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論語》學習分享活動小結

2020-08-25 水寒說語文



從3月23號開始第一次在線《論語》課,到現在差不多有五個月了,在這五個月中,我給本校的師生做了30次的《論語》學習分享。下面以問答的形式做一點兒小結。

一、為什麼要開線上的《論語》課

這大半年來,因為疫情的原因,沒法像平時一樣上課。語文課有各種已經錄製好的在線課程,學生按照時間表看課程視頻,我只是負責答疑就好。因此想開一點兒課外的內容,但又和課內有緊密聯繫,算是幫助學生做一些拓展,又因為我對《論語》比較熟悉,所以,就開了線上的《論語》課。


二、線上的《論語》課是怎麼講的

每次一小時,一小時之中,有五十分鐘左右,是我自己在不停地講講講,剩下的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是答疑時間,可以有一些問題的互動。

最初的兩次不是講《論語》,而是講《讀<論語><孟子>法》,算是對這個課程的一個鋪墊,讓學生明白古人是如何讀《論語》的,在讀《論語》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接下來就是讀《論語》,是按照《論語》的篇目次序一章一章地往下讀,是全讀,而不是選讀。當然,也有一些時候,為了講解的需要,把後面的某一章拿出來和現在講的這一章做一些對比,以期讀得更深入一些。慢慢講的多了,也會在講某一章節的時候,把前面已經講過的內容,再拉過來重讀一下,算是溫故而知新。

主體是以《論語》作為基礎,能用《論語》本身內容做一些深入解讀的,就不牽扯其他內容,如果覺得有必要進一步拓展,也會引用一些其他經典,諸如《大學》《中庸》《孟子》《荀子》《孝經》《禮記》等。

但是,講《論語》不是回到故紙堆中去,不能從紙面上來到紙面上去,所以,在「我注六經」,努力把《論語》本身的意思講清楚的基礎上,也做很多「六經注我」的工作,要展開來,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用經典觀照現實,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到經典的生命力。

因為講得比較細,展開比較多,所以,每一次多則講十章八章,少則講三章五章,但不管講多少,總是希望講一章有一章的收穫,因為完全沒有任何功利的目的,非得去趕進度,非要講某一個考點之類,所以,就非常放鬆,非常自由。

我把《論語》當成詩來讀,所以,每一字,每一詞,每一句都不輕易放過。不但要想辦法搞清楚字詞句的基本意思,還要搞清楚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論語》本身是語錄體,前後語境不夠豐富,常常需要根據理解模擬補充,這個過程,像品讀詩歌一樣,充滿趣味。

三、有多少同學和老師聽了這個線上課

課程沒有做宣傳,只是每一次把講課的消息發布在本年級的語文教師群,請老師發布給本年級的學生,也會發布到語文教研組群,請感興趣的老師或者同學來聽。

最初每一次大約有150人左右,後來穩定在三、五十人,再後來,慢慢地每次在十幾二十個人。這完全在我意料之中,因為《論語》作為一部經典,從來就不是大眾的,而是小眾的。

所謂「道不輕傳,醫不叩門」,學習《論語》也是如此,生拉硬拽過來聽是不行的,需要有相當的「緣分」,學習者自己是否感興趣,他的理解能力是否達到,他自己是否意識到讀經典的重要性,甚至是他自己有沒有時間等等,諸多因素影響。

其實,在這個課程中,收穫最大的是我自己。雖然在開這個課之前,就已經至少幾百次地讀過《論語》,也在不同場景下,反反覆覆地去講《論語》中的某些章節,但是,逐字逐句一章不落地往下講,這還是第一次。

《學記》中說:「教然後知困」,的確如此。平時隨便講一講,好像都還可以,但是,一旦深入進去,正八經兒地要講出一點兒東西來,就要深入備課,一備課就發現很多原本沒有發現的問題,或者原本以為懂了,但實際上只停留在表面上的問題。

雖然每次只講一小時,但是,備課的時間,則要兩三個小時甚至更多。我通常會拿五六個經典的注本對照著來讀某一章,如果覺得讀完了這些注本,有些地方還有疑惑,就要查找更多的注本和資料。還好,我自己有差不多上百種各種《論語》的注本,所以,資料不難獲得,難點在於如何去粗取精,擇善而從。

「教學相長」,要特別感謝聽課的老師和同學,每一次提問互動的環節,總會有人提出一些很有質量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一些是我想過,但是沒有想得很深入的,也有一些是我完全沒有想過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進一步激發了我的思考。

四、今後對線上《論語》課有什麼打算

到第30課為止,剛剛把《論語》的前六篇講完,第七篇剛剛開了一個頭。準備接著依次講下去,以每周一次的節奏,估計至少還需要大半年的時間才能講完。不過,因為沒有什麼硬性的任務催促著,所以,完全不著急,慢慢講,讀一章有一章的收穫就好。

