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小時候深信不疑,長大了卻發現與事實完全相反的?

2020-12-15 潛龍說傳統文化

很多事,從小被交易的根深蒂固,長大了碰壁無數次才能明白,原來一開始就錯了。

但是,不要在一件彆扭的事上糾纏太久。糾纏久了,你會煩,會累,到最後,你不是跟事過不去,而是跟自己過不去。

無論多彆扭,你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你,哪條評論說中了你的經歷?

80後誰記得那篇《夏令營裡的較量》?一幫小孩子,負重20公斤,兩天走50公裡,而日本原先的要求是100公裡,然後日本小孩多麼優秀,中國小孩表現多差。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反正我是深深的自卑。這差距也太大了吧?然後當時還有別的關於日本的文章,說日本從中國買煤,自己不用放海裡,水管子打仗的時候直接就能弄成炮管。凡此種種,把我這個80後嚇住了。日本真厲害!

後來,年齡漸長,突然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98年大洪水,用身體堵缺口的主力是80後,08年大地震,衝在最前面的也是80後,中國運載火箭的科研工作的,大量的80後。尼瑪這是垮掉的一代80後?然後日本地震海嘯了,核電站洩露,站出來的是一群老頭,當年那些奧特曼去哪裡了?各種宅文化的主力也是日本的80後。到底誰是垮掉的一代?

煤完全不可能放海水裡面,撈出來根本不能用;水管跟炮管完全是兩回事情,日本坦克炮甚至要從西方進口,後來才引進技術授權。中國的坦克炮現在是世界頂尖水平,另外一個玩的好的是德國(美國坦克炮用的也是德國技術)。

再後來,看到的各種查證核實,夏令營那個事情確實有,可事情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負重是11公斤,跟我上學時候書包差不多重(當年特意用彈簧秤稱的),走路距離大概是兩天20公裡,按正常走路速度大概是兩三個小時。其他一些細節與事實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寫這個文章的作者,自己家小孩送到日本入籍了。丫把我們騙慘了!

對了,當年的各種名人逸事,什麼華盛頓砍樹,愛迪生點蠟燭給他媽媽做手術,牛頓腦袋上砸蘋果,達文西畫雞蛋,愛因斯坦數學考試拿低分,通通都是假的。還有各種故事會,讀者,知音,當年還每期都買,後來不買了。現在回想起來,裡面的雞湯故事一個都不能信。

有網友分享:

小時候深信不疑的東西有很多,列舉以下三個例子吧。

1.小時候大人告訴我,我是從河裡撈來的。甚至在我把她們惹生氣的時候,她們還會說,你趕緊的從哪裡來回哪裡去。最好從河裡遊走吧,我們不要你了。這種說法讓我深信不疑,一直到學習生物後才明白真相。

2.小時候每次我要吃泡皮,也就是氣球的時候,爸爸就會從神秘的盒子或者帶子裡拿出一個,然後還猶猶豫豫。這時候,媽媽就會慷慨的說給她一個吧,沒關係的,又沒有用過,不髒。每回聽到這段對話後,我都很納悶,心裡還嘀咕著爸爸真小氣。長大後我才明白這是什麼東西,瞬間臉紅。

3.說件比較深刻點的吧。上學的時候我始終堅信只要足夠努力,你想要的世界都會給你。長大後工作我才明白,有些東西不是你想要,你夠努力,就會得到。步入社會後,出身,金錢,人脈,權利等等會刷新你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可你又有什麼選擇呢?

