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便便紅、黃、黑、白、綠?哪種便便需警惕?

2020-12-18 醫知袋鼠

當媽後,大多數女性最大的改變之一,可能就是告別了懶癌和潔癖!

生了娃,再也不是看見噁心躲著走的傲嬌小公主了,每天對著寶寶大便進行研究,今天寶寶的便便正常嗎?

的確,便便是寶寶健康狀況的晴雨表,最近,就有很多媽媽留言問關於寶寶便便的問題:

媽媽A:2個月寶寶一周拉一次便便,拉的黃綠色軟的,這樣正常嗎?

媽媽B:你好,寶寶滿月了,現在已經一個星期沒拉大便了,每天都有放臭屁,這樣正常嗎?

媽媽C:純母乳寶寶3個半月。一天大便1到3次。有時候便便裡有鼻涕一樣的粘液是腹瀉嗎?

媽媽D:我家寶三個月了,純母乳餵養的。每天大便五六次,也比較規律。就是有奶瓣,粘液,有時候水便分離,放屁能崩出來水,有泡泡,大便還哭的很厲害。我懷疑乳糖不耐受。每次看他大便都很揪心。

媽媽E:寶寶6個多月,母乳奶粉混養,寶寶便便有奶瓣,這是代表消化不良嗎?需要怎樣處理嗎?一天兩次,偶爾三四次!

……

真可謂是正常的便便都一樣,不正常的便便各有不同,接下來就跟著袋鼠麻麻學習一下吧。

一、寶寶完美的便便應該是什麼樣的?

對於不同階段的寶寶來說,一坨完美便便在性狀、顏色、次數甚至味道上都是不一樣的。

1.母乳餵養的寶寶

1)性狀:由於母乳的吸收率很高,而且母乳中的寡糖能充分刺激腸胃蠕動,因此大部分純母乳餵養寶寶的便便是質地均勻的軟糊便,或呈軟膏樣。

2)顏色:呈金黃色,或偶爾會微帶綠色、有奶瓣。

3)次數:新生兒期次數較多,一般一天2~5次,有時候也會一天7~8次,有些家長會擔心寶寶腹瀉怎麼辦?但只要寶寶精神狀態良好,體重增長正常,則屬於生理性腹瀉,無須過於擔心。隨著寶寶的長大,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時會減少到每天1~2次。

4)氣味:由於母乳中的主要成分是水,所以便便沒有明顯臭味,或略帶酸味,但沒有泡沫。

2.奶粉餵養的寶寶

1)性狀:吃配方奶的寶寶大便通常會幹燥、粗糙一些。

2)顏色:呈土黃或金黃色,有時會黃中帶綠或青綠。因為配方奶中鐵的含量較高,當寶寶對鐵的吸收不完全時,就會使大便帶綠色。

3)次數:大便次數比母乳餵養的寶寶次數要少,一般每天約1~3次。

4)氣味:沒有明顯臭味,或略帶一些酸臭味。

3.添加輔食的寶寶

1)性狀:剛開始是比較稠的糊狀,也可能出現未消化的食物顆粒,隨後會逐漸成形並接近成人。若寶寶吃蔬菜、水果較多,大便會比較蓬鬆。

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菜泥時,寶寶大便中可能有少量菜泥出現。

如果此時寶寶的大便依然是糊狀,就說明不是腸道功能不好,而是腸道適應菜泥的表現,過幾天就會好。

如果大便特稀,出現大量菜泥,就說明寶寶的吸收功能不好,家長晚些再添加菜泥。

2)顏色:隨著輔食量和種類的增多,便便顏色會變得較暗,通常是棕色或深棕色,也可能出現吃的某種食物的顏色。

3)次數:每天約1~2次。

4)氣味:如果寶寶吃魚、肉、奶、蛋類較多,大便會比較臭。

二、什麼樣的便便要引起注意?

