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院校長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成立會議上的講話

2020-08-29 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

尊敬的各位嘉賓、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成立,這是院校公共衛生學科發展史上值得銘記的歷史時刻。感謝各位領導、嘉賓出席觀禮,共同見證協和公共衛生新百年。


院校公共衛生學科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早在1923年,北京協和醫學院就成立了公共衛生系。蘭安生教授創立的北平第一衛生事務所和河北定縣農村衛生試驗區不僅是中國醫學教育史上專為醫學院本科學生和護理學生教授公共衛生學的開端,在世界醫學教育史也是一個創舉,成為我國最早開展城市和農村公共衛生事業的兩個典範。2016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建院60周年的賀信中指示:「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作為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院校在國家醫學研究和教育事業中擔負著傳承歷史、引領公共衛生學科創新發展的責任。


近年來,我國在公共衛生體系重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從實踐看,仍然存在一些結構性和制度性的不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凸顯了醫學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中的重要性,疫情防控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把進一步把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專家學者座談會時強調,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範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築牢築實隔離牆,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習近平總書記還就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出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建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的機制,加強疾控人才隊伍建設,建立適應現代化疾控體系的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建設一批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


院校的公共衛生學科體系建設,將在國家戰略層面促進解決一個問題,滿足一個需求。解決一個問題是指彌合醫防裂痕,推動醫防協同。長期以來,我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公共衛生、康復醫學並行發展,忽略了學科間的融合,弱化了對醫學生大健康意識的培養,成為「以治病為中心」的根源性因素之一。因此,院校整合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三個一級學科,設立群醫學(population medicine)學科,以推動醫學教育、健康相關研究領域創新,促進醫防融合,這是成立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的初衷。滿足一個需求是指開展政策研究,提供諮詢服務。當前,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衛生產業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而蓬勃發展,亟需院校這樣學科體系完善、行業影響力強的國家隊發揮智囊機構作用,為政府、企業及其他社會組織提供基於學術和調查研究的衛生政策諮詢,服務於健康中國戰略,推動衛生健康領域治理體系與能力的現代化,這是賦予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的使命。


院校原公共衛生學院設有5個學系。在原公共衛生學院基礎上成立的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設10個學系4個中心(流行病與生物統計學系、環境與職業健康學系、營養與食品安全學系、社區醫學學系、感染性疾病學系、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學系、血液安全學系、核與輻射安全學系、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系、老年健康學系;全球健康中心、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實驗中心、菸草控制中心、生命倫理中心),新成立的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設5個學系,3個研究中心及1個政策模擬實驗室(衛生健康體系學系、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系、醫院管理學系、健康政策學系、健康經濟與醫療保障學系;衛生健康體系評價中心、醫院管理研究中心、健康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衛生健康政策模擬實驗室)。


與原公共衛生學院相比,新成立的兩個學院在學科體系建設、功能定位布局、人才培養機制方面更加完善,對整合院校系統優勢,更好地發揮教學、科研、社會服務職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建立兩個學院,對建設系統、完整的學科體系,增強院校學科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兩學院大幅擴充了原公共衛生學院的學科體系,針對雙重疾病負擔、工業化、城市化、老齡化、生態環境及生活方式等熱點問題精準發力,涵蓋全人群、全生命期兩個著力點,兼顧衛生體系、衛生管理、社會保障等管理學科體系。同時,這些系統的學科體系可以依靠院校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等方面的優勢,協同發展,打造一批世界領先、全國領銜的專業。


二是建立兩個學院,對發揮清晰化、精準化的功能定位,提升院校行業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新成立的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重點聚焦重點健康問題,致力於醫學學科融合及新型醫學生培養,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轉變。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則聚焦衛生體系及政策,致力於健康諮詢及政策轉化。兩院功能定位清晰,優勢互補,共同為提升院校在公眾健康領域的影響力發揮助推作用。


三是建立兩個學院,對構建前瞻性、創新性人才培養格局,推動院校醫學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新成立的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注重醫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的交融,這將有助於院校推動醫學教育改革,培養志遠、德厚、才盛的醫學領軍人才。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將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促進醫學與公共衛生學科創新發展,堅實地踐行現代醫學教育思想,為國家醫學科技創新和醫學教育改革作出有益探索,為服務健康中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本文稿根據王辰院校長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成立會議上的講話整理而成)

