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藥研發排行公布,諾華連續四年第一,自研藥物139個

2021-01-09 騰訊網

作者:小米

來源:健識局(jianshiju01)

全文1872字,閱讀需6分鐘

「按需購買」將成為今後藥企研發的主流。

隨著全球醫藥市場爭奪的日趨激烈,各大藥企近年來加大藥物研發的力度。根據Pharmaprojects資料庫數據顯示,全球目前在研新藥數量約為1.7萬個。其中,諾華、武田以及施貴寶排名前三,在研藥物數量分別為222個、198個、189個。

這已是諾華連續第四年全球在研藥物排名第1名,無論在研藥物還是自研藥物均領先第二名一大截(24/50)。根據諾華近幾年公布的財報,其每年都會在研發方面投入約90億美元,至2024年,諾華製藥全球預計將有15款重磅新產品上市。

與此同時,武田製藥620億美元收購夏爾、施貴寶740億美元收購新基,也讓這兩家跨國藥企一躍成為2019年擁有在研藥物排名第二、三名,並將強生、羅氏擠到第四和第五名的位置。

而輝瑞公司憑藉對Theracon和Array BioPharma公司的收購,其在研藥物的數量從163個增至170個,排名也2019年的從第9名攀升至第6名。

事實上,隨著大量資本的介入,醫藥研發已擺脫單一的自主研發模式,可以預見的是,今後將有更多的藥企會選擇併購重組的方式獲得具有市場潛力的創新品種。

新藥研發的成敗決定著未來醫藥市場的走向,各大跨國藥企也正在積極布局。業內普遍認為,儘管高研發成本、高淘汰率、長研發周期是藥品研發環節必然的趨勢,但這也是企業之間比拼實力的關鍵,全球醫藥行業的競爭門檻也隨之提高。

1

連續四年排名第一

諾華擁有超25款在研重磅產品

2019年5月,在諾華全球研發總部召開的年度管理會議上,諾華全球藥物開發部門(GDD)團隊展示了其富含催化劑的產品管線,包含超過25種潛在的重磅產品。

同時,諾華在2019年將實現多個管線裡程碑,包括Entresto(HF-pEF)、Fevipiprant(哮喘)以及PD-1療法spartalizumab等在內的6項關鍵研究數據有可能加速諾華的增長軌跡。

這一系列的研發成果,也讓諾華成為2019年創新藥物獲批最多的藥企。據健識局統計,諾華公司於2019年在美國獲批新藥的數量是6個,同時在中國獲批的數量是4個,均排名全球藥企的第一名。

諾華全球藥物開發負責人兼首席醫療官John Tsai博士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鑑於中國已經加快新藥審評審批速度,諾華計劃在2023年前在中國提交50個新藥申請。

圖/ 視覺中國

事實上,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也成為每一家藥企絕不輕言放棄的「戰場」。

「中國持續加大改革開放的步伐,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尤其是《外商投資法》的通過,是為跨國藥企創造了更加開放、透明和可預期的環境,為諾華持續投資提供了『定心丸』。」 諾華全球執行長萬思瀚指出,中國的大投資環境使得諾華近年來在中國持續投資。

按照萬思瀚的設想,諾華未來幾年還將為中國市場帶來超過10個新藥。除此之外,公司也在和一些合作夥伴共同把細胞和基因療法帶到中國市場上來。

2

按需購買或將流行

2019年醫藥產業投資約有100起

事實上,全球新藥研發的競爭日趨激烈,在新藥研發方面的投資也越來越多。

根據國際藥品研發數據顯示,新藥研發所需要的成本從1975年約1.4億美元,上漲至2009年約12億美元。現如今,業內保守估計,新藥研發的成本投入已達到15-20億美元。

日益高企的研發成本,僅是藥企研發新藥所要面對的第一道門檻,而越來越低的投資回報率才是藥企研發的真正痛點。

根據德勤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2017年全球TOP12製藥巨頭在研發上的投資回報率僅有3.2%,處於8年來的最低水平,這個數字相比2010年的10.1%降幅顯著。

也正因如此,各大跨國藥企已把新藥研發的目光瞄準了投資市場,近年來投資、併購已成為獲取新藥專利的重要方式。

據健識局統計,不僅僅是武田與施貴寶通過百億規模的併購,壯大自身罕見病、腫瘤等領域的業務模式,提升了自研藥物的數量。而默沙東、諾華、羅氏、葛蘭素史克、禮來均展開了新一輪新藥研發的「投資戰」。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底,羅氏以43億美元完成了對Spark Therapeutics的投資併購。儘管該公司的重磅藥物Luxturna目前已授權給諾華公司進行銷售。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或許也不能排除未來羅氏與諾華在基因治療方面會有進一步的合作。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在醫藥投資領域的投資活動約有100多起。業內普遍認為,隨著新藥研發的成本居高不下,今後投資併購或將成為各大藥企得到重磅品種的又一種方式,「按需購買」模式可能再次流行。

