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好!大家關心的寶寶便便大全在這裡

2020-11-03 馬蕾醫生

經常出沒在媽媽群裡,我發現媽媽們經常聊的話題基本上圍繞著:我家寶寶吃的不好,我家寶寶睡的不好,以及我家寶寶拉的不好。


一天拉好幾次的擔心拉肚子、紅屁股,好幾天拉一次的擔心便秘,攢肚的羨慕每天都拉的,天天拉個沒完的又羨慕每天拉一次的。


總之,別人家孩子咋就那麼好養,自家這個就是來討債的。



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小寶寶們不會說話,不會表達,想要把一些信號傳達給我們的主要方式就是哭鬧,而新手媽媽能夠直接觀察到的有限的東西主要就是排洩物了,恨不得能透過一塊尿不溼看穿一切。


於是每個尿不溼都仔細掂量,認真欣賞,拍照稱重,最後發到群裡問,我家寶寶這個便便正常嗎?


拜託,我們是養娃,不是參加粑粑大賽,比比誰的更多更黃更好看。


別笑,如果被說中了,本文特別適合你。文章的最後有一道考題,認真看完之後,你將得到一份育兒真經。




其實關注我們公眾號的各位媽媽,多多少少肯定都看過一些科普文章,關於大便形形色色的講解。


但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擔憂呢?


就是因為了解的太多,這樣那樣可能的原因全都往自己寶寶身上套。真要那麼聯想,確實非洲的一隻蝴蝶也能和我們扯上點關係。


寶寶的便便的確很重要,需要關注,但又不需要關注到那麼精確的份上,那到底應該關注一些什麼呢?


我們形容一道菜會從色香味上去考慮,拿到一塊帶著便便的尿不溼,就看「色、狀、次、味」四個部分,就OK了,比一道菜看的還多點。(本文隱藏圖片請各位寶媽做好心理準備,謹慎點擊!)



perfect黃金大便





大便的顏色,黃綠黑白紅,一般也就這幾種。


黃金大便是無數媽媽心目中的完美便便。


食物在胃裡消化之後,殘渣進入十二指腸,被綠色的膽汁染成綠色。隨著食物向下排,食物殘渣進入迴腸下端和結腸,在細菌的作用下,被還原成灰白色的。再往下走,在腸道末端被氧化為黃色的糞膽原,所以排出體外的大便就是黃色的。


奶粉寶寶的大便顏色偏淡一些,因為在鹼性環境下,腸道菌群把一小部分膽紅素還原成無色的膽素原,黃色就變淡了。


綠色便便正常嗎?



一般都是正常的,最常見的綠色大便的原因有以下3種:


1.腸道蠕動過快,混合了膽汁的大便來不及氧化,直接以膽汁的顏色(綠色)排出了體外。黃疸寶寶的大便可能呈現顏色較暗的綠色,插一句,黃疸不是洪水猛獸,輕微黃疸還是一種抗氧化劑,有保護肌體的作用(正因黃疸煩惱?點擊閱讀:擺脫黃疸的糾纏,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2.寶寶在吃鐵含量比較高的奶粉或者水解蛋白奶粉


3.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如果吃了過多的綠色食物或者口服鐵劑


除非是綠色稀水樣的大便,且寶寶精神狀態不好,需要就醫,否則基本無需擔心。



至於網傳的綠色大便代表寶寶沒吃飽,只有一種情況,出生第五天的寶寶,如果大便還沒有從綠色轉為黃色,可能是乳汁攝入不足,也可能是媽媽乳汁過多,需要正確評估媽媽乳汁產量和寶寶攝入奶量情況,及時求助專業泌乳顧問


黑色便便



1.黑色大便主要常見於新生兒的胎便,如果產後第三天還在排黑色的胎便,考要慮攝入不夠。


2.進食鐵劑後,大便可以是綠色的,也可能是黑色的,鐵在大便中,如果二價鐵多就是綠色,三價鐵多就是黑色。


3.部分食物或藥物也可能使大便呈黑色,例如吃動物血液等過多。


4.寶寶有胃腸道出血也可能導致黑色大便先排除了前面3種情況之後,再考慮這一條,建議直接就醫。


白色便便


這張色卡上面2排顏色都不正常,下面1排是正常的。


提示膽道可能有梗阻問題,膽紅素不能排到腸道中,不能把大便染黃,這時寶寶往往伴有嚴重黃疸,一定要及時就醫,白色大便往往不是突然變白的,而是大便逐漸失去顏色變白。


紅色便便


(點擊空白處查看內容)






