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界-品牌階層分析

2020-12-13 波點小咪

前言

這篇文章寫得有點蛋疼,剛開始定的主題為梳理一下各個層級品牌的價格,對行外的仙女普及一下知識,結果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發現我淪陷為:研究各品牌的設計去了。

請讓理性的程序化戰勝我的感性上下左右好嗎?

先來理清一個概念,通常大家對時尚行業認知為三個元素:秀、高定、成衣,這三者的關係又是什麼?

服裝定義

秀場是品牌傳遞理念文化的絕佳途徑,同時也是向社會宣告實力和弘揚審美的地方。「秀「亦是引領潮流的發源地。時尚界頂尖的極少數機構or人,如:VOGUE雜誌社的主編、時尚評論專家們再根據「秀」況做評判,決定當季的流行元素。

看秀觀眾一般是需要接受到品牌方的邀請才能觀看,對象多為客戶,渠道商。但是近兩年深圳的時裝周,民眾可以作為觀眾登記入場看秀;

高定

做工複雜,衣服精美,限量,價格不菲,是服務於生活在社會金子塔5%那部分人群。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平時也沒什麼場合機會可以穿,帶不來任何價值,所以註定不會火。

原因之一為:高定跟普通人沒什麼太大關係,也只有欣賞的份兒,而且還是通過網絡視頻,無親近感;

原因之二為:大眾的審美都是一個進階一個進階普漲,高水準的審美,也只是極少數的人懂得欣賞。江湖上叫做:後浪推前浪。這裡稱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這跟有錢沒錢毫無關係,跟人投入的注意力和精力產出有直接的關係。

成衣

普羅大眾,服務於廣大國民,基數非常龐大。需要滿足民眾在平時生活中:舒適、便捷、不能太另類怪異,符合大眾審美,另外使用頻率要相當高。。

所以,市面上廣為流通服裝統統稱之為:成衣搞了老半天,成衣才是我們民眾的親家啊!

成衣雖然不如「秀」那般美膩,不如「高定」那般華麗,但是當今市面上依然有很多品牌使出吃奶的勁,為仙女們創造出漂亮且有品質的成衣。

接下來的章節分析,小姐姐會帶大家一起了解品牌的類別以及層階劃分。

品牌類別

綜合一下,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七類品牌:

國際奢侈品牌(大牌) 獨立設計師品牌 國際流通品牌國內一線品牌國內特色品牌潮牌網紅店品牌 NO.1 國際奢侈品牌(大牌)

Valentino 、Fendi 、Chanel、Balenciaga、D & G、givenchy、Dior、Gucci、ALEXANDER MCQUEEN、CHLO、LV

奢華是此類的關鍵詞。

> 承載上百年歷史,跨越二戰,地球人都知道的品牌,普遍以設計師名字命名;

> 價格不菲:服務於站在世界上層的20%那群人;

> 服裝類:起步價基本上在6k左右,如一些T,和簡潔的套頭衫。連衣裙通常起步價在15k左右,再往上,帶刺繡的價格一般都是20k左右至上,雖然都為奢侈品,其中的價格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差數比基本上也就是5k左右;一件秋冬外套,在20k以上,是他們的常價。像Valentino的成衣就會貴一些,10k以內的衣服選擇比較少,一條褲子也是10k以上起啦,20k/30k/40k/50k/60k/70k/80k/90k/100k的比比皆是;

> 鞋子類:算是奢侈品類裡面最便宜的單品了,一般4k/5k左右起,多數價格在6k/7k/8k,比如長筒靴,或者是有皮草、刺繡以及特殊工藝的會稍微貴一些,上萬塊,12k、13k為常見,更貴的比上皆上,到20k、50k……以上不等哦;

> 配飾類:最便宜的莫過於錢包/手套類的,通常價格在:4k左右,5k/6k也很多;包包的價格無固定價格區間,通常會根據款式,材質來定,可高可低,通常是在12k以上20k/30k/40k/50k/60k/70k/80k/90k/100k/200k/在包包界是很常見的;

綜合對比一下:貌似包包的利潤最可觀喲!

