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花3萬餘元買口罩 最後收到的竟是一箱餐巾紙

2020-12-17 中國江蘇網

金山網訊 疫情期間,江蘇鎮江丹陽市呂城鎮居民顧女士看到微信群內有人在兜售口罩,便支付3萬餘元購買,沒想到幾天後收到的竟是一箱餐巾紙!丹陽呂城派出所循線追蹤,成功破獲這起在微信群以兜售口罩為幌子的網絡詐騙案。

「共有13人上當受騙,買的口罩成了餐巾紙」,18日,偵辦民警告訴記者,而涉案總金額高達47萬元!

3萬元「口罩」成了一箱餐巾紙

警方介紹,2月18日,呂城派出所接到轄區市民顧女士報警,稱自己在微信朋友圈裡購買了一批口罩。結果幾天後收到快遞,打開一看,竟然全是餐巾紙。「顧女士家有一個企業,因企業復工在即,急需一批一次性醫用口罩。」

2月13日下午2時許,顧女士看到一個微信內有微友在兜售醫用口罩,且群裡有很多人也都在詢問價格、款式等。她以為此人確有售貨渠道,便花3萬餘元訂購了一批口罩。事後她才知道,這個微友其實也是中間商,本想賺點差價,哪知他也被騙了。

一直等到15日,顧女士還沒等到口罩,因為要急用,她就催促中間商。中間商詢問賣家,賣家稱其把快遞從蘇州寄出後,又立即更改了收貨地址為蘇州,這才導致顧女士遲遲沒到。

在顧女士催促下,賣家稱又一次發貨,此次還向顧女士提供了快遞單號。顧女士信以為真,沒想到18日到貨後,她等來的口罩竟然是四袋餐巾紙!明明購買的是開工急用的口罩,到手的卻是一箱四袋餐巾紙,顧女士驚詫憤怒之下,當即報警。

網絡賭博債臺高築河南被抓

接到報警後,呂城派出所組織警力迅速展開偵查。通過顧女士提供的微信號及轉帳記錄等線索,民警迅速鎖定賣家就是蘇州某工廠內的犯罪嫌疑人高某。2月20日上午10時許,丹陽警方趕赴蘇州抓捕,卻發現高某剛剛離開蘇州。

原來,高某是河南新鄉籍男子,在蘇州某工廠打工。可是因為工廠疫情停工,他在20日上午9時剛乘坐火車離開蘇州,已經返回河南老家。在確定犯罪嫌疑人身份後,民警立即驅車奔赴河南省新鄉市高某老家。

經過幾天異鄉蹲點守候,26日高某被丹陽警方抓獲。

經審查,高某交代了自己在微信群內以兜售口罩為幌子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警方查明,高某沉溺於網絡賭博,債臺高築,打工收入根本不夠其填補賭博虧空。

疫情防控期間,他從媒體上獲悉口罩等防護物資非常緊缺,便萌生了利用口罩實施詐騙的邪念。

手段卑鄙13人被騙47萬

警方介紹,高某的手段非常卑鄙,也很囂張。在根本沒有貨源的情況下,他先在網上下載一些醫用口罩的圖片,然後在微信群裡大肆發布有口罩銷售的信息。有人上當受騙後,高某就通過快遞郵寄一盒餐巾紙的方式獲取快遞單號,並將一個個快遞單號發布在微信群裡。

藉此,營造出已發貨的假象,讓更多人信以為真。當然,也讓更多人上當受騙。

「前後有13人受騙上當,總涉案金額47萬餘元」,民警告訴記者,這些錢高某全部用於網絡賭博,已經揮霍一空。而當時高某之所以修改了顧女士的收貨地址,是因為高某意識到了自己的詐騙要「兜不住」了,就痴想妄想賭博可以贏錢,然後將顧女士的3萬多元退回。誰知血本無歸,於是只好再度寄出餐巾紙。

目前,犯罪嫌疑人高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丹陽市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如果需要購買口罩等疫情防護物品,一定要到正規藥店或正規網上購物平臺等渠道,切勿在網上隨意相信他人兜售,謹防被騙。(通訊員 張斌 全媒體記者 朱美娜)

