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展中國」李磊繪畫作品欣賞

2020-12-27 藝展中國yzchina

李磊簡介

李磊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 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 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 盤錦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2001年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學習

2002年-2003年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助教研修班學習

2000年 寄情黑土地遼寧省中小幅油畫藝術定位展

2000年 遼寧省第三屆水彩畫藝術展

2003年 遼寧省第三屆油畫展獲「金彩油畫藝術獎」

2003年 中國當代藝術百人展(北京)

2005年 出版《李磊油畫選》

2007年 「十二玫」畫展

2007年 彩虹之約 (上上美術館)

2007年 「Flowering Trees,Flourishing Kids 」 展(北京 國際援助中國孤兒委員會)

2008年 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憂鬱與歡愉》展

2008年 油畫 ·中國香榧(杭州展覽館)

2009年 北京國際當代藝術展

2009年 中韓建交17周年展覽

2011年 北京第十屆新人新作展

2011年 化境長城外-吾土吾民油畫邀請展

2011年 首屆中國國際和平主題雕塑設計大賽(三等獎)

2011年 798藝術區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藝術展

2011年 "再訪紅色之路"作品展(人民大會堂)

2014年 北京798藝術節第三屆藝術家作品推介展

2014年 古元美術館物語—中國翠亨文化藝術創作基地藝術家提名展

2016年 中俄青年畫家「春天的旋律」作品展

2016年 (sisters)姊妹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孔子學院展覽

2016年 紀念遼河美術館開館10周年「大美遼河口」美術作品展優秀獎

2017年 「春·新」中俄油畫作品交流展

2017年 「般若花庭」2017明珠獎藝術展

2017年 「溯源」遼河畫院,鐵嶺油畫院優秀寫生作品展

2017年 西遷讚歌·東情路——東北地區西遷民族美術作品北方六省巡展

2017年 久久為功 綠色豐-——「右玉精神」油畫攝影展

2017年 「奮進遼寧.江山如畫」——喜迎十九大遼寧重大歷史文化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

2017年 垂範百世「遼寧好人」連環畫展優秀獎

2018年 「春醒·心境」寫生作品展

2018年 遼寧省首屆油畫雙年展

2018年 「全國名家畫盤錦」系列活動共繪大美新盤錦美術作品展

2018年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2018年區域聯動東北三省小幅油畫作品展

2020「中國夢·勞動美」第七屆全國職工美術作品展

名·家·點·評

文/白羽平

畫家李磊一直保持著自己的本質和個性,一點一滴地雕琢著她的藝術世界。在她自己的藝術夢想裡,追逐刻畫。

她的畫室堆滿了畫,大大小小、牆上角落。這些畫都表現著她自己的想法和某段時間關注的問題。李磊的風景具有可讀性。這是作品中最難得的,會引領觀眾走入畫面,感受內心。她注重寫生,從自然中充盈汲取創作的感知。我見過她畫的安徽古民居,那黑瓦白牆被她畫得古樸深厚,讓人陶醉。這一系列作品竟然是她在黃山腳下古民居住了半年之久,每天扛著畫布風吹日曬一連數日反覆尋找內心的感受,厚重的肌理竟然與古樸的氣息不謀而合,我被李磊這種盡精微、致廣大,能沉得住寂寞不辭辛勞的專研精神感動,這一批作品最早被許多藏家收藏和給以藝術的肯定。

除了大量的風景作品,作為當代年輕的藝術家,近幾年來,她的藝術創作和風格也很多元,嘗試綜合材料和雕塑,並在思索中勤奮踏實的完成其他主題的作品;《巢》《雲上的日子》《思露花語》。《巢》作品系列,李磊加入了更多的現實關懷和祝願。表達了她對自然環境,生態,生存空間和人與自然之間及生命的思索。畫面充滿張力,形式感和繪畫語言表現力具足,重新組合的場景往往呈現一種衝擊力,令人思索和驚愕。《思露花語》可以說是《巢》系列的姐妹篇,從一個引發關注的問題回歸本性,走入輕鬆和美好。在這裡我們見到遠離,久違的孩童時期,至純至簡。沒有庸俗繁瑣,沒有世間的一切苦惱。畫面裡營造了一個理想和諧童話般的世界,色彩鮮亮活潑發出共鳴的聲音。語言是唯美的,歡快浪漫營造出善良的祈福。觀其心,我們人物在明靜的自然中雖渺小但應自如的生活。《雲上的日子》系列,浪漫看似無憂無慮的少女卻總是流露出淡淡的傷感,沉靜高級的灰色在畫面中顯得十分雅致!她更多的是對人物的心理表現得以處理,面部表情微妙而神秘。在純淨的氤氳中享受著神秘的光。-----她喜歡用柔和而濃鬱的油彩,好象所有的都在不經意間完成,色彩也有了流動的感覺,這種繪畫語言又有一種暗示與隱喻,使得她的畫在唯美中更令人有深層的思考。

