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內行地判斷一支樂隊的水平?

2021-01-09 小明追娛樂

看完《樂隊的夏天》我覺得應該了解一下怎麼判斷一支樂隊的水平。樂隊是一種配合的藝術,又像是將所有人樂器集合一起演奏出好聽的音符。樂隊是什麼,樂隊一定要是搖滾嗎? 一定要撕心裂肺嗎?不一定吧,但一定要喜歡,一定要投入感情去演奏,你才會感覺到音樂的魅力。夏日的激情碰撞,即使大汗淋漓,也感覺到心中的涼爽。火氣的發洩,一定的積累。

內容大綱

一、樂隊是一種「配合的藝術」

1. 雙拳難敵四手——團隊作戰的豐富趣味!

2. 搖滾三大件永遠最經典!——電聲樂隊的常見組成及樂器功用

3. 樂隊裡還有個程式設計師?——program 的概念與用途

4. 拔掉電源也能秀?——廣義與狹義的「不插電」

二、從風格入手,扒一扒《樂隊的夏天》

1. 白人孩子卻有個黑人的爹!——搖滾樂的來源

2. 金屬醒山、硬搖面孔、朋克反光鏡、放克 Click15、英式盤尼,還有「民謠」黑撒?

3. 玩得好能搖斷腿,玩得不好能雷死鬼——什麼是 reggae 音樂?

4. 土洋結合,中西合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國民樂與電聲樂隊的結合

5. 把廣場舞搬到搖滾舞臺上!——電子樂與樂隊的碰撞

6. 給主唱一張回家的機票!——後搖滾會出現在樂夏舞臺嗎?

三、音樂節 or LiveHouse or 綜藝節目?無所謂了,先躁為敬!

1. 為什麼說現場才是一個樂隊的靈魂?

2. 在臺下把你看得明明白白——樂隊的現場表演有哪些常見設備,有何講究?

3. 「他們彼此瘋狂衝撞,臉上卻帶著歡笑」——觀看樂隊現場時可以怎麼玩?

四、別聽他們的,你自己來做樂隊的專業評審!

1. 海量聆聽,收集你的「本命」樂隊

- 「我要從南聽到北」——從時代、地域來廣度搜尋

- 「我還要從白聽到黑」——從音樂風格來深度搜尋

2. 唱功?技術?配合?作品?創新?辨識度?——試著給樂隊的表演打分吧!

3. 「我覺得你也沒有那麼硬!」——樂隊之間真的存在鄙視鏈嗎?