我們是社會主義接班人。

相關焦點

  • 小時候你堅信深信不疑的事,長大後才發現和事實是完全相反的!
    下面咱們一起來看一下網友分享小時候的事吧!1、我一直以為羊蠍子是蠍子呢,現在我都30歲了還不清楚,還是我老公和我說的呢,他都以為我是傻子了!2、不能吃雞爪,吃了雞爪寫字就不好看了,豬尾也不能吃了會後驚。
  • 孩子小時候越聽話,長大了卻越痛苦,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會在生活中發現一種現象,乖孩子越多,他們被成年人愛的可能性就越大,頑皮的孩子要麼被父母毆打或罵,要麼被別人拒絕。越乖的小孩,長大了卻越痛苦,為什麼呢?1:服從不是獨立大人小時候會喜歡好孩子,因此為了取悅大人,有些孩子會故意隱藏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並迎合大人的意見和指示,如果這樣下去,他們將失去自己的見解,而且他們的性格往往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就形成了。
  • 為什麼有的寶寶越長越好看,有的小時候漂亮,長大了卻很一般?
    文|秘籍君關於孩子的長相,老人們總會說這樣一句話「別看現在不好看,長開了就慢慢好看了」,還有這麼一句話「小時候好看的,長大了未必好看;小時候不好看的,長大了反而會變好看」。聽著是挺「玄乎」,可好像還真的挺對。
  • 小時候有快樂兒童餐,長大了卻沒有悲傷成人餐
    是我可愛得冒泡了~「今天的風一點也沒法讓人穩重」有個很可愛的人, 正在讀我寫的字。風在吹 她說「嗚嗚嗚——」 我想, 風可能也失戀了。給我狹窄的心,一個大的宇宙。不要暗中奉獻,不要默默犧牲,並且覺得別人會有天感動。這種行為跟盜刷別人信用卡,等別人醒悟過來發現自己突然多了一筆債是一個性質。讓別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背負債務,這是詐騙。 早起看見一句話,不孝有三,在長輩群裡闢謠為大。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成績好,長大了卻跟不上?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學習還不錯,偏偏長大之後學習成績就掉下來了?你知道是什麼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力嗎?時常有家長說:孩子嘛,小時候鼓勵鼓勵就好了,長大了他們自己會學的誠然,孩子在小時候是需要家長鼓勵來啟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但這不代表孩子長大了就不需要鼓勵。恰恰相反,孩子長大後,面對如此大的學業壓力、打擊以及種種問題的時候,更需要家長恰當且及時的鼓勵。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很乖,長大了卻這麼不聽話?
    我覺得100個家長有100種育兒方法,但是也不想盲目跟風,或者別人是怎麼育兒的,我就必須得怎麼樣,比如別人的家長是一點點零食都不給孩子吃,當然零食吃多了肯定不利於孩子的健康,但是過度的控制就會導致孩子人格的缺陷,你越是控制什麼,他就是越想得到什麼。
  • 為什麼愛因斯坦小時候那麼笨,長大了卻那麼聰明?
    愛因斯坦的小板凳應該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儘管蘊含的意思是告訴大家做事必須認真對待每一件事,但無論如何愛因斯坦給我們就是笨笨的感覺,除了板凳傳說外,愛因斯坦還有3歲才學會說話,數學成績不好,經常考一分,被同學罵笨蛋,是一個又笨又挫的熊孩子!他通過不斷努力成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 小時候我們想快點長大,長大後才發現遺失了童年!
    在孩童的時期,我們常常盼望著長大,期待著長大後的模樣,做大人們做的事情。可長大之後才發現還不如小時候的單純好。現在為了工作而發愁,為買房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為了每一天的三餐而苦惱。小時候會憧憬,長大後只會妥協。若無其事地對自己說句「好吧」,然後坦然離開。傷口是自己的,眼淚是自己的,但笑容是給別人看的。慢慢地經歷了一些事情。才發現小時候和長大後所有的事情都是兩個概念。到底是我們小時候太天真,還是長大後太較真兒?不知從何時起,總是想起小時候。
  • 你認為哪些明星小時候長得很可愛,長大了卻很難看?
    (聲明一點,小編以下要列舉的「難看」,絕對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難看,而是比較小時候不那麼好看。)小時候看《靈異第六感》,對布魯斯威利大叔無感,獨獨對在電影中可以看見死人的小男主海利情有獨鍾。呆萌的表情,軟萌的長相,清秀的五官,憂鬱的眼神,再加上非同一般成熟的演技,分分鐘地攻破小編的心房。後來小編長大了,海利也長大了。
  • 小時候,幸福是一件很簡單的事;長大後,簡單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原創 【百度百家號首發】文/筱銩說小時候,一點小事就驚天動地,哭是我們解決問題的絕招。長大後,天大的事也不動聲色,笑是我們面對現實的武器。小時候,以為等到了18歲,跟人唱歌喝酒,聚會打牌,那叫檔次。長大後,過了30歲才發現,低調做人,多陪家人,那叫靠譜。小時候,總是在乎別人的感受,希望所有人都能喜歡自己。長大後,凡事看淡看破,知足常樂,怎麼開心怎麼過。小時候幸福很簡單,長大後簡單很幸福。