李磊很執著。中央美院研修後一直生活在北京的畫室,畫畫是她的最愛,當藝術點燃一個人的心靈,那麼她只選擇以生命跋涉。面對藝術,是至真至純至善至美的理想和信念,藝術之光,仿佛永遠的朝聖,只有不斷地地經歷探索煩惱困惑和內心的沉靜,才能品味頓悟時瞬間的感動。

我想,這正是李磊內心世界純淨的反映。

油畫風景作品欣賞

《長風入海》100x180cm

《境生境長》150x200cm

《金運遠程》80x60cm

《浪淘沙》80x100cm

《情山水遠》 40x60cm

《歲月靜好》70x160cm

《泗水尋芳》 40x60cm

《水村山郭》 40x60cm

《桃外人家 》 40x60cm

《林蔭田家》 40x60cm

《岸清水灣》100x120cm

《南風醒窗》80x100cm

《千裡橫黛》 40x60cm

《野際田園》 40x60cm

《風遠去》60x90cm

《齊魯雲歌》 120x120cm

《春山水居》 40x60cm

《悠悠林兮》80x60cm

《綠野前山》 60x80cm

《沭水兩岸》 60x60cm

名·家·點·評

文/韓子勇

李磊的《人參果》系列和《思露花語》系列,是柔情的一面,是童話,躲在自然裡面。人類想使自己變得很小或很大,是對已有的尺寸不滿意,為什麼不滿意呢?是什麼擋住了他或者暴露 了他,使他處於不妙的境地?這是個有價值的問題。童話的思路或樣式,我以為並不簡單,今天的藝術,越來越傾向於此,甚至往幼稚化裡走,比如動漫、卡通、萌。這說明,人類足夠老了,整體地向童年告別,童年的一幕就要消失,一切成人化了。於是,稀裡譁啦,珠淚滿頰,依依不捨。我們迷失了自己嗎?那些變小的,快要消失的,是在躲避什麼還是相反——為了讓人去找,去發現,從而復活、拯救?李磊植物中的小人和蟲鳥,並不自閉樂園,她所提供的空間是多維的。

