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怎麼樣,必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2020-10-05 七十二變身

一個孩子能否成才,和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係。

◆ ◆ ◆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上,接受的第一份教育來自父母,影響他的第一個環境是家庭。

家庭教育怎麼樣,必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就如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中所說:

孩子就像一顆小樹苗,家庭環境就是澆灌的水。如果水質過差,最終樹苗不僅不會成為參天大樹,還會枯死。

而好的家庭教育,通常能濃縮為以下6句話。


父母恩愛,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窮養富養,都不如用愛養。

再優秀的教育方法也抵不過給孩子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

心理學家曾奇峰曾說,夫妻關係,是一個家庭的定海神針。

家庭最好的狀態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爸爸媽媽愛孩子,並且隨時隨地表現出來,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幸福。

家庭和睦父母恩愛,會給孩子發自心底的安全感、歸屬感,也讓孩子更自信開朗、豁達樂觀。

更能讓孩子學會如何去愛別人,如何就接受別人的愛。

在父母恩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內心永遠不會匱乏,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永遠不會失去底氣。

以身作則,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顆心靈喚醒另一顆心靈。」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苦口婆心的說教,更不是令行禁止的呵斥,而是父母的自身的言語、行動、品性和格局。

孩子的學習就是模仿,父母通常是孩子模仿的第一對象。

你是什麼樣,你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

託爾斯泰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比起說教,做好自己,端正自己的言行,才是為人父母最好的教育方式。

用心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教育的過程是深度的陪伴和引導。

父母和應該是孩子最好的玩伴,陪他讀書,陪他撒歡,陪他看似漫無目的地行走,也或者陪他研究喜歡的玩具。

哪怕什麼都不做,就那麼安靜地坐在他的身邊,看著他,陪著他,聆聽他,欣賞他,也好!

每個人都要工作,每個人都很忙,但是願不願意擠出時間給孩子有效的陪伴,是父母對於教育孩子的態度。

不要總是想著「等以後」,工作是做不完的,錢是掙不完,但是父母卻是有「有效期」的。

等你終於願意停下來陪孩子時,孩子已經長大了,已經不需要了。

童年只有一次,教育無法重來,在還來得及陪伴孩子的日子,請一定好好珍惜。

允許犯錯,給孩子更多可能

《悟空傳》中有一句話:每個人出生時,都以為這天地都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的時候,便開始長大。

每個孩子都是在「錯誤」中長大。

只有經歷過跌跌撞撞,孩子才能掌握走路的技巧。

只有經歷過調皮搗蛋,孩子才能知道有些底線不能碰。只有經歷過各種添亂,孩子才能掌握獨立生活的能力。

孩子通過一次次犯錯,去勇敢的探索世界,去積累的自己的成長經驗。

父母要做的,就是允許孩子犯錯。

偶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孩子體驗到自己過失的後果,得以「吃一塹,長一智」。

偶爾輔助引導,讓孩子在錯誤中學習知識、積累經驗和提升能力。

偶爾嚴厲懲戒,讓孩子明白有些原則性的錯誤不能犯。假如你是這樣做的,孩子會感激你一輩子。

因為,被允許犯錯的孩子,未來有更多的可能性。

尊重孩子,讓孩子找到真正的自己

周國平說,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種教養。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下意識的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

所以總是代替孩子做決定,總是不願問問孩子想怎樣,總是傲慢的去要求孩子,去批評孩子。

紀伯倫說: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真正的教育是彼此尊重與平等的教育。

卸掉那些以愛為名的偽裝,重新給孩子真正的愛。

給他們理解、尊重的眼神,聆聽他們的想法,彼此尊重,彼此成就。

就像泰戈爾的詩句那樣:「讓你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我,又給我光輝燦爛的自由。」

傾聽心聲,溝通成就和諧的親子關係

很多父母總在說,為什麼孩子越來越不愛和自己說話了?

明明在外人面前,孩子很健談,很開朗,一到自己面前就變成了鋸嘴葫蘆。

那是因為,當孩子什麼都想和你說的時候,你什麼都不想聽,得不到回應的孩子,默默關閉了和你的溝通通道。

有話憋著,有愛藏著,相互隱瞞,有了誤會也不及時坦承溝通,看似是隱忍,是愛,實際上卻正讓彼此變得疏離、陌生,甚至是傷害。

伏爾泰說:「耳朵是通往心靈的道路。」

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物質上的滿足,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

