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之旅,最讓我難忘的風味就是鐵鍋燉。幾乎每次來到東北,都會要吃一頓鐵鍋燉,不論盛夏還是寒冬,使用灶臺鐵鍋燉雞、鵝、魚等菜餚的方式實在美味。第一次吃鐵鍋燉是在吉林,和當地朋友聚在一起,圍著鍋灶一邊吃著熱氣騰騰的鐵鍋燉魚,一邊享受汗流浹背的痛快。
東北鐵鍋燉比較出名的有「鐵鍋燉大鵝」、「鐵鍋燉雞」,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鐵鍋燉魚」。大概是我本身就愛吃魚,在我看來東北最風味,能夠代表東北美食文化的,「「鐵鍋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之一。大家圍在桌子旁邊不斷往裡面加入想吃的菜,伴著滾滾濃湯享受熱乎乎美食的樂趣。
每次去東北旅遊時,除了必吃鐵鍋燉,當地朋友們還會給我點一些其他特色菜,有些菜我說不出名字,但看色澤就誘惑人的味蕾。東北菜給我的印象是熱烈、豪邁,細分之下就是一菜多味、鹹甜分明、用料廣泛、火候足、滋味濃鬱、色鮮味濃。
在中國的八大菜系中,雖然東北菜沒有上榜,但絲毫不影響東北菜的受歡迎程度。東北菜以熘、爆、扒、炸、燒、蒸、燉為主要特點,鐵鍋燉則是燉之特色。圖中這道菜是酸菜豬肉燉粉條,是東北菜一大特色。
但名氣最大的還是鍋包肉(我每次去吉林或黑龍江的時候,當地朋友都會點這道菜讓我嘗一嘗)。據資料顯示,這道菜在光緒年間,始創自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贏廚師鄭興文之手。這道菜後來深受俄羅斯人的歡迎。現如今,是東北特色菜之一,據說哈爾濱是鍋包肉的起源地。
不過說實話,在東北所有菜中,最深得我心,且起了美食方面的貪慾,還是鐵鍋燉魚。鐵鍋燉雖然粗獷,但不拘小節的烹飪方式令大伙兒聚在一起顯得放鬆、不論是吃喝還是談笑風生都極為瀟灑,有種快意人生之感。吃鐵鍋燉的時候,一定要加茄子,那美味只有吃過的人才懂。
東北人對鐵鍋燉的熱愛,可能就像四川人熱愛火鍋串串燒烤麻辣燙一樣,那種熱情必須圍坐在一起才能深切體會。在鐵鍋燉內,仿佛沒有什麼是不能燉的,有了鐵鍋燉,人間風味不一樣,大魚配豆腐、小雞燉蘑菇、大鵝和土豆等等只要放進鐵鍋燉鍋中,咕嚕咕嚕的慢慢燉著,怎樣燉都好吃!
在電影《羞羞的鐵拳》中,馬麗飾演的馬小在戶外上演的「鐵鍋燉自己,老鐵雙擊666」讓我記憶深刻。深刻的並非是劇情的搞笑,而且讓我想起了「鐵鍋燉」的風味。玉米貼餅是鐵鍋燉的黃金搭檔,外酥裡軟的大餅子蘸上厚重的湯汁,其味真是令人回味無窮。
其實,如果要追溯東北的美食文化圈,其歷史相當深遠。東北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方,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東北美食其實是融合了許多其他地方的風味特色,包括更多的其他文化領域,這是一兩句話說不清楚。所以,想要深切感受,先來一份鐵鍋燉,在這不拘泥於細節中探索傳統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