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謊稱有口罩詐騙219萬餘元 獲刑12年被罰30萬

2020-10-14 中國日報網

庭審現場

今年2月21日,成都市人民北路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有居民準備自殺。警方迅速趕往現場,誰都沒有想到,這一場救人行動背後,牽扯出疫情期間成都最大的口罩詐騙案……

10月13日上午,涉案金額達219萬餘元的詐騙案在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開庭。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也是今年成都市詐騙數額最大的涉疫情詐騙案(已宣判案件中)。

被告人是從事電力設備中介的90後女孩馬某某,因為沉迷賭博,她通過虛構自己有口罩貨源的方式,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售賣口罩的消息,最後騙取被害人貨款23筆,共計219萬餘元(2196799元)。她將收到的貨款用於賭博,由於虧空數額過大,無力償還,精神壓力過大崩潰而企圖自殺……

一起自殺警情牽扯出詐騙案

2020年2月21日,成都市人民北路派出所接到群眾異地報警稱,在人民北路一段某小區房間內,有人準備自殺。

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往現場。「到達地點後將門敲開,發現一名女子在房間內情緒比較悲傷,該名女子稱因債務問題感覺壓力太大,但不願細說。」法院提供的《到案經過》中這樣寫道。

民警將其帶回派出所進一步調查,並通知報警人付某到派出所配合調查。

《到案經過》中寫明:在進一步詢問調查中得知被告人(馬某某)的犯罪事實——企圖自殺的女子叫馬某某,報警人付某是馬某某的朋友,也是馬某某口罩詐騙案的受害者之一。

在報警人付某的告知下,民警了解到馬某某的相關情況,以及其他被害人的受騙情況。在進一步詢問下,馬某某交代了犯罪事實。

「因為我自己想拆東牆補西牆,所以虛構了口罩的事……我連見你最後一面的勇氣都沒有。」馬某某在寫給付某的信裡說。

2月23日,馬某某因涉嫌詐騙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朋友圈發消息謊稱「有口罩」

10月13日,馬某某涉嫌詐騙罪一案在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記者通過庭審現場馬某某自述了解到:馬某某大學本科畢業後,從事電力設備中介相關工作,在案發前欠有10多萬元的外債。

疫情期間,利用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緊缺情況,馬某某通過朋友圈等形式宣揚自己有貨源,通過先付款後給貨的方式進行售賣。

「明天,北京現貨口罩,不介意價格的私聊。貨源穩定,保證不被攔截。」這是疫情期間馬某某發出的一條朋友圈。

1月29日,馬某某收到第一筆貨款。後經法院查明,馬某某並沒有口罩貨源,這筆錢被馬某某用於網絡賭博。而當時,馬某某的銀行卡餘額只剩下644.69元,根本無力購買大量口罩。

庭審現場,馬某某自述,希望可以後期買到口罩後「賺差價」,期間曾前往廣西希望買到口罩,但無功而返。

截至目前,沒有一名受害人收到過一個口罩。

貨款到帳,隨即用於網絡賭博

經查明,在1月29日至2月21日期間,馬某某共騙取23名被害人貨款共計219萬餘元。而馬某某的銀行流水顯示,數名被害人的款項進入馬某某帳戶後,在幾分鐘到幾小時不等的時間內,隨即用於網絡賭博。

本案受害人共計23人,涉及四川、北京、山東、河南、重慶、廣西、廣東等省(市、自治區),「(被害人中)年齡最小的21歲,年齡最大的55歲,損失金額從3000元到30多萬元不等,累計金額達219萬餘元。」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審判員葉瀟透露。