面對孩子,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幸運的孩子都有最佳傾聽者。

也唯有認真傾聽,父母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

決定孩子人生的並不是起跑線,人生更像是一場馬拉松的長跑。

而父母的使命是幫孩子們樹立對生命正確的態度——相信生活是值得努力且應該努力的,人生是可以掌控且無比美好的。

做成功的父母其實並不難,但你需要選擇對方向。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的影響孩子的一生,可見其重要性
    過去的認識裡,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按照現代觀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且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
  • 是該重視起來了,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首先,家庭教育是什麼,來看下百度百科上說的:過去的認識裡,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而按照現代觀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 淺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影響孩子一生的根源所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1.家庭是教育的基石,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發展至關重要 朱永新先生經過長時間的調研,提出「家庭好了,教育才會好;父母好了,孩子才會好;家庭教育好了,學校教育就會輕鬆高效。」
  • 好的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好的家庭教育,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美國人赫伯特說過:「一位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教師。」事實正是如此,著名美籍華人趙小蘭在談到她為什麼能成功時說:我身後有一位成功的男人,我的父親趙錫成。
  • 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作為家長,你做對了嗎?
    作為三大教育種類(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 家庭教育是父母一生的馬拉松
    做父母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過程,家庭教育實際上是自我教育,在陪著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你發現自己變了,變得有涵養和品味了,而孩子也變了,變成了你期待的那個樣子。 孩子出生隨著第一聲啼哭來到人世,6歲以前,吃喝拉撒基本全靠父母照顧,父母是陪伴最多的人,父母的照顧也在向孩子傳遞信息,家庭教育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這個階段的所謂家庭教育,實際上就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有其父必有其子」是對家庭教育成果的高度濃縮,「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對家庭教育的最早認知。 這個階段,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來自於日常生活,身傳言教是主要的方式。
  • 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受益一生,它帶給孩子哪些好的影響?
    宋慶齡曾說: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父母給予孩子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孩子就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那麼,好的家庭教育,會給孩子怎樣的影響?一、好的家庭教育帶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武志紅曾說:「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如果父母相愛,孩子會充滿幸福感。」父母關係好,孩子自然很開心,因為父母是孩子全部的世界。父母親之間良好的關係,才是孩子最渴望也最能給他安全感的東西。
  • 好的教育將影響孩子的一生!這20種家庭教育方法,家長一定要看!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有家長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又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史「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 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葬送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葬送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葬送孩子的一生王營 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往往會葬送孩子一生的幸福。(選自《影響人一生的66個管理寓言》)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葬送孩子的一生這隻老狐狸本來是想保護自己的孩子
  • 教師節:教師會影響孩子一生嗎?
    文 | 小曼陪娃教師會影響孩子一生嗎?有人說會,有人說不會。在我看來,如果教師能影響孩子一生,那是因為家庭教育缺席太多。 說說我身邊真實的被教師影響一生的例子。 高中一位女同學,剛入學高中時,我與她同桌,相處幾天後發現她不僅思維敏捷,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尊敬師長,聽說她還是他們那兒重點初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了我們學校。
  • 家庭教育的分歧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庭裡經常會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夫妻對於孩子的教育意見不一致,常常因此出現分歧甚至是衝突。夫妻教育理念產生分歧的原因和危害歸結起來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夫妻雙方都不懂家庭教育,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因沒有受過科學的、系統的培訓,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以為是、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一生
    從孩子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家庭教育無不貫穿其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尤其是母親的角色,更是孩子家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說,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教育作用比得上100個老師。可以說,沒有家庭教育做基礎,其他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就很難實行。 其次,家庭教育的影響貫穿一個人的一生 學會一段舞蹈,一段時間不練習,可以忘記;學會一種技能,一段時間不實踐,可能生疏;看完一本書,一段時間不複習,也許想不起,但你從小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你怎麼去抹掉重來?!
  • 0-6歲家庭教育決定孩子一生
    0-6歲家庭教育決定孩子一生 2020-07-22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庭教育,影響一生」:這4種教育方法,會毀掉你的孩子
    如果您的孩子將來無法與他人進行比較,或者他的成就不如您預期的那麼好,請不要怪他並反省自己。家庭教育通常會影響孩子的生活。這四種教育方法只會破壞您的孩子。如果您想很好地教孩子,則不必使用「毆打」。或者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解釋這句話,例如棍子的意思,意思是嚴厲的。但是嚴格並不必然意味著「毆打和責罵」,只要嚴格要求孩子,就足夠了。過於暴力的教育雖然可以訓練孩子一段時間,但不能真正說服他,相反,他的心中會有反叛的心理。用棍棒為孝子生兒子只是基於老一輩的觀念,不適合新社會的父母。
  • 好的家庭教育,一般會濃縮為3句話,希望你做到了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底色。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上,接受的第一份教育來自父母,影響他的第一個環境是家庭。家庭教育怎麼樣,必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家庭教育,一般會濃縮為3句話,希望你做到了!再優秀的教育方法也抵不過給孩子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家庭最好的狀態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爸爸媽媽愛孩子,並且隨時隨地表現出來,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幸福。家庭和睦父母恩愛,會給孩子發自心底的安全感、歸屬感,也讓孩子更自信開朗、豁達樂觀。在父母恩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內心永遠不會匱乏,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永遠不會失去底氣。
  • 簡談學堂 |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而且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發展的案例有很多,像人人皆知的高曉松老師,他之前曾在節目中表示過:因為父親的嚴厲,所以自己從小就沒有去問過父親任何一個問題,受此影響,讓他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討厭別人幹預自己、愛較勁兒等。
  • 家長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老師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兩個生活小故事,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影響孩子的一生
    而現在的『中國式教育』以凌駕孩子本身意願上的思想,來控制他們日後的出路,讓他們本身產生牴觸心理,所以他們在青春時期爆發過為激烈。所看問題根本是缺少同一視角的尊重。中國家庭教育觀念過為古板,所以換一種思考方式,來避免青春時期爆發的開始也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02.今天的家長給我很不一樣的感覺,我是一名家教。
  •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是孩子一生的隱痛
    平均每天與父親共處兩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和情商更高視頻中被採訪的父親並不是特例,他只是廣大育兒中父親們的一個縮影,很多爸爸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缺席的。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缺失會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你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 家庭教育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家庭教育。都知道家庭教育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那麼,到底重要到什麼程度呢?背影和丈夫結婚後,我竟然變的和媽媽一樣,經常因為小事和丈夫爭吵,經常會把媽媽的口頭禪掛在嘴邊媽媽還是會「嘮叨」,大部分我都沒有聽進去,我對著女兒「嘮叨」,女兒也幾乎沒有聽進去,女兒有時候還會學著我的樣子去「嘮叨」姥爺,姥爺說:「你們三個人真是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