處奔走,終於給孩子找到了一個合心意的幼兒園。
  • 幼兒園午休「男女混睡」,老師拍下這張照片,家長群炸開鍋了
    導語:當孩子們開啟集體生活之後,家長們總是會不太放心。有些家長害怕孩子被其他孩子欺負,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吃不飽穿不暖。為了能讓自己安心一點,家長們挑選幼兒園的時候,就會多用心一些。這樣至少在幼兒園的時候,有能力強一點的老師照顧著,家長也不必那麼擔心。
  • 幼兒園男女混睡、男女混廁成常態,老師不當回事,家長坐不住了
    老師群裡曬幼兒午休照,引起家長們熱議,反對聲不斷小雯是一名幼兒教師,平時喜歡在班級群裡秀孩子們日常生活、學習場景的圖片或者視頻,某次中午午休時看到一個小男孩正在給隔壁的小女孩蓋被子,妥妥的暖男舉動啊~讓人覺得十分欣慰,於是隨手拍照上傳至班級群,本以為家長們會誇張孩子暖心懂事,可不曾想引來罵聲一片。
  • 幼兒園午休「男女混睡」引爭議,老師拍照發至群中,家長紛紛炸鍋
    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後,家長們就會開始為了幫助孩子找一間合適的幼兒園而頭疼起來,畢竟幼兒園是孩子步入集體生活的第一站,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幼兒園的教導更是孩子們必不可少的,為此家長們不得不多上點心,然而有些家長挑選的幼兒園真的適合孩子們嗎?
  • 幼兒園孩子午休男女混睡,男孩行為引爭議,男女該有別了!
    在幼兒園,由於孩子們心智不成熟、性別意識還未形成,我們經常能看到男孩和女孩在一起時拉拉小手、打鬧打鬧,人們看後也會覺得很自然。尤其到了中午午休的時候,孩子們都是睡在一起的,老師也不會多想。可最近一家幼兒園監控拍下了這樣一件事,老師看後及時更改了午睡制度。幼兒園午休時監控拍下這一幕後,老師趕忙修改制度很多幼兒園都有午休制度,但每個幼兒園在具體執行方面卻有著很大差異,比如有的是男女分床而睡,有的則是男女混睡,那麼,這樣做分別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哪些影響呢?
  • 幼兒園老師群中發午休照片,家長看後不淡定了:今天必須給個說法
    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家長都會擔心孩子的情況,而在孩子們進入幼兒園後,面對自己初次與孩子分離的情況,多數家長們都會有著「分離焦慮症」,對孩子擔心不已,這時老師為了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紛紛建立家長群,使老師和家長的能夠做到及時溝通,家長在家中也可以隨時隨地的關注孩子們的狀況。
  • 幼兒園老師群中發午休照片,家長看後不淡定了:今天必須給個說法
    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家長都會擔心孩子的情況,而在孩子們進入幼兒園後,面對自己初次與孩子分離的情況,多數家長們都會有著「分離焦慮症」,對孩子擔心不已,這時老師為了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紛紛建立家長群,使老師和家長的能夠做到及時溝通,家長在家中也可以隨時隨地的關注孩子們的狀況。
  • 幼兒園午休實行「男女混睡」,老師拍照發家長群,群裡瞬間炸鍋
    ,於是就找了家裡附近的幼兒園,當孩子就讀一段時間以後她去看孩子一下子就讓她心態崩了,原來這個幼兒園午休是男女混睡,當時琳琳選擇這家幼兒園覺得離家近自然沒什麼問題,也就沒有考察過幼兒園教育設施等。琳琳從家長群看到老師拍攝的照片才發現,孩子們都是男女混睡,學校也沒告知過家長
  • 因學生感冒床位不足,老師將「男女混睡」,小男生舉動引爭議
    自從作為母親生下一個孩子以來,孩子的大事小事總是讓我們擔心,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擔心。都說「等孩子上幼兒園就好了」,但當孩子上幼兒園時,母親們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是否過得好:他們吃飽了嗎?天氣冷不冷?被孩子欺負過嗎?玩得開心嗎?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後,許多母親開始拿著手機,盯著孩子們的班級,期待老師給她發照片。從照片上,你似乎可以判斷出孩子們是否表現良好!
  • "男女混睡"成幼兒園詬病,家長集體抗議,園長:全國都一樣
    但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很多幼兒園居然進行著&34;,這讓很多家長表示接受不了,但幼兒園男女混睡的原因&34;成幼兒園詬病,家長看了之後,集體抗議,紛紛表示不能接受男女混睡,這時候群已經炸開了鍋。園長看到後,告訴家長們:&34;02、家長們不得不知&34;的原因相信很多家長面對幼兒園&34;一幕,都不能釋懷。家長們覺得幼兒園這樣安排, 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孩子也會因此造成性別混淆。
  • 幼兒園午休「男女混睡」,男孩暖心舉動,家長卻直呼:這怎麼能行
    幼兒園午休「男女混睡」,男孩暖心舉動,家長卻直呼:這怎麼能行現在許多幼兒園都會在園區裡裝上360度無死角的攝像頭,讓家長們可以隨時查看孩子們在幼兒園裡的情況,一來這樣可以讓家長們放心,二來這樣也可以隨時找到躲在角落裡的小朋友。但是最近一所幼兒園監控器裡的一幕讓家長們直呼:這怎麼能行!
  • 幼兒園老師曬照片,「男女混睡」惹爭議,一張照片群裡家長都慌了
    所以為了掌握孩子的情況,家長每天都會和老師打電話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到底如何?幼兒園老師曬照片,"男女混睡"惹爭議,一張照片家長都慌了張女士在平時的時候非常注重孩子習慣的培養,基本都會按照現在幼兒園的做作息時間來要求孩子,所以來到幼兒園之後老師也都誇獎孩子非常的聽話,這也就使得趙女士對於自己的孩子非常放心。
  • 幼兒園老師發午休照,孩子們居然「男女同睡」?家長群立刻炸開鍋
    對於剛剛入學的幼兒園的小朋友,不知道能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很多家長都在擔心孩子能吃好嗎?孩子能睡好嗎?孩子在幼兒園裡玩得開心嗎?有的家長真的想去看看孩子,但是又害怕孩子看到自己哭得更厲害了,只能自己在家干著急。唯一能獲得孩子消息的途徑,就屬微信群。老師會把孩子的活動全部發到微信群裡,同時附上照片。
  • 幼兒園老師發孩子午睡照片至家長群,看清女兒小手,寶媽憤怒轉學
    所以老師們也經常會在這兩個環節裡多拍一些照片去分享給家長,有時候孩子們一些比較溫馨的小舉動也都會被老師及時記錄下來。但也並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會換來家長們欣慰的點讚,前段時間,就有一位老師因為所分享的照片讓家長們感到「很不舒服」,從而遭到了眾人的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