相關焦點

  • 鎮江丹陽:花了3萬元買口罩 竟然收到一箱餐巾紙
    近日,鎮江丹陽警方破獲了一起以銷售口罩為名實施的詐騙案。鎮江丹陽市呂城派出所接到市民顧某報警稱,自己通過微信朋友圈聯繫到一位賣家,購買了大量的醫用口罩,可是付款收到快遞後顧某傻了眼,他收到的竟然是一箱餐巾紙。
  • 微信群裡買口罩到手變成炒米 女子調包詐騙五名受害人
    案例一: 轉帳六萬多後被拉黑2月3日,合肥市公安局經開分局接到受害人餘某某報警稱,1月29日,其在網上聯繫一微信名為「清風明月」的人,準備購買口罩等物資支援武漢防疫。其中,N95口罩5000隻,一次性醫用口罩2000隻,共通過微信向對方轉帳 6.52 萬元,隨後便被對方拉黑,一直未收到貨。
  • 微信假稱「廠家直銷口罩」詐騙37萬餘元 四川綿陽警方遠赴廣西將其...
    張某某稱,1月26日至1月28日期間,他通過成都朋友李某購買一批口罩,並向其支付了34萬餘元。後來,他發現李某給他的快遞單號和運貨單系偽造,且未收到購買的口罩,懷疑自己遭到詐騙。而就在同一天,家住成都市新都區的李某也向成都警方報案,稱自己作為中介遭到微信好友「湖花流」詐騙。
  • 小姐姐上京東買口罩,卻在辦公室收到一箱「杜蕾斯...
    10月9日,國慶長假回來上班的第一天,在北京某單位上班的吳芳(化名)女士看到自己辦公桌上放了一箱杜蕾斯人體潤滑劑。很多同事看著她一臉「壞笑」:「需求挺大的哦。」「大約高25釐米,能裝10本雜誌的快遞箱子放在我工位上,正面、側面貼滿了寫有『杜蕾斯——人體潤滑劑』的標籤,包裝箱封口處杜蕾斯膠帶清晰可見, 可是我只是買了防霧霾的口罩啊 !
  • ...小姐姐上京東買口罩,卻在辦公室收到一箱「杜蕾斯...人體潤滑劑...
    10月9日,國慶長假回來上班的第一天,在北京某單位上班的吳芳(化名)女士看到自己辦公桌上放了一箱杜蕾斯人體潤滑劑。很多同事看著她一臉「壞笑」:「需求挺大的哦。」「大約高25釐米,能裝10本雜誌的快遞箱子放在我工位上,正面、側面貼滿了寫有『杜蕾斯——人體潤滑劑』的標籤,包裝箱封口處杜蕾斯膠帶清晰可見, 可是我只是買了防霧霾的口罩啊 !
  • 這朵「雲」解決了569萬片口罩墊需求 上海企業服務雲助萬餘企業...
    日前,企業服務雲平臺與首款可循環使用納米口罩的生產者――上海巨臣嬰童服飾聯手,再度開啟口罩團購預約通道,短短兩天,就有2萬餘家企業提交了申請,突擊隊又開始了新一輪戰鬥。成立突擊隊早在疫情發生後,企業服務中心的全體人員就啟動了「戰疫」模式。
  • 疫情期間,多人通過微信支付寶轉帳買口罩,不料收到包裹時傻眼了
    結果又一次打臉了,我在家等待口罩的第二天,收到店鋪發來的簡訊,稱口罩已經被捐出出去了,實在是發不了貨,讓我去申請退款,這就是我買口罩的經歷。是的,很多人都心動了,今天我們說的是一名姓張的男子,在2月9日的時候,在當地的微信社區群裡看到了一名姓李的人在發布銷售口罩的消息,然後迅速先後通過微信、支付寶轉帳給其購買口罩,總共花了13600元。正當他滿心歡喜的拿到包裹,打開時卻傻眼了,原來包裹裡裝的不是口罩,而是薯片。
  • 在「朋友圈」裡買口罩,竟然收到一箱防溢乳墊!?
    近日,煙臺福山警方破獲了一起以賣口罩為名非法謀取暴利的詐騙案件,說起本案的這名嫌疑人,這可真是個「奇女子」,她曾憑著無知無畏的「過人膽量」,靠著「巧舌如簧」的忽悠技巧,鑽著「人命關天」的空子,騙著心急如焚的群眾...全國多省多名群眾被騙,涉案金額24餘萬元。
  • 路橋女子打款244萬買耳溫槍 結局悲催了
    28萬元買口罩結果收到一箱牛奶, 上當的餘先生氣得給民警發了130張聊天截圖 三天裡,不停地給對方轉帳總計28萬餘元之後,上海一家整形醫院的餘先生僅僅收到了一箱牛奶。 聯繫對方時,發現他在微信上已經被所謂的口罩賣家徐某拉黑了。
  • 警惕買一送一!35萬餘元購買的打藥機,竟是二手貨
    打藥農機買一送一,還可享受政府補貼。沙雅縣居民李某貪便宜,花了35萬餘元購買了「買一送一」的打藥機,沒想到所謂的「新機」竟是二手貨。2019年5月,李某聽說有一種新型打藥機給棉田打藥又快又好,他與某農機公司業務員張某取得聯繫後,得知這款打藥機質優價廉,原價每臺34萬餘元,活動期間全新機器只需要35萬餘元就可以買到兩臺,還可享受農機補貼。李某立即通過轉帳的方式付了全款。兩天後,農機公司將兩臺打藥機運到李某家。李某迫不及待地開到地裡使用。
  • 女子謊稱有口罩詐騙219萬餘元 獲刑12年被罰30萬
    警方迅速趕往現場,誰都沒有想到,這一場救人行動背後,牽扯出疫情期間成都最大的口罩詐騙案……10月13日上午,涉案金額達219萬餘元的詐騙案在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開庭。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也是今年成都市詐騙數額最大的涉疫情詐騙案(已宣判案件中)。
  • 2萬餘元網購高檔煙,收到的卻是雜牌煙