相關焦點

  • 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立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 王辰院士擔任首任院長
    7月16日,北京東單三條,北京協和醫學院一號樓禮堂,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召開「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和 「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成立會議,學院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作出上述表述。7月16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宣布成立「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和 「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將設10個系協和的公共衛生學科具有悠久的歷史。
  • 中國醫學科學院組建兩個新學院,王辰院士兼任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
    7月16日下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行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成立大會,王辰院士兼任新成立的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圖說:與會嘉賓為新學院揭牌)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以推動醫學教育和醫學科技創新、促進醫學協同為使命,下設流行病與生物統計學系、環境與職業健康學系等10個學系,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兼任學院院長。
  • 2020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學系主任(副主任)招聘23...
    一、院校簡介中國醫學科學院於1956年成立,是中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北京協和醫學院於1917年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創辦,是中國最高醫學教育機構。中國醫學科學院與北京協和醫學院(簡稱「院校」),自1957年至今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模式。
  • 一天之內,北京這所高校成立兩個新學院!
    7月16日下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在原公共衛生學院基礎上成立&34;,同時,為推動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立&34;,兩學院成立儀式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壹號禮堂舉辦。會上,院校黨委書記吳沛新宣布了兩學院的人事任命。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首任院長由王辰院士兼任,楊維中任執行院長,江宇任副院長,馮錄召任執行副院長;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由劉遠立任執行院長,胡志民任常務副院長。
  • 第六屆「柳葉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大會」在線成功舉辦
    攝影: 朱興鑫中國日報11月26日電(記者 王曉東)11月24-25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簡稱「院校」)和國際知名綜合性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共同主辦的2020「柳葉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大會」成功舉辦
  • ...中國召喚世界醫學人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向全球...
    應對全球健康挑戰 中國召喚世界醫學人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向全球發出邀請函 2020-12-21 2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應對全球健康挑戰 中國召喚世界醫學人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
    據最新統計,全球新冠確診人數已逼近八千萬,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正在深刻影響著世界格局和人類安全,醫學發展迎來巨大挑戰和重要機遇。12月22日上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通過廣泛途徑同步向全球發出邀約:加盟中國醫學!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發出全球人才招募令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曼玉)全球新冠肺炎肆虐,人才成為應對全球健康挑戰的第一戰略資源。12月2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舉辦2020年全球人才工作交流活動,面向全球廣納賢才,招募具國際視野和能力的醫界精英。
  • 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立於1917年,以精英教育首開我國現代醫學教育之先河。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於1956年,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醫學科學研究機構,1957年起與北京協和醫學院實行院校合一的體制。
  • 【求學求職】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
    一、單位簡介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以下簡稱所院)是中國醫學科學院下屬最大的醫學科研院所,也是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教學主體單位之一。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60周年的賀信中提出的「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的指示精神,建設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實現北京協和醫學院「雙一流」學科建設目標,所院求賢若渴,誠邀致力於醫學研究,尤其是醫學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研究的優秀青年學者的加盟。
  • 第六屆柳葉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大會召開
    王辰院士致辭(朱興鑫攝) 11月24~25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簡稱「院校」)和《柳葉刀》共同主辦的2020「柳葉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大會
  • 國家級醫學中心在京成立,王辰院士任中心主任_社會_澎湃新聞-The...
    7月26日,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成立大會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召開,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王辰院士擔任中心主任。中日友好醫院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周長強、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王辰院士、北京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委主任李靚、中日友好醫院院長孫陽、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周軍共同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揭牌。
  • 上海健康醫學院成立健康與公共衛生學院 訂單式培養公衛基層人才
    圖說: 上海健康醫學院宣布成立健康與公共衛生學院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上海公共衛生基層人才將迎來訂單式培養。今天,上海健康醫學院宣布成立健康與公共衛生學院,與兄弟高校公衛學院錯位發展,將與公衛相關專業部門成立人才培養聯盟,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的好、有情懷、能擔當」的實用性人才。最近,上海出臺了《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意見》,要將上海建設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體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並將加強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其中重要任務。
  • 中華健康管理醫學教育學院在京成立
    2020年9月15日下午,備受業內關注的中華健康管理醫學教育學院在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正式揭牌成立。    成立會由中華醫學會健康理學分會秘書長陳剛主持,國家衛健委宣傳司、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等單位的領導、嘉賓以及受邀的健康管理界同仁、新聞媒體記者等30餘位到會,共同見證了學院成立的歷史時刻。
  • 2021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應屆畢業生招聘...
    一、單位簡介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是國家級醫學信息研究、醫學信息資源保障與服務機構,承擔醫學信息研究、醫學科技情報研究和衛生政策研究等任務,行使國家醫學圖書館職能,是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醫學分中心、世界衛生組織衛生與生物醫學信息合作中心,是為國家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醫學科技創新發展提供決策支持和信息服務的重要支撐單位。
  • 2020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機關招聘1人公告
    根據工作需要,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機關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醫師崗1人。一、崗位職責(一)負責北京協和醫學院護理學院教職工及在校學生的日常常見病診治;(二)大型活動的醫療保障:負責學校重大活動的現場醫療保障,做到科學、規範、及時;(三)傳染病防控:負責落實傳染病防控的各項工作要求,做好與有關部門的對接工作;(四)健康管理:組織師生員工進行體格檢查,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五)協同後勤處做好校園環境
  • 改革教職聘任制度:北京協和醫學院聘任首批臨床醫學教授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王辰院士對獲聘教師表示祝賀,對獲聘教師家屬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希望通過臨床醫學教職等系列教職聘任制度改革,培養聚集能夠傳承百年協和積澱、代表先進思想文化、體現先進臨床水平和具有前沿科技水準的人才,加快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為推進院校「雙一流」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 2021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機關應屆高校畢業生招聘10人...
    中國醫學科學院於1956年成立,是中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北京協和醫學院於1917年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創辦,是中國最高醫學教育機構,被譽為中國醫學殿堂。中國醫學科學院與北京協和醫學院(簡稱「院校」),自1957年至今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模式。
  • 【醫學院校介紹】北京協和醫學院
    一、學校介紹北京協和醫學院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醫學科學研究機構。北京協和醫學院由美國基金創辦,是我國最早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本科教育的重點醫學院校。北京協和醫學院還有一個更為霸氣的名字就是,「中國醫學科學院」,不要看坐落在長安街新天地北邊的那個小小的土地上的幾座老樓,沒有豪氣的大廈,也沒有寬闊的操場,但是它的科研與教學的能力卻能夠達到國內的巔峰,世界的前列。
  • 做人類健康守護者!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行開學典禮,400餘名新生代表莊嚴宣誓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發表講話,圍繞醫學促進人民健康、經濟發展、國家安全這三大使命深入闡釋了醫學的重要性。延伸閱讀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立於1917年,建校之初即確立了&34;的目標,是我國現代醫學教育的發源地,開啟了我國8年制臨床醫學教育和高等護理學教育的先河。在中國現代醫學的各個領域,協和人或成為奠基人,或成為開拓者,在我國醫學教育領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獨特的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