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說過的「長大後就好了」長大後真的好了麼?

2020-08-28 豬豬情感A


相信很多朋友小時候都期盼過「快點長大」

讀二年級的時候,很渴望讀三年級,因為三年級可以學英語,那個時候,在我們那個小村落,會說英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總是念叨著:唉~我要是快點長大就好了。可是讀了三年級才發現,三年級的同學放學後要留下打掃衛生,回家要晚,這樣玩耍的時間就少了很多。

讀四年級的時候,又想著讀六年級,因為六年級可以住校,終於可以離開家獨自生活,那個時候每周的生活費就是自己的一小筆資產,專屬於自己的資產,那樣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買辣條,而且還可以避開父母的嘮叨。

初二的時候總是想著上高中,因為那樣可以走的更遠,一個月回家一次,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可以更自由。

真正讀了高中才發現,自己已經長大了,父母眼角有了細紋,這時更想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好讓父母知道她的孩子並非平凡。

到了大學,寒暑假要做兼職,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兩年回一次,再次見到父母,而我雖然長大,在父母面前,言行間卻還是帶著胡鬧,父母對我依舊寵溺,而我卻不曾察覺父母鬢邊竟已然生出白髮。

時間總是公平的,父母把他們的時間給了我,可這時光的痕跡在父母身上卻那麼刺眼。

而現如今長大的我,卻渴望回到過去,想到父母額鬢邊的白髮,我寧願從未長大。

而那鬢邊像歌曲《父親》、《母親》、像《遊子吟》、《別老母》詩集《繁星》把時光的痕跡表達的如此赤裸裸,一覽無遺;

想到這些,心竟然微微的抽痛,父母的年邁,我竟然察覺的這麼晚;

我們一天天長大,父母一天天的年邁,能夠陪伴父母的時光真的是少之又少,長大後的我們可以理解父母曾對我們一次次嚴厲說教的背後原因,那都是濃濃的愛啊,沉甸甸的情啊:

父母是傘,為我們遮陽避雨

父母是房,是我們永久歸屬

父母是船,渡我們人生苦難

...........


父母的心永遠牽掛著我們,無論我們走到多遠,去到何方,我們永遠都是父母心中那最乖巧的子女;

我們離開父母,展翅高飛,遠離家鄉,我們去過很多很多地方,見過很多很多山川地理環境建築,結交很多不同的朋友;

而父母,他們就一直守著那座老房子

在那座老城裡,有我年邁的父母

處處都是熟悉的味道

春日的風

夏日的陽

秋日的雨

冬日的雪

還有那每逢雨季一片呱呱聲的荷塘

以及那清晨的雞鳴聲還有那熟悉的大頭狗迎接主任回家歡快的狗吠聲

..........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

只有夢中才能回到我所思念的老城鎮,接觸所熟悉的一切

「如果能長大就好了」

曾經的「如果」變成了現實

真的長大了好倒也不好,長大了卻遠離了父母;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長大後,發現長大後的苦痛依舊很多,小時候的歡樂,長大後的孤獨,父母依舊是父母,而我們不再是我們;

長大後也有好處,我們可以為父母撐起一片天,為父母奉上我們的一份孝順,把父母保護在我們的羽翼之下;

--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港灣

--長大後我們是父母的歸屬

端午節要到了,每逢佳節倍思親,趁現在還有時間,多回家看看。

再多的言語問候都沒有子孫繞膝,歡樂滿堂來的幸福,對父母來說,那才是切切實實的幸福。

祝天下父母健康長壽,幸福滿堂;