相關焦點

  • 組建一支自己的樂隊,共有幾個步驟?
    3個古裡古怪的男孩,唱了整整12年,才出4張專輯,還動不動就「失蹤」幾年沒聲響……卻被看作是「21世紀以來最最特別的一支男孩樂隊」,他們到底有多不一樣? -《Sun》 別看他們似乎沒多紅,但只要平時在聽獨立舞曲的人,播放列表裡肯定有一支叫Two Door Cinema Club的「寶藏樂隊」。
  • GALA:一支神奇的樂隊,靠破音成功出圈
    GALA:一支神奇的樂隊,靠破音成功出圈的神奇樂隊華語搖滾發展到現在,也區分為多種不同的風格,不論是重金屬朋克還是雷鬼,在華語搖滾樂壇你總能找到相對應的樂隊,但是對於有一支樂隊的定義,或許大家都沒有找到確切的形容詞,這支樂隊就是GALA樂隊,我一直認為這是一支神奇的樂隊,以破音聞名與廣大聽眾之中,而且倍受人喜歡,一度打破我對音樂對樂隊的認知
  • 遊客消失後,動物們都抑鬱了……他們請來一支樂隊,讓鸚鵡做主唱
    可能許多人都會認為「沒有了人類的圍觀,動物不應該更開心嗎!?」……其實不然,自從沒有了遊客之後,有些動物甚至開始有點「社交饑渴」,只要有人走過,它們就會興奮地一直跟著,飛奔過去看看這些「二足獸」,並且希望他們能夠停下來,一起玩一會……為了不讓動物們顯得太過於無聊,許多動物園都大開腦洞!
  • 《樂隊的夏天2》評論褒貶不一,那麼第一季樂隊現狀如何?(下)
    而許多人應該都注意到了,這期節目的開場以及結尾的表演,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痛仰樂隊,所帶來的兩首歌曲。接著之前我的一篇文章「《樂隊的夏天2》評論褒貶不一,那麼第一季樂隊現狀如何?(上)」(這篇文章的連結在文末,可以點擊查看)。
  • 樂隊火了,孵化樂隊的Livehouse如何打破小眾魔咒?-虎嗅網
    由於樂隊水平也各不相同,票房的浮動使得 Livehouse 的主要收入來源並不穩定。為了保證票房,對於樂隊質量的把控必不可少,但這也導致了 Livehouse無法每天安排演出,有的甚至需要靠閉館縮減開支,發展其他業務支撐展演運作也是常見操作。
  • 樂隊火了,孵化樂隊的Livehouse如何打破小眾魔咒?
    長期以來, Livehouse 幾乎一直是靠票房和酒水兩條腿維持生計,而票房和樂隊流量直接相關,流量源自粉絲,粉絲大多只為樂隊、作品來觀演。因此,演出質量和作品受歡迎程度才是票房的核心。由於樂隊水平也各不相同,票房的浮動使得 Livehouse 的主要收入來源並不穩定。
  • 專訪|New Order為歐巡找了一支成都樂隊,他們是誰
    一支非常年輕的中國樂隊要做New Order的歐洲巡演特別嘉賓,這件事情挺有意思。New Order是Joy Division的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自殺後剩餘成員組成的新樂隊,把後朋與電子音樂和電音舞曲結合,在上世紀80年代影響力巨大,是當年英國新浪潮的重要一員。
  • 動物園釘子戶,一支萌系樂隊的清脆與歡樂!
    動物園釘子戶憑藉輕快的曲風和悅耳的旋律,成為近兩年大熱的搖滾樂隊,今年,他們還將來到西安進行巡演,動物園釘子戶2020巡演西安站,金秋十月,和動物園釘子戶一起嗨起來吧!>動物園釘子戶2020巡演西安站時間:2020-10-16 周五 20:30動物園釘子戶2020巡演西安站地點:西安|西演LIVE·光圈CLUB動物園釘子戶2020巡演西安站門票價格:60、80、100、150信息來源:大河票務網動物園釘子戶是一支來自北方的樂隊
  • 和平飯店裡,那一支年近古稀的老年爵士樂隊
    原標題:【海上記憶】和平飯店裡,那一支年近古稀的老年爵士樂隊  1980年,久已失修的和平飯店已不復1926年新落成時的奢華,顯得陳舊不堪,但外商往來絡繹不絕,在那種活躍的氣氛裡,隱藏著一股萬物復甦的生機。「人們都說,看到我們,宛如看到舊上海的繁華。其實不是,我們見證的,是一個全新的上海。」
  • 《樂隊的夏天》,我覺得不OK