記者了解到,這也是成都本市範圍內已宣判案件中,詐騙數額最大的涉疫情詐騙案。

被害人購買口罩,除了個人、公司、企事業單位等不同領域的用途之外,還有被害人購買防疫物資用於捐贈湖北。

10月13日13時許,法庭當場宣判:被告人馬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30萬。

來源:成都商報

相關焦點

  • 謊稱有口罩,騙取219萬餘元!成都最大金額涉疫情詐騙案宣判
    今年2月21日,成都市人民北路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有居民準備自殺。警方迅速趕往現場,誰都沒有想到,這一場救人行動背後,牽扯出疫情期間成都最大的口罩詐騙案……今日(10月13日)上午,涉案金額達219萬餘元的詐騙案在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開庭。紅星新聞了解到,這也是今年成都市詐騙數額最大的涉疫情詐騙案(已宣判案件中)。
  • 女子謊稱有入學「名額」騙取學生家長140萬餘元被刑拘
    )三秦都市報記者今日從公安寶塔分局獲悉,延安一劉姓女子謊稱其手中持有延安城區各學校入學名額,花費2-15萬元即可到所需學校上學騙取學生家長錢財,目前該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某已被公安寶塔分局依法刑拘並呈請寶塔區人民檢察院提請 批准逮捕
  • 以「賣口罩」為名詐騙219萬餘元 獲刑十二年!
    2020年10月13日,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成都市範圍內迄今涉疫情防控用品犯罪金額最大的被告人馬某某被控詐騙罪一案。經審理查明被告人馬某某在年初疫情爆發初期,趁疫情防控物資緊缺的緊張情形,虛構其有口罩現貨的事實
  • 防騙 | 年薪50萬卻「造」出最大涉疫用品詐騙案,女子獲刑12年!
    該女子只說「因債務壓力,欠了別人很多錢」就不再開口了。考慮到馬某某的精神狀況,民警遂將其帶回派出所進行進一步調查,並通知報警人付某(口罩詐騙案受騙人之一)到派出所配合調查。付某來到派出所之後,自稱是馬某的好朋友,向民警講述了馬某向他人虛假售賣口罩並收取貨款一事。
  • 一男子謊稱有職工房賣詐騙老鄉380萬餘元被抓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2日消息(記者 利聲富 通訊員 白瑛奇)因經濟拮据,孫某旭將詐騙的目光瞄向老鄉。謊稱公司在北京昌平有職工自建房賣,先後10次騙取一老鄉共385萬餘元。5日,逃往山東省濰坊市的孫某旭被抓獲。目前,三亞警方已追回140萬元,孫某旭已被刑拘,案件正進一步辦理中。
  • 謊稱有貨源,女子假賣口罩詐騙近18萬,獲刑5年半
    楚天都市報4月19日訊(記者孫婷婷 通訊員張冰峰 汪光吉)疫情期間,武漢一女子通過發布銷售口罩的虛假信息,詐騙網友錢財共計177900元。經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檢察院快審快訴,將涉案女子胡某以涉嫌詐騙罪起訴至區法院。
  • 衛生紙當口罩、謊稱私人飛機可運口罩,疫情下各地詐騙花樣百出
    一些不法分子卻趁機作案,乘口罩緊缺之際,在網絡上虛假售賣口罩實施詐騙。據公安部數據,僅到2月18日,全國就查扣假劣口罩2500餘萬隻,抓獲嫌疑人1084名。報警人秒變嫌疑人 2月23日,據人民日報報導,女子吳某來到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長壽路派出所報案,稱她在網上購買口罩想要倒賣賺差價,被他人詐騙18.8萬。
  • 詐騙525萬元「口罩款」獲刑13年
    本報訊 鍾子儀 曾媛平 記者劉尊愛報導:近日,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該區首例涉疫情「口罩詐騙案」,對被告人王某超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10萬元。今年2月始,被告人王某超在微信朋友圈謊稱自己有口罩貨源。
  • 女子賭博成癮債臺高築 冒充他人朋友詐騙12萬餘元
    10月28日,該局刑警大隊接群眾孟某報警稱:自己被人使用微信冒充好友詐騙12萬餘元。接警後,民警立即展開大量調查。經過分析研判,民警初步判斷灤南籍女子侯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民警立即對侯某某展開抓捕,由於侯某某長期從事賭博活動,住所飄忽不定,導致民警接連幾次抓捕未果。11月8日,民警放棄周日休息時間,在侯某某可能落腳的親朋好友家附近尋找線索。
  • 以合夥做生意為誘餌 詐騙鄰居165.4萬獲刑