1.次數異常

1)次數減少

如果發生在寶寶出生後4個月內,雖然次數少了,但便便是黃色軟便,而且排便輕鬆,沒有其他不適,那寶寶有可能是攢肚子了,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特殊處理。

但如果排便次數減少,而且大便比較乾燥,或寶寶排便時非常費勁,有時候還哭鬧不停,那就有可能是便秘了。一般,吃母乳的寶寶,便秘的情況比較少;而吃奶粉的寶寶,便秘的情況多一些。

在確定寶寶是便秘後,媽媽需要這樣做:

情況嚴重的便秘,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開塞露或其他安全的物理手段,幫寶寶把積壓在腸道裡的乾結的糞便排出;

然後,根據醫囑,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給寶寶服用一些益生菌、益生元製劑;

同時,平時做適量運動,如被動操、被動翻身等,促進胃腸蠕動;還要注意合理的飲食搭配,保證纖維素的攝入量,在不過敏的情況下,多給寶寶吃西梅、豌豆、西蘭花等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緩解寶寶便秘的症狀。

如果出現便秘不治療,情況會更糟糕。大便在腸道中停留時間越長,就會越多、越硬、越幹,就更不易排出,且更疼痛。孩子因疼痛而不排大便,這就導致惡性循環。

Tips:

需要注意的是,開塞露的成分含有甘油和山梨醇,雖然安全無害,但長期使用,會使寶寶的腸壁神經細胞應激性降低,敏感度下降,對藥物產生依賴,不利於自主排便,因此當寶寶出現便秘時家長不要盲目用開塞露。

2)次數增多

很多家長覺得,只要寶寶大便次數增多,就是腹瀉了。其實偶爾排便次數變多,或者稀便,都是正常的。

判斷寶寶腹瀉的重點,在於大便的性狀。

如果哪一天,寶寶的大便性狀突然變成稀軟的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排便頻率明顯多於平常,就需要家長提高警惕了。

2.性狀異常

1)蛋花湯樣或水樣便

這樣的便便一定要警惕,如果是發生在秋季,很可能是感染了輪狀病毒。除了會有蛋花湯樣或水樣便之外,寶寶可能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比如打噴嚏、流鼻涕,還有一些寶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燒或嘔吐,大概1~3天後出現腹瀉,而且腹瀉次數很多。

如果寶寶確診為輪狀病毒感染(秋季腹瀉),家長一定要做好護理措施,預防寶寶脫水是重點之一,可以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多給寶寶飲水,或者菜湯、米湯等。

如果寶寶腹瀉或嘔吐次數太多,已經出現脫水症狀,或被醫院診斷為輕、中度脫水時,一般醫院會給寶寶開口服補液鹽,更嚴重的則需要輸液,及時糾正脫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家長一定要遵醫囑。

2)有奶瓣

奶瓣就是寶寶喝完奶後,沒有消化完的蛋白。

從寶寶胎便排完到3個月前,這段時間中比較常見。

對新生兒來講這很正常。因為他們的腸道還剛開始工作,在適應階段。再加上吃多吃少的控制權完全在母親這邊,通常寶寶吃的都很多,導致腸道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蛋白質,極易形成奶瓣。

從母乳餵養改為配方粉餵養的孩子,這也是正常的。配方粉中蛋白質含量多,腸道一時沒能跟得上消化的步伐,出現點奶瓣也不為過啦。

如果寶寶大便一直有奶瓣、大便較稀,但孩子生長、發育、飲食等都是正常的,可以繼續觀察。但如果孩子出現生長發育落後,需要去醫院檢查,這提示孩子消化功能有損傷。

3)有未消化的食物

添加輔食過程中,寶寶的大便裡可能出現未消化完的食物顆粒,要注意輔食是否不夠細軟或寶寶吃得過多,造成輔食難消化。

由於寶寶的胃腸功能發育還不是很完善,因此添加輔食要按照:從稀到稠、從細到粗、從少量到多量、從單一到多種的漸變過程。

4)有泡沫

泡沫樣便提示著大便中有氣體,氣體怎麼來的呢?