1.首先排除食物的影響,比如寶寶吃了紅心火龍果、辣椒、甜菜等,可能會看到紅色的便便,這是正常的。


2.如果大便裡明顯看到混有血跡,則需要注意,新鮮血在大便裡面混著,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如果鮮血在大便表面附著,看看寶寶肛門處有沒有小的裂口,通常是便秘導致的肛裂出血了。


3.一些外科疾病,比如腸套疊、腸扭轉等,也會出現大便帶血,血便呈果醬樣,通常伴有寶寶異常哭鬧、嘔吐等,需立刻就醫。


4.寶寶患腸道感染性疾病,比如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也可能會大便帶血。


5.可能是過敏性疾病,常見的是配方奶、輔食過敏。



看完顏色,再來看性狀。


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多是稀糊狀的,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大便要稠一些,添加輔食後,大便會變得更稠一些。


講真,添加輔食之後,還能每天端著紙尿褲仔細欣賞的都勇氣可嘉。


平時被問到比較多的寶寶大便性狀,有粘液、泡沫、奶瓣、蛋花湯樣。蛋花湯樣這名字也不知道誰起的,以後大概是沒辦法好好喝蛋花湯了。


粘液便便



(點擊空白處查看內容)






粘液是腸道黏膜分泌的,形成一道屏障,防止異物進入腸黏膜細胞,具有潤滑腸道,便於大便排洩的功能。


正常時,大便中有少量黏液,肉眼看不到,當黏液大量分泌進入大便中時,能出現較明顯的大便粘液。


如果寶寶出現了粘液便,先看飲食和精神狀態,如果都是正常的,也沒有腹痛,可能就是腸道受到一過性輕度刺激後的反應,屬於身體的自行調節,無需擔心。


如果粘液大便中有血,或者腥臭味膿液,伴隨腹痛、腹脹,頻繁嘔吐,就需要注意,這是嚴重腸道疾病的表現,需要帶寶寶及時就醫。



泡沫便便



說明大便中有氣體,氣體是沒被吸收的糖在大腸中發酵形成的,發酵時除了有氣體產生,還有酸味產生。


可能的原因:


1.寶寶攝入過多前奶,這是指媽媽的奶量遠遠供大於求,寶寶喝到前奶過多,那麼需要科學減奶。


2.媽媽吃太多產氣食物(比如乳製品、豆製品、十字科、根莖類土豆等)。


3.乳糖不耐受,常常被醫生建議暫停母乳,認為是因為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瀉,其實寶寶較常見的是繼發性乳糖不耐受,主要是因為一些疾病,如感染、腹腔疾病或用藥後,導致小腸腸壁被破壞,使小腸中的乳糖酶減少,並不是真正的缺少乳糖酶。


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繼續母乳餵養,等原發疾病好了以後,腹瀉等乳糖不耐受情況自然好轉,也有些醫生推薦使用乳糖酶,但是否有效存在爭議。正在因乳糖不耐煩惱,點擊閱讀:寶寶體重不達標、乳糖不耐受還能母乳餵養嗎?


4.腸道感染(較少見,可能伴粘液)。出現泡沫便便,先調整媽媽飲食、迴避產氣食物、調整哺乳習慣,看看能不能改善,一般情況下寶寶精神狀態好,都問題不大。

奶瓣便便





再常見不過,就是寶寶大便中白色的顆粒狀、小塊或瓣狀物。


奶瓣到底是什麼,不同的書上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未消化的脂肪和鈣或者鎂結合後形成的皂塊,有的說是奶中酪蛋白的凝結物。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奶瓣多於母乳餵養的,因為奶粉中的蛋白質多。隨著寶寶消化能力的提高,奶瓣會越來越少看到,奶瓣並不是異常現象

蛋黃湯樣的水便





這種情況提示有感染,可能多數不是細菌感染,大便常規查不到黏液、白細胞和紅細胞。突然出現蛋花樣水便的情況,可能是病毒感染,需送去化驗。


如果寶寶持續拉水便,要關注有沒有脫水,及時就診,給寶寶服用一些適合寶寶年齡劑量的口服補液鹽III,來預防脫水,脫水的症狀有:24小時尿液很少、小便色黃、哭時無淚、精神狀態差。