NO.2 獨立設計師品牌

劉清揚、鄧皓、Annakiki揚子、呂燕……等。

獨特是此類別的關鍵詞。

> 一些少數具有一定天賦的設計師創立的品牌,對設計的獨特見解,品味獨特,但是受眾面相對窄一些;

>價格多在2k/3k/4k左右,針對特定跟設計師能夠產品共鳴的某類人群;

>在中國,隨著民眾的物質水平提升,對審美的需求日益劇增,獨立設計師品牌正在崛起,站在風口;

> 獨立設計師品牌的發展之路,順勢而上,幾十年百年之後或許可以發展為大牌。

NO.3國際流通品牌

Topshop、Foever21、UNIQLQ、H&M、Zara、Self-Portrait、MARC JACOBS…………等

商業是此類別的關鍵詞。

> 流通的市場最為廣泛,人家是全球範圍的波及。好嗎?還有另外一個詞:有錢,是它們一族的代名詞,品牌戰略決定地位,同樣也決定了你作為生意人是否能賺到錢;

> 服務於普羅大眾,價格親民,大家都消費得起。關鍵是它們各顯神通,總會在某一方面吃定顧客,比如:UNIQLQ主打面料舒適度及高;Zara主打濃縮大牌精華、Topshop、Fover21走潮時代路線;

> MARC JACOBS、Self-Portrait,雖然價格屬於中層,T恤通常1k多,剩下的2k/3k/4k,不親民大眾,但是憑著他們出色的設計和讓女人青春活力,美得要死的設計態度,已經收羅了很多白領階層。價格不算很貴,但是品牌地位跟設計品牌擺在哪裡,特別是MJ這幾年進去中國市場火勢迅猛,俘虜了一大波中國女性。

NO.4國內一線品牌

Marsiforg、例外、歐時力、影兒……等等。

品質是此類別的關鍵詞。

> 這類品牌有一定的影響力,慢慢培養出了一大波的忠實粉絲。

> 服務於城市上層階級人群內,價格屬於中等,多在2k/3K/4k/5k;

> 各個品牌各有出眾的地方,如:Marsiforg贏在設計,例外贏在理念,創造返璞歸真,歐時力贏在版型;

NO.5國內特色品牌

達衣巖、謎底……等等

特色是此類別的關鍵詞。

> 此類品牌多為跨界轉行的設計師,如:達衣巖、謎底。創始人丁勇則是畫油畫出身。

> 衣服通常非常有新意,會打破傳統,做出一些市面上沒有的風格。這類品牌能夠快速吸引一大批粉絲,客源穩定,屬於小眾群體;

> 客單價不高,大民眾都消費得起。如:T恤200多、常規裙子400多,褲子2-300左右,做工精美,稍微複雜一些的工藝,價格在1k元-2k之間;

NO.6潮牌

RXP、ACEG、CLOT、閃電潮牌、義大利潮牌Lsdzw……等等

潮流是此類別的關鍵詞。

>我印象中的潮牌,多為男裝,其中大碼為潮牌代表。潮牌起源於街頭文化,融入了塗鴉藝術、披頭四、滑板、酷跑、搖滾、重金屬等元素;

