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布局AI新藥研發 招聘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

2020-12-10 網易新聞

市場從來不缺新入局者,醫藥行業更是如此。

日前,華為雲正在招聘機器學方向的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邀請醫藥研發方面的博士加盟,作為一家通訊技術公司,華為此舉被視為進軍醫藥產業的前端領域。

新藥研發歷來是九死一生,據國家藥監局官網和各藥企官網發布數據的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6日,2020年大約有43個新藥在中國大陸獲批上市,外資藥廠依舊是絕對主力。正因為研發路途艱險,因此任何新技術的誕生,都是對疲倦不堪的工業界的一劑強心針。

製藥巨頭如藥明康德、先聲藥業在AI藥物研發的投入上逐年增加,科技巨頭如谷歌、騰訊、百度等也在布局AI+藥物研發賽道,騰訊還推出的AI藥物發現平臺雲深智藥為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了算法支持。

「作為新藥研發的一個工具,AI前景可期。」深創投健康產業基金投資部總經理周伊等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的人士表示,華為的布局將給藥物研發領域帶來新的工具,加速國內新藥研發。但是,也有不同觀點,一位受訪的藥理藥學教授認為:「目前的人工智慧高度依賴於高質量有標識的大數據,而新藥研發包括很多體內生物學相關的工作,未知的東西人工智慧做的事情有限。」

眼下,人工智慧方法已應用於藥物的發現過程,存在的問題也面臨的挑戰,隨著人工智慧的進化,AI也將成為人類擴展科學知識邊界的最有用工具之一。但對於行業來說,尋找新藥永遠在路上。

入局者華為

華為雲官方信息顯示,醫藥智能體(EIHealth)是其AI研發平臺,該平臺是基於華為雲的AI和大數據優勢搭建,為基因組、醫療影像以及藥物研發提供服務。

正在招聘的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其崗位職責也是從事應用計算化學及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ADD)方法進行小分子藥物設計工作,並開發AI輔助藥物研發的深度學習算法。

公開資料顯示,醫藥智能體在藥物研發方面,將深度學習算法和藥物分析融入藥物研發過程,能夠提供藥物研發AI模型、AI算法以及藥物知識圖譜,可以幫助製藥公司提高藥物研發速度,節省研發費用。

目前,其AI技術平臺能夠支持十億節點、百億邊的超大規模圖資料庫查詢,同時還可以提供用於基因和生物網絡數據的圖深度學習算法。

在疫情期間,華為雲聯合四家科研單位共同研發抗疫藥物篩選可視化平臺—「神農項目」,幫助醫生和研發人員對可能的新冠藥物進行評估。

今年9月,在2020年第五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蔣華良院士介紹了與華為雲醫療智能體團隊合作的科研進展,並聯合華為雲發布了基於Model Arts平臺的藥物聯邦學習服務。

一位生物製藥企業的研發人士表示,藥物研發是個比較複雜的過程,但華為技術實力強,長線還是看好華為的AI藥物研發布局,

先行者谷歌

「當華為和頭條在說要做的時候,谷歌已經開始出成績了。」上述生物製藥的研發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Alpha Fold對行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11月30日,Alpha Fold在第14屆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中摘得桂冠。新一代Alpha Fold人工智慧系統能夠精確地基於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的3D結構。其準確性可以媲美與使用冷凍電子顯微鏡、核磁共振或X射線晶體學等實驗技術解析的3D結構。

DeepMind稱對於困擾生物學界50年的「蛋白質摺疊」難題,Alpha Fold系統已成為業內專家認可的解決方案。消息也被《Nature》、《Science》等科學雜誌爭相報導,新成果也立刻獲得了皮查伊、馬斯克等人的祝賀。

科學家們表示,Alpha fold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將幫助科研人員弄清引發某些疾病的機制,並為設計藥物、農作物增產。Nature新聞也指出DeepMind在解決蛋白結構問題上邁出一大步。

對於生物學來說,人工智慧的計算和模擬只是一個輔助,有分析人士認為,實際的測試分子的性能,甚至在生理層面的作用依然需要實際操作。

應用前景幾何?

目前,靶點發現和化合物篩選就是AI提效的兩大重要場景。

在靶點發現方面,藥物發現的關鍵是尋找和確定藥物靶點,AI技術一方面可以從海量文獻中快速抓取有效信息;另一方面,可通過模型模擬分析,加速新靶點的發現。

在化合物篩選方面,AI技術可根據結構和相互作用建模計算,快速從數百萬個小分子中預測能和靶點有效結合併且副作用最小的候選藥物分子。

在藥物設計這一環節,AI平臺可實現全自動設計小分子化合物,並選擇最佳化學結構。

但這兩方面的應用都需要依賴高質量有標識的大數據,這就要求數據點是清晰的,同時是低成本的。

蔣華良院士在公開場合指出,AI藥物研發麵臨的一系列困難和挑戰,AI模型需要大量的數據進行建模,而藥物研發數據的高壁壘、高成本、高機密性影響到了製藥公司數據貢獻的積極性。

