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便便」代表寶寶健康?怎樣判斷「便便」是好是壞?

2020-12-16 豆寶娘親育兒

我們會從生活中的點滴來觀察寶寶的健康狀況,而寶寶的便便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那麼我們怎樣通過觀察便便來看寶寶健康的呢?這需要從便便的顏色、氣味、次數、形狀等多個方面來查看。而寶寶的便便還跟很多其他的因素有關,比如平常是吃母乳還是配方奶粉?吃什麼樣的輔食?最終都會反應在嬰兒的大便上。那麼什麼樣的「便便」代表了寶寶健康?又怎樣判斷寶寶的「便便」是好是壞呢?

1.正常大便的顏色與形狀

通常剛生下來吃母乳的孩子,拉出來的大便是金黃色的,這反應孩子是健康的;而吃奶粉的孩子大便是灰綠色或者黃色,反正要比金黃深一點,一般是偏稀一點軟塌塌的,不會特別硬,像大人那樣,因為他們吃的食物也是偏稀的。可慢慢的等他們開始吃飯了之後,大便顏色會加深,也會稍微偏硬,嬰兒時候一般是不會便秘的。

2.正常大便次數與氣味。

母乳餵養的寶貝,一般在嬰兒時期大便是一天2、3次,4、5次也有,甚至有的達到7、8次,這都是正常的現象,每次孩子吸收的能力不同,腸道蠕動頻率不一樣,只要寶寶不哭不鬧沒有什麼特殊的反應,一般是沒有什麼事的。吃奶粉的寶寶大便次數要少一些,而且有的孩子三五天不大便的爸媽也不用著急,摸摸肚子看看脹不脹?如果寶寶的大便味道是比較難聞的,臭臭的或者是酸臭酸臭的,那可能就是積食了。

3.不健康的便便

如果寶寶大便是深褐色、黑色並伴隨著些許的紅色,那就是便秘;如果是黃褐色而且有非常刺鼻臭雞蛋味道的,則提示寶寶消化不是很好,給他增添輔食時候注意加一些好助消化的蔬菜水果。剛出生的寶寶在一天之內會有胎便,顏色是墨綠色,是母體內羊水營養胎盤等的吸收殘渣,若在一天之內不拉胎便,一定要引起重視。另外如果寶寶大便是水樣的,而且還有泡沫,大概是腸道疾病立刻帶到醫院就醫,一刻都耽誤不得。