> 服務對象多為男性,也有女性潮牌。潮牌中很多創新元素在其中,如幾何不對稱、破舊一般思想很開放大膽的人才愛潮牌。

> 不算普羅大眾,業績與粉絲不如時裝品牌,但是在時尚界的地位可不低。

NO.7網紅店品牌

張大奕、雪梨、嗆口小辣椒、momo、韓火火 …………等

結語

時尚界生來如此,變換太快。今天你很鼎盛,明天馬上面臨出局的危險。周而復始,反反覆覆; 如果是這樣,享受一場時尚玩樂的旅程,享受就好啦!其它的什麼都別管~

相關焦點

  • Desigual:時尚界的「瘋帽子」
    提到時尚界的「瘋帽子」,不得不講到的就是家喻戶曉的Desigual(德詩高)。Desigual誕生於熱情奔放的西班牙,由Thomas Meyer於1984年創立,總部設於巴塞隆納。Desigua是西班牙第四大時尚品牌,深受歐洲更個年齡層段以及各個社會階層群眾的喜愛。Desigual的設計風格很獨特,創始人Thomas Meyer一直秉承著「不尋常穿搭路線」的設計理念,個性的設計,獨特的款式,走出最獨特的自己展現無與倫比的張揚,不管身處任何地方,穿著Desigual的人都會成為人群中的焦點。
  • Desigual德詩高:時尚界的「瘋帽子」
    本網5月29日訊 提到時尚界的「瘋帽子」,不得不講到的就是家喻戶曉的Desigual德詩高,Desigual 德詩高誕生於熱情奔放的西班牙,由ThomasMeyer於1984年創立,總部設於巴塞隆納。
  • 只有出身好的人能混時尚界嗎?英國人有話說
    另一方面, Samuel Ross創立的街頭服飾品牌A-Cold-Wall則是一封寫給設計師工人階級成長經歷的情書。即使是最能代表英國的奢侈品牌,其業務也與英國複雜的階級體系糾纏在一起。 Burberry曾經推出了一項全面的品牌重塑戰略,淡化了其標誌性的格紋圖案。此前,該公司曾因陷入工人階級中足球流氓有關的「Chav」文化而臭名昭著。
  • 街頭品牌登頂時尚界 Off-White 被評全球最熱門品牌
    Virgil Abloh 創辦的街頭服裝品牌 Off-White 是當今時尚界的「爆款」了,尤其是Abloh 去年成為 Louis Vuitton 的男裝總監,為品牌熱度又添了一把火。10 月 24 日,時尚搜尋引擎 Lyst 公布了第三季度 Lyst Index 全球十大最熱門時尚品牌和產品排行榜。
  • 臺灣時尚界傳奇——SHIATZY CHEN品牌王陳彩
    臺灣時尚界傳奇——SHIATZY CHEN品牌王陳彩 2013-04-10 15:26:33 來源:網上輕紡城 沒有獲得過系統的教育,就因為母親的一句「家境不好的孩子就要有用以謀生的一技之長
  • 時尚界的「愛樂之程」,哥本哈根皮草攜手高端品牌探秘皮草時尚新生力
    (原標題:時尚界的「愛樂之程」,哥本哈根皮草攜手高端品牌探秘皮草時尚新生力)
  • 近來在時尚界炙手可熱的ASICS,你知道品牌背後的故事嗎?
    近來在時尚界風頭最勢不可擋的體育品牌就非Asics莫屬,先後跟Kiko Kostadinov、Vivienne westwood、Givenchy合作,最近還有Christian Dada、Affix和Gmbh等,一眾設計師及高級品牌爭相跟Asics聯乘。
  • 讀《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
    一前段時間讀楊繼繩的《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頗多感慨。這本書最早的版本是2006年的,最新的版本也在2011年,這些年份看著都還很親切,細想一下,其實已經是十年前了。人生匆匆,總在不經意間讓人傷感。這些技術工人在社會階層上,大概可以脫離中下層,而成為名副其實的中間階層。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不過,對於當前已經是中間階層的人來說,他們的「下一代」,大多數人不過是維持當前的階層位置,搞不好還有階層波動的風險。哪怕他們現在一個個傾家蕩產,把所有資源都投入到子女身上,也只是影響潮流中的個體位置而已。而要得到最好的結果也不容易。
  • 香港社會各階層現狀分析
    哲學告訴我們,內因決定事物的本質屬性,外因通過內因影響事物的發展方向,以此為基礎,我們對香港社會各階層現狀進行簡單分析。
  • 盤點巴西時尚界五大時裝品牌:卡琳費勒、Gralias
    近日,世界盃正在享有「足球王國」美譽的巴西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將這場世界性的盛宴帶給我們的同時,巴西本地時裝設計大師也向我們展示了巴西的時尚品牌,讓我們一同來看看巴西時尚界五大時裝品牌給我們帶來的清涼夏裝。
  • 世界十大最佳T恤品牌 耐克T恤位居榜首