是沒被吸收的糖在大腸中發酵形成的,發酵時除了有氣體產生,還有酸味產生哦。很多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大便會出現這種樣子。

如果寶寶僅有幾次這種情況,不用太理會,自己就能調整好。

如果腹瀉嚴重,伴有這種情況,母乳的寶寶需要服用乳糖酶。

如果寶寶表現得不舒適、煩躁,出現發熱、排洩的頻率明顯增加等症狀,可能是感染性疾病造成的泡沫樣大便,需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5)粘液樣便

粘液是由腸道黏膜分泌,可以潤滑腸道,便於大便的排出,也可以防止異物進入腸黏膜細胞。

一般情況下,大便中都有少量的粘液,但是因為少,肉眼是看不到的。

如果寶寶大便中出現較明顯的粘液,這時候,只要寶寶飲食和精神正常,且沒有腹痛,就可能是腸道受到輕度刺激後的反應,屬於身體自行調節,家長不用擔心。

但是如果大便帶血,或者有膿液(腥臭味),腹痛、腹脹,頻繁嘔吐等,需要注意了,這是嚴重腸道疾病的表現。

3.顏色異常

1)黑色大便

如果給寶寶吃了較多的動物血、肝、綠葉青菜等含鐵豐富的食物或補充過鐵劑,大便可呈黑色,因為鐵被氧化變成黑色。所以當寶寶便便的顏色發生變化時,家長先不要著急,回想一下給寶寶吃了什麼。

若是以上都沒有!家長要警惕起來了!

如果大便的顏色像柏油一樣,不僅黑,而且還發亮,有面色蒼白、頭暈等症狀,提示這樣的黑便問題很大,多是因為上消化道出血所造成的,應當立即去醫院做檢查,儘早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2)紅色大便

如果大便表面上沾有鮮血或血絲,很有可能是寶寶有肛裂的情況;

如果新鮮血在大便裡面混著,提示下消化道出血;

一旦出現這 2 種情況,家長不要掉以輕心,需要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

當然,不是所有大便中紅色的物質就是有血,如果寶寶過多食用西瓜、蕃茄、胡蘿蔔、紅彩椒、紅心火龍果等深色食品,糞便也可能呈現出紅色。

3)綠色大便

給寶寶吃含鐵豐富的食物或餵養不足都會讓大便出現綠色。對於餵養不足引起的綠色便便,只要增加奶量,讓寶寶吃飽就可以了。

此外,若孩子吃的奶偏涼或者腹部、腳部受涼都可能使大便發綠。如果寶寶沒有其它症狀,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益生菌並注意保暖,過幾天就會恢復。

4)灰/白色大便

也叫做白陶土樣大便,多見於膽管梗阻。

因為進入腸內的膽汁減少或缺失,無糞便色素生成,就會使寶寶的大便呈白色、灰白色。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就要儘快去就診諮詢醫生。

袋鼠麻麻有話說:

發現寶寶大便異常時,家長應儘快根據飲食等情況進行初步判斷,如果懷疑與健康狀況有關,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就醫檢查。