另、提前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相關焦點

  • 小時候鬥雞眼,長大了真的就好了嗎
    你看還有很多成年人,幾十歲了還是鬥雞眼,所以,小時候出現的鬥雞眼,成年以後並不一定會自動痊癒。當然,有一種情況例外。小時候鬥雞眼,長大了就好了嗎鬥雞眼患者在成年後只能通過手術改善外觀,無法再恢復正常視力。因此,對孩童時期出現的鬥雞眼一定要儘早就診,越早越好,6歲前是治療鬥雞眼的理想年齡,12歲後治療效果較差,成年後無法恢復視力。千萬不要抱有「小時候鬥雞眼,長大了自然就好了」的錯誤幻想,不然可能誤了孩子一輩子。
  • 小時候我們詞不達意,長大後的我們言不由衷
    小時候,總想快快長大羨慕著比自己大的人等到了小時候羨慕的年紀卻沒成為小時候想成為的人然後我們一天天長大時間譁啦啦流下那時候可以玩泥巴過家家坐在地上看著小狗搖尾巴如今,遠去了玻璃珠和葫蘆娃還有紙飛機載著的初戀的她有人感慨小時候我們詞不達意長大後的我們言不由衷童年時光如水清澈、明亮掬起一捧放身上——清涼放心上——悠揚小的時候,看著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比自己高的爸爸媽媽,就特別想長大。
  • 小時候我們想快點長大,長大後才發現遺失了童年!
    在孩童的時期,我們常常盼望著長大,期待著長大後的模樣,做大人們做的事情。可長大之後才發現還不如小時候的單純好。現在為了工作而發愁,為買房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為了每一天的三餐而苦惱。小時候會憧憬,長大後只會妥協。若無其事地對自己說句「好吧」,然後坦然離開。傷口是自己的,眼淚是自己的,但笑容是給別人看的。慢慢地經歷了一些事情。才發現小時候和長大後所有的事情都是兩個概念。到底是我們小時候太天真,還是長大後太較真兒?不知從何時起,總是想起小時候。
  • 小時候盼望長大,長大後又懷念小時候,你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羅大若的童年裡面有句歌詞說的好: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放學,盼望著長大的童年!我相信幾乎所有的人在童年的時候都曾經有過這種想法,在自己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非常渴望自己能夠快快長大。至於原因麼?所以小時候特別渴望長大,因為那時候認為父母總有花不完的零花錢,而且出去串門做客沒有人管,覺得非常自由。
  • 海綿寶寶:小時候討厭章魚哥,長大後卻成為了章魚哥
    小時候看海綿寶寶的時候,總是不喜歡章魚哥,因為他很少會露出笑臉,不像海綿寶寶那樣每天歡樂。那個時候有人指著屏幕裡面的章魚哥說,「看到了嗎?那就是成年後的我們。」當時沒有想太多,只是在心裡默默發誓自己不要成為章魚哥那樣失去笑容的人。
  • 「小時候能萌哭你的奶汪,長大後也能萌哭你!」哈哈哈……真的好...
    最萌不過小奶狗,但小奶狗總有一天會長大,而汪大十八變—— 貴賓小時候 長大後...
  • 小時候不懂事長大就好了?李玫瑾教授給出的幾點理由,足以反駁
    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孩子可以不經過家長的教育,家長只要坐等孩子長大,孩子就會自己懂事?小時候不懂事長大了就好了針對家長們常說的這句「孩子小時候不懂事,長大就好了」,李玫瑾也給出了幾點理由反駁這個觀點,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 小時候會假哭,長大後會假笑
    聽著熟悉的旋律和歌詞不禁流下了眼淚,小時候在大人面前會假哭,現在卻慢慢學會了假笑,有些事情只能自己解決,有些情緒只能自己調節,人前總是笑嘻嘻的,朋友圈也是一片歲月靜好,自己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己消化。
  • 為什麼小時候優秀的孩子,長大後卻一般
    知乎有一個熱帖:為什麼很多「神童」長大後反而不那麼優秀?這個問題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討論。這也導致了有些孩子小時候很出色,長大後反而不那麼優秀了。01有多少孩子,小時候「被優秀」了很多時候,「優秀」是父母或者其他成人給孩子貼的標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閨蜜的女兒甜甜一年級時就在培訓機構學習了英語,而學校是三年級才開始有英語課程的。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成績好,長大了卻跟不上?
    可偏偏大部分孩子都存在著這樣一個現象:孩子小時候成績都不錯,有時努努力也能擠到班裡的前十或前五,但長大後,有的孩子成績一落千丈,有的孩子走了下坡路,還有的孩子就只是不溫不火,想提分也提不上去。人們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原本孩子小時候成績挺好還不錯,長大後,正是升學的關鍵時期,偏偏孩子成績就下來了。這就是很多家長為什麼會說孩子不爭氣,不好好學習,卻一直找不到辦法能有效解決的根本原因!