通過寶寶的大便知道他健康狀況,便於爸媽在照顧孩子時候多幾個參考的標準。希望爸媽在觀察時候,能夠及時又準確,若寶寶身體真的有什麼問題,儘快就醫,讓醫生來救治,如果方便的話要提前取樣拿到醫院檢查,也不耽誤寶寶病情。這幾招大便知健康的方法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便便發綠?有奶瓣?泡沫狀?教你根據便便判斷寶寶健康狀況
    如果寶寶24小時內,尚未進行第一次排便,需要由醫生排除是否存在腸道疾病。2 過渡期便便寶寶在胎糞排淨後,便便顏色會變淺,呈軍綠色,也不再那麼黏稠。這種便便被稱為過渡期便便。這代表著寶寶開始消化早期的母乳或者配方奶了,也說明他們的腸道功能是正常的。
  • 寶寶的便便是身體健康的指南針,了解便便,可掌握寶寶的健康狀況
    文丨飯飯媽在有了寶寶後,很多媽媽就成為了孩子的"鏟屎官",每天通過觀察孩子的糞便,來判斷孩子的健康程度。所以,當寶寶糞便出現異常的時候,媽媽們就會感到非常焦慮,甚至為此吃不好飯,睡不好覺。醫生也表示,小鍾媽媽的這一行為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很多時候,小孩的大便就是他們身體"健康的指南針"。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要了解小孩的健康便便,以及非健康便便的樣子,這樣才能對孩子的身體狀況做出良好的判斷。下面就帶各位家長具體了解一下,寶寶的正常便便以及出現異常的便便,都是什麼樣子的?
  • 細心的媽媽都是從寶寶的便便中,判斷是否健康,你知道如何分辨嗎
    俗話說的好:病從口入,尤其是對於,家裡面那些吃了睡、睡了吃的小朋友們,基本上身上一大半的毛病都是吃出來的。而作為經驗豐富的「大偵探」媽媽們,通常可以通過孩子的外在表現,來判斷寶寶的身體狀況。什麼體溫、出汗、面色都是小case,一些比較有經驗的媽媽們,甚至都可以從寶寶們的便便裡,來判斷孩子的消化情況,以及寶寶們的身體健不健康,出了什麼問題。那究竟什麼樣的便便是正常的?各種各樣的非正常便便,到底代表著什麼意思呢?小編在這裡整理了一些常見的非正常便便,快來看看吧!
  • 寶寶的便便「暗藏玄機」可了解寶寶健康狀況,關於便便媽媽要讀懂
    文丨飯飯媽在有了寶寶後,很多媽媽就成為了孩子的"鏟屎官",每天通過觀察孩子的糞便,來判斷孩子的健康程度。所以,當寶寶糞便出現異常的時候,媽媽們就會感到非常焦慮,甚至為此吃不好飯,睡不好覺。
  • 從寶寶的「便便」看健康,這些必備常識,媽媽請收好!
    便便的性狀、次數、顏色等,也是判斷寶寶健康與否的依據。那麼,寶寶拉什麼樣的便便是正常的?拉什麼樣的便便是不正常的呢? 一般寶寶正常便便: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粘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可能偶爾偏稀或偏綠,有酸味但不臭; 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呈固體狀,淺黃色或淡黃色,偶爾會伴有臭味。
  • 便便發綠、發黃、有泡沫……寶寶身體好不好,看看便便就知道
    面對千奇百怪的便便,媽媽們常常驚慌失措,那到底哪種便便是正常的?哪種是問題便便,需要看醫生呢?今天就和各位新手爸媽來研究下寶寶重要的健康信號燈--粑粑。這些便便都是正常的這種便便被稱為過渡期便便。這代表著寶寶開始消化早期的母乳或者配方奶了,也說明他們的腸道功能是正常的。首先我們先了解下寶寶便便的進化史:剛出生的寶寶(36小時以內)寶寶會排出柏油樣、黏稠的黑色或墨綠色胎糞。
  • 寶寶便便健康晴雨表,5種顏色,各代表什麼情況?
    導語:有了寶寶之後,真的是不怕髒不怕累。學習辨別寶寶便便的顏色判斷是不是健康成了媽媽的必修課,每次寶寶便便之後我們都會仔細看一下,如果顏色不正常就抓緊調整。一般寶寶的便便有照顧種情況,你都了解嗎?2、黃色便便寶寶正常的便便就是黃色的,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便是金黃色,加奶粉的寶寶便便是土黃色。
  • 寶寶拉了這種便便,一定要警惕
    有娃後,每個媽媽都成了屎學家寶寶的大便各式各樣,怎樣的便便是正常的?出現哪種便便需要趕快去醫院?如果一段時間還沒有好轉,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要找專業醫生判斷。>① 清淡飲食,給小肚肚減輕負擔(多吃點麵條、粥)② 及時補水,防止寶寶脫水(增加哺乳/餵奶次數、給寶寶衝補液鹽)③ 護理好小屁屁(及時清洗,勤換尿不溼,抹好護臀膏)
  • 寶寶的便便紅、黃、黑、白、綠?哪種便便需警惕?
    生了娃,再也不是看見噁心躲著走的傲嬌小公主了,每天對著寶寶大便進行研究,今天寶寶的便便正常嗎?的確,便便是寶寶健康狀況的晴雨表,最近,就有很多媽媽留言問關於寶寶便便的問題:媽媽A:2個月寶寶一周拉一次便便,拉的黃綠色軟的,這樣正常嗎?