    同樣是競技類節目,看完後我捫心自問,這些樂隊你記住幾個?他們的風格你了解了嗎?搖滾的精神是什麼?中國樂隊現狀又如何?抱歉,我給出的答案遠遠不能及格。節目組用了將近20分鐘的時間進行了一場賽前「記名投票」,讓樂隊們各自選出自己心目中前五的樂隊。都是搖滾人哎,沒想到現場大家都一團和氣。除了來自臺灣的旺福樂隊將五票全部投給了自己,大部分人都開始論資排輩地選。自己的樂隊被某位前輩cue到時,瞬間成為大型粉絲見面現場。
  • 和平和浪:一支把便利店唱到歌裡的樂隊
    也許你對這支樂隊還不是很了解,在2015年一個不知道有沒有下雨的夜晚,和平和浪迎來了可以扭秧歌說快板的最後一位樂隊成員,從此這個存在很久的名字不再是空殼,他們的相遇就是宇宙的力量。和平和浪是洋溢著都市氣息的「海派」樂隊,由貝斯手@和平和浪-四維、主唱兼鍵盤@和平和浪-大寶、吉他@和平和浪-健哥、吉他@和平和浪-小雨組成,樂隊風格是funk(有人形容funk是植物大戰殭屍的感覺),舞台風格是動感快樂,代表曲目是《麗園便利店》。
  • 一個北歐品牌和一支獨立樂隊的狂歡丨ULSUM
    他們就是:落日飛車這個有著酷名字的搖滾樂隊,成立於2009年,其實我很好奇為什麼會叫這樣的一個名字,畢竟能和修圖軟體中的濾鏡撞名字,也是非常少見了。他們目前發布的歌曲都是英文歌詞,這也算是他們的特點。樂隊最初的三名成名員相識於臺灣地下音樂圈著名的 Livehouse「Underworld」。
  • 一個人能組成一支樂隊嗎?這對劉憲華來說,很簡單!
    所以,媒體在報導這件事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大華真的一個人就是一支樂隊!那麼,一個人能組成一支樂隊嗎?這對劉憲華來說,很簡單!媒體報導這件事的時候,是以視頻的形式報導的!在這段視頻當中,劉憲華不僅用酒瓶當樂器,在其中還有一段劉憲華用食品包裝袋來當作樂器進行演奏的場景!
  • The Who樂隊:貝司手約翰上了天堂
    搖滾人物  誰人樂隊痛失貝司手約翰上了天堂  ★與甲殼蟲樂隊齊名的搖滾樂隊  ★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前衛音樂團體  ★中國搖滾貝司手把約翰視為經典的練習摸範    日前,美國著名傳奇搖滾組合據當地警方的初步判斷,約翰可能死於心臟病突發。    「The Who」成立20年來,經歷過無數次的解散與重組,而約翰無疑是其中最堅定的一位成員。1990年,他們榮幸地入住「搖滾名人堂」,去年更被授予格萊美終身成就獎。據北京晨報報導,「The Who」原計劃於展開的長達3個月的夏季巡迴演唱會,也由於約翰的去世而臨時宣布暫停,令許多狂熱的樂迷唏噓不已。
  • 「肆伍」是一支「四無」樂隊「鴨打鵝」自稱搖滾怪胎(組圖)
    他們是「鴨打鵝」,一支備受中國音樂界關注的實驗電子搖滾樂隊。在北京,同樣有一幫人在幹著同樣的事情。每到周末,一個小學體育老師和幾位職業音樂人會相聚在北京的一間排練房,玩著他們共同喜愛的音樂。他們是「肆伍」,一支金屬樂隊,有著霸氣的舞臺表現。6月16日,這兩支樂隊將在杭州相聚,在蝦米·2013(第八屆)西湖音樂節上,和觀眾們一起搖滾起來。
  • 《樂隊的夏天2》樂隊陣容
    說實話,我在這張單子上挺期待,我把單子上的樂隊都梳理了一遍又一遍。所以,如果這個列表是八九不離十,那麼在節目廣播之前,將被視為您的植草之地。當然,即使這不是真的,咱就如果你聽更多的新樂隊,也許你喜歡他們。如果《樂隊的夏天》不再出現,夏天就快結束了。
  • 10支代表了日本「平成時代」搖滾水平的樂隊
    令和時代已經過去24天(5月1日——5月24日)了,但很多記憶還是關於平成時代的,關於平成時代那些搖滾樂隊的。   今天就給大家細數一下代表了平成時代搖滾樂水平的樂隊。
  • 這家美術館想展示表演藝術,他們請來了一支怪樂隊 | 100 個有想法...
    1994 年,「明和電機」被土佐正道和土佐信道兄弟倆改造成了一支帶有機械廠風格的奇特樂隊。除了穿著工作服演出,他們還設計、製造並銷售各種機械「產品」。付了了本想著把創客市集上的演唱會照搬到美術館裡來,但去年 9 月份,社長土佐信道帶來了遠比舞臺演出豐富的作品,其中就包括全部樂器「產品」的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