關於便便的次數。


母乳寶寶一天十次也OK,十天一次的也正常,只要其他性狀都正常,次數簡直不需要考慮,實在是個體差異太大。


我家寶寶在三個月以前每天拉十幾次,三個月以後也是一天四五次,現在一歲多了還經常一天兩三次,只不過隨著添加輔食,性狀改變了。


經常有寶寶攢肚的媽媽著急娃為啥還不拉大便,殊不知,我們這種從未感受過攢肚的媽媽有多麼羨慕她們啊,別的不說,省了多少尿不溼和嗅覺視覺的刺激吖。


關於便便的味道。


便便還能有啥味兒,肯定不是香的,無非就是酸和臭,原因咱就不分析了吧,搞那麼清楚幹嘛,反正也不吃,不研究了。


唯一值得警惕的是,如果有明顯的腐爛、腥臭味,要考慮腸道細菌感染,尤其是痢疾桿菌的感染,需及時就診。

便秘

判斷寶寶是否便秘,不是以排便間隔來判斷,而是以大便性狀來判斷。


看便便是不是很乾結,寶寶有沒有排便困難、痛苦的現象,如果沒有這些情況,那就不是便秘。


如果真的存在便秘,已經添加輔食寶寶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理,增加蔬菜等纖維素的攝入;還沒添加輔食只喝奶的寶寶真的很難便秘的,基本都是攢肚。



腹瀉


小寶寶的便便通常都是很軟很稀的,有時候很難判斷寶寶是不是腹瀉,媽媽主要注意的是排便次數有沒有突然增加,便便中水分有沒有異常變高。


寶寶腹瀉可能是因為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也可能是與寶寶新添加的奶粉,或者與最近新添加的食物有關,結合寶寶的精神狀態,必要時請醫生來診斷。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不管便秘還是腹瀉,都會有媽媽來問要不要吃益生菌,益生菌真沒這麼神。


堅持把重口味文章看到這裡的,你們都是真的勇士。


說實話,我家寶寶15個月了,我看她的尿不溼從未超過2秒鐘,掃一眼趕緊扔掉,沒數過尿不溼的數量,更沒稱過重量。


自從當媽以後,每天需要操心的事還少嗎?


寶寶每餐吃的奶量不同,吃的輔食不同,每天的狀態都不一樣,不必強迫寶寶每次都能拉出心目中的標準大便來。



即使是我們自己,也做不到每天的大便都一毛一樣啊,更不要隨便給寶寶安一個「上火」、「消化不良」、「脾胃虛弱」的標籤,也不需要給寶寶喝各種補藥、補劑,沒添加輔食前也不需要喝水。


最後出一道考題,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精神狀態」?