此外,分析人士也指出,AI藥物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並助力實驗室分析數據,降低成本和加快研發進程,但藥物研發依舊是需要實驗驗證和臨床試驗,數據上也必須依賴於製藥企業。

可以預見,在涉足AI藥物研發領域之後,華為下一步將會尋求全球知名藥企的合作。

(原標題:藥研新勢力!招聘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華為布局AI新藥研發)

(責任編輯:陳合群_NB12679)

相關焦點

  • 招聘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華為布局AI新藥研發
    日前,華為雲正在招聘機器學方向的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邀請醫藥研發方面的博士加盟,作為一家通訊技術公司,華為此舉被視為進軍醫藥產業的前端領域。新藥研發歷來是九死一生,據國家藥監局官網和各藥企官網發布數據的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6日,2020年大約有43個新藥在中國大陸獲批上市,外資藥廠依舊是絕對主力。
  • 華為招兵買馬強化AI藥物研發?業內人士:符合華為硬核科技定位
    日前華為雲官網顯示正在招聘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崗位職責是從事應用計算化學及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ADD)方法進行小分子藥物設計工作,並開發 AI 輔助藥物研發的深度學習算法,這從側面反映出華為正在加強 AI 藥物研發領域的布局。
  • [上海]百度上海研發中心招聘_C#.Net研發工程師
    職位描述百度上海研發中心成立於2008年12月,是百度最重要的技術研發機構之一,承擔著包括搜索技術國際化支持等百度若干重要項目的研發工作。上海研發中心已經發展成為百度全球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的重要機構,擁有由100餘位海內外一流軟體工程和網際網路人才組成的強大的產品研發團隊,並致力於下一代廣告產品的研發和創新工作。資料顯示,百度上海研發中心招聘開放的職位,除了常規的搜尋引擎研發工程師、JAVA高級研發工程師、測試開發工程師、Web前端研發工程師等職位外,還包括若干經濟學者的招募計劃。
  • 算法工程師研發技能表
    Learning Lab    由於算法工程師這個崗位根據不同的業務場景和應用方向,各自的工作差異相對較大。所以很難有一個一概而論的算法工程師技術棧。比如說做圖像方向的有機器視覺算法崗、做文本方向的有自然語言處理算法崗、做語音的又有語音識別算法崗。本文僅對算法工程師常用的、基礎的、必備的研發技能進行梳理。也就是說,不論你是做哪個業務場景下的算法工作,這些基礎研發技能都是必知必會的。這組技能清單主要包括兩大類型,一類是理論技術,另一類是程式語言和工具類。
  • AI潛入 「潤」新藥研發於無聲
    用文本解析電子病歷數據,實際上是用不同的算法模型處理不同類型的數據,研發和搭建基於中文語言語義為特點的醫療知識圖譜。  除此之外,跨越AI技術與醫學專業難以逾越的知識壁壘也是當前階段AI醫療面臨的難題。  朱瓏舉例說:「在兒科領域,今天AI能夠基於幾百萬份病例,學習近百萬個醫學同義詞、近千萬種關聯關係。
  • 手足口病疫苗等90種新藥獲得證書 中國新藥研發和藥物非臨床安全性...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柳青):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相關負責人22日表示,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以來,新藥研發成果顯著。截止「十二五」末,累計90個品種獲得新藥證書,其中包括手足口病疫苗以及針對肺癌、白血病、耐藥菌防治等方面的新藥。
  • B肝新藥全球研發意願和國內新藥進度
    很多讀者關心國內的B肝在研新藥有哪些,小番健康作為一名新藥研發人員和仿製藥設計試驗人員,從專業性角度談談目前國內關於B肝新藥研發的意願。B肝新藥全球研發意願,國內化藥佔半壁江山,兩種進度比較快從總體上,B肝新藥研發熱度還是有的,但是,目前國內最前沿的製藥企業涉及B肝新藥研發的比較少。現在很多國內製藥企業都朝著肝癌藥物研發進軍,所以,對於慢性B肝患者的治癒藥物應該還要等待。
  • 新藥研發服務(CRO)全球產業鏈轉移新機遇
    與各位一樣,睿晟君時刻關注抗擊疫情的新藥進度,新藥研發是場馬拉松,考驗藥企實力和耐力。我國醫藥行業正處於「仿製藥」向「創新藥」戰略轉型期。國內新藥研發需求的快速增長,同時全球藥物研發服務產業鏈向正國內轉移,兩者結合必定推動我國CRO行業的蓬勃發展。臨床數據統計是藥物研發臨床階段的核心環節,是統計學、生物學、藥學和醫學的完美結合。
  • 深度:新藥研發成本大揭秘
    統計的研發費用包括藥物所有開發適應症的長期動物試驗,公司管理費用,臨床試驗期間和首次批准前的CMC費用。統計的結果如下:換句話說,開發了10個化合物,最終能成1個,其餘的開發那9個藥物的成本也得算在成功的那個頭上。4、計算新藥資本化後研發成本有兩個很重要的變量:研發成功率和研發時間。Tufts Center統計的結果只是簡單的陳述一下結果,具體的細化的推導過程目前筆者還並未找到。
  • 字節跳動將使用 AI 技術研發新藥,正在招募人才
