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媽媽一定要認識的5種典型「壞便便」

2020-09-09 協和馬良坤醫生
  • 當媽之前,愛乾淨、愛漂亮,每天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辦公桌上也一塵不染,因為對衛生的要求比較高,還被丈夫念叨「是不是有潔癖」。


  • 當媽之後,別說是趴地踩水玩泥巴,就連吃飯的時候,只要寶寶一拉粑粑,立馬就能撂下飯碗,細細端詳。


這並不是當媽之後不講究了,而是當媽之後「更講究」了。因為便便是寶寶消化狀況的「晴雨表」,次數、顏色、性狀的變化都反映了寶寶的身體情況。


只有認真觀察寶寶的便便,才能及時了解寶寶吃得如何、身體是否健康,準確應對。



正常的便便應該是怎樣的?


新生兒的胎便: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開始排胎便,便便是綠油油、黏糊糊、無臭味的,大約2-3天會排淨。寶寶之後的正常便便基本是「主流」的金黃色或土黃色。


純母乳餵養寶寶的便便:


性狀柔軟、稀糊狀。

顏色:一般是淺黃色,有時會是淺綠色。

氣味:帶點兒酸甜味,但不難聞。

次數:母乳寶寶便便次數一般比較多,可以達到每天6次,3個月以後「攢肚」了,就會慢慢減少。


奶粉餵養寶寶的便便:


性狀:便便質地比較硬,基本成形,為條狀。

顏色:通常是深黃色。

氣味:無明顯酸臭味。

次數:一般1-4次/天,隨月齡增加,次數也會漸漸減少。



混合餵養寶寶的便便:


便便的性狀、顏色、次數基本介於純母乳餵養寶寶和奶粉餵養寶寶之間。便便相對比較柔軟,但是偶爾會摻有顆粒,呈淺黃色或者黃褐色。


寶寶每天排便約3-4次。



添加輔食後寶寶的便便:


性狀:便便開始轉變成固體狀,多為條狀。

顏色:一般是黃色,有時候還會因輔食顏色而不同,例如吃了胡蘿蔔,便便有可能是紅色。

氣味:味道比較重。

次數:一般為1-2天1次,偶有3天內排1次的情況也是正常的。


溫馨提示:

寶寶的便便根據身體狀況、食物、月齡,或多或少都會有差異,很難說什麼樣的便便一定是正常的。只要孩子精神飽滿、排洩正常、體重合理增加,大體上就不會出問題哦。


如果寶寶便便出現這些異樣,需警惕:


如果便便變成「非主流」顏色,一定要警惕,像是變白了(白陶土樣便)、變黑了(柏油樣便)、變紅了(血便),都是要及時就醫的!



蛋花湯樣便便


性狀:黃色、水樣、糞質少。


原因:可能表示有病毒性腸炎了,常伴有發熱、嘔吐等情況。


4月齡內母乳餵養的寶寶的正常便便呈均勻稀糊狀,一般能和蛋花湯樣便便區分開。但如果你覺得難以判斷,可參考寶寶的其他情況,如果食慾正常、體重增長良好,一般沒有問題;謹慎起見,建議諮詢醫生。


應對建議:如果寶寶便便突然變成蛋花湯樣,疑似有腸炎情況,應及時帶寶寶就醫,同時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預防脫水。


油珠型便便


性狀: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不可以滑動。


原因:可能是寶寶攝入的食物中脂肪過多,或有脂肪吸收不良的狀況。


應對建議:


  • 若母乳餵養的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多和哺乳媽媽的膳食有關,建議哺乳媽媽調整膳食安排。


  • 若奶粉餵養的寶寶出現這種情況,應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可以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如果寶寶大便一直是「油性」的,同時體重增長不夠,應及時就醫。


深棕色泡沫型大便


性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呈深棕色水樣,帶有明顯酸味。


原因:應先排除腸道感染。膳食原因可能是寶寶攝入過多的澱粉類食物,如米糊、穀類或奶粉中加糖過多等,並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


