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從生活中的點滴來觀察寶寶的健康狀況,而寶寶的便便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那麼我們怎樣通過觀察便便來看寶寶健康的呢?這需要從便便的顏色、氣味、次數、形狀等多個方面來查看。而寶寶的便便還跟很多其他的因素有關,比如平常是吃母乳還是配方奶粉?吃什麼樣的輔食?最終都會反應在嬰兒的大便上。那麼什麼樣的「便便」代表了寶寶健康?又怎樣判斷寶寶的「便便」是好是壞呢?
1.正常大便的顏色與形狀
通常剛生下來吃母乳的孩子,拉出來的大便是金黃色的,這反應孩子是健康的;而吃奶粉的孩子大便是灰綠色或者黃色,反正要比金黃深一點,一般是偏稀一點軟塌塌的,不會特別硬,像大人那樣,因為他們吃的食物也是偏稀的。可慢慢的等他們開始吃飯了之後,大便顏色會加深,也會稍微偏硬,嬰兒時候一般是不會便秘的。
2.正常大便次數與氣味。
母乳餵養的寶貝,一般在嬰兒時期大便是一天2、3次,4、5次也有,甚至有的達到7、8次,這都是正常的現象,每次孩子吸收的能力不同,腸道蠕動頻率不一樣,只要寶寶不哭不鬧沒有什麼特殊的反應,一般是沒有什麼事的。吃奶粉的寶寶大便次數要少一些,而且有的孩子三五天不大便的爸媽也不用著急,摸摸肚子看看脹不脹?如果寶寶的大便味道是比較難聞的,臭臭的或者是酸臭酸臭的,那可能就是積食了。
3.不健康的便便
如果寶寶大便是深褐色、黑色並伴隨著些許的紅色,那就是便秘;如果是黃褐色而且有非常刺鼻臭雞蛋味道的,則提示寶寶消化不是很好,給他增添輔食時候注意加一些好助消化的蔬菜水果。剛出生的寶寶在一天之內會有胎便,顏色是墨綠色,是母體內羊水營養胎盤等的吸收殘渣,若在一天之內不拉胎便,一定要引起重視。另外如果寶寶大便是水樣的,而且還有泡沫,大概是腸道疾病立刻帶到醫院就醫,一刻都耽誤不得。
通過寶寶的大便知道他健康狀況,便於爸媽在照顧孩子時候多幾個參考的標準。希望爸媽在觀察時候,能夠及時又準確,若寶寶身體真的有什麼問題,儘快就醫,讓醫生來救治,如果方便的話要提前取樣拿到醫院檢查,也不耽誤寶寶病情。這幾招大便知健康的方法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