編:逗號

END

相關焦點

  • 諾華4.5億歐元獲默克在研新藥全球權益 默沙東研發總裁明年退休
    (藥明康德)諾華4.5億歐元獲得默克一款在研骨關節炎新藥全球權益近日,默克宣布與諾華達成合作,將其臨床在研骨關節炎新藥M6495(osteoarthritis)的全球開發權益授權給諾華。根據協議條款,默克將獲得5000萬歐元的預付款以及最高4億歐元的裡程碑付款和銷售分成。
  • 醫療保健:諾華重磅藥物LCZ696在華專利被宣布無效 關注在研廠商的...
    [摘要]  事件:  1月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覆審委員會發布諾華重磅藥物Entresto(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LCZ696)的專利審查結果:  專利權人諾華股份有限公司的發明創造《含有纈沙坦和NEP抑制劑的藥物組合物》「宣告專利全部無效」。
  • 多款在研新藥密集發布,半年報預期喜人,廣生堂能否逆轉困局?
    近期,廣生堂發布旗下多款在研新藥的最新進展,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藥物GST-HG151、B肝治療全新靶點創新藥GST-HG121、B肝抑制劑創新藥GST-HG131、新型肝癌靶向藥物GST-HG161。2019年4月19日,廣生堂首次公開披露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藥物GST-HG151全球創新藥獲得臨床試驗通知書的公告。
  • 代理商康哲藥業接手諾華原研藥
    多年以來,全球醫藥併購市場中,國內藥企一直扮演著被外資藥企收購的角色,如今,這一角色發生了轉換。  12月18日,康哲藥業(00867.HK)宣布與瑞士諾華籤署了一系列協議,購買其產品蘭美抒片(Lamisil)和溴隱亭片(Parlodel)中國市場的資產。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康哲藥業這種直接收購外資藥企在國內原研藥市場的做法尚未有先例。
  • 羅氏整合賽諾根加速新藥研發 機構預測2026年銷售額破4200億全球登頂
    原研藥的重要性促使近年來製藥巨頭不惜重金併購創新藥企獲得新藥。輝瑞(Pfizer)收購伊敦製藥(Idun Pharmaceuticals)、羅氏收購賽諾根製藥(Seragon Pharmaceuticals)、強生(Johnson & Johnson)收購愛可泰隆(Actelion) 均是代表案例。
  • 撤掉一個中國研發中心,諾華這個「瘦身攻略」不簡單!
    據悉,此次調整將影響研究部門100多個崗位,同時諾華在2019-2013年期間,預計將繼續在中國提交50個新藥申請,並在位於本地的全球藥品開發部門和相關業務部門增加340個工作崗位,主要涉及臨床開發、領導全球多中心臨床實驗、早期安全性等方面。
  • 藥研新勢力!招聘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華為布局AI新藥研發
    日前,華為雲正在招聘機器學方向的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邀請醫藥研發方面的博士加盟,作為一家通訊技術公司,華為此舉被視為進軍醫藥產業的前端領域。新藥研發歷來是九死一生,據國家藥監局官網和各藥企官網發布數據的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6日,2020年大約有43個新藥在中國大陸獲批上市,外資藥廠依舊是絕對主力。
  • B肝新藥全球研發意願和國內新藥進度
    很多讀者關心國內的B肝在研新藥有哪些,小番健康作為一名新藥研發人員和仿製藥設計試驗人員,從專業性角度談談目前國內關於B肝新藥研發的意願。B肝新藥全球研發意願,國內化藥佔半壁江山,兩種進度比較快從總體上,B肝新藥研發熱度還是有的,但是,目前國內最前沿的製藥企業涉及B肝新藥研發的比較少。現在很多國內製藥企業都朝著肝癌藥物研發進軍,所以,對於慢性B肝患者的治癒藥物應該還要等待。
  • 談新藥研發的市場大氣候和企業微環境(二):現代製藥企業的主要經營...
    Allergan商業上保守但注重研發,旗下10800員工中近五分之一屬於研發部門。Allergan在2013年的研發投入達17%,在過去四年,艾爾建從FDA拿到了11個批文,且繼續擴大神經系統產品肉毒桿菌(Botox)適應症。另一個藥物,用於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Ozurdex也已經被批准,大量的糖尿病患病人群可以保證其巨額收入。
  • 賽諾菲或剝離消費者醫療業務;諾華收購麥迪遜醫藥
    總部位於新澤西的Medicines的首選藥物是降低膽固醇的藥物,適用於降低患者心臟疾病風險,可以對諾華的心臟衰竭藥物Entresto構成補充。諾華歷來擁有強大的心血管藥物專營權,但曾經每年有60億美元銷售額的Diovan,在2012年專利到期,公司沒有立即推出創新的後續產品,導致諾華失去了一部分市場。諾華表示,此項交易已獲得雙方董事會的批准,並將通過可用現金和短期及長期借款來提供資金。
  • 2018年羅氏、諾華、拜耳等這些重磅新藥進入了中國