應對建議:如果排除了腸道感染的可能性,可以考慮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減少輔食中的澱粉類食物。


臭雞蛋型大便


性狀聞起來像臭雞蛋。


原因:寶寶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


應對建議:奶粉餵養的寶寶要注意配方奶是否衝得過濃,進食是否過量,如果是,要及時糾正。


已經添加肉蛋類輔食的寶寶,可考慮暫時停止或減少這類高蛋白輔食的攝入,適量增加蔬菜水果,幫助促進消化。


如情況仍無好轉,建議帶寶寶就醫。


血櫻桃便便


性狀:寶寶的大便中帶血,通常呈紅色或黑褐色,或夾帶有血絲或血塊等。


原因:如果大便呈鮮紅色,很可能出現問題的部位在直腸或肛門;如果大便呈暗紅色,那就要小心排除腸套疊或壞死性腸炎;食物過敏如牛奶蛋白過敏,也有可能引起血便。


應對建議:這種情況一般較難判斷,最好儘快帶寶寶就醫。



溫馨提示

以上對便便的分析和應對方法,是基於大多數寶寶的情況所得出一般日常護理建議,並不是唯一評判標準和應對方法哦。


寶寶的便便出了問題,而你又不知道怎麼解決的話,不要遲疑、不要拖延,及時就診,直接問醫生。就診時,最好能把便便的性狀(稀、幹)、頻率(一天幾次)、量、顏色等信息詳細告訴醫生,更有利於診斷。


美贊臣提醒各位寶爸寶媽:讓寶寶「好好吃飯」任重道遠!「好好喝奶」也意義重大哦,1-2歲,每日母乳量應為600-400毫升;2-5歲,每日應攝入奶類食品350-500克。

藍臻3段配方奶粉,含20倍^乳鐵蛋白,MFGM#乳脂球膜+DHA,獨特益生元組合PDX+GOS,守護寶寶的快樂成長!