    時尚是一種帶著態度的穿衣、鞋子和化妝的風格,和氣候一樣,時尚也在變化,品牌也在變化。目前,許多品牌都在競相提供最新潮流的最佳材料,但很少有人能在時尚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這篇文章介紹的是2018年最好的十大T恤品牌。
  • 法國時尚界風雲物 Ines de la Fressange 如何讓同名品牌重煥生機
    在時尚圈近半生,Ines de la Fressange(以下簡稱 Ines)已是法國時尚界的標誌性人物。她17歲出道,20多歲躋身國際名模行列;她是 Karl Lagerfeld 的靈感繆斯,被稱作「80年代 Chanel(香奈兒)的代名詞」。如今,她一人身兼作家/設計師等多個身份。
  • 秦末中國社會各政治階層分析
    然而無比輝煌的秦帝國在陳勝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喊中轟然而倒,平靜了十五年的中國開始戰火紛飛,社會各個階層紛紛前赴後繼,欲要主天下沉浮,那麼這些社會階層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發展的?結果又是怎麼樣呢?我們來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 擔任時尚界人士的「經紀人」?「6Degree」想成為時尚產業平臺
    6Degree 是一個時尚商業平臺,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印度孟買,由 Nikhil Hegde 和 Amit Bhardwaj 聯合創立,旨在滿足時尚界人士的業務需求。 時尚商業領域缺乏統一的時尚產業平臺,導致時尚界人士很難獲得尋業務合作的機會。
  • 社會學家陸學藝病逝:中國社會階層分析開啟者
    在此基礎上寫了兩個報告:一是2002年初發表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說中國現在已經有十個社會階層。二是2004年7月出版的《當代中國社會流動》一書。第一本書認為現在已經不是兩個階級一個階層,已經分化為十個階層,第二本書內容主要是講這十個階層是如何由原來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知識分子階層演變而來,而且將往哪裡變,以及將來階層結構發展變化的前景等。
  • 軍官原生家庭階層分析
    從這些特徵幾乎可以分析出軍隊幹部的群體心理和階層需求,可以說是信息量非常大的關鍵特徵。03軍官父母背景。一句話可以概括,軍官父母主要來自社會中下階層以及軍隊幹部。具體表現為:國企工人、處級以下幹部、小生產者、個體戶、小公司法人、農民等等。
  • 《中國新社會階層》:中國社會新階層崛起與中產階層焦慮
    理論探討結合實證分析《中國新社會階層》一書正式運用實證分析的方法,從客觀上為我們描述了這一群體的典型特徵。此書是在大量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從社會新階層的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兩個部分,就中國社會新階層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
  • 時尚界不再忽視更年期女性,緩解更年期潮熱的服飾品牌悄然走紅
    記者 | 張馨予1越來越多時尚品牌開始針對特定消費者群體的細化需求推出相關產品,最新被時尚界注意到的消費者群體是更年期女性。最近幾年,英國就出現了幾家致力於緩解女性潮熱和夜間盜汗的服飾品牌。服飾品牌Become創建於2016年,大多數產品都有助於更年期女性降低身體溫度。據英國《衛報》報導,Become的一款睡衣今年以來銷量已經大漲213%。
  • 風油精、馬應龍進軍時尚界?這波「國藥」跨界亮了
    風油精、馬應龍進軍時尚界?風油精、馬應龍等國藥品牌進軍時尚界,與服裝品牌聯名登上了時尚界的舞臺。自李寧2018年登陸紐約時裝周轉身潮牌後,近日,又一系列國潮跨界新品亮相全球最重要的男裝展會——佛羅倫斯男裝展Pitti Uomo。而這一系列單品,也於近日在國內悉數上線銷售,中國年輕人能最早嘗鮮。
  • 萬維鋼:美國教育各階層分析
    也有更了解情況的人指出,美國的基礎教育水平其實很差,如美國學生的數學能力就是個笑話,還是中國式的嚴格要求比較好。這兩種印象都是盲人摸象。我只問一個問題:你說的是美國哪個階層的教育?    美國是個有嚴重階層區分的國家,各社區按房價自然分開,在某種意義上是事實上的種族和貧富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