  • 寶寶的便便檢測健康的信號燈
    寶寶大便是否正常,最重要的是和之前的情況比較。例如,如果一個寶寶一直都是幾天才拉一次,拉出來的便便也很軟,那即使4天一次也沒有關係。而如果一個寶寶本來都是一天2~3次,突然一天7~8次,而且拉出來的便便很稀很水,那就表明大便有問題了。
  • 寶寶的八種壞便便,如何應對?看了就不慌了
    粉哥導讀:寶寶們的便便對於媽媽們而言,就如同一種語言,它通過顏色、形狀、次數、氣味的變化來告訴媽媽寶寶的健康狀況。那麼該如何識別寶寶的壞便便呢?遭遇壞便便,媽媽該如何應對?大些的寶寶出現灰白色便便,也可能是膽道阻塞。媽媽出招:立即帶寶寶去就醫,查明原因並及時治療。
  • 很全的寶寶便便多圖詳解便便真圖,敏感者慎入哦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達人寶寶的身高體重是餵養的主要成果,因為這是判斷寶寶生長發育情況的兩個基本要素。不過還有一項指標也需要時刻關注,那就是---便便。便便的性狀、次數、顏色等,也是判斷寶寶健康與否的依據。那麼,寶寶拉什麼樣的便便是正常的?拉什麼樣的便便是不正常的呢?今天就帶媽媽們一一辨識。
  • 寶寶便便圖鑑:便便裡竟然藏著這麼多知識?
    寶寶的排洩物,已經被很多寶媽當成餵養成果的「成績單」,每次解開尿布都像是一次次的揭榜,便便的次數、多少、顏色等等等,都被作為判斷寶寶是否吃飽、消化好壞、健康與否的重要依據。確實,寶寶的大便都「暗藏玄機」,通過觀察寶寶大便,新手媽媽們可以來獲取一些信息。
  • 通過便便識寶寶健康,兒科醫生來教你
    燕燕抱著懷裡2個多月大的寶寶,吐槽似的地說到。「你看我今天就這麼端著寶寶的便便來找你,也沒有想到臭不臭,髒不髒的問題。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寶寶健康就好。」聽過她的吐槽,我啞然失笑:「都是這樣的,對所有家長來說,掌握寶寶便便的基本情況,是跟蹤孩子身體狀況的直接方式之一。
  • 從「便便」辨識寶寶的健康狀況
    那麼 健康嬰兒糞便 >是什麼樣的呢?新生兒的便便。寶寶出生後拉的第一次便便稱為胎糞,常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排出。由於其中包括了羊水、黏液、脫落的細胞等,一般黑黑如柏油狀。當寶寶開始母乳餵養後,便便逐漸變成墨綠色,後漸漸過渡為黃色。 2.母乳餵養寶寶的便便。
  • 寶寶混合餵養好不好 看便便就知道
    於小寶寶的腸胃功能太脆弱,混合餵養容易造成新生寶寶消化功能紊亂,所以混合餵養給新手爸爸媽媽帶來不少麻煩。新手媽媽大多不懂得怎麼判斷混合餵養寶寶消化不良的原因。到今天為止已經拉了整整20天了,原來是三四天才拉一次便便的,而且便便也很乾的。聽醫生說是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必須減少甚至停止餵食澱粉類的食物。寶寶是混合餵養的,怎樣才算是消化正常,怎樣才是消化不良呢?
  • 媽媽應該要認識的5種典型「壞便便」
    只有認真觀察寶寶的便便,才能及時了解寶寶吃得如何、身體是否健康,準確應對。正常的便便應該是怎樣的?溫馨提示:寶寶的便便根據身體狀況、食物、月齡,或多或少都會有差異,很難說什麼樣的便便一定是正常的。只要孩子精神飽滿、排洩正常、體重合理增加,大體上就不會出問題哦。
  • 寶寶的便便會說話,是寶寶健康的晴雨表
    拉臭臭是寶寶的頭等大事!寶寶前一秒還在向你賣萌,下一秒就小臉嚴肅,悶聲不響扔下炸彈!食物從口、咽喉,再到腸胃一路"變身",探尋了身體各種器官的健康狀況後,變身成便便才跑出來。便便是寶寶的"健康晴雨表",它的顏色軟硬都能告訴我們,寶寶現在健不健康。臭臭語言一:我們是健康便便!
  • 綠便便、紅便便,寶寶便便有顏色?回想近期的輔食,警惕這種便便
    比如:有的爸爸媽媽可能會覺得寶寶已經8個月了,應該將輔食的性狀變得粗一點,於是會給寶寶吃顆粒狀的食物,但這時如果寶寶的咀嚼能力跟不上,無法用牙齦磨碎顆粒狀的食物,寶寶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所以,輔食性狀的改變除了要根據寶寶的月齡情況來決定,還應該考慮寶寶是否能夠嚼碎。那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能接受目前的食物性狀呢?
  • 媽媽一定要認識的5種典型「壞便便」
    因為便便是寶寶消化狀況的「晴雨表」,次數、顏色、性狀的變化都反映了寶寶的身體情況。只有認真觀察寶寶的便便,才能及時了解寶寶吃得如何、身體是否健康,準確應對。正常的便便應該是怎樣的溫馨提示:寶寶的便便根據身體狀況、食物、月齡,或多或少都會有差異,很難說什麼樣的便便一定是正常的。只要孩子精神飽滿、排洩正常、體重合理增加,大體上就不會出問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