相關焦點

  • 收藏!媽媽應該要認識的5種典型「壞便便」
    5添加輔食後寶寶的便便:性狀:溫馨提示:寶寶的便便根據身體狀況、食物、月齡,或多或少都會有差異,很難說什麼樣的便便一定是正常的。只要孩子精神飽滿、排洩正常、體重合理增加,大體上就不會出問題哦。如果寶寶便便出現這些異樣,需警惕:如果便便變成「非主流」顏色,一定要警惕,像是變白了(白陶土樣便)、變黑了(柏油樣便)、變紅了(血便),都是要及時就醫的!
  • 寶寶的八種壞便便,如何應對?看了就不慌了
    粉哥導讀:寶寶們的便便對於媽媽們而言,就如同一種語言,它通過顏色、形狀、次數、氣味的變化來告訴媽媽寶寶的健康狀況。那麼該如何識別寶寶的壞便便呢?遭遇壞便便,媽媽該如何應對?大些的寶寶出現灰白色便便,也可能是膽道阻塞。媽媽出招:立即帶寶寶去就醫,查明原因並及時治療。
  • 新手爸媽一定要收藏,寶寶的9種便便怎麼看
    其實寶寶的便便可以反應出很多的身體問題,我一開始的時候也不懂,每次去醫院體檢或是打疫苗的時候就抓著醫生問東問西的,後來我總結了一下,我們常見的也就下面這幾種情況,我一個個分享給大家!我自己觀察了一段時間,也找老婆正在帶孩子的閨蜜取了取經,發現寶寶的便便常見的大概就是這9種狀態,那其中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呢?
  • 寶寶拉了這種便便,一定要警惕
    有娃後,每個媽媽都成了屎學家寶寶的大便各式各樣,怎樣的便便是正常的?出現哪種便便需要趕快去醫院?這4種顏色便便,需警惕!母乳餵養,媽媽要注意自身飲食的清淡,控制澱粉類、糖類食物的攝入。如果一段時間還沒有好轉,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要找專業醫生判斷。
  • 科學認識寶寶便便(圖解)
    科學地認識便便平時觀察寶寶的便便可以從4個維度進行:形狀、顏色、大小和氣味。>餵養方式不同,便便長得不一樣不少媽媽總覺得自家寶寶的便便有別於朋友家的孩子,擔心孩子是出什麼問題了。每日2-3次,即使每日3-5次,只要便便不含太多水分,呈糊狀,也是正常的。
  • 寶寶的便便,若出現了4種情況,媽媽要學會自己判斷
    對於寶寶來說,健康的便便應該是金黃色和淡黃色的,但是大多數媽媽都會發現,寶寶的便便會呈現其他顏色。其實,媽媽學會觀察便便很重要!這4種常見的情況,你要清楚!寶寶的便便,若出現了這4種情況,媽媽要學會自己判斷!
  • 寶寶的六種便便,要從中識別的健康信號。媽媽收藏學習!
    如果寶寶的便便持續泛灰,則可能是膽道閉塞。偶爾的情況則無需太過擔心。但出現黃疸症狀且便色灰,應及時就醫檢查。# 綠色新生兒便稀,食道功能弱,經常出現嘔吐現象。如果身體狀態良好或不發燒可能是暫時出現的症狀;如果寶寶發燒、哭鬧、厭食,臭臭次數多,可能是患了腸炎。
  • 寶寶的便便「暗藏玄機」可了解寶寶健康狀況,關於便便媽媽要讀懂
    於是小鍾聽了這位媽媽的建議,趕忙帶孩子前去醫院做了檢查,經過檢查,發現孩子的確是生病了,如果再遲來一點的話,可能問題會更加嚴重。醫生也表示,小鍾媽媽的這一行為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很多時候,小孩的大便就是他們身體"健康的指南針"。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要了解小孩的健康便便,以及非健康便便的樣子,這樣才能對孩子的身體狀況做出良好的判斷。
  • 寶寶的便便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馬上去醫院!
    大家好,這裡是媽媽網獨家專欄【媽媽調查局】的第048篇原創【育兒知識】文章,用娘心調查孕育知識真相,我們會一直努力,一定要持續關注我們哦!混合餵養的寶寶便便會根據母乳和奶粉餵養的比例不一樣而呈現不同的狀態,如果餵母乳比較多,便便則會比較接近黃色的稀便,反之則會接近奶粉餵養的寶寶的便便。一般混合餵養的寶寶一天排便4-5次,媽媽可能會聞到便便裡有酸酸的氣味哦!
  • 給新手媽媽的便便手冊
    奶粉寶寶的便便相比母乳寶寶更易成型,顏色呈黃色、淺棕或棕綠不等。以下幾種情況也會讓寶寶的便便變成綠色:餵養不足 如果寶寶大便較少、偏稀,很容易餓,體重增長緩慢,那麼可能存在餵養不足的情況,只需增加寶寶的飲奶量即可。
