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樂隊的夏天》我覺得應該了解一下怎麼判斷一支樂隊的水平。樂隊是一種配合的藝術,又像是將所有人樂器集合一起演奏出好聽的音符。樂隊是什麼,樂隊一定要是搖滾嗎? 一定要撕心裂肺嗎?不一定吧,但一定要喜歡,一定要投入感情去演奏,你才會感覺到音樂的魅力。夏日的激情碰撞,即使大汗淋漓,也感覺到心中的涼爽。火氣的發洩,一定的積累。
內容大綱
一、樂隊是一種「配合的藝術」
1. 雙拳難敵四手——團隊作戰的豐富趣味!
2. 搖滾三大件永遠最經典!——電聲樂隊的常見組成及樂器功用
3. 樂隊裡還有個程式設計師?——program 的概念與用途
4. 拔掉電源也能秀?——廣義與狹義的「不插電」
二、從風格入手,扒一扒《樂隊的夏天》
1. 白人孩子卻有個黑人的爹!——搖滾樂的來源
2. 金屬醒山、硬搖面孔、朋克反光鏡、放克 Click15、英式盤尼,還有「民謠」黑撒?
3. 玩得好能搖斷腿,玩得不好能雷死鬼——什麼是 reggae 音樂?
4. 土洋結合,中西合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國民樂與電聲樂隊的結合
5. 把廣場舞搬到搖滾舞臺上!——電子樂與樂隊的碰撞
6. 給主唱一張回家的機票!——後搖滾會出現在樂夏舞臺嗎?
三、音樂節 or LiveHouse or 綜藝節目?無所謂了,先躁為敬!
1. 為什麼說現場才是一個樂隊的靈魂?
2. 在臺下把你看得明明白白——樂隊的現場表演有哪些常見設備,有何講究?
3. 「他們彼此瘋狂衝撞,臉上卻帶著歡笑」——觀看樂隊現場時可以怎麼玩?
四、別聽他們的,你自己來做樂隊的專業評審!
1. 海量聆聽,收集你的「本命」樂隊
- 「我要從南聽到北」——從時代、地域來廣度搜尋
- 「我還要從白聽到黑」——從音樂風格來深度搜尋
2. 唱功?技術?配合?作品?創新?辨識度?——試著給樂隊的表演打分吧!
3. 「我覺得你也沒有那麼硬!」——樂隊之間真的存在鄙視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