相關焦點

  • 綠便便、紅便便,寶寶便便有顏色?回想近期的輔食,警惕這種便便
    尤其是寶寶添加了蔬菜之後,由於蔬菜的顏色比較豐富,如:葉狀菜通常都是綠色的,塊狀類有紫色、紅色、黃色……寶寶吃了不同顏色的蔬菜,也會拉出不同顏色的便便。儘管寶寶總會排出「花樣便」,但只要寶寶平時精神狀態良好,進食和睡眠都正常,且排便規律,拉出的便便顏色與進食的食物有關,便便中的食物原始顆粒不會特別多,那就沒什麼問題。
  • 寶寶拉了這種便便,一定要警惕
    有娃後,每個媽媽都成了屎學家寶寶的大便各式各樣,怎樣的便便是正常的?出現哪種便便需要趕快去醫院?這4種顏色便便,需警惕!肚子著涼、沒有吃飽,都有可能拉綠便便。提示當然,不是所有紅色大便都是出血,比如吃了紅心火龍果後,大便也會變紅哦
  • 便便發綠、發黃、有泡沫……寶寶身體好不好,看看便便就知道
    這屎怎麼這麼黑?... ...面對千奇百怪的便便,媽媽們常常驚慌失措,那到底哪種便便是正常的?哪種是問題便便,需要看醫生呢?今天就和各位新手爸媽來研究下寶寶重要的健康信號燈--粑粑。出生3~5天,寶寶胎糞排盡後,便便會顏色變淺,也沒有那麼粘稠,成為泥糊狀綠棕或軍綠色便便。這種便便被稱為過渡期便便,意味著寶寶開始消化母乳或奶粉了。這個階段寶寶拉便便無規律,每日多次。
  • 寶寶便便顏色不同:黃、黑、紅、綠、灰白,各暗藏了什麼小秘密?
    1、黃色便便黃色是寶寶身體健康的標誌,正常就是金黃色的,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寶寶,以黃色便便為主。如果你家寶寶平時都是這種顏色的便便,那麼恭喜你,寶寶很健康。(3)消化道出血的話也會導致便便變黑。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的話,容易造成腸道黏膜損傷,繼而引發過敏或者其他疾病。(4)如果是吃了某些藥物,也會導致便便發黑。
  • 寶寶的便便發黑是怎麼回事?
    原創 黃志恆 兒科黃哥黃醫生粑粑麻麻很抓狂寶寶便便愁斷腸兄弟姐妹莫悲傷黃哥科普送良方經常有許多家長為孩子的便便發愁,今天來科普下。很多媽媽經常給我發寶寶大便的照片,普通人看了可能吃不下飯,黃哥能一邊吃飯一邊研究便便。(這不是鼓勵大家在吃飯時給我發大便啊。)大便發綠的原因有以下幾個。1. 特殊奶粉有的寶寶由於過敏性腸炎,服用胺基酸配方奶粉或者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然後大便發綠了。許多人很疑惑,是不是奶粉有問題了?
  • 武漢兒保中心:警惕!寶寶拉出這3種便便,趕緊去醫院檢查!
    警惕!寶寶拉出這3種便便,趕緊去醫院檢查! 當了父母之後天天都是圍著孩子轉,對寶寶的便便早就免疫,甚至還會拍照對比分析,研究研究,是什麼顏色、什麼性狀健不健康啊。不得不說這是個正確的做法,因為寶寶的便便確實很能反映寶寶當前的健康狀態。
  • 寶寶拉綠便便的9個原因,出現綠便便能吃益生菌嗎?
    很多媽媽第一次遇到寶寶拉綠色便便,嚇壞了,生怕寶寶又患有什麼疾病。其實寶寶拉綠色便便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1、正常情況母乳餵養餵養的寶寶有時也會出現綠色便便,屬於正常生理情況。5、出牙如果寶寶的綠色便便上閃閃發光,還伴有黏液,可能和寶寶正處於出牙期有關,因為出牙時寶寶會吞咽過多的口水,但也可能是感染的跡象,觀察一段時間,如果黏液綠便沒有消失,還伴有其他疾病表現的話就要及時諮詢醫生了。
  • 新生兒綠便便 新生兒綠便便怎麼回事
    新生兒綠便便對於喝奶粉的寶寶,就會存在有寶寶轉奶的問題。尤其是由一種品牌的奶粉轉到另一個品牌,這個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或許寶寶不利。我們來看看寶寶轉奶拉綠便便怎回事?
  • 看「便便」顏色,識寶寶健康
    正常情況下,膽綠素會被還原成膽紅素,寶寶便便就會呈現黃綠色。如果腸胃受到刺激,比如著涼,腸蠕動會加快,導致膽綠素尚未還原成膽紅素,寶寶的便便就會以綠便排出。02-食物顏色比如寶寶吃了許多紅心火龍果,便便會變紅色,吃了綠色蔬菜,便便會偏綠,都是正常現象。
  • 警惕!這8種寶寶便便千萬馬虎不得!
    說到寶寶的便便,可是衡量寶寶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食物經過寶寶的口、咽喉、腸胃到達全身器官,再變成便便排出體外,我們通過它的氣味、顏色、性狀,就能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以此來調整餵養方式,保證寶寶健康的腸道消化。今天,悅家母嬰專家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寶寶便便的觀察分析。如果寶寶出現了以下8種便便,媽媽們可要提高警惕了!