版畫系列作品欣賞

《東遊記》50x70cm

《木鐸金聲.跟我去看遍地花開》50x60cm

《原草香香》50x60cm

《望春山》30x50cm

《清月聽音》40x60cm

《聞芬陀利花》40x60cm

《草尖兒飛花》50x60cm

《曲韻秦懷》50x60cm

《思露花語》50x60cm

《春色又向人間報》50x30cm

《錦瑟蟾宮》30x42cm

《那桃園·遊園驚夢》70x50cm

《秋夢令》40x30cm

《冬雀三兩聲》50x60cm

《英雄氣》60X70cm

相關焦點

  • 「藝展中國」著名女畫家郭蓉華繪畫作品欣賞
    她說:作品中的色塊、線條只是一個載體,載著讀者去廣闊的審美空間去翱翔,去感悟一個絕妙的精神領域。所以她的作品較少對於具象的客觀世界原貌的表現,而是將讀者從客觀世界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緊緊把握物象內在的本質特徵,在繪畫實踐中踐行著意象式的浪漫主義。古人認為意是內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的物象,意源於內心並藉助象來表達。
  • 「藝展中國」李樹成中國畫作品欣賞
    他用十多年的時間,系統地學習了中國畫的概論,齊白石、李苦禪、潘天壽、徐湛、劉存惠、張立辰、何水法、任之等當代藝術家的繪畫技法。他在花鳥畫創作中,繼承民族繪畫優良傳統,熔中西技法於一爐,滲透古法又獨碎蹊往。他常以梅、蘭、竹、菊、荷花、迎春、紫藤、芭蕉、柿子、桃子、石榴、大雞、珍珠雞、鱖魚、鳥類為題材。
  • 「藝展中國」《小海邊·初見》——六人繪畫作品展
    有六位志同道合的美術教育工作者,業餘時間選擇在這裡一起畫畫,共同摸索和探討繪畫藝術。他們在遠離塵囂的小海邊,構建起他們獨有的精神家園。由左至右:錢繼華,陳大營,陳國華,盧賀華,王俊強,賴巍所謂藝術,就是有意味的表現形式。在六人初次展出的繪畫作品中,或起伏、或舒緩、或跳躍、或平靜、或張揚、或含蓄、或直白、或內斂,無不反映了他們各自的審美思考和藝術感受。
  • 「藝展中國」張廣利繪畫作品欣賞
    1、作品《油菜花香》榮獲中國美協主辦,」悲鴻精神」第二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並收藏。2、作品《油菜花開金滿山》,榮獲中國美協主辦,」築夢威海衛」2017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並收藏。。3、做品《大山深處有人家》,榮獲中國美協主辦,「鄉風墨韻」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展並收藏。4、作品《山水清音》,榮獲中國美協主辦,」八荒通神」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選。
  • 「藝展中國」黎國玫繪畫作品欣賞
    2004年,作品《芬芳的五月》榮獲黔東南州中小學美術教師作品大賽一等獎;2007年,在《美術報》舉辦的「首屆全國美術教師作品展」動中,作品《五月的芬芳》榮獲入選獎;2009年中國畫人物作品《桃花灼灼》發表於第
  • 「藝展中國」儲金山繪畫作品欣賞
    作品參加全國性大展二十餘次,獲金、銀、銅及優秀獎若干次,作品曾在美國、日本、新加坡、臺灣、香港、韓國等地展出並被幾十個國家領導人.學者.同行收藏。作品《秋》被中共中央黨校收藏。獲獎情況1989年《白孔雀》參加石油部美展獲銀獎1992年《秋晴》參加遼寧省美展獲銅獎1993年《微風》參加首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選
  • 「藝術中國」——遊依珊繪畫作品鑑賞
    》藝文補助,臺灣臺北2007,作品《紅兔》《白兔》《藍兔》獲《臺灣美術新貌展》平面創作獎,臺灣臺中個展2020,「漂浮Drifting」多納藝術,臺灣2020,「夢的漂浮」凱基銀行中山分行/新莊分行,臺灣2018,「虛擬的身體」,藝星藝術中心/HTC科技大樓,臺灣2017,「虛擬的詩性」,水色藝術工坊,臺南,臺灣
  • 「藝展中國」王天齊無筆禪意書法作品欣賞(2021迎春展)
    傳統書法必須用墨,而王天齊的這種方法就是不能用墨,只能用特別調配的丙烯和油漆類色料,「無筆書法」的韻味來自於創作材料、文字、繪畫和構圖等特殊工具與技巧的高度結合。《酒司令》無筆禪意書法經過幾年來的無數次試驗,王天齊博士的無筆書法創作已經處於爐火純青的階段,其作品在得到藏家喜愛的同時,更得到廣大客戶的青睞,用於室內裝飾和展覽。
  • 陳丹青繪畫作品欣賞
    陳丹青繪畫作品欣賞
  • 「藝術人物」——著名油畫家高峽作品欣賞
    「 原 點 藝 術 」藝 術 家 |傳 統 文 化 |生 活 美 學高 峽Gao Xia高峽,現代油畫藝術家、資深現代藝術設計師。1963年出生於重慶,從小生活學習在四川內江。主要生活工作在北京,川籍自由職業藝術家。
