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生活小故事,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影響孩子的一生

2020-09-03 十九歲的旭陽

回憶裡的我們,有一絲純粹與幼稚。大概少年或者不經世事的我們,總是單純且純粹的。我們習慣的去善待生活的習慣,生活會慢慢轉增回饋給我們,許是下一個轉角我們終將重逢。故事裡的主人公,也許就是曾經的我們。

01.

被束縛,大概是我們的常態。我是兼職的家教常常在人才教育市場遊走,我見過很多的家庭,也教育過不少的叛逆青年。他們在童年時期常常被要求做一些他們不喜歡的事情,導致看見我們這些家教,他們會冷眼相看。那年我見到的他,少了點十幾歲的快樂,面露愁容。我們年齡相差無幾,但是他不喜歡我。我試著和他做朋友,試著去打開他的心結,他漸漸的開始和家人正面討論他的日後發展。討論他的何去何從,他的家人也聘用我為長期家教。

其實我們和孩子可以以同一個視角看待問題,多一些溝通很多的矛盾就會避免激化。而現在的『中國式教育』以凌駕孩子本身意願上的思想,來控制他們日後的出路,讓他們本身產生牴觸心理,所以他們在青春時期爆發過為激烈。所看問題根本是缺少同一視角的尊重。中國家庭教育觀念過為古板,所以換一種思考方式,來避免青春時期爆發的開始也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

02.

今天的家長給我很不一樣的感覺,我是一名家教。遊走在『人才市場』被一個和藹的中年婦女叫去家裡,到了她的家裡我才真正的被震撼。原來家教也有孩子喜歡,孩子第一眼見到我說:「姐姐你長得很漂亮呀!等一會我們一起吃飯好不好啊?」我本想推辭,只是中年婦人也跟著附和,我才選擇聽一聽不一樣的『中國教育』。孩子經常說班級裡其他孩子學習成績怎麼樣之類的,而中年婦女則會說:「孩子我們努力了就好了呀!我們也很棒的。」我大概理解了這個孩子的眼睛裡的光,為什麼是明亮且堅定的。

見過形形色色的家庭,見過很多的孩子看見家教會冷眼相對。而這個孩子給我的感覺,像是一個小大人。而他的母親是以成年人和成年人的方式交流,給予相對應的尊重。所以這個孩子並不會理解,別的家長口中別的孩子是怎麼樣的。給予相同的尊重,會減少很多孩子的悲劇,而更多的時候家長選擇,漠視孩子本人的選擇,選擇強加給孩子自己的選擇,所造就的案例比比皆是。所謂溝通是杜絕一切不必要的的開端,這句話適用於任何的關係,在家庭尤為重要。

很多的時候,孩子會早於成熟。只是時代更新速度過快,或者是家長的疏忽,所見得『中國式教育』的弊端。認為一味的否定會讓孩子有努力的目標,實際上孩子會越來越自卑,適當的鼓勵與溝通才是杜絕悲劇的開端。記得和孩子去體驗他們喜歡的事物,也許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也會突然覺得其實我們和她(他)們沒有距離。

