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特有的認知功能,寶媽必須了解,真的不能錯過

2020-10-06 石榴大媽說生活點滴

嬰兒期的秘密很多,其中,他們不懂語言,不會說話,不會走路,沒有意識也沒有意志,卻能「白手起家」,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語言有獲得意識。這是因為「嬰兒世界」的認知能力就是獨特的,他們有神奇的「適應性學習」的能力。憑著這種適應性,如果出生在落後的民族,他們就向愚昧方向發展;出生在現代高文明的社會和家庭,就向現代高智能的人發展。

仔細分析,嬰兒認知規律有以下一些特殊之處:

1、形成敏感

出生初期,嬰兒就對最喜愛、最敏感、最願意接觸的事物,極易產生強烈的「感情」,就是形成了對那事物的敏感。一般孩子最易形成「媽媽敏感」、「語言敏感」、「甜食敏感」、「食物敏感」等。

為什麼嬰兒個個喜歡媽媽?因為媽媽是嬰兒接觸最早、最多、最經常、最愉快的刺激物,所以孩子須臾不能與之分離。2歲左右的孩子自言自語地說個不停,那是因為出生後聽慣親切的話語形成了「語言敏感」。他們個個愛吃糖,那是因為最早的食品是甜味的奶。同樣,嬰兒也極易形成「外語敏感」、「音樂敏感」、「繪畫敏感」、「數字敏感」、「識字敏感」、「書本敏感」等等,敏感的趨向力足以造就一個「神童」。

2、印象記憶

只要反覆接觸的事物,嬰兒就有極強的、大的驚人的印象記憶力。所謂印象記憶,就是無需分析,不必理解就能記住各種事物,形象、聲音、行為、習慣,都能囫圇吞棗地吸入腦海,就像攝像機和錄音機一樣,把形象和聲音機械地印刻在大腦之中。這是生命最初幾年孩子適應環境的本能行為。

印象記憶不是一次完成的,往往經過數次、數十次、數百次乃至上千次的反覆接觸,使腦神經元有器質性的變化,這種記憶終生留下痕跡,乃至形成穩定的性格。嬰兒認人、記物、說話和行為,有什麼事先經過理解和分析的呢?無不得益於印象記憶。如果說這是「死記硬背」,那麼「死記硬背」是嬰兒心理發展的必然過程。

3、情境領悟

嬰兒對事物的逐步理解,不靠語言的解釋,解釋反而越來越糊塗,盡可放心地相信孩子有十分出色的領悟水平,生活環境是他最好的老師。

嬰兒初識媽媽的時候,有誰發瘋地向他介紹說:「媽媽就是生你養你的女人,她是你爸爸的妻子?」,但隨著孩子生活感受的豐富,情境領悟完全使他最了解媽媽。其實嬰兒學習其他事物、掌握語言、理解文字,又何嘗不主要靠情境領悟呢?

4、自發模仿

嬰兒的說、唱、畫、做和一切行為全憑模仿得來,而這種模仿是無意的、自發的。

最初的模仿發生在出生後的數月裡,當親人相對正視時,你笑,他也笑;你眨眼,他也眨眼;你吐舌頭,他也微微地吐舌,這被稱做「共鳴動作」的現象就是最初的模仿。此後他模仿一切發音、吐詞、說話和動作,所有語言的發展和行為習慣都是模仿所得。

5、無選擇探求

嬰兒腦的生長和發育,除了依靠物質營養以外,還必須有精神營養——信息刺激。嬰兒的腦本能地尋求刺激,出生的當天開始就「追隨感知」,尋求光源和聲源,接著喜歡交往,愛看說話人的臉,這都是尋求刺激的表現。