  • 「墨藝風採」李曉斌作品欣賞
    油畫作品多次在省市文聯美協舉辦的美展中獲獎。常年堅持少兒,成人美術培訓輔導工作。多年潛心研究少兒美術教育的科學方法。不斷累積經驗,更新輔導思路,使教學過程中的知識性,趣味性,實做性做到了有機統一。在中華文化進校園活動中,為忻州市多所小學公益培訓和輔導美術繪畫基本技法,加強美術欣賞課的學習。
  • 李磊老師城市遊牧計劃·北京站
    10.27 冥想的藝術「聲音的禮物+頌缽靜心」我們靈魂的包袱太重了,承載了太多焦慮,渴望和欲求。李磊老師城市遊牧計劃·北京站,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到場感受,這美好的練習,老師的聲音,定會帶給你漫天星辰的微笑,宇宙的寧靜。萬物其間,祝福大家有一顆草原般寬廣的心,舒緩而平靜.
  • 畫家林德坤作品欣賞:國畫的深遠意境和冠絕天下韻
    畫家林德坤作品欣賞:國畫的深遠意境和冠絕天下韻 2020年01月14日 09: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或許,對於林德坤老師來講,本已是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作品亦是獲獎無數,從地方到國家級的榮譽,甚至是作品一度被拍出天價,這對於其本人來講最大的欣慰莫過於這種認可,以及身心踐行的為中國繪畫界奉獻出自己的經驗與智慧,這便是林德坤老師對國畫的情感。
  • 徐白一先生——繪畫作品欣賞
    對應這六大要素,建立起一套相對應的繪畫形式上的語言表現體系。以宋人繪畫之法理,融合西方繪畫構圖的可視性等要素,用古今中外繪畫的有用之法,潛心研究表現中國東北的平原風貌之景色,開東北大地平原繪畫之先河,尤為善於表現北方平原冰雪,其作品氣勢恢弘、清氣滿天,大氣磅礴、振人心魄。
  • 雷歐藝術品鑑精選-如何欣賞繪畫作品?
    雷歐藝術品鑑精選-如何欣賞繪畫作品? 面對一幅繪畫作品,我們很有可能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怎麼樣才能正確欣賞它呢?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欣賞繪畫需要關注的一些基礎元素。
  • 「明信片」的臺語怎麼說?
    日治時期,像明信片這樣的「光批」形式,為「葉書」,那是單純空白單格式;但若在其中一面放在繪畫或攝影圖片,日語漢字寫作「絵葉書」,在當時也逐漸成為通用普及的郵件形式,這樣一份將資訊外露的郵件之所以令人著迷,那是因為其中一面會擅加利用做為攝影或圖畫描繪創作,結合各個地區的美景、風土民情,成為一份紀念或傳遞在地人思念祝賀的濃縮情感。
  • 「藝展中國」聖君(盛軍)新當代藝術作品欣賞
    聖君簡介聖君(盛軍)1962年2月出生,1985年畢業於南師大美術學院,並在師範院校任教多年,82年開始發表作品,創立了漢字幾何抽象藝術,超寫實大水墨中國畫,對比色油畫,體驗與感應藝術,方案藝術, 後當代藝術等等,成為85新潮美術發起人參與者和代表人物之一,改變並創造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其作品發表於美術雜誌 中國美術報 美術思潮 畫刊 北京文學 電影文學 師大學報 書法報 新觀察等等。
  • 「藝惠藏」李亞花鳥畫作品入古而能出今,清雋典麗,盡顯清雅古韻
    李亞勤奮刻苦鑽研,深得霍春陽的繪畫精髓又吸取歷代名家之長,形成自己獨特的畫風。霍春陽說李亞早年就打下了紮實的繪畫基礎,所以他的畫造型嚴緊,結構準確,用筆乾淨利落。筆下的花鳥蟲魚、藤蘿怪石、古佛羅漢都很鮮活,栩栩如生。
  • 俄羅斯美女藝術家的數碼繪畫作品欣賞
    大家都知道俄羅斯繪畫藝術一直在全世界也是很有影響力,特別是傳統的油畫作品,無論是俄國沙皇時期還是蘇聯或者當代俄羅斯都有很多非常著名的藝術家。今天介紹的這位不是傳統的繪畫藝術,而是電腦數碼創作,而這些作品也是非常優秀的。
  • 承古拓新——王鑫偉繪畫作品欣賞
    >>作者簡介<<王鑫偉,1956年生於青島,自幼喜愛繪畫。上世紀70年代師從王曉強先生學習素描、油畫及唐詩宋詞。後師從韓禹麟先生學習陶瓷燒成及繪製。上世紀80年代師從李興邦先生學習裝修設計與繪畫,尤喜愛宋元文人畫風,並專注於此幾十年,閉門寒窗,潛心用功,讀書習畫,深得李興邦先生嫡傳,畫風日瑧成熟,諸多作品被國內外友人購藏。現任青島市山水畫協會會員,青島東方畫院副院長,青島市工筆畫協會理事,青島油畫院特聘畫家。2018年應邀赴日參加(中日友好40周年國際書畫聯展)其作品(清明上河圖)(唐詩畫意)獲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