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說法】虛構銷售口罩詐騙27萬餘元,90後小夥獲刑六年三個月

2020-10-03 新閩清

《梅溪說法》是閩清法院與閩清縣廣播電視臺攜手聯辦的法治電臺節目,雙方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把握全媒體時代機遇,是一次對法治宣傳方式的新探索,是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實踐。下設《法治資訊》《以案說法》《龐法官信箱》三個子欄目。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傾聽《梅溪說法》吧!

  • 點這裡在線收聽《梅溪說法》第99期↓


閩清一90後小夥因網絡賭博輸錢,在沒有口罩貨源的情況下,虛構口罩交易騙取錢款27萬餘元。近日,閩清法院審結該起虛假銷售口罩案件,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六年三個月,並處罰金20000元。

2020年上半年,基於疫情原因,口罩成為「硬通貨」。被告人陳某加入一微信群,認識了一名售賣口罩的貨源商,陳某便居間做起了口罩生意,陳某與買家洽談好訂單後,由貨源商直接發貨給買家,陳某從中賺取差價。不幸的是,陳某的第一筆訂單就出了狀況,因為發出的口罩存在質量問題被買家質疑,陳某隻能將第一筆訂單31000元貨款全額退還給買家,同時還賠付給買家2000元的違約金。基於違約金索賠的問題與貨源商協調無果,陳某與貨源商不歡而散。沒有了貨源,沒有收入來源,陳某便萌生了騙取口罩款的心思。

2020年2月到3月期間,在沒有口罩貨源的情況下,陳某在微信群內發布銷售口罩的信息,先後5個買家「上鉤」,聯繫陳某預定口罩,並支付了貨款定金。陳某因網絡賭博輸了不少錢,便想用騙來的錢款去賭博翻本,卻不想越輸越多,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經查,陳某在微信上騙取了廣州、汕頭、泉州、杭州、淄博等地買家口罩款27萬餘元,所騙取的款項被用於網絡賭博。

由於被害人報案,陳某的銀行卡被凍結,陳某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自己也無法收拾「殘局」。2020年3月,陳某投案自首,如實供述了自己犯罪事實。

閩清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陳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式,騙取他人財物共計274350元,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因其在疫情防控期間,假借銷售用於疫情防控物品的名義多次實施詐騙,依法從重處罰;利用網際網路發布虛假信息,依法酌情從嚴懲處;同時,考慮到被告人有自首、自願認罪認罰等情節,閩清法院以詐騙罪判處陳某有期徒刑六年三個月,並處罰金20000元。

解法律之惑,釋案例之疑。閩清法院龐法官走進閩清縣廣播電視臺《梅溪說法》欄目,當起「法治主播」,為聽眾朋友們解答身邊的法律問題,快來聽聽今天龐法官要為大家講解什麼法律知識吧!