  • 什麼樣的「便便」代表寶寶健康?怎樣判斷「便便」是好是壞?
    我們會從生活中的點滴來觀察寶寶的健康狀況,而寶寶的便便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那麼我們怎樣通過觀察便便來看寶寶健康的呢?這需要從便便的顏色、氣味、次數、形狀等多個方面來查看。而寶寶的便便還跟很多其他的因素有關,比如平常是吃母乳還是配方奶粉?吃什麼樣的輔食?
  • 寶寶便便健康晴雨表,5種顏色,各代表什麼情況?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有了寶寶之後,真的是不怕髒不怕累。學習辨別寶寶便便的顏色判斷是不是健康成了媽媽的必修課,每次寶寶便便之後我們都會仔細看一下,如果顏色不正常就抓緊調整。一般寶寶的便便有照顧種情況,你都了解嗎?
  • 不同月齡段的便便(一)_超詳細解讀 便便看出身體疾病_嬰兒成長發育...
    不用說各位爸爸媽媽最關心的就是自己寶寶的健康了。但是寶寶還很小,他不懂得用言語去表示自己的不適,但是他卻能夠在他日常種給你種種的表示,例如排出來的便便。便便的顏色、大小、形狀無不是寶寶給媽媽最直接的信息。  有的父母因為怕髒,所以,寶寶拉了大便以後就匆匆忙忙的衝洗,卻不去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或者是形狀等。
  • 10種寶寶便便類型,26種便便原因分析,19種便便解決方案
    :腸套疊或者腸壞死3.鮮紅色便便觀察一下寶寶肛周皮膚有沒有撕裂出血的可能4.鮮紅色便便再觀察一下母乳餵養的寶媽乳頭是不是被寶寶吸破出血的可能5.添加輔食的寶寶吃動物肝臟、鐵劑、西紅柿或者西瓜等紅色的食物的可能
  • 綠便、黑便、便便裡有奶瓣…這幾種寶寶大便異常,你遇到過幾種?
    如圖所示,中間3-5是屬於正常的便便類型,從中間向上向下都是不正常的壞便便。 紅燈:不正常的壞便便 母乳餵養的媽媽要注意自身飲食的清淡,控制澱粉類、糖類食物的攝入。
  • 育兒不驚慌,給新手媽媽的便便手冊
    便便能反映出寶寶的健康狀況,但寶寶便便的顏色、形狀、質地,好像總在變化。到底什麼樣的便便是正常的,什麼樣的便便代表寶寶的身體出現了異樣?來看看下面這幾個新手媽媽最關心的便便問題吧。以下幾種情況也會讓寶寶的便便變成綠色:餵養不足如果寶寶大便較少、偏稀,很容易餓,體重增長緩慢,那麼可能存在餵養不足的情況,只需增加寶寶的飲奶量即可。添加輔食如果吃了特別多的穀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寶寶的便便也會變色,媽媽可以通過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來解決。
  • 新手媽媽必修課——「辨別寶寶便便是否健康」
    新生兒不會說話,那麼,身體情況主要靠便便來辨別,剛出生的寶寶排出的是墨綠色的胎便,月子裡寶寶便便很多,有時候一個屁都會帶出一點點便便,基本上每次換尿不溼裡面都有點便便,不過都是正常情況,媽媽不用擔心。但如果寶寶出現下列便便,新手媽媽一定要注意了:
  • 寶寶便便知多少?9張圖帶你看懂,新手爸媽一定要學習
    接下來可樂媽媽就帶大家來我們來了解寶寶各種類型的便便。另外,在哺乳時,媽媽注意讓他儘量先吸空一側乳房再吸另一側,否則寶寶可能會只吃到富含乳糖的前奶,後奶吃到得少,這也會引起便便裡面泡沫變多。同時,媽媽平時要少吃甜食。
  • 媽媽讓小孩在路邊拉便便
    今天下午出去買菜經過社區公園的時候,看到一位媽媽帶著4 5 歲的小孩在路邊草坪拉便便,小孩子拉便便都很快,一下就起來給她媽媽擦屁股。路邊來來往往的人那麼多,看他們這樣子那素質真是沒法說了,社區公園裡人有廁所的,往前走幾十米就到廁所了,非要在路邊拉。環衛工人本身就辛苦了,風裡雨裡的,天沒亮就起床開始打掃,掃完遛狗的便便,現在還要掃小孩子的便便,唉!
  • [母嬰]聰明媽媽也會犯5種育兒錯誤
    第一次當媽媽,面對寶寶的各種大小狀況,難免心慌意亂,長輩的經驗總令人半信半疑,通過網絡搜索資訊又太多太雜亂,眾說紛紜讓人不知該如何依循。有鑑於此,本文特別搜集了5種常見誤區,幫助你建立正確的觀念,當個稱職的育兒達人。  觀念1:為了確保衛生,應該用抗菌洗手液幫寶寶清潔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