以上這些嬰兒特有的認知功能,是人類經億萬年進化、遺傳,儲存在兒童腦內巨大智慧的潛能。早期教育定要深入嬰兒認知世界,借用他們特殊認知的春風,託送孩子起飛。


寶寶在探索


寶寶在觀察


寶寶在尋找

相關焦點

  • 寶媽生病就不能餵奶了?了解母乳餵養五大誤區,避免寶媽走彎路
    分析我們先來解答小許的問題,其實母乳餵養和胸部的大小沒有直接的關係,胸部大小不會影響奶水的質量,胸部小的寶媽奶水也不一定就不足,所以這是個謠傳。除了這個之外,母乳餵養還有很多常見誤區,準備母乳餵養的準媽媽們,可一定要提起了解一下。
  • 這套書不能錯過的認知關鍵期
    兔媽最近收到一位寶媽的苦惱求助:我從寶寶2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給他看黑白認知卡了,也給寶寶買過很多的繪本,但是寶寶都不感興趣。在網上找了好多認知的書,要不就都是真實動物照片,寶寶害怕抗拒,要不就是太過卡通抽象,一直都沒找到合適的讀物。
  • 9-12月齡的寶寶餵養方式有變化,寶爸寶媽要了解哦
    首先是母乳餵養,乳類奶類仍然是嬰兒期的最主要的一種營養來源,同時母乳搭配一些其他的固體食物我們稱之為輔食,這時寶寶成長的年齡段比較重要的一種飲食方式。這個年齡段隨著寶寶的體重增加,他們所需的能量需要通過增加固體食物的能量密度,還有攝入的量來滿足這個需求。所以這個時候寶寶他對原本的母乳的攝入頻次可能會有所減少,這一點寶媽們要理解,不用過多的擔心。
  • 孩子睡覺黑白顛倒,睡覺成了大問題,這幾點寶媽要了解
    但是長時間陪著寶寶熬夜睡不好覺沒精神也是非常的痛苦,家長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是很無奈,難道真的沒有辦法讓孩子早睡嗎?孩子早睡真的是非常難嗎?寶寶一到晚上精氣神十足,睡覺成了大問題,家長直呼:太難辦。孩子睡覺黑白顛倒,睡覺成了大問題,這幾點寶媽要了解。在本案例中:寶寶睡覺黑白顛倒家長該怎麼做呢?利用暫時的緩解,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導致事倍功半。
  • 0-3歲嬰幼兒教育,寶媽們了解多少?可以錯過關鍵期了
    對於早期教育這個詞彙想必大家都略有耳聞,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關於對嬰幼兒早期教育的一些信息,看似簡單的教育裡面可是大有「學問」,對於這些「學問」的知識點寶媽們了解多少呢?1.現在的早期教育也成為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部分,比如一些早教機構會專門為嬰幼兒寶寶提供早教產品,包括:玩具,繪本,動畫片等產品,來幫助寶寶在語言,認知,行為習慣等上的學習以及提升。
  • 0-3歲嬰幼兒教育,寶媽們了解多少?可以錯過關鍵期了
    對於早期教育這個詞彙想必大家都略有耳聞,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關於對嬰幼兒早期教育的一些信息,看似簡單的教育裡面可是大有「學問」,對於這些「學問」的知識點寶媽們了解多少呢?現在的早期教育也成為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部分,比如一些早教機構會專門為嬰幼兒寶寶提供早教產品,包括:玩具,繪本,動畫片等產品,來幫助寶寶在語言,認知,行為習慣等上的學習以及提升。
  • 寶爸寶媽必須了解的新生兒營養需求
    新生兒每天必須足夠地攝入這9種胺基酸。④脂肪:每天總需要量為9-17克/100卡熱。母乳中未飽和脂肪酸佔51%,其中的75%可被吸收,而牛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僅佔34%。亞麻脂酸和花生四稀酸是必需脂肪酸,亞麻脂酸缺乏時出現皮疹和生長遲緩,花生四稀酸則合成前列腺素。⑤糖:足月兒每天需糖17-34克/100卡熱。母乳中的糖全為乳糖,牛乳中的糖,乳糖約佔一半。
  • 你是否錯過了兒童的這個關鍵時期——嬰兒期的俯趴
    導讀:你是否錯過了兒童的這個關鍵時期——嬰兒期的俯趴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是否錯過了兒童的這個關鍵時期——嬰兒期的俯趴!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B超到底能不能頻繁檢查胎兒?寶媽們了解了嗎?
    因為B型超聲診斷儀兼具A,M超聲診斷儀的功能和優點,並做到了更優。所以替代了這兩種超聲診斷儀。其次你需要了解的是超聲診斷儀的工作原理。簡單的講,超聲波從探頭髮射到人體器官,在被檢查的器官部位產生反射,折射,散射,繞射等物理現象。然後這些反射,折射返回來的超聲波再次會被探頭探測到。經過儀器的處理得到器官的某個平面上的斷層圖像呈現在顯示器上。大致成像後與CT和磁共振相似。
  • 嬰兒期的認知發展(二)
