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觀察
今年以來,國內對於械字號的監管日趨嚴格。但與此同時,A股市場也正敞開懷抱歡迎械字號企業的到來。
昨日(12月17日),上海市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23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廣州創爾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爾生物」),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創爾生物是一家應用活性膠原生物醫用材料製備關鍵技術,進行活性膠原原料、醫療器械及生物護膚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旗下擁有創福康和創爾美兩大生物護膚品牌,前者為械字號品牌。
日前更新的招股書顯示,與國內同行業企業相比,創爾生物在國內市場已經具備相對的品牌優勢。作為我國膠原貼敷料產品的開創者,創爾生物擁有全國首款無菌Ⅲ類膠原貼敷料,目前已是國內活性膠原生物醫用材料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
此次成功過會,也意味著,A股「械字號第一股」即將誕生。
招股書顯示,近四年來,創爾生物經營業績一直保持著良好增長。
截自創爾招股書
報告期內(2017年—2020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35億元、2.14億元、3.03億元和1.31億元,基本每年都呈大幅增長態勢,近三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9.67%。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26億元、0.67億元、0.73億元和0.39億元,近三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 66.32%。
超高毛利率是創爾生物業績的一大亮點。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80.57%、83.76%、83.51%和82.51%。
與華熙生物、昊海生科以及錦波生物等同行可比公司相比,創爾生物綜合毛利率水平也處於較高位,且連續四年高於行業平均水平。2020年上半年數顯示,創爾生物82.51%的毛利率高於行業平均的78.81%,也高於華熙生物同期的79.74%。
截自創爾招股書
與A股所有美妝相關上市公司相比,創爾生物毛利率也處於較高水平,目前僅次於2019年毛利率為92.63%的愛美客。
招股書指出,毛利率高的原因在於,創爾生物在研發技術、品牌形象、客戶資源及成本控制等方面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另外,渠道布局也是創爾生物實現快速發展的因素之一。據品觀APP了解,其生物護膚品採取直銷+經銷相結合的模式,其中直銷模式主要是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以及公司自營平臺的銷售。近年來,其直銷模式收入佔比逐年上升,2019年以1.75億元銷售額佔到57.9%。
根據招股書,創爾生物將營收的提升和高毛利率的保持,歸結為護膚品收入佔比的上升。
按照成分類別劃分,創爾生物主營業務主要分為膠原產品和非膠原產品。膠原產品包括醫療器械和生物護膚品,其中生物護膚品包括膠原多效修護面膜、膠原多效修護原液等。非膠原產品則主要包括醫療器械和一般護膚品,其中一般護膚品包括水楊酸祛痘面膜、淨膚亮採面膜等。
2020年上半年數據顯示,膠原產品系列的生物護膚品營收超0.43億元,佔比達到33.34%,非膠原產品中一般護膚品營收為0.13億元,佔比為9.68%。整體上看,護膚品類以0.56億元的營收,佔比公司總營收的43.02%。
截自創爾招股書
按照品牌劃分,創爾生物旗下目前擁有自主創立的兩大品牌創福康和創爾美。前者為械字號,包括膠原貼敷料、膠原蛋白海綿等,產品單價超30元;後者則為妝字號,產品主要以上述生物護膚品為主,銷售單價超過25元。兩者在市場中均屬於中高端定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創爾生物今年上半年價格大幅下調。
創爾生物表示,面對線上渠道的激烈競爭以及疫情影響,公司基於擴大創福康品牌新設旗艦店知名度和吸引流量等因素考慮,推出優惠體驗裝產品,加大線上銷售產品的促銷力度,從而導致主要產品膠原貼敷料、膠原多效修護面膜的線上銷售價格存在一定幅度的下降。
其中,公司膠原貼敷料線上直銷單價由27.96元/片降到15.33元/片;膠原多效修護面膜線上直銷單價由13.68 元/片降到10.73 元/片。隨著未來市場競爭的加劇,創爾生物還存在進一步下調面膜單價的可能。
最新招股書還顯示,自2019年以來,創爾生物新增了杭州謙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美腕(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兩家線上推廣公司,2019年線上推廣服務費比例分別達到1.83%和17.18%。今年上半年,美腕服務費佔比直接升至27.08%。由此可見,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的直播間,正逐步成為創爾生物的主要銷售陣地。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我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的批文合計超過400個。在貼片式醫用皮膚修復敷料領域,創福康以及敷爾佳、榮晟、可復美、可孚、芙清/芙芙、綻妍等品牌共同佔據了近70%的市場份額(按銷售額測算)。根據標點醫藥數據,2019年創福康的市場份額(按銷售額計)排名第二,佔有率(按銷售量計)排名第三。
雖然我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但今年以來,械字號監管明顯趨嚴。前不久,上海市藥監局發布《上海市第一類醫療器械備案工作指南》,對械字號產品名稱、型號/規格的表述方式、配方成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詳細的要求(詳見「化妝品觀察」公眾號《上海再出重拳,械字號要涼了?》)。
其中明確,修護(修復)型、精華型、消腫止痛型、緩解過敏型、抑制色素沉著型、消痘型、抗炎型等表述是「禁用詞」;膠原蛋白等成分成為重點審核對象,要求不得具有藥理學作用;液體敷料等產品配方中添加的相關成分,不可被人體吸收等。
12月11日,黑龍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的《黑龍江省第一類醫療器械備案清理規範工作方案》,對醫用冷敷貼、液體敷料等一類醫械備案產品做出了相關要求。
有不少行業從業者認為,隨著明年新條例的落地,國家對於械字號的監管還將更進一步。「未來械字號市場或許會遇冷。」
這對於創爾生物來說,無疑將提高經營風險。
招股書中也提及,目前公司主營業務涉及醫療器械,「如果未來國家產業政策、行業準入政策、監管規定以及相關標準發生對公司不利的變化,而公司不能在經營上及時調整以適應相關政策的變化,將會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不過創爾生物表示,眼下將會更注重加強研發投入。據悉,本次募集資金的投資項目為「醫用活性膠原生產基地(一期)建設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主要用來提升公司產能以及增強公司未來的持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