  • 根據寶寶便便的顏色,來判斷寶寶的身體狀況
    綠便便通常很正常 如果寶寶看起來沒什麼異常,大便裡也沒血絲等,顏色發綠一般沒什麼關係,是很常見的。 應該在寶寶將一側乳房的奶吸空後,再餵另一側。 2.吃強化鐵的配方奶粉。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強化了鐵元素,寶寶還不能很好吸收,多餘的鐵在腸道細菌作用下形成了墨綠色物質。 3.沒有吃飽,飢餓會使腸道蠕動加快,多餘的消化液隨大便排出,呈綠色。這種情況可以增加奶量,讓寶寶吃飽就可以了。
  • 詳解寶寶的12種便便,若出現這4種粑粑需立即去醫院
    胎便粘稠,呈黑綠色,由膽汁、黏液、腸壁細胞、分泌物和羊水等構成。胎便的排出說明寶寶的腸胃系統開始正常工作了。1、母乳寶寶的正常大便①便便性狀初乳有通便的作用。當寶寶正常吃奶,而且胎便也已經排完後,寶寶大便就會變成棕綠色,呈稀軟的顆粒狀,之後會變成比較黃的大便,沒有難聞的氣味。
  • 科學認識寶寶便便(圖解)
    粉哥導讀:寶寶不拉大便,拉黑便,土黃色大便怎麼辦?寶寶腸胃消化好不好?大便是否正常?相信很多爸媽都想知道。其實,不是所有健康寶寶的便便都是一個樣的,餵養方式的不同,也會導致寶寶便便性狀有所差異。綠便:當嬰兒生長正常,綠便的產生不屬於異常情況。
  • 便便裡藏著疾病秘密,出現這幾種便便,爸媽就要警惕了!
    便便作為寶寶健康的晴雨表,爸爸媽媽緊張也是正常的。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觀察便便?哪些便便需要重視?爸爸媽媽如何正確應對? 但是,無論網上諮詢還是到醫院面診,跟醫生描述的時候,一定要帶上便便量。寶寶7、8次便便都是放屁帶出來一點跟7、8次拉出來一大坨便便,這兩種情況可差得多。
  • 寶寶的各種便便全解多圖慎入
    作者:寶寶知道 淇淇媽咪一般寶寶正常便便: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粘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可能偶爾偏稀或偏綠,有酸味但不臭;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呈固體狀,淺黃色或淡黃色,偶爾會伴有臭味。除上述正常便便以外,其它性狀的便便並非就是異常的。為什麼這說呢?因為寶寶個體存在差異,生活環境也有差異,會存在非常規的排便情況。
  • 大家關心的寶寶便便大全在這裡
    拜託,我們是養娃,不是參加粑粑大賽,比比誰的更多更黃更好看。提示膽道可能有梗阻問題,膽紅素不能排到腸道中,不能把大便染黃,這時寶寶往往伴有嚴重黃疸,一定要及時就醫,白色大便往往不是突然變白的,而是大便逐漸失去顏色變白。
  • 媽媽應該要認識的5種典型「壞便便」
    只有認真觀察寶寶的便便,才能及時了解寶寶吃得如何、身體是否健康,準確應對。:便便的性狀、顏色、次數基本介於純母乳餵養寶寶和奶粉餵養寶寶之間。如果寶寶便便出現這些異樣,需警惕:如果便便變成「非主流」顏色,一定要警惕,像是變白了(白陶土樣便)、變黑了(柏油樣便)、變紅了(血便),都是要及時就醫的!
  • 當媽必看:胎便、綠便、腹瀉、便秘...寶寶的各種便便真圖全解!(寶媽收藏)
    除上述正常便便以外,還有其他性狀的便便也是正常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每位寶寶的身體健康不同,生活環境也有所差異,會存在不同的排便情況。比如下圖黑黑的便便,你是否會覺得寶寶便便不正常了呢?其實這是胎便。寶寶出生頭一兩天排出的便便即為胎便,通常是黑黑的顏色(類似深黑或墨綠色黏土狀)。
  • 10種寶寶便便類型,26種便便原因分析,19種便便解決方案
    、呼吸道感染、細菌感染寶寶、過敏、消化道感染寶寶粘液便警惕:如果寶寶有明顯不適及排出大量粘液便(膿鼻涕狀)需要就醫第三、灰白便灰白邊顏色:白色、灰色、灰白色第五、綠便大便顏色:綠色、黃綠色、墨綠色大便性狀:分年齡段,糊糊狀、膏狀、條狀大便成因:
  • 「怎麼辦啊,寶寶的便便又綠了」:中國式育兒焦慮不是愛,是害
    在育兒群,經常看到好多新手媽媽,就寶寶便便各種提問:便便綠了,黑了,稀了,幹了,臭了什麼回事,寶寶每次便便 ,有的媽媽都會就顏色、性狀、味道研究一番,稍感不對,發圖詢問,求支招。有的媽媽還用APP記錄孩子的吃喝拉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