  • 小時候渴望長大了的生活,現在真的長大了,卻又希望變成小時候
    時間一晃自己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小的時候渴望長大,現在真的長大了,卻又渴望變成小時候的自己。哈哈哈,這是多麼的自相矛盾啊!記得以前小時候自己在家裡幹過一些農務活。就拿放牛來說吧!早上六點多起來。在我小時候的老家,我記得還有水稻田。水稻田是必須裡面有充足的水源保證,有水源充足才可以種水稻。水稻是提前集中在一塊兒,先用溫棚育好苗,有將近一個月的育苗期。出苗之後,拔出苗子栽到田裡。田必須是整好的,就是那種淤泥狀態最好。苗子被有經驗的人栽到田裡是很整齊的,一排一排的。
  • 小時候真傻,總盼著自己長大,長大後又想回到小時候
    廣東湛江今天,家裡小朋友一臉不滿的說:「媽媽,我想快快長大,可以想怎樣就怎樣。」我扶額:「我還想回到小時候,想怎麼就怎樣。」小的時候,總想著長大成人,長大之後,又心心念念小時候的童真和無憂無慮。我還記得我小時候特別害怕天亮,天亮了就要上學了。現在我也特別害怕天亮,天亮了一天又過去了,自己日復一日的老去。
  • 為什麼有些孩子在小時候很活潑,長大後卻非常的內向
    為什麼有些孩子在小時候很活潑,長大後卻非常的內向不得不說這個問題我還真是有些感同身受呢,因為小時候的我也是一個性格十分開朗活潑的人,可是長大之後我卻變得相當內向,說真的有時候回想起來我也覺得自己的這個轉變實在是太大了,但是現如今像我這樣的人貌似並不在少數,就連我從小認識的一些朋友也是這樣,所以一直以來我都十分關心自己孩子的性格問題。
  • 一隻金漸層貓咪,小時候萌萌噠長大後~
    hosico小時候萌萌噠,長大後也是萌萌噠,只是小時候和長大是兩種不同風格的萌而已。下面感受下hosico長大後的胖呆萌。小時候的hosico長大後的hosico健康的貓咪hosico
  • 小時候人人誇,長大後卻被證實是「假聰明」,這三類孩子讓人惋惜
    ,長大後的發展卻並不盡如人意。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不及時進行引導,長大後很容易遭遇挫折甚至淪為平庸。耍小聰明的孩子聰明的孩子往往在小時候就展現出了不同常人的思考方式,但是他們卻把這種聰明用投機取巧、說謊等不恰當的方式表現出來。儘管孩子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通過這種小聰明獲得一部分「紅利」,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長大後他們終將會為自己的「小聰明」付出大代價。
  • 小時候VS長大後 看到吳亦凡的照片才明白什麼叫做差距!
    小時候VS長大後 看到吳亦凡的照片才明白什麼叫做差距!時間:2019-01-22 23: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時候VS長大後 看到吳亦凡的照片才明白什麼叫做差距!
  • 動畫中讓人心酸的舔狗,小時候以為是傻子,長大後發現是鏡子
    動畫中也一樣,小時候我們天真地以為他們是傻子的人,長大後才發現,他們不過是我們的一面鏡子。01黑小虎:一切都是我自願的在虹貓藍兔七俠傳中,黑小虎和虹貓一樣,對藍兔用情至深。多次救藍兔於水火之中,不求一絲一毫的回報。面對藍兔的愧疚,一句自願便消除了藍兔的心結,可是這句話背後藏著多少委屈,只有黑小虎自己才知道。
  • 易中天講曹操時為何說:但凡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後都沒出息?
    我們經常聽到家裡長輩在議論一個小輩時,如若說他學習好,工作好,為人優秀,這樣的人一般會被冠以「有出息」的標籤。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人長大才有「出息」呢?有人說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出息,有人說自信的孩子有出息,有人說能吃苦的孩子有出息。或許是不想得罪家長,沒有一個人會對一個小孩說你長大沒有出息。不過凡事沒有絕對,易中天曾在節目裡講曹操時講到,但凡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後必定沒有出息,而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 小時候看的《貓和老鼠》,是長大後才懂的人生!
    它更是一部成人童話,折射出不少長大後才看懂的哲理。有人說,「如果重溫《貓和老鼠》,你不再只是大笑,說明你長大了。」關於事業,關於愛情,關於友情,其中有哪些隱藏的「彩蛋」?長大後重看這一幕,會產生不一樣的感慨。有人說:「所有人都享受著大城市光鮮亮麗的一面,卻忽略了它背後是什麼樣的心酸和壓力。」這集的最後,傑瑞連夜逃離大城市,回到自己的家鄉。
  • 森碟長大後,小泡芙長大後,貝兒長大後,看到黃多多:這才是「初戀臉」
    接下來大家看到的就是小泡芙,相信很多人看完小泡芙之後都有一種想要養女兒的衝動吧,因為小泡芙在節目中很可愛,並且兩個眼睛真的好呆萌。當然現如今小泡芙也長大了,褪去了小時候的嬰兒肥,整個看起來更加漂亮了,只不過眼睛還是沒有變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