👇👇👇

如果聽眾朋友有法律方面的疑問

歡迎來電來函詢問

郵箱:mqgbdt123@126.com

諮詢電話:62300311,22326222

節目收聽方式

《梅溪說法》每周一期

每期時長5——10分鐘

調頻頻率:閩清人民廣播電臺FM98.0

播出時段:12:00、15:00、18:00、21:00

喜馬拉雅FM

https://www.ximalaya.com/toutiao/19953436/144059213

來源:閩清縣法院、縣廣播電視臺

編輯:許泓彬

校對:劉文輝

審核:許小龍 吳俊青

相關焦點

  • 【以案說法】「九〇後」小夥網戀被騙七萬餘元
    【案情簡介】胡某是一名「90後」小夥,平時喜歡玩網路遊戲,常常與網上陌生遊戲玩家交朋友。可他萬萬沒想到,在網路遊戲中,被一名「女性」玩家詐騙了7萬餘元。二人交往了一年時間,胡某前後花費7萬餘元。他多次提出見面的請求,但因疫情原因,餘某始終未與胡某見面,兩人甚至連視頻也沒有過。雖然偶爾餘某會給胡某發語音,但是胡某始終覺得對方身份可疑。
  • 女子謊稱有口罩詐騙219萬餘元 獲刑12年被罰30萬
    警方迅速趕往現場,誰都沒有想到,這一場救人行動背後,牽扯出疫情期間成都最大的口罩詐騙案……10月13日上午,涉案金額達219萬餘元的詐騙案在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開庭。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也是今年成都市詐騙數額最大的涉疫情詐騙案(已宣判案件中)。
  • 虛構口罩售賣信息詐騙 男子獲刑6個月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3日訊(記者 王天宇 通訊員 蔡莉 陳茵)男子徐某利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機,在微信朋友圈和聊天群發布虛假的口罩售賣信息,先後騙取他人人民幣4985元。近日,海口市龍華區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 詐騙口罩款90餘萬元,男子領刑10年6個月!
    疫情期間發現「商機男子詐騙口罩款90餘萬元11月30日,南充市嘉陵區人民法院依法對一起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口罩合同詐騙案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馬慶犯合同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六萬元,責令退賠被害單位、被害人被騙資金90餘萬元。
  • 詐騙「口罩款」29萬,巴中一男子獲刑6年
    8月11日,記者從四川省人民檢察院獲悉,近日,巴中市恩陽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張某某口罩詐騙案在恩陽區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區法院結合被告人張某某自願認罪認罰等情節當庭判處張某某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八萬元,張某某當庭認罪悔罪,並表示不上訴。
  • 一男子虛假銷售口罩等防疫物品詐騙獲刑
    中國法院網訊(胡芳)9月28日,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馬某詐騙一案,被告人馬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  經審理查明:2020年3月至4月期間,被告人馬某先後多次虛構自己是口罩廠家銷售員,在網上發布虛假的銷售口罩、防護服等信息,添加被害人為好友後,通過微信發送自己的身份證照片、虛假的快速單號以獲取被害人信任,並以打定金再發貨的方式,騙取被害人甘某某、郭某某、鄭某等人向其轉帳,騙取錢款共計136560元,後錢款被其用於還債和揮霍。
  • 兩人虛假出售口罩詐騙11萬餘元,分別獲刑3年
    2020年9月18日下午,烏拉特前旗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孟某某、韓某某利用虛假出售口罩實施詐騙一案,並當庭宣判。被告人孟某某、韓某某因犯詐騙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
  • 西安男子售賣27萬隻假口罩 獲刑五年六個月
    張一辰 攝 中新網西安11月25日電 (記者 張一辰)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5日對一起售賣假口罩案件進行公開宣判,被告人黃某在新冠疫情暴發期間售賣27萬隻假口罩,最終獲刑五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十萬元。
  • 男子謊稱有防疫物資 詐騙十餘萬元獲刑
    11月4日,肅州區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被告楊某某在疫情期間以有口罩、額溫槍等防疫物資為由,詐騙他人十餘萬元的案件,經開庭審理,以詐騙罪判處被告楊某某有期徒刑5年6個月,並處罰金4萬元。 今年2月,被告楊某某在名為「豹有資源群」的微信群內發布了出售大量一次性口罩、額溫槍的信息,被害人張某甲、張某乙、陳某某從微信群內看到該信息後,添加楊某某為好友,並向其訂購了防護口罩、額溫槍。被告楊某某在沒有口罩貨源且沒有能力找到口罩貨源的情況下,仍與3名被害人協商販賣防護口罩、額溫槍事宜,並利用網絡多次騙取他人錢款13.25萬元。
  • 以「賣口罩」為名詐騙219萬餘元 獲刑十二年!
    經審理查明被告人馬某某在年初疫情爆發初期,趁疫情防控物資緊缺的緊張情形,虛構其有口罩現貨的事實,通過微信朋友圈等渠道發布售賣疫情防控物資的虛假廣告,共騙取23名被害人共計219萬餘元,在取得贓款後,馬某某將贓款基本用於網絡賭博,揮霍一空。
  • 連續"推銷"無療效豐胸產品 虛構事實騙錢被認定詐騙