相關焦點

  • 不同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不代表天下的父母都能很好地教育孩子。 教育的發展不光是在學校,家庭教育同樣需要引起重視。然而,我們的大多數父母還沒能主動地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還是帶著受上一輩影響的教育方式,被動地進行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 好的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好的家庭教育,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美國人赫伯特說過:「一位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教師。」事實正是如此,著名美籍華人趙小蘭在談到她為什麼能成功時說:我身後有一位成功的男人,我的父親趙錫成。
  • 家庭教育的影響孩子的一生,可見其重要性
    過去的認識裡,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按照現代觀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且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
  • 「媽媽,我的東西被搶了」,兩個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導讀:「媽媽,我的東西被搶了」,兩個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的東西被搶了」,兩個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淺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影響孩子一生的根源所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1.家庭是教育的基石,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發展至關重要 朱永新先生經過長時間的調研,提出「家庭好了,教育才會好;父母好了,孩子才會好;家庭教育好了,學校教育就會輕鬆高效。」
  • 是該重視起來了,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首先,家庭教育是什麼,來看下百度百科上說的:過去的認識裡,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而按照現代觀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一生
    那是關於一位母親、女兒和菠蘿的故事,母親說「我沒有什麼文化,我不知道怎麼教我的孩子」,所以她堅持讓她的女兒在生活中模仿並學習。她說「我很開心看到她從生活中學習,以及解決問題,要是有一天我不在了,我知道她也可以過得很好」。她沒有什麼文化,卻把家庭教育詮釋的淋淋盡致。
  • 兩位母親分蘋果,影響兩個孩子的一生!相差太大了(建議收藏)
    導讀:兩位母親分蘋果,影響兩個孩子的一生!相差太大了(建議收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兩位母親分蘋果,影響兩個孩子的一生!相差太大了(建議收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庭教育怎麼樣,必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個孩子能否成才,和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係。◆ ◆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底色。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上,接受的第一份教育來自父母,影響他的第一個環境是家庭。家庭教育怎麼樣,必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就如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中所說:孩子就像一顆小樹苗,家庭環境就是澆灌的水。如果水質過差,最終樹苗不僅不會成為參天大樹,還會枯死。而好的家庭教育,通常能濃縮為以下6句話。
  • 「媽媽,我今天可以不上學嗎」兩個媽媽不同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導讀:「媽媽,我今天可以不上學嗎」兩個媽媽不同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今天可以不上學嗎」兩個媽媽不同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受益一生,它帶給孩子哪些好的影響?
    宋慶齡曾說: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父母給予孩子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孩子就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那麼,好的家庭教育,會給孩子怎樣的影響?一、好的家庭教育帶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它具備了這兩個條件:1、媽媽的情緒穩定。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媽媽是願意不斷地學習,讓自己情緒穩定,跟隨孩子的成長腳步而成長。而一個穩定平和的媽媽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邊,觀察孩子需要什麼,然後滿足他,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來源。
  • 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葬送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葬送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隻老狐狸帶著一隻小狐狸生活在一個山洞裡,由於小狐狸的媽媽死的早,老狐狸對小狐狸疼愛有加。每天晚上,老狐狸想起原來一家人的幸福日子就暗下決心,不讓小狐狸吃一點苦,受一點傷害,即使自己粉身碎骨也會堅持這麼做。所以每當老狐狸外出捕食時,都要把小狐狸關在山洞裡,把洞口封的嚴嚴實實,然後拼盡全力去捕捉小動物,小狐狸就這樣在爸爸的精心呵護下,幸福而又快樂地生活著。
  •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是孩子一生的隱痛
    同樣的道理發生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講述的是一個日本女人,主人公川尻松子先後被九個男人拋棄的故事。每一個在松子心裡都認為能長期陪在她身邊,並一直相伴到老的丈夫,可最後,這七個男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拋棄了她。松子的內心太渴望被愛了,這也正是她前面幾次婚姻失敗後沒有吸取教訓,再希望去找到一個人能一直陪她。這份內心愛的缺失,其實來源於松子生命裡的第一個男人,也就是她父親。
  • 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作為家長,你做對了嗎?
    作為三大教育種類(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 家庭塑造孩子心智並影響一生,父母的責任,是實施正確的養育方式
    01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和幾家朋友一起外出旅遊,大家租在一個四合院裡住。一次,聽見兩個年齡相仿的一年級小朋友蘇蘇和莎莎坐在院子的吊籃裡聊天。她們聊到了自己去過的地方、愛看的書、各自的朋友,最後她們聊到了學習。蘇蘇說:「你喜歡哪科?」莎莎:「英語和數學。」
  • 好的教育將影響孩子的一生!這20種家庭教育方法,家長一定要看!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有家長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又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史「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 當孩子說:媽媽,我怕,兩個媽媽的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人生
    導讀:當孩子說:媽媽,我怕,兩個媽媽的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人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當孩子說:媽媽,我怕,兩個媽媽的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人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個鼓勵孩子、教育父母的家庭教育小故事
    一直想把這個鼓勵孩子、卻又教育了父母的小故事分享給大家, 覺得這個故事有著很強的感染力,因為這個故事在教育著媽媽,也教育著孩子,激勵著孩子去努力、去拼搏。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有個女孩沒有考上大學,被安排在本村小學教書,由於講不清問題,不到一周就被學生哄下臺了。
  • 家庭教育有多重要?一節車廂兩種家庭,兩個孩子的差距一眼能看出
    被朋友圈的一張圖片短短一節車廂,其中所表現出兩個家庭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太多的人為之震撼。第一張照片是,孩子規規矩矩地挨著坐在媽媽的身邊,兩隻小手安分的放在大腿上,目視前方,非常乖巧。他身旁有個大大的空位,那是他留給別的乘客的。
  • 家庭教育是父母一生的馬拉松
    做父母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過程,家庭教育實際上是自我教育,在陪著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你發現自己變了,變得有涵養和品味了,而孩子也變了,變成了你期待的那個樣子。 孩子出生隨著第一聲啼哭來到人世,6歲以前,吃喝拉撒基本全靠父母照顧,父母是陪伴最多的人,父母的照顧也在向孩子傳遞信息,家庭教育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這個階段的所謂家庭教育,實際上就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有其父必有其子」是對家庭教育成果的高度濃縮,「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對家庭教育的最早認知。 這個階段,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來自於日常生活,身傳言教是主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