答不上來的,請再回看一遍。具體文章內容並不一定記得多少,但只要記住,凡事先看精神狀態、精神狀態、精神狀態,這篇文章就沒白看,這才是育兒真經。

希望大家都能佛系帶娃、淡定當媽。


諮詢師介紹

相關焦點

  • 大家關心的寶寶便便大全在這裡,重口味,非誠勿點
    總之,別人家孩子咋就那麼好養,自家這個就是來討債的。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小寶寶們不會說話,不會表達,想要把一些信號傳達給我們的主要方式就是哭鬧,而新手媽媽能夠直接觀察到的有限的東西主要就是排洩物了,恨不得能透過一塊尿不溼看穿一切。於是每個尿不溼都仔細掂量,認真欣賞,拍照稱重,最後發到群裡問,我家寶寶這個便便正常嗎?
  • 寶貝便便色號大全,你家寶寶今天出什麼色?
    寶寶的便便會說話,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黃色、綠色、黑色、紅色、灰白色……這些將會告訴媽媽:我很健康,我肚子疼,我受涼了,我生病了……每種顏色都暗藏了哪些健康秘密呢?小編幫大家整理了一篇寶寶便便色號大全,以及各自的應對方法,寶爸寶媽記得收藏哦。
  • 寶寶混合餵養好不好 看便便就知道
    媽媽疑問:我家寶寶的大便中有泡沫,還有水樣和奶泮而且一天要拉上2-8次,不時的放個小屁還會崩出點便便來。到今天為止已經拉了整整20天了,原來是三四天才拉一次便便的,而且便便也很乾的。聽醫生說是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必須減少甚至停止餵食澱粉類的食物。寶寶是混合餵養的,怎樣才算是消化正常,怎樣才是消化不良呢?
  • 寶寶又粘稠便便了,你該了解的都在這裡了!
    原因就是來自於育兒的壓力,她認為自己沒有信心會帶好孩子。 每每想到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自己身上,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就頓感壓力山大。誠然,當一個新生命降臨的時候,很多媽媽的內心都是欣喜激動的,可激動過後,在育兒過程中寶媽們都要經歷著一系列複雜的心路歷程: 看著肉嘟嘟的小娃娃,心裡溢滿了愛,恨不得將全世界的好東西都搬到了他的面前。
  • 寶寶便便後,「水洗」好還是「紙擦」好?兩者對比,答案顯而易見
    文|秘籍君 對於嬰幼兒階段的寶寶來說,人生大事無非三件,吃喝、拉撒、睡。拉便便就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那麼,家長關心的問題來了,寶寶皮膚嬌嫩,拉完便便需要清潔,怎麼做才不會對寶寶的皮膚造成刺激呢? 目前,寶寶便便後,用什麼方式擦便便,主要分為兩派。
  • 便便發綠?有奶瓣?泡沫狀?教你根據便便判斷寶寶健康狀況
    怎麼今天的便便有些發綠?是不是奶量不夠?便便裡有奶瓣了,消化不良了吧?便便裡這麼多泡沫,怎麼回事?……便便儼然成了寶寶健康的晴雨表。嘟媽發現關於這些,網上的說法很多,也各不相同。於是查了一些專業靠譜的網站,總結後分享給大家。
  • 什麼樣的「便便」代表寶寶健康?怎樣判斷「便便」是好是壞?
    我們會從生活中的點滴來觀察寶寶的健康狀況,而寶寶的便便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那麼我們怎樣通過觀察便便來看寶寶健康的呢?這需要從便便的顏色、氣味、次數、形狀等多個方面來查看。而寶寶的便便還跟很多其他的因素有關,比如平常是吃母乳還是配方奶粉?吃什麼樣的輔食?
  • 寶寶便便總有問題:泡沫、帶血、粘液便便...到底咋回事?
    有的甚至全家人圍在寶寶身邊,陪他便便、給他加油打氣……但你真的清楚什麼是好便便,什麼是壞便便嗎?很多讓我們揪心的壞便便其實是正常現象;而一些真正的壞便便,又該怎麼改善呢……為此,本期我們邀請到了福瑞醫療旗下的華西婦兒聯盟醫生,教大家通過便便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當一個合格的「便便觀測員」。
  • 關於寶寶拉便便,你應該知道的都在這裡,多圖慎入
    上一篇說到,過節的時候,我們帶知知去理了胎髮,也和大家分享了一些關於胎髮的知識。剃胎髮並沒有硬性的時間規定,滿月和一百天都可以,需要注意不要弄傷寶寶的頭皮;此外,剃胎髮並不能促進寶寶的頭發生長,請朋友們知悉。
  • 寶寶拉綠色的便便?可能是這裡出現問題了
    很多媽媽都在問「為什麼自家寶寶拉的一直是綠色的便便」、「寶寶拉綠色的便便正不正常」、「寶寶拉綠色的便便要怎麼辦」,這些問題可以看出來寶媽們對寶寶的身體健康特別關注,寶寶總是拉綠色的粑粑,一次兩次沒有關係,可是時間一久,媽媽該注意了,可能是孩子脾胃出現問題了。