    二、思維的發展嬰兒期的思維處於感知運動階段。其典型特徵是直覺行動思維,是指思維活動離不開兒童自身對物體的感知,也離不開兒童自身的動作。即嬰兒思維依靠動作進行,而不能離開動作在動作之外思考,只能反映動作所觸及到的事物。
  • 建議寶媽記住這5個要點
    寒冷冬季,嬰兒連體羽絨褲是很多寶媽育兒必備單品。為什麼嬰兒連體羽絨褲會受到萬千寶媽的推崇?究其原因還在於嬰兒連體羽絨褲能解決寶寶很多實際問題。比如,保暖、快捷大小便、爬行等。讓寶媽輕鬆許多。買什麼樣的嬰兒連體羽絨褲對寶寶才安全?這個問題,很多寶媽不知道。下面從5個方面,給寶媽們說一說。
  • 為什麼「媽寶男」不能嫁,「扶弟魔」也不能娶?
    所以媽寶男也應該屬於渣男範疇,其實媽寶真的非常多,而且有男有女,就是一切以媽媽為中心,一切聽媽媽的話,他的口頭禪就是我媽說,我媽說做家務是女人的事,所以我可以不做了;我媽說女人就該帶孩子,所以不要讓我帶;女媽寶說:我媽說,你賺的錢就該給我用,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 嬰兒期的寶寶,只要三件玩具就足夠了
    這裡的嬰兒期是指10個月前的寶寶。很多家長在寶寶出生前就買很多的玩具,準備以後給寶寶玩。特別是很多玩具標註著開發智力,提高動手能力,協調能力等等功能。更是讓愛子心切的家長們無法抗拒。但嬰兒的玩具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 對於身邊那些沒有母乳餵養的寶媽真的理解不了!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想了好久,該怎麼寫才能上廣大的寶媽們認識到母乳餵養的重要性。以及大家對母乳餵養的認知不足!我本人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是母乳餵養,目前二寶一歲還在母乳餵養中。前幾天和好多寶媽們,寶奶們聊天,發現她們都在勸我給寶寶戒奶,說什麼孩子大了奶水沒有營養了,孩子越長越大就不好戒奶了,還有說寶寶吃母乳就輔食吃的少影響寶寶發育,反正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
  • 嬰兒期的認知發展(一)
    嬰兒期是個體感知覺發展的最重要時期,也是感知覺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更是對兒童感知能力發展的幹預和訓練的最寶貴時期。一、感知覺發展感知覺是個體認知發展中最早發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過程,是嬰兒認識的開端。他們通過感知覺獲取周圍環境的信息並以此適應周圍環境。
  • 寶爸寶媽應該了解這些事
    有學者專門做過這方面研究:把厭食或挑食兒童的認知功能和正常吃飯的兒童作比較,前者的智商比後者低11分和14分。因此,對於孩子吃飯的問題,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寶媽、寶爸們一定要判斷寶寶身體狀況是否出現異常,如果出現疑似症狀一定要先去看醫生,醫生會給出就診和治療建議。
  • 懵懂的嬰兒面龐下,原來藏著這麼多「秘密」,寶媽們都想不到
    孩子的出生本身是一個神奇的過程,小生命在媽媽肚子裡漸漸萌生,和媽媽同生共長,慢慢變大,還會自己「發動」,經十個月左右,與母親共同努力,最終脫離母體,寶媽們的心情是最奇特的。可以說,一個新生兒,給整個家庭帶來的感情和感覺都是微妙的。
  • 寶寶常見的四種哭鬧,寶媽們別再看不懂了
    相信很多的寶媽面對寶寶們的哭鬧都是頭疼不已。哄不好的話就軟硬兼施,這可讓很多寶寶們心涼了一大截啊!因為哭鬧是寶寶的正常生活表達,如果不哭鬧,不表達那才怪了呢!1,受到外界刺激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身體各方面功能都還比較弱
  • 做了2次剖腹產,進手術室真的不能穿衣服?寶媽給你穩穩心
    在很多人看來剖腹產屬於無菌手術,因此做手術的時候是不能衣服進去的,事實上到底能不能穿衣服進去,不同醫院的規定可能有所差異。有的醫院要求必須穿醫院特定的衣服才可以進去,有的醫院管制的相對松一點。允許穿個人衣服進手術室:孕媽第一次剖腹產:穿著衣服直接進手術室第一次做手術的時候,作為新手並沒有準備,穿著自己的衣服就進了手術室,然後在手術室脫下衣服,隨後衣服就被送了出去。
  • 智力測試的結果,各位寶媽不要真的當真,不斷學習才是硬道理
    智力測試的結果,各位寶媽不要真的當真,不斷學習才是硬道理。曾經有一位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認為人對音樂、語言、空間、數學、運動,個人心理調節、人際關係等7種智能,目前智力測試還不能具體將它們全部測試出來,因此智力測試並不能完全體現一個個體智商高低的水平,這僅僅是一個參考價值所以家長務必不要過於相信這個測試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