  • 有哪些長大後才理解的課文 長大後才發現很美很感動的課文
    年紀小不懂事想不通,課文中的很多含義需要老師教給我們才明白,長大後重讀課文,你會有不一樣的心境,慢慢能夠理解讀者的意思,有哪些長大後才理解的課文?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有哪些長大後才理解的課文  一 、朱自清《背影》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 小時候的語文課本裡,有哪些我們當時深信不疑現在卻被打臉的事實?
    小時候的語文課本裡,我們當時深信不疑現在卻被打臉的事實有《長城磚》、《愛迪生救媽媽》、《日月潭》、《華盛頓砍倒櫻桃樹》等4處錯誤。接下來,我們具體加以說明。然而,隨著我們逐漸長大,接觸的知識更多之後,發現我們曾經奉為「至理名言」的語文課本並非是完全正確的,其中有不少當時深信不疑現在卻被打臉的事實。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那些騙了我們這麼多年的課文。一是《長城磚》,曾收錄於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的《長城磚》,是我們無數人的回憶,課文講述了一塊普通的長城磚被送到美國展覽,得到了外國人高度的讚揚的故事。
  • 當你不知道給孩子讀什麼書,想想自己小時候愛讀什麼
    做了爸媽的,總在問什麼讀什麼書對孩子有益處、有用處,可是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想,你把現在選擇給孩子的書,給小時候的自己讀,你喜歡嗎?感覺讀了就什麼都會知道,長大後這些小知識已經變成了常識,我覺得對我的影響是我很早就知道得更多,也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和做什麼。
  • 小時候我們說過的「長大後就好了」長大後真的好了麼?
    相信很多朋友小時候都期盼過「快點長大」讀二年級的時候,很渴望讀三年級,因為三年級可以學英語可是讀了三年級才發現,三年級的同學放學後要留下打掃衛生,回家要晚,這樣玩耍的時間就少了很多。讀四年級的時候,又想著讀六年級,因為六年級可以住校,終於可以離開家獨自生活,那個時候每周的生活費就是自己的一小筆資產,專屬於自己的資產,那樣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買辣條,而且還可以避開父母的嘮叨。
  • 小時候偏愛後者,長大後就會相反
    一般父母都會更偏愛後者,因為覺得他文靜乖巧,更讓人省心,而當他們長大後,家長卻會更偏愛前一類孩子了。 而她的小兒子卻完全相反,成天想著往外浪,拴都拴不住。 相對於文靜乖巧的女兒,小月在兒子身上操的心明顯更好一些,她也不止一次跟兒子說過:「你怎麼不多學學你姐姐,成天往外跑,讓我操心。」 然而,等女兒初入社會,兒子上大學之後,小月的心態就逐漸變了。
  • 海綿寶寶:小時候討厭章魚哥,長大後卻成為了章魚哥
    小時候看海綿寶寶的時候,總是不喜歡章魚哥,因為他很少會露出笑臉,不像海綿寶寶那樣每天歡樂。那個時候有人指著屏幕裡面的章魚哥說,「看到了嗎?那就是成年後的我們。」當時沒有想太多,只是在心裡默默發誓自己不要成為章魚哥那樣失去笑容的人。
  • 孩子小時候好看,為何長大後卻變醜?多半和這些因素有關
    文/ 穎寶媽媽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寶寶小時候臉蛋圓嘟嘟的,大大的眼睛,人見人愛,長大了卻一般,個別的用醜來形容,這是為什呢?哈哈反之,有些小孩子小時候很漂亮,長大了卻變醜了。為什麼漂亮的孩子長大變醜?
  • 有種成長叫「毀容式長大」,沒有這些部位特徵,小時候再俊也白瞎
    導讀:有種成長叫「毀容式長大」,沒有這些部位特徵,小時候再俊也白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種成長叫「毀容式長大」,沒有這些部位特徵,小時候再俊也白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行為,長大後多半會「啃老」,都是被父母慣的
    可是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一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因為不忍心對自己的孩子嚴厲,於是漸漸的便養成了孩子囂張跋扈的壞習慣。而有的孩子在長大之後不但不感恩自己父母的辛苦付出,甚至還一事無成,終日無所事事,不得不「啃老」。像這種出現「啃老」的現象尤其是在如今社會中,幾乎是屢見不鮮。
  • 小時候越好看長大就越醜?避開幾個壞習慣,讓孩子從小美到大
    有一個漂亮可愛的寶寶是許多媽媽值得驕傲的事情,但同時有相當多的父母,因「小時候好看長大會變醜」的說法表示憂心忡忡。最出名的例子就是眼中有著星辰大海的小千代,長大後的長相泯然路人,身邊似乎也有很多例子能佐證,大家對這一說法更是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