    揚子晚報網6月30日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劉昱彤 陳歡)南京市民吳先生在一微信群裡看見販賣高檔香菸的廣告,原本千元一條的高檔香菸網購可以便宜一百多元,吳先生心動了。擔心上當受騙的吳先生起初買了兩條,收到貨後確定香菸是正品又加買了24條,每條價值千元,可是這次收到的卻是價值五六十元一條的雜牌煙。著幾條雜牌香菸的吳先生氣憤地來到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轄區派出所報警,稱自己網購香菸被騙了。
  • 剛剛,18萬個愛國口罩飛抵福州,還是這群海外福建人,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32萬個口罩從海外空運到福州,在祖國需要時,這群福建人悶聲幹了件大事(點擊標題閱讀原文) 報導日本福建經濟文化交流會籌集了52萬個口罩支援祖國,其中20萬發往武漢,32萬發往福建的事情,近200家媒體和政務微信公眾號轉發。
  • 新建縣:一箱礦泉水 花了1600元
    新建縣一店主遭遇騙局  本報訊 記者 鄒鵬飛 文 首席記者 萬勍 圖 謊稱為單位買東西,要商家虛開發票索回扣,再實施詐騙的騙局屢見不鮮。昨日10時30分左右,在新建縣文教路開燃氣灶店的萬女士便遇上了這種騙局,花了1600元僅買回一箱礦泉水。  昨日上午,萬女士給朋友送貨回到店內沒多久,一名看上去60歲左右的男子走進她的店內。「這個男子是新建本地口音,個子1米6左右,穿著深色的襯衫。」萬女士回憶,男子進入店內後,直接走到了一臺燃氣灶旁稱,還需要購買一臺燃氣灶。
  • 口罩「資金盤」驚現微信群:借賣口罩之名,行免費借款之實
    管理著多個微信群的群主路鐵(化名)近日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群內有幾個組員在各個大群之間兜售口罩,約定一周發貨,「舉手者」眾多,但此後購買者又在群裡紛紛表示沒有收到貨,最終以賣家退款結束。口罩「資金盤」如今,疫情尚未結束,大量醫用物資緊缺,特別是口罩已經屬於日常必備的剛需物資,路鐵管理著多個微信群,不乏有群友在其中兜售口罩,路鐵也因為缺少口罩,就在一位組員那裡預定了一些,每個3元。「我當時就打了3000塊過去,想著買多一點給親戚朋友。」
  • 18萬個愛國口罩飛抵福州,還是這群海外福建人,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32萬個口罩從海外空運到福州,在祖國需要時,這群福建人悶聲幹了件大事(點擊標題閱讀原文) 報導日本福建經濟文化交流會籌集了52萬個口罩支援祖國,其中20萬發往武漢,32萬發往福建的事情,近200家媒體和政務微信公眾號轉發。
  • 謊稱有口罩,騙取219萬餘元!成都最大金額涉疫情詐騙案宣判
    警方迅速趕往現場,誰都沒有想到,這一場救人行動背後,牽扯出疫情期間成都最大的口罩詐騙案……今日(10月13日)上午,涉案金額達219萬餘元的詐騙案在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開庭。紅星新聞了解到,這也是今年成都市詐騙數額最大的涉疫情詐騙案(已宣判案件中)。
  • 男子網上買口罩,拿到一看蒙了!怎麼那麼像尿不溼……
    2020年2月28日,為了企業復工,浙江的小王在網上花2萬多元買了5000隻口罩準備給員工使用,貨是送到了,收到這樣的口罩,小王很是氣憤,當即聯繫賣家,要求退貨,但協商多次無果,小王選擇了報警。經調查,該批口罩是小王從一個微信群裡結識的賣家張某(化名)那裡購買而來。
  • 員工連續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 獲賠4.9萬餘元
    目前,許多用人單位都會組建微信群,發布相關信息和安排各項大小事宜,甚至還在微信群裡發布規章制度,將微信辦公化。那微信群考勤制度具有法律效力嗎?最近一則員工連續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獲賠4.9萬餘元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近日,新疆一中級法院終審判決,某公司現有證據不能認定員工的行為屬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情形,支付經濟補償金49340餘元。
  • 男子朋友圈賣口罩詐騙104萬,買7千元衛生紙寄給買家被刑拘
    ,而有些人呢也很天真的認為這個人有本事搞到,就紛紛預約口罩,最後,這名男子朋友圈隨手一發有口罩銷售,就收到了44萬個口罩訂單,104萬的貨款。其實這名男子根本就沒有口罩,為了贏得潛逃的時間,還專門購買了7千塊錢的衛生紙發給買家。而這104萬的貨款卻被男子用於網絡賭博揮霍得差不多了。目前,男子陳某已被警方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據有關媒體2月16日報導稱,2月9日,男子徐某報警稱自己在微信裡訂購了1萬個N90口罩,付款12萬,但未收到貨,懷疑可能遇到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