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到什剎海景區遊覽的市民發現,岸邊一些區域加裝了鐵圍欄,遊野泳的現象有所減少。去年12月31日,北京日報客戶端曾報導了什剎海景區內有人無視提示牌遊野泳的問題。什剎海街道採取多種措施,在岸邊加裝鐵質護欄、懸掛宣傳條幅,並計劃開春後在岸邊種植水生植物,通過物理隔絕的方式杜絕野泳行為。
由於水域的開放性,野泳問題一直是困擾什剎海地區的頑疾,野泳者露天換衣、私搭石階,不僅影響環境,也讓附近居民不堪其擾。「每天他們一來,大聲聊天說笑,換衣服也不避人,太不文明了。」甘露胡同一位居民說。
在什剎海風景區綜合治理辦公室內,8塊大屏幕正實時監控著景區重點區域。「景區內分布了400多個攝像頭,執法中心工作人員每天早7點至晚11點輪流值守,一旦發現景區內有違規行為,工作人員就會及時制止。」什剎海風景區管理處主任張瑞生說。
據介紹,2020年以來,什剎海街道已組織相關部門拆除遊泳人員私自搭建的各類設施6處、下水臺階9處、更衣室1處、不鏽鋼扶手1處。《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實施以來,什剎海街道聯合公安機關,組織景區行政綜合執法中心成員單位、社區文明勸導隊,堅持定期巡查,實時監控,對遊泳、露天換衣服等不文明行為進行了勸阻、制止,並聯合社區工作人員張貼宣傳單、宣傳標語,在多處遊泳人員聚集點位懸掛宣傳條幅共計30餘條。
通過以上措施,野泳者已大幅減少,然而,仍有不少人屢勸屢犯,這些人多以中老年人為主。面對執法人員的勸阻,不少人言辭粗魯,甚至還有人曾扯壞條幅。「很多野泳者年紀很大了,管理過程中我們也要儘量避免激烈衝突,只能曉之以理,柔性勸阻。」什剎海環境保障科科長酆連海說。
上世紀什剎海曾開放過人民遊泳場,為何現在不能再次開放?對於市民這一疑問,什剎海水域管理科科長李軍解釋:「現在什剎海水域的水質要求較高,無法像泳池一樣消毒、漂白。此外,一些市民下水不光是遊野泳,還有不少人會在河內洗澡,產生的汙染物會對水質造成影響。」
目前,什剎海街道已採用物理隔離的方法,會同相關單位在遊泳人群聚集區域搭建圍擋、鐵柵欄。開春後,街道將推進什剎海前海及後海水生植物提升工程方案,在臨岸種植荷花等水生植物,既節省人工成本,也能有效杜絕野泳問題。
什剎海街道供圖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實習記者 張雪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 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