至於後面是不是會有在線的課程,開放給更多受眾,得等一等再說。因為如果對更多人來講,像現在這樣,恐怕還不行,課程還比較粗糙。如果以後有時間有精力的話,可能會再打磨一下,註冊一個音頻或者視頻的號,專門來更系統更深入地講一講。

相關焦點

  • (在線觀看)靳大成論語通讀(下部)(百度網盤分享下載)
    靳大成論語通讀(下部),此課程可以在線觀看,百度網盤分享給你1080P高清完整版!
  • 三語小春子的中文學習小結
    對於生活在西方的華裔子弟,住在國外西文一般都不成問題,中文則因為缺少語言環境,又和西語相去甚遠,加以現在中文教育普遍不得法,絕大多數海外華裔子弟的中文水平都差強人意。作為生活在德國的中英雙語家庭的孩子,小春子是個三語寶寶。 該小同學上月剛過七歲生日。在此特別小結一下她的中文學習。一是為小春子留個記錄,二是或許可以鼓勵更多海外華裔子弟的中文學習。
  • 讀《學庸論語》一百體會分享
  • 學習不停步:大嘴鳥主題整合課程教研在線培訓活動
    2020年3月12日下午3:00-4:40,叮噹艾樂幼兒園全體教師參加了教育局主辦的「2020年大嘴鳥主題整合課程實施方案」在線直播教研活動   Yuki老師很詳細地介紹了《大嘴鳥主題整合課程》教材的理念,通過舉例讓我們深入了解如何去組織這種課程,通過滑鼠、蘋果等實例為主題中心課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圍繞中心話題主動地進行思考與探究,告訴我們可以學習《思維導圖》方式去梳理教案,還分享了關於主題教學開展標準化流程的準備,並提到運用好本土文化資源、社區資源、相關人力資源,共同收集教材教具,讓教育更生活化
  • 嶽麓書院副院長同大學生分享《論語》中的論「學」名句
    中南大學問渠長廊名家誦讀第四期活動邀請了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副院長、湖南省孔子學會秘書長陳仁仁教授前來領誦經典,講解分享《論語》中論「學」的名句。紅網時刻11月14日訊(通訊員 塗圖 王睿卿 寇夢鷗 記者 劉力)11月13日上午八點,中南大學問渠長廊名家誦讀第四期活動如約而至。
  • 程翔:《論語》整本書閱讀教學談
    教學目標1.利用課堂對話激發學生閱讀《論語》的興趣,引導學生了解儒家經典《論語》。2.指導學生自由閱讀《論語·裡仁篇》,初步感受《論語》的思想內涵,掌握閱讀《論語》的方法。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論語》,喜歡《論語》,走進《論語》,啟發學生用《論語》陪伴一生。課時安排1課時。
  • 嘉興在線丨長新社區組織孩子誦《論語》學書法寫家訓
    昨天上午,嘉興經濟開發區城南街道長新社區睦鄰家,開展了以「家風家訓」為主題的暑期實踐活動。活動開始後,小朋友們在社工的帶領下換上了傳統服裝,換裝完畢後,一位位古代小書生出現在大家眼前。主辦方邀請了孔子學堂的張老師和莊老師為大家講解「何為家風」「《論語》中的家風是怎樣的「「為什麼家風家訓如此重要」等內容。小朋友們還和老師一起誦讀《論語》中的家風家訓詞句,理解其中的含義,老師還給每位小朋友布置了作業——「向爸爸媽媽們詢問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是什麼」。
  • 論語分享|為政篇第二 2.10
    今天繼續跟大家做一個《論語》的分享。 今天學習的這句話是: 2.10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sōu]哉?」 2、人生要不斷學習、成長,要學習到什麼程度呢?要學到像佛一樣,能夠任運給眾生帶來無限的利益和希望,任何人都因我們的存在而歡喜,這就是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不要只看一時,要看長遠。善業必得善果。立志必須目光長遠、著眼未來,行持必須安住當下、腳踏實地。
  • 重讀《論語》嶽麓書院副院長陳仁仁教授助陣中南大學名家誦讀活動
    11月13日上午八點,中南大學問渠長廊名家誦讀第四期活動如約而至。本期活動邀請了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副院長、湖南省孔子學會秘書長陳仁仁教授前來領誦經典,講解分享《論語》中論「學」的名句。一千餘名師生通過線上和現場參加了此次活動。
  • 論語分享|為政篇第二 2.16
    今天繼續跟大家做一個《論語》的分享。 今天學習的這句話是: 2.16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如果一開始學習,便接觸那些宣揚不正確的價值觀的東西,即所謂「異端」,勢必在價值判斷上出問題。而不正確的價值觀一旦形成,就很難糾正,害莫大焉。所以荀子強調「始乎誦經,終乎讀禮」。我們當下的教育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部分青少年把西方人的利己主義當做天經地義,而把克己奉公的高尚行為認作違背人性。學校只教知識,不教做人,而不知做人比知識更重要。當下用高科技技術供人為奸者,有幾人不是大學培養出來的?
  • 論語分享|學而篇第一 1.8