  • 便便發綠、發黃、有泡沫……寶寶身體好不好,看看便便就知道
    據說,沒有一個媽媽逃過研究寶寶的便便。每次寶寶拉完不但要認真看,還要用心聞,甚至遇到可疑便便還要拍下來,四處詢問:寶寶為什麼會拉綠色便便?粑粑裡有奶瓣,是消化不好?寶寶三四天沒拉了,是便秘了嗎?出生3~5天,寶寶胎糞排盡後,便便會顏色變淺,也沒有那麼粘稠,成為泥糊狀綠棕或軍綠色便便。這種便便被稱為過渡期便便,意味著寶寶開始消化母乳或奶粉了。這個階段寶寶拉便便無規律,每日多次。
  • 綠便便、紅便便,寶寶便便有顏色?回想近期的輔食,警惕這種便便
    尤其是寶寶添加了蔬菜之後,由於蔬菜的顏色比較豐富,如:葉狀菜通常都是綠色的,塊狀類有紫色、紅色、黃色……寶寶吃了不同顏色的蔬菜,也會拉出不同顏色的便便。儘管寶寶總會排出「花樣便」,但只要寶寶平時精神狀態良好,進食和睡眠都正常,且排便規律,拉出的便便顏色與進食的食物有關,便便中的食物原始顆粒不會特別多,那就沒什麼問題。
  • 寶寶輔食吃的好不好,一看這四種便便就知道
    寶寶在添加輔食後,總會有一些這樣那樣的狀況,例如:有的寶寶總是吃什麼原樣拉出來,便便裡總帶著菜葉、有的寶寶一加輔食就便秘,三四天都不拉、還有的自從加了輔食,就總拉稀,光吃不長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該如何改善呢?
  • 科學認識寶寶便便(圖解)
    粉哥導讀:寶寶不拉大便,拉黑便,土黃色大便怎麼辦?寶寶腸胃消化好不好?大便是否正常?相信很多爸媽都想知道。其實,不是所有健康寶寶的便便都是一個樣的,餵養方式的不同,也會導致寶寶便便性狀有所差異。而一旦寶寶出現頻繁便便並且便便的性狀異常的情況,建議細緻觀察寶寶的狀態,有明顯不良反應及時就醫。
  • 寶寶便便書——嬰兒篇!
    作者:寶寶知道 zhangqian3331我們的醫學育兒百科微信群,雖然建立時間不長,但是小編發現這幾天很多寶爸寶媽都在問寶寶便便的問題!因為母乳或奶粉餵養期的寶寶便便和添加輔食後的大寶寶便便是有區別的,因此小編用三個篇幅的內容整理一下寶寶便便的方方面面!
  • 寶寶的便便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馬上去醫院!
    大家好,這裡是媽媽網獨家專欄【媽媽調查局】的第048篇原創【育兒知識】文章,用娘心調查孕育知識真相,我們會一直努力,一定要持續關注我們哦!從寶寶出生,爸爸媽媽就開始為了寶寶的吃喝拉撒操碎了心,除了擔心TA吃得不夠,還要懊惱拉得好不好……從前"談便色變"的人,如今竟然天天抱著寶寶的便便看上許久!別自己瞎糾結啦,一起來看看關於寶寶便便的那些事兒吧!寶寶一天拉幾次便便?
  • 寶寶拉了這種便便,一定要警惕
    有娃後,每個媽媽都成了屎學家寶寶的大便各式各樣,怎樣的便便是正常的?出現哪種便便需要趕快去醫院?今天就來和大家聊這個有味道,有真相的話題敲黑板為了讓大家精準地辨識便便,貼心鶴還準備了「便便比色卡」,方便給便便對號入座。
  • 從寶寶的「便便」看健康,這些必備常識,媽媽請收好!
    便便的性狀、次數、顏色等,也是判斷寶寶健康與否的依據。那麼,寶寶拉什麼樣的便便是正常的?拉什麼樣的便便是不正常的呢? 一般寶寶正常便便: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粘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可能偶爾偏稀或偏綠,有酸味但不臭; 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呈固體狀,淺黃色或淡黃色,偶爾會伴有臭味。
  • 寶寶正常的便便長啥樣?
    作者:寶寶知道小刺蝟麻麻作為有潔癖的寶媽,在沒有寶寶前真的很難想像,自己會對寶寶的便便如此觀察仔細。但是沒辦法,誰讓寶寶小不會說話,只能從大便看寶寶消化是不是正常。以前我覺得好的便便是金黃色,條狀,軟軟的大便,等寶貝出生後才發現理想和現實相隔甚遠。
  • 寶寶便便圖鑑:便便裡竟然藏著這麼多知識?
    寶寶吃奶以後,胎便慢慢排乾淨,就會慢慢過渡到黃色大便,這個過渡期的大便就是黃綠色的,大概2-3天的時間,過渡時期結束,寶寶大便就會進入黃色階段了。餵奶期-黃色便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都是呈現金黃色的。不會有明顯的臭味,會比較稀,形態像軟膏。正常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都是沒有泡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