    你或你的家人,是不是也遭遇過這樣的銷售套路,結果發現「藥品」毫無效果?其實,這樣的「推銷」行為有可能涉嫌詐騙!一天,陳女士上網查看豐胸廣告網頁,心動不已,當即購買。這時,一個自稱「王主任」的女人聯繫到她,隨後向其介紹了「楊科長」,「楊科長」建議陳女士進行排毒調理。陳女士購買了5000元藥品,服後收效甚微。楊科長又向她推薦進口藥,韓國產的要1.6萬元,歐美產的要4.5萬元。
  • 男子疫情期間售賣假口罩27萬隻!獲刑五年六個月
    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5日對一起售賣假口罩案件進行公開宣判,被告人黃某在新冠疫情暴發期間售賣27萬隻假口罩,最終獲刑五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十萬元。據西安中院披露的消息,被告人黃某長期從事醫療器械銷售,得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市場急需口罩等防護用品後,認為可以乘機謀利,遂開始尋找口罩貨源,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期間,為牟取非法利潤、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購進並銷售不具備相應使用性能的口罩多達27萬隻,經鑑定為不合格產品,銷售金額已達34.2萬元,並且在明知部分購買人處於武漢市等疫情高發地區或購買目的係為醫院使用時仍予以銷售
  • 衛生紙當口罩、謊稱私人飛機可運口罩,疫情下各地詐騙花樣百出
    一些不法分子卻趁機作案,乘口罩緊缺之際,在網絡上虛假售賣口罩實施詐騙。據公安部數據,僅到2月18日,全國就查扣假劣口罩2500餘萬隻,抓獲嫌疑人1084名。報警人秒變嫌疑人 2月23日,據人民日報報導,女子吳某來到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長壽路派出所報案,稱她在網上購買口罩想要倒賣賺差價,被他人詐騙18.8萬。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敗光姨丈和表姐137萬海口90後小夥借錢變騙錢...
    海口90後小夥邱國堅家境普通,想做生意又沒有啟動資金,於是他打起了經濟條件不錯的姨丈及兩個表姐的主意
  • 巴中一男子疫情期間利用銷售口罩實施詐騙,最終被判刑
    近日,他因為利用銷售口罩的虛假信息詐騙他人財物共計29萬餘元,被恩陽區人民法院以犯詐騙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人民幣8萬元。近日,巴中市恩陽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張某某口罩詐騙案在恩陽區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區法院結合被告人張某某自願認罪認罰等情節當庭判處張某某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八萬元,張某某當庭認罪悔罪,並表示不上訴。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超19億元,南京一90後獲刑六年處罰金30萬元
    通過公司出售理財產品的方式,以高收益率為誘餌,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共計人民幣19.15億餘元,而相關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東竟是一名「90後」……近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案件作出終審裁定,維持了對被告人夏某麒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30萬元的原審判決。
  • 張掖4人假冒「中鐵」工人詐騙十餘萬元獲刑
    假冒他人身份 出售偽劣產品多次流竄作案 獲刑且被罰沒2020年8月25日肅南縣人民法院開庭宣判一起冒充「中鐵」工人,售賣劣質發電機、電焊機詐騙案件白某群、張某保等4名被告人犯詐騙罪,分別被判處三年六個月至十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並處三萬元至三千元不等罰金,依法沒收用於作案的三輛小型轎車及其他涉案贓物。
  • 疫情期間以銷售口罩為名詐騙46萬,張掖一男子獲刑七年五個月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張掖市甘州區一男子利用網絡向他人發布出售口罩的虛假信息,非法獲利46萬餘元。此案系甘州區法院今年審結的首例涉疫情口罩詐騙案,現該判決已生效,並移送執行。經審理查明,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間,尚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微信發布其有口罩低價出售的虛假信息,添加了十位被害人微信,通過微信聊天虛構其有一次性醫用口罩貨源並低價出售的事實騙取被害人信任,以先付款後發貨為由,通過銀行卡收款、微信收款的方式騙取各被害人現金共計464900元,詐騙所得贓款大部分用於網絡賭博。案發後,尚某及其父親退賠贓款230000元。
  • 90後女子謊稱能買「德雲社」演出票 微信群詐騙7萬餘元獲刑
    90後女子鄭某謊稱能夠購買到北京德雲社相聲演出票,在微信群發布消息,累計騙取31名被害人轉帳76050元。檢方指控,2019年8月間,鄭某通過手機微信群,虛構能夠買到北京德雲社相聲演出票的事實,騙取31名被害人轉帳支付的資金共計76050元。隨後,鄭某將所騙款額全部用於個人揮霍,後無力償還。2019年9月9日,被害人李某等人將鄭某抓獲,扭送至公安機關。到案後,鄭某如實供述犯罪事實。
  • 謊稱有口罩,騙取219萬餘元!成都最大金額涉疫情詐騙案宣判
    警方迅速趕往現場,誰都沒有想到,這一場救人行動背後,牽扯出疫情期間成都最大的口罩詐騙案……今日(10月13日)上午,涉案金額達219萬餘元的詐騙案在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開庭。紅星新聞了解到,這也是今年成都市詐騙數額最大的涉疫情詐騙案(已宣判案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