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告訴我們,內因決定事物的本質屬性,外因通過內因影響事物的發展方向,以此為基礎,我們對香港社會各階層現狀進行簡單分析。
一、社會性質
從根源上講,香港是一個高度發展了的資本主義社會,這個1104平方公裡的小資社會,在社會主義中國這隻大鳥的羽翼下,無憂無慮的發展,外部壓力由國家頂著,內部壓力由政府扛著,自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賺的盆滿缽滿。但畢竟資本的天性是逐利的,這些財富大多數都流進了那些大資本家的口袋,讓他們變成了怪獸一般的存在,也讓香港這個小社會變得不人不鬼。
二、社會階層分析
1.壟斷資本及大財團
位於香港社會金字塔的頂端,是既得利益群體,把控著香港經濟命脈,是真正的剝削階級,他們雖然已經撤去了民族的界線,但他們卻希望永坐金字塔的頂端,永亨安逸,他們雖然極渴望權力,但他們在當前的中國還不敢有此奢望,因此,他們雖然富可敵國,但由於資本的天然原罪,也由於沒有代表他們的公權力,他們始終缺乏安全感,其代表為李嘉誠。
2.半資本半外部勢力控制企業
這類企業的典型代表就是香港機場及香港地鐵,一般都是大型企業,由於本地資產階級的軟弱性,他們不可能堅持獨立自主的發展方式,再加上香港社會的開放性,國際資本的滲透早已無孔不入,估計所有涉及到公共服務和關鍵行業的企業都已經被外部勢力所控制,這些企業不僅是他們會下蛋的雞,也作為他們在中國楔下的一顆釘子而存在,以圖後用。
3.外部勢力集團
這個就不多說了,光英國在港辦事處有1000多人,幹什麼的?不用多說。
4.賣國賊集團
黎智英、李柱銘、陳日君、陳方安生合稱「禍港四人幫」,他們組成了一個賣國賊營壘,在他們面前沒有什麼國家利益的問題,他們已經撤去了民族的界線,他們的利益同帝國主義的利益是一致的,他們的親爹就是西方敵對勢力,這一賣國賊營壘是中國人民的死敵。假如沒有這一群賣國賊,帝國主義是不可能放肆到這步田地的,他們是帝國主義的走狗。
5.逃犯集團
一是目前避難在港的逃犯(有錢的貪汙犯應該不少),二是與這些逃犯不清不楚的香港商人;三是與這些逃犯不清不楚的政府官員,這個集團應當是本次「反修例」暴行的幕後主要推手,能掀起如此滔天巨浪,說明這個集團的能量已經不可小覷,已非肌膚之疾。
6.政府
政府是個好政府,只是由於沒有一個明確的政治立場,弄的現在爹嫌娘不愛,稍有點尷尬。政府分為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但我們需要將香港司法機構單列出來,因為它被外國勢力所把控。
7.小資本家
主要是中小規模企業,這些企業主要集中於餐飲,物流,貿易,旅遊,食品等其它行業,在壟斷資本留下的夾縫中生存,為了追求利潤,只能更加盡其所能去壓榨更底層民眾。
8.中產階層
這個階層主要包括金融行業人才,房地產行業人才,明星,演員,老師,律師,醫生,會計師,企業白領,企業高管,擁有少量房產靠出租謀生的房東,有房產且有存款的店鋪老闆等等,這個階層生活壓力較小,有房子住,有錢花,對社會現狀比較滿足,但對社會變革充滿恐懼,若社會變革觸動其利益,一定情況下,會變成壟斷資本的擁躉,這個階層據說有200萬。
9.黑社會集團
香港黑幫,大體上可以分為「洪門」、「十四K」、「和勝和」、「潮州幫」,這些黑幫組織多年以來積累了不少的財富,他們為了能在香港回歸之後活下來,便開辦了正規的公司,雖然香港現在已經不具備黑社會存在的土壤,但是這些組織依然若隱若現的影響著香港社會,這些組織沒有比較激烈的政治訴求,但具有一定的不確定因素。
10.無產勞動者階層
主要包括大部分有固定工作的工人,長期僱工,臨時工,店員,服務員,售貨員,裝卸工,司機,及其它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這個群體承擔了香港社會大部分工作,創造了大部分財富,養活了大部分資本家老爺,但只領取了少部分報酬,他們能夠維持基本的生計,生活處於非常脆弱的平衡狀態。這個階層又分為三等;上等群體在支出房租及生活必須的費用後,尚有結存,這樣的家庭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必要時會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中等群體在支出房租及生活必須的費用後,基本沒有結存,這個群體抗風險能力弱,為生存辛苦奔波;下等群體基本沒有支付房租的能力,他們不得不住進「狗籠」裡,用僅有的工錢維持朝不保夕的生計;一切光鮮的外表都無法掩蓋這殘酷的真相。
11.學生階層
由於社會階層的高度固化,年輕人沒有上升的機會,買不起房,很多人感覺沒有出路,就會產生推倒重來的極端思想,這也許是年輕人那麼容易被煽動的根本原因,但是與此次發生暴行的學生群體卻不是一回事,此次香港騷亂,從根源上講是上文所說的「逃犯集團」為了完全撤銷逃犯修例而策劃煽動的,他們完全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因此這樣的遊行示威活動並非為了推進社會的進步,而是退步的;但是逃犯集團他們不能直截了當的把自己的目的說出來,只能打著「皿煮自有」「司法獨立」的旗號,去煽動那些無知的年輕人。所以,雖然政府將這些行為定性為「暴動」,但卻始終保持了極大的克制。然而,學生群體如此容易被煽動,又暴露了教育方面的問題,當然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12.農民
香港農民大部分都是菜農,他們僅有幾千戶,共耕耘400多公頃菜地,每天生產40多噸蔬菜,僅佔全港每天消耗量的2.4%,香港農民是一個小眾群體。