    大家知道,中國新藥審評審批慢、審批積壓等問題,曾經備受詬病,2016年底,藥品註冊優先審批通道正式開啟,接受申請,所以,自2017年以來,藥品註冊審評年年積壓導致「大排隊」的現象也有所緩解,同時,創新藥獲批數量迎來井噴
  • 衝擊全球一線抗肝癌藥 廣生堂新藥研發被質疑具有不確定性
    中國網財經7月27日訊(記者 杜丁)廣生堂新研發的抗肝癌靶向藥物臨床試驗申請獲得受理,帶動股價連續兩日漲停。但同時遭到業內人士質疑,認為該新藥研發相關事宜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新藥研發被質疑具有很大不確定性7月24日,廣生堂發布公告稱,其抗肝癌全球創新藥GST-HG161已取得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申請《受理通知書》,公告稱,該款抗肝癌新藥是目前已披露藥效研究結果的同靶標在研藥物中藥效最好的肝癌靶向藥物,有望衝擊全球一線抗肝癌用藥。
  • 華為布局AI新藥研發 招聘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
    日前,華為雲正在招聘機器學方向的藥物研發算法工程師,邀請醫藥研發方面的博士加盟,作為一家通訊技術公司,華為此舉被視為進軍醫藥產業的前端領域。新藥研發歷來是九死一生,據國家藥監局官網和各藥企官網發布數據的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6日,2020年大約有43個新藥在中國大陸獲批上市,外資藥廠依舊是絕對主力。
  • 諾華製藥(NVS.US)多發性硬化症新藥芬戈莫德在中國獲批 還有6款...
    美股 諾華製藥(NVS.US)多發性硬化症新藥芬戈莫德在中國獲批 還有6款產品正在審批 2019年7月19日 15:34:08
  • 諾華和基因泰克公司眼科新藥後期臨床結果積極
    今日,諾華(Novartis)公司宣布了該公司研發的治療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的在研新藥brolucizumab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結果。在名為HAWK和HARRIER的兩項3期臨床試驗中,brolucizumab達到了與目前標準療法相比,非劣效性的主要終點。而且在多項關鍵次要終點方面優於目前標準療法。
  • 三款新藥擬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來自諾華(NVS.US)、雲頂新耀-B(019...
    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最新信息顯示,三款新藥擬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分別是諾華(NVS.US)在研反義寡核苷酸(ASO)療法TQJ230,雲頂新耀(01952) 引進的IgA腎病在研藥物Nefecon,以及科濟生物BCMA靶向CAR-T細胞注射液CT053。
  • 我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糖尿病新藥有重大突破!華領醫藥最新公布三期...
    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宋寧華)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糖尿病新藥有重大突破!今天,記者從位於浦東張江的華領醫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公布的一項三期臨床研究24周結果顯示,其研發的首創藥具有快速起效、有效且持續降低血糖的特性,有望明年遞交上市申請。未來還可能和人工智慧結合,研發出個性化的「定製藥」。
  • 廣生堂5款新藥研發全速推進 B肝新藥I期臨床即將展開
    歷時四年研發全新靶點抗B肝病毒1類新藥截至目前,全球範圍內尚無批准任何藥物或方案用於B肝治癒。2015年,廣生堂獨家提出B肝臨床治癒路線圖「登峰計劃」:通過GST-HG131/GST-HG121、GST-HG141及現有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多靶點聯合用藥,臨床治癒B肝。
  • 25個1類新藥大有來頭,拿下23個ANDA,5個海外新藥亮了
    在國內,石藥集團1類新藥恩必普年銷超50億元,在研新藥一半以上為抗腫瘤藥,25個為1類及1.1類新藥,最快開展至III期臨床;在海外,公司拿下中國首個獲得FDA完全批准的創新藥,ADC藥物、雙特異性抗體、first-in-class人源化單抗等創新藥獲批臨床,5個新藥獲得孤兒藥資格認定,此外23個ANDA已在美國獲批。
  • 2017年醫藥研發管線前瞻
    在全球主要的生物技術與醫藥產業中心,人們已經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爆炸性的科研突破、風雲人物和巨額投資,也看到了研發管線內的大量在研新藥。近日,《Pharmaceutical Executive》發表了專文,對這些潛力股的2017年進行了前瞻。我們也將用三篇文章來盤點總結當下幾個領域內的主要研發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