    以合夥做生意為誘餌 詐騙鄰居165.4萬獲刑 2020-12-09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0後女子謊稱能買「德雲社」演出票 微信群詐騙7萬餘元獲刑
    90後女子鄭某謊稱能夠購買到北京德雲社相聲演出票,在微信群發布消息,累計騙取31名被害人轉帳76050元。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0月14日獲悉,北京西城法院因詐騙罪,判處鄭某有期徒刑2年6個月。檢方指控,2019年8月間,鄭某通過手機微信群,虛構能夠買到北京德雲社相聲演出票的事實,騙取31名被害人轉帳支付的資金共計76050元。隨後,鄭某將所騙款額全部用於個人揮霍,後無力償還。
  • 瞞報武漢返禾信息,謊稱賣口罩詐騙……這些人被立案偵查
    瞞報武漢返禾信息,謊稱賣口罩詐騙……這些人被立案偵查 2020-02-14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庭審現場】以合夥做生意為誘餌 詐騙鄰居165.4萬獲刑
    【庭審現場】以合夥做生意為誘餌 詐騙鄰居165.4萬獲刑 2020-12-08 2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0後女子謊稱有「門路」能搞到低價打折機票,詐騙女大學生10萬!被...
    近日一女子謊稱有「門路」能搞到低價打折機票以此為誘餌招收代理並詐騙10萬餘元目前,其被濟南市中警方依法刑事拘留2019年11月11日,市中區公安分局党家莊派出所接到轄區某大學女學生小王報警稱:自己在網上給別人做低價打折飛機票的代理,結果被騙10萬餘元。
  • 騙17萬一天揮霍完 上海一男子用口罩詐騙獲刑
    據上海市閔行區公安分局通報,這起案件源於1月30日,被害人魯某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布了一條求購口罩的信息,曾是她房屋租客的顏某回覆說自己有貨,且能買到比國內規格更高的3M口罩,還可以通過私人飛機運輸,不受禁航影響。
  • 男子謊稱有防疫物資 詐騙十餘萬元獲刑
    >11月4日,肅州區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被告楊某某在疫情期間以有口罩、額溫槍等防疫物資為由,詐騙他人十餘萬元的案件,經開庭審理,以詐騙罪判處被告楊某某有期徒刑5年6個月,並處罰金4萬元。 今年2月,被告楊某某在名為「豹有資源群」的微信群內發布了出售大量一次性口罩、額溫槍的信息,被害人張某甲、張某乙、陳某某從微信群內看到該信息後,添加楊某某為好友,並向其訂購了防護口罩、額溫槍。被告楊某某在沒有口罩貨源且沒有能力找到口罩貨源的情況下,仍與3名被害人協商販賣防護口罩、額溫槍事宜,並利用網絡多次騙取他人錢款13.25萬元。
  • 男子謊稱能辦理出國務工,57人被詐騙83萬餘元
    假借辦理出國務工為由,苗某向多人收取費用以供個人開支,最終獲刑。山東省人民檢察院通報,近日,由德州市德城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苗某涉嫌詐騙案,法院判決苗某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責令其退賠違法所得83萬餘元。
  • 男子冒充港大博士詐騙「女朋友」700餘萬元獲刑12年
    男子盧格與離異女子劉曉通過網際網路遊戲認識,他以香港大學博士的身份向劉曉表白。兩人確立了戀愛關係後,盧格便以日本留學生活費、在日本訂購抗癌藥針等各種理由,從劉曉處索取費用,共計人民幣700餘萬元,現金數十萬元。
  • 謊稱有錢有關係,他詐騙8名女子70多萬
    餘某落網被抓(記者 李卉 翻拍)近日,荷塘警方月塘派出所將男子餘某抓獲,他涉嫌詐騙8名女子70餘萬元。可就在審訊期間,還有幾名女子痴痴地守候在派出所外關心著餘某的情況,她們甚至抱著幻想是警方弄錯了。她貸款23萬元給他投資 多次追討未果,對方竟失聯今年4月,51歲的女子陳曉麗(化名)來到月塘派出所報警,她說自己很可能被詐騙了。陳曉麗介紹,2018年上半年,她通過網絡認識了男子餘某,兩人發展成了男女朋友關係。餘某自稱47歲,離異,對接多個建築工地,負責項目部食堂的菜品供應,收入豐厚。
  • 【梅溪說法】虛構銷售口罩詐騙27萬餘元,90後小夥獲刑六年三個月
    點這裡在線收聽《梅溪說法》第99期↓↓↓閩清一90後小夥因網絡賭博輸錢,在沒有口罩貨源的情況下,虛構口罩交易騙取錢款27萬餘元。近日,閩清法院審結該起虛假銷售口罩案件,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六年三個月,並處罰金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