    IT之家12月23日消息 據外媒 techcrunch 消息,字節跳動 AI 實驗室正在北京、上海、美國加州 Mountain View (山景城)招募人工智慧和藥物研發方面的人才。招聘通知中表示,「我們正在尋找合適的候選人加入我們的團隊,在人工智慧 AI 算法的支持下進行藥物發現、製造的前沿研究。」
  • 全球新藥研發排行公布,諾華連續四年第一,自研藥物139個
    隨著全球醫藥市場爭奪的日趨激烈,各大藥企近年來加大藥物研發的力度。根據Pharmaprojects資料庫數據顯示,全球目前在研新藥數量約為1.7萬個。其中,諾華、武田以及施貴寶排名前三,在研藥物數量分別為222個、198個、189個。
  • 中國新藥研發領袖峰會舉行 解析FIC新藥研發探索樣本
    會上,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科研副所長邵峰報告了最新的細胞焦亡研究成果與免疫藥物研發進展;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對全球視野下的免疫治療科技,進行了梳理與展望。而在大會舉行的前一天,同寫意新藥英才俱樂部聯合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還舉辦了「中國新藥研發領袖峰會」,深度解析了中國FIC新藥研發的探索樣本。
  • 新藥研發不用大價錢 打破十幾億神話
    但現任被忽略疾病藥物研發組織(DNDi)醫療顧問的她堅信,剛果的項目能夠完成。結果證明她是對的。數據顯示,DNDi將能在明年批准昏睡症藥物非昔硝唑。它將極大改善昏睡病現有療法:費力的靜脈注射或65年之久的砷基藥物,將被取消。燒錢的活業界普遍認為開發新藥是個燒錢的活。
  •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長聘副教授曾堅陽:人工智慧助力新藥研發
    在2019未來科學大獎高峰論壇——「未來計算:無所不在的應用」研討會上,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長聘副教授曾堅陽帶來了一場《機器智能賦能新藥研發》的演講,講述計算機與新藥研發千絲萬縷的關係。 曾堅陽 曾建陽表示,他的團隊正利用人工智慧算法,發掘藥物新的作用靶點,發現已知藥物新適應症、提升新藥篩選的效率,目前項目研發已進入實驗階段,不斷在研發領域裡創新攀高。
  • 聚焦冷凍電鏡+人工智慧,「埃空間」要讓新藥研發更「簡單」
    作為重要的結構生物學研究方法,冷凍電鏡是目前最先進、發展最快的蛋白結構解析技術,它能獲得核酸、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進而闡釋其功能機制,即了解疾病產生的原理以及在人體內作用的機制,而這也是新藥研發的前提條件。
  • [公告]香雪製藥:關於TCR-T新藥研發項目獲得藥物臨床試驗許可的公告
    [公告]香雪製藥:關於TCR-T新藥研發項目獲得藥物臨床試驗許可的公告 時間:2019年03月21日 18:05:45&nbsp中財網 證券代碼:300147 證券簡稱: 香雪製藥 公告編號:2019-009 廣州市香雪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TCR-T新藥研發項目獲得藥物臨床試驗許可的公告
  • 歡迎報名參加2018新藥研發東方論壇「推新選優」項目路演活動
    上海2018年3月15日電 /美通社/ -- 由生物谷舉辦的「2018新藥研發東方論壇」將於2018年4月11-13日在中國上海舉辦。本次大會採取三會合一的方式,設置三大平行論壇:2018新藥研發東方論壇、2018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國際投資合作大會、2018(第三屆)天然藥物研討會暨港澳臺天然藥論壇。
  • ICDC|新藥研發及伴隨診斷策略專場精彩盤點
    泛生子冠名的「新藥研發和伴隨診斷開發策略」專場於18日下午圓滿順利召開,會議現場特邀了監管方和藥企專家們共同圍繞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政策解讀、中美伴隨診斷申報策略、生物標誌物驅動的新藥研發思路與案例及在精準醫療大背景下整個行業所面對的策略升級等方面內容進行了深度而精彩的分享。
  • 以色列研發治療急性白血病新藥
    新華社耶路撒冷8月25日電(記者陳文仙 杜震)以色列希伯來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日前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一種用於治療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新型生物藥物。  研究團隊稱,這種新藥對患有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小鼠的治癒率達到50%。相關成果刊登在新一期美國《細胞》雜誌上。
  • 中金公司:新藥研發過程經歷了什麼?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國內目前處於創新藥的黃金髮展期,但新藥研發耗時長、投入大、風險高,其研發過程目前還不為大家所熟知,因此我們對新藥發現的發展歷史進行了回顧,梳理了目前新藥研發經歷的整個過程,以期對投資者了解創新藥的研發過程和創新藥投資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