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工廠都反應,人越來越難招了。就連「玻璃大王」曹德旺都說:很多辦公室的工作三千元就可以找到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但福耀玻璃四五千元都招不到一個工人。如果偶爾招一個90後,別提有多高興了,真的是靠哄著去工作的,不然還是做幾天就跑了。所以問題來了,除了那些事業有成的90後,其他90後都去哪裡工作了呢?不僅工廠看不到人,很多工作崗位上看不到多少90後,他們都去了哪裡?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很多90後都去送外賣了!
說起90後的打工者的境遇,可以說是令人羨慕。總結起來,有九個字,那就是「不娶妻,不存錢,送外賣」。這種對待他們的態度,更不用說其他人了,連他們的父母都難以接受。很多農村90後不喜歡回家,因為每次回去,父母都會談論這些事情。一旦家人說得太多,雙方一言不合就很容易爭吵。
據相關數據顯示,現在外賣員已經覆蓋了全國2000多個市、縣、區,這些外賣員的平均年齡為31歲。而90後比例為47%,95後新增註冊騎手是去年同期的1.3倍。47%的概念是什麼?也就是說,每10個外賣員中,就有5個是90後,這也難怪其他崗位都沒人了,畢竟大部分人都去送外賣了。這個數據是相當驚人,打開搜索,輸入「90後送外賣的人有所少」,基本上一大排高佔比的外賣員都是90後。
事實上,有專家認為90後打工者的生活態度是不正常的。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務正業,沒有上進心。對此,專家也表示,如果繼續發展下去,結果將令人擔憂。那麼,為什麼90後的打工者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首先就是娶妻難
根據2020年的數據顯示,現在已經有1億90後都是單身,每兩個90後中就有一個不想結婚。而最大的90後已經排在第三位,但90後的整體結婚率還不到10%。在農村,如果一個家庭負債纍纍,基本上不需要過問。原因不過這三個,那就是老人病了,兒子結婚了,要在城裡買房。其實,後面兩個都差不多,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為了娶妻。在現在的農村,結婚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為負債纍纍的人都不在少數。
與其說是不想結婚,不如說是經濟上的壓力。很多年輕人剛剛畢業就要背負房貸、車貸,每月一發工資,還完車貸房貸,除去基本開銷,基本上都不會再有什麼餘額了!
此外,現在的很多女性都將會優先考慮她們以後的生活,她們會把未來的生活條件作為選擇婚姻的重要因素。很多人都不願意在農村結婚,甚至不願意長期在農村生活。有人說,在城市剩女群體中,除了一些優秀、要求高的剩女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農村女孩,她們不願過多地參與農村,但她們也已經成為了城市剩女的主力軍。
存錢難
根據社交大數據顯示,我國90後一代人均存款約815元,低於90後一代的人均1840元。而調查數據顯示,我國30%的90後沒有存款,只有20%的90後存款達到10萬元以上,因此,90後只要有幾萬元的存款,就已經是達到了正常的水平。
那現在90後的開銷是多少?我們先來算一下城市的開銷:租房1000塊,生活費1000塊,夥食費2000塊。不算其他費用,起步就是4000多元了。曾經有一張數據圖表顯示,現在90後的「高薪」平均每月6164元,但實際工資並沒有那麼多。其實,很多90後也都存過錢,但結果是攢的錢越多,購買力就越低。後來,很多人都改變了想法,他們覺得與其一輩子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還不如享受當下,索性就全都拿來消費了!
嚮往自由
有人表示現在的90後都不能吃苦,其實也不全對。但如果與70後相比,確實吃苦能力是比不上他們的,但也並不是說他們不能承受一點生活的艱辛,只是90後對吃苦的理解發生了變化,他們不願再像70後那樣悶頭苦幹。
其實,很多思想自由的90後,總是給人不羈的印象,有著鮮明的個性和追求,所以送外賣對他們來說是個好工作。他們喜歡的是自己的薪水由自己控制,不需要打卡或輪班。為了滿足這些需求,外賣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最好的選擇。而這個行業也是能者多勞,幹多少活,就可以拿多少錢。它極大地滿足了當代年輕人所需要的「自由」,並且錢來得也快。只要自己願意努力,根據每單都可以得到抽成返還,這也是許多年輕人嚮往的職業。
事實上,專家們的擔心是合理的,很多90後現在只是圖一時的輕鬆快樂,不存錢也不結婚。當下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但從長遠來看,肯定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事實上,90後的工人也應該知道,同樣都是沒有學問的打工人,而那些掌握了技術的人,工資也並不低,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因此在送外賣之餘,還是擁有一門技術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