    今天繼續跟大家做一個《論語》的分享。 今天學習的這句話是: 1.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第二,要不斷學習,只要學習,就會明白事理,不會固執己見。第三學當以忠信為主,作為一個社會的人無忠信則不能立身。第四,不與道不同志不合的人交朋友,因為不利於自己上進。第五,有過錯不怕改正,即使再艱難,也要改,這是正身的必要。
  • 如何給孩子講《論語》?《給孩子講》新書分享會長沙樂之書店舉行
    15年前,一位父親萌發了一個念頭:與正在讀小學的女兒一起學習《論語 》。於是,父女倆約定:每天半小時,每次一小段,用一年時間,學完《論語》。父 女倆最終用時8個多月完成了這項閱讀計劃。受團結出版社之邀,父親陳小雲寫成《 教女兒學<論語>》一書,深受讀者歡迎。
  • 《論語》經典名句分享(一)
    《論語》是最重要的儒家經典之一,是古人讀書做學問的必修課程,兩千年來對我們中華民族道德觀念的產生和形成,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雖然全書僅僅一萬多字,卻涉及生活、社會的方方面面,非常廣泛,光出自其中的成語就有一百多個。
  • 在線學習平臺的活動規劃流程
    對運營人員來說,活動運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內容。那麼細化到在線學習平臺,組織運營一場活動有哪些要點呢?活動設計上又要注意什麼呢?本文將告訴我們答案。基於現代網際網路技術搭建的在線學習平臺,是網際網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先進應用。
  • 國學經典之論語,每天一篇和你分享 第一篇
    所以筆者在這裡會每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這部著作,讓傳統的國學文化得以更廣泛的推廣。《論語》從學而篇到堯曰篇共計二十篇,每篇都是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的言行的集合。我們現在普遍認為現存的論語共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他人談論之語共444章,孔門弟子之間的談論之語48章。今天我們從學而篇開始,逐一分享。
  • 《論語》經典名言分享之五,讀完受益終身!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論語》的名言,感恩大家這段時間的支持和厚愛!經典常讀常新,如有什麼不同見解,希望大家直言不諱,共同探討學習。一,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子張》古人認為學習是終身的事情,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雖然讀書,大多都是為了考取功名利祿。但是古人在做官以後,仍然還會讀書學習,所以看電視劇或者看歷史,古代做官的人,都會有一個書房,有時間就會學習深造。
  • 《論語》經典名句分享之二,值得收藏!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論語》中的經典名句:一,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裡仁》如果一個人口口聲聲說立志求學問道,卻因為衣服飲食不如別人,而感到恥辱,這樣的人,就不必和他談論學問了,因為他的做法早已和求學之道南轅北轍了。二,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 弘揚傳統文化——《論語》經典名句分享之四
    今天和大家繼續分享《論語》中的經典名句,《論語》言簡意賅,微言大義,每一句都涵義深遠,即便幾千幾萬字,也未必能詮釋清楚其中的深意,但因現今生活節奏過快,大家時間過於緊迫,只能用簡單幾句話,來粗淺解釋其中的涵義了,有不妥之處,還望大家多多包涵。
  • 海昏侯墓失傳論語被發現 1800年《論語·齊論》部分章節內容一覽
    海昏侯墓失傳論語被發現 1800年《論語·齊論》部分章節內容一覽時間:2016-09-11 20:34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昏侯墓失傳論語被發現 1800年《論語齊論》部分章節內容一覽 重大消息,海昏侯墓失傳論語!
  • 共賞書墨清香氣——杏園小學舉行共讀《論語》交流會活動
    9月28日中午,杏園小學教師讀書會的成員匯聚在教師書吧,相聚一起參加共讀《論語》交流會活動。在楊陳老師的領讀下,讀書會成員集體誦讀《論語·十則》,由此拉開了本次讀書交流會活動序幕。校長張克家和大家分享了他對《論語》的全新解讀,他提出「讀書方知真孔子」的觀點,倡導老師們多讀書,從不同角度去了解孔子這個人,進而理解他的思想、理論等,並向老師們推薦了《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的智慧》等相關書籍,在場老師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李